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一、十九世纪初至抗日战争前的制药工业

前已述及,19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早期西药房,无论是外商或国人自己开办的较大规模的药房如老德记、科发、中西、中法等药房除经营进口西药外,尚制造一些“本牌成药”,但未形成制药工厂或企业。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我国已开始建立民用工业,如缫丝厂、纺织厂等,也未见有制药厂的兴建。

最早在中国购地建药厂的是英人施德之于1900年在上海开设的施德之药厂。随之华人也开办药厂,如广州的梁培基于1902年在广州建立梁培基药厂,1912年沈方知等于上海建立中华制药公司,此后,1917年建和平制药公司(广州),1923年建九福制药公司(上海),1924年建唐拾义制药厂(上海)。上海、广州是我国近代制药工业的发祥地,以后逐渐扩展至其它城市,相继建立了一批制药公司、制药社和制药厂。

上海自1912年中华制药公司建立后,至1924年陆续开设了93户药厂。不过这些药厂一般都是规模不大,设备简陋,资金很少,产品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药进口恢复,药价逐渐下降,这些药厂无力与之竞争,纷纷倒闭,最后只剩了10余家。“五四”运动后,全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打开了国产成药的销路,促使一些资本雄厚的药房建立药厂,如华生牛痘苗厂(1919),五洲(1922)、中法(1925)、新亚(1926)、中国胶丸厂(1926)、佛慈(1929〕、新光(1933)药厂等。民族资本的制药工业一度有所发展。据统计至1936年末,上海共有药厂58家,职工1500余人,资本总额近300万元。

广州自1902年粱培基药厂建立后,继之建立的有唐拾义药厂(1902),和平制药公司(1917),普济等药厂,这些药厂大多是进口西药原料而后加工成制剂,如用奎宁制成发冷丸;用山道年制成疳积饼或散;用阿斯匹林、非那西汀等制成止痛散等。据调查统计,1938年日军侵占广州前夕,生产成药制剂的药厂有30余家,产品种类100多个。

一般来说,我国制药工业的特点是“先商后工”,药厂大多脱胎于药房,由西药商业中分化独立出来的。从总体上看,大型的能进行半机械和机械化生产,具有资本主义规模的大药厂较少,而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中小型药厂较多。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制药工业

随着日军侵华的扩张,我国领土不断沦陷。凡是沦陷地区,日本药商就乘机占领那里的西药市场,排挤掠夺我国制药工业,致使我国制药工业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抗日战争开始时,上海的制药工业虽然遭到了战争的破坏,但不久又有所恢复。一方面当时设在租界地区的一些药厂,因其为日军势力所不及,故受损失较小,不久又恢复了生产。由于社会上对药品的需求量增加,自1939年开始,逐渐又开设了一些制药厂,制销成药以满足社会需要;一方面,由于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欧美各国的原料药及西药制剂无法输入,一些药厂利用各种手段增资,扩大生产,不仅制销成药,还着手研制生产一些原料药。如磺胺类、咖啡因、葡萄糖酸钙、烟酰胺等。

在战争的威逼下,南京国民政府号召“工厂内迁”,我国几个大城市的重要药厂如中法、新亚、五洲、华美等陆续内迁至武汉、重庆、昆明等地。在内迁途中这些药厂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损失。虽然迁往内地的药厂,由于原料来源困难,成本高昂,质量不高,产销不正常,但它们制销药的药品对支援战时军民起了一定作用。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制药工业

抗战胜利后,我国的民族制药工业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被官僚资本排挤、遏制,以制药工业的发源地上海为例,官僚资本利用在上海接收的日本武田、黑田和德国拜耳等药厂,继续用原有的牌号和商标,进行仿制进口药,与民族制药工厂激烈竞争。同时美国西药大量进口,以只有中国自制药品成本的1/10价格倾销至中国市场。使初具规模的上海制药工业在双重的排挤下受制沉重打击,绝大部分的药厂生产大幅度下降,处于勉强争扎的境地,甚至陷于停顿或倒闭。如1947年新亚药厂先后解散的职工达2/3以上,信谊药厂的化工厂被迫停工。据统计自从1912年上海制药工业开始独立设厂以后的231户至1949年9月只剩下了130户。

总之,我国制药工业自20世纪20~30年代兴起以来,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加工制剂生产成药,原料药的制造甚少。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政府的不重视,药学人才的的匮乏、化学工业与机械工业薄弱等因素,致使新中国成立前的制药工业十分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