第一节 发功手式(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五雷指式

【手式】手四指(食、中、无名、小指)屈曲,握向手掌心,拇指屈曲自然压在四指的指甲处,做握拳状。

【要领】四指屈曲微上顶,拇指下压与四指紧密结合,拳中空虚。运气蓄力于拳心。要经常练习其运气蓄气的功夫。

【应用】本式是古代“勒符”运气蓄力的指法,当变式发气时,先呼一口气,五指突然甩出伸开变成平掌式,或探爪式或龙含式。也可以食指、中指伸出变剑指式或中指独立式。当用以上手式发完气后,再吸一口气将五指收拢成五雷指式蓄气于掌中。

金刚指式

【手式】手小指屈曲,无名指屈曲压在中指的第一指骨背上,食指屈曲压住中指指甲处,拇指屈曲压在食指、小指的指甲上,用力握成一团,然后中指自然压在拇指上。

【要领】握好金刚指式后,主要是食指、无名指、拇指、小指用力握紧,蓄劲运气于盘起的四指之间;中指自然屈曲,不可用力,但要使气直达中指端。

【应用】本式是古代“勒符”运气发气的主要指法。发气前先呼一口气,四指搬动,运气于中指,伸开发气;也可变中指独立式发气。收式时吸一口气,蓄气于掌,归于丹田。

一指禅式

【手式】食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屈曲,拇指屈曲轻压在中指、无名指背侧。

【要领】食指伸直,气蓄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以拇指下压及中指、无名指外撑之力来调节食指的外气发放。

【应用】本式是向穴位及痛点上发气的主要功式。多以线形、点形、螺旋、冷热、五行导气法导气,并通过推、拉、颤、引等手法接触或离开治疗部位发气。

平掌式

【手式】五指自然伸直,成平掌式。

【要领】五指自然张开伸直,不可用力,以腕关节和五指的轻微屈伸、弛张,调节手掌的松紧度。

【应用】本式是向经络、穴位与部位上发气的主要手式。以线形、点形、圆形、冷热、五行等多种导气,通过推、拉、旋、颤、引、定等多种手法接触或离开治疗部位发气。发气时可先以五雷指式运气,变换为平掌式,气蓄手掌,掌周形成导气的发功线,内劳宫为集中的发功点。用单掌或双掌同时发气。

剑指式(剑诀式)

【手式】食、中指自然伸直并拢,拇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屈曲。拇指轻压在无名指、小指甲部。

【要领】拇指紧压无名、小指指甲,无名指与小指并拢自然屈曲,用力外撑,三指形成环形,气蓄其间,以用力之大小调节食、中指的紧张程度,运气于食、中指端。

【应用】本式是古代“勒符”运气发气的主要手式。食指为肝木,中指为心火,两指并拢,木火同发,其气属阳,是运阳热之气的手式。以线形、点形、热、五行导气法导气,通过推、拉、引、定等手法接触或离开治疗部位发气。发气时气蓄无名指、小指、拇指形成的环内,以食、中指尖为发气点。

中指独立式

【手式】中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食指与无名指、小指自然贴于中指之两侧。

【要领】腕关节自然屈曲或伸直,以食、无名、小指屈曲力的大小来调节中指的放松和紧张程度,控制气的运行。

【应用】本式是以金刚指式变换而来,故发气时可先以金刚指式运气,然后变换为中指独立式发气。用线形、点形、热、五行导气法导气,通过推、拉、颤,引、定等手法离开或接触治疗部位发气。

探爪式

【手式】五指自然伸开,指间关节屈曲呈探爪势。

【要领】五指自然伸直成平掌式,然后五指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伸直,以腕关节和指间关节轻度屈伸,调节手掌与手指的紧张与放松度。

【应用】本式先以五雷指式运气,变平掌式,然后转换而成。气蓄掌心,发气于五指,当气发至受气点时,则形成直线。以线形、点形、冷热、五行导气法导气,通过推、拉、颤、旋等手法接触或离开治疗部位发气。

龙含式(龙衔式)

【手式】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或食、中指并拢,与拇指对称成龙含物状。

【要领】五指伸开要自然,拇指与食、中指或四指对称似龙含珠,以拇指与其余的指间关节的轻微屈伸蠕动,调节对称指之间气与力的大小。

【应用】本式由五雷指式运气,变换而成。拇指与余指形成发气线,蓄气于对称指之间,以线形、点形、圆形、冷热、五行导气,通过推、拉、颤、旋、定等手法接触或离开发功体发气。本式多用于针刺之针体或身体某些特殊部位,如肿块、指、耳、肩等。

雀嘴式

【手式】拇指与食指或中指或无名指或小指伸直对称,呈雀嘴状。

【要领】五指伸直,拇指与其中一指对称,做雀嘴含食的样子,其余三指伸直上翘,以其紧张与放松来调节拇指与对称指之间的紧张度。

【应用】五指与五行、五脏相配,分别是:拇指为土配脾,食指为木配肝,中指为火配心,无名指为金配肺,小指为肾配水。金与水合,为阴方,木与火合,为阳方。故食、中指相合代表阳,无名指、小指相合代表阴;而肾阳为阴中之阳,肝阴为阳中之阴,故又分为阴、阳。拇指为土,属脾,和合于四指金、水、木、火四象,则成五行攒簇之气。所以拇指(土)与任何一指,都可组成发气之手式,并可发出带有五行、阴阳属性之气。如拇指与中指合成雀嘴式发放的气,是心中之阳气,故有益阳、调心之作用。

本式是以龙含式变换而来,故先以龙含式蓄气于掌,变成本式的各种功式,再配合以线形、点形、圆形、冷热,五行导气法导气,通过推、拉、旋、颤,引、定等手法接触或离开发功体发气。本式多用于向针体或身体某些穴位或部位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