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第一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长平

①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章门。见该条。

②经外穴别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长平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五寸,不针。”所述与长谷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作长谷别名。见该条。

推拿手法名。指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作快速来回直线摩擦。可使体表局部发热,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扭伤的肿痛、肌肉痉挛等症。《韩氏医通》:“凡小疾有痛处,即令壮夫揩擦至热,或按之拿之,令气血转移,其疾可却。”

擦面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理瀹骈文》。即浴面。见该条。

才旺仁增

清代藏医学家。原籍为西康察绒地方,在西藏拉萨甘丹寺习医,医术甚高,且着有《医学史正道》等传世。后人尊他为“察绒巴·才旺仁增”,意为察绒巴人的代表。

《采艾编翼》

综合性医书。三卷。清·叶茶山撰。刊于1805年。卷一主论经络、腧穴及灸法总论;卷二治症综要,为多种疾病的灸法并配合药物治疗,其中介绍了很多民间经验方;卷三肿疡主治类方,为治疗外科病的一些药方。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能根据临床实践在治疗多种疾病时将灸法与药物并用。现存初刻本。

采药

气功内丹术术语。丹功中产药后,须及时采取归源,谓之采药。为炼精化气四诀要之一。其方法,如《五篇灵文》说:“其采取之妙,如发千钧之弩,只用一寸之机,似乎非采,不采实采,乃为真采也。”又说:“神守玄宫,意迎牝府”,乃采药诀要。此为文采。又有主张用武火者,以舐(舌抵上腭)、吸(吸气)、撮(撮肛)、闭(闭口鼻)四字诀导引之,逼令药物归炉、阳物平缩,行周天运转以炼精化炁。参见“产药”条。

彩云捧日

病证名。系指风轮赤障,血翳包睛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满风轮生障赤色,厚薄高低不等,痛涩莫敢开视,见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且丝脉纵横,白睛亦红紫相映,故曰彩云捧日。”详见血翳包睛条。

踩法

推拿方法名。指医生用单足或双足踩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弹跳的方法。施术弹跳时,术者足尖不应离开踩踏部位,并须借助设置的栏杆、吊杆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该法压力大、刺激强,一般多用于腰部疾患,其他部位很少应用。

蔡纯一

清代医生。字得阳,江苏太仓县人。医术精深,活人无数。亦擅长绘画。

蔡烈先

清代医家。字承侯,号茧斋,浙江山阴县人。于方剂学颇有造诣,尝由《本草纲目》中撷取其附方部分,以病为纲,重新分类,着成《本草验方针线》(一名《万方针线》);另着《本草纲目》药品总录,亦均行于世。

蔡陆仙

近代医家。江苏丹徒县人。其生平欠详,尝着有《中国医药汇海》、《民众医药指导丛书》计二十四种,行于世。

蔡谟

东晋官吏,知医(281-356年)。字道明,陈留考城(今属江西)人,历任义兴太守、太常、司空、扬州刺史等官职。平时笃好医术,尤好经方,熟谙本草。

蔡璇

明代医生。南安(今福建)人,平时耽嗜医术,并藏有各种秘方,常以方济人而不受酬。

蔡英

隋或其前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本草经》四卷,未见传世。

蔡元定

宋代医家。1135-1198年,字季通,人称西山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幼而聪颖,尝就朱熹学儒理。后因政治原因携子远避湖北。着有《蔡氏脉经》,据传其书尚存于日本云。

蔡兆芝

清代医生(1826-1898年)。字硕香,号爱莲居士,江苏宝安县人。世医出身,身长内科,兆芝则兼通内外诸科,又善绘莲而人称“蔡荷花”。其子皆为名医。

蔡正言

明代医家。里籍欠详。《中国医籍考》载其着《苏生的镜》,国内未见刊行。

参(sān三)伍不调

脉学名词。指脉象疾徐错杂,参差不齐,不相协调。《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参发颐

病名。分别指两种痈疽疾病。

①指锐毒。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详锐毒条。

②指耳后疽。见《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一。详耳后疽条。

《参同契》

养生专著名。《周易参同契》的简称。见该条。

参伍

诊断学术语。相互参照比较。指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参照比较,然后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针。《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神,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矣。”《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

餐泄

病名。又称迥风。多因湿兼风邪袭人,清气不升,或脾阳不足,火不生土而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回(迥)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土,清气在下,升阳除湿汤。”《医略六书·杂病证治》:“餐泄,完谷不化,是火不生土也。”“餐泄,食不化,四神丸加木香、诃子。”餐泄疑飧泄之误。参见迥风、飧泄条。

残风

病名。又名地倾、指眼睑若有人翻转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残贼

脉学名。指六种外邪伤害正气的脉象。即弦、紧、滑、浮、沉、涩。《伤寒论·平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蚕子症

证名。指咽后壁泛起白膜或黄膜状的蚕子。《喉科方论》:“发左则平肝,发右则清肺。”治宜去膜升提,驱风解毒之药治之。”一般以养阴清热、凉血化瘀为主。如养阴清肺汤、增液汤、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之。

(cǎn,音) ①悲惨,凄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

②指秋时。因秋主肃杀,其时万物凋零,故名。见“惨令”。

惨令

秋令,秋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

惨凄

①凄凉悲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

②指秋气。参“惨凄残贼”。

惨凄残贼

形容寒凉、肃杀、伤害生物的秋气。《素问·气交变大论》:“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

仓公

汉代医家。系名医淳于意之别名,因其尝为齐国之太仓长而得名。

仓廪之本

人体器官名。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仓廪即仓库。脾胃等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故称。

仓廪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脾胃。《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谷藏为仓,米仓为廪。脾胃好比粮食仓库一样的器官,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以供应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故称。

苍龟探穴

针刺手法名。飞经走气四法之一。出《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向上下左右四方斜刺,每方均按浅、中、深三层三进一退的“钻剔”动作。有通行经脉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经脉壅滞之病证。

苍龙摆尾

①小儿推拿方法名。在小儿前臂由侧正中部,用手掌侧由腕至肘来回搓摩,然后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握住手指进行摇动。《小儿推拿广意》上卷:“医右手一把拿小儿左食、中、名三指,掌向上,医左手侧尝从总经起,搓磨天河及至(月斗)肘,略重些,自(月斗)肘又搓摩至总经。如此一上一下三四次。医又将左大、食、中担(月斗)肘,医右手前拿摇动九次。此法能退热开胸。”

②针刺手法别称。即青龙摆尾。参见该条。

《苍生司命》

综合性医书。八卷,卷首一卷。明·虞抟辑。卷首总论药性、经络总抄、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等。后八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病证等,有论有方,便于检阅。现存多种清刻本。198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苍天

①即天空。《素问·生气通天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张志聪注:“天色深玄,故曰苍天。”

②天象之一。指天空中有青色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㈠(cáng)

①收存,储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②受盛,容纳。《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㈡(zàng)古“臓(脏)”字。见“脏”。

《藏府标本药式》

书名。金·张元素撰。一卷。约成书于13世纪。本书主要根据《灵枢·经脉》所述各脏腑的本病、标病、证候和在治疗上所用的虚补、实泄等法则,对所使用的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如肺病实证用泻法,肺病虚证用补法,泻法、补法又分各种情况,各选用适当药物。其他脏腑皆如此。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据赵双湖《医学指归》录出)及张山雷补注本(改名《藏府标本药式补正》)。此外,1927年广东中医专门学校重刊此书时附以表解,系根据本书内容所绘制。

藏化

运气术语。喻寒化。因气寒而万物变化呈收敛闭藏的景象,故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藏化。”

藏结

证名。亦作脏结。

①指阳气虚衰,阴浊凝结的病证。症状表现与结胸相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成无己注:“结胸者,邪结在胸;藏结者,邪结在藏。二者皆下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与阴相结者,为藏结,以阴受之则入五藏故尔。”治用理中汤、四逆汤等方。

②指胁下素有积聚痞块,痛引少腹的病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伤寒来苏集·陷胸汤证》:“少腹者,厥阴之部,两阴交尽处;阴筋者,宗筋也。今人多有阴筋上冲小腹而痛死者,名曰疝气,即是此类。”

③指脏气不平,阴阳关格所致的便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秘结证治》:“……或藏气不平,阴阳关格,亦使人大便不通,名曰藏结。”参见便秘条。

藏厥

病证名。即脏厥。厥证之一。因阳气衰极而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时安者,此为藏厥。”《张氏医通·伤寒诸论》:“藏厥者,胃中阳虚不能生化脾土,则脾藏气衰不运,不运则水谷不化,胃气不行,经脉不通,故周身皆冷而厥也。”又:“藏厥者,其人阳气素虚,肾藏之真阳衰极。”治疗宜用附子理中汤及灸法。参见厥证条。

藏输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高点处。主治卒病恶风,失欠,肉痹等。艾炷灸3-5壮。

藏象

生理学名词。藏,古通“脏”,藏象即指人体内脏生理机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而显现于外的征象。其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和气、血、精、津液等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首见《素问·六节藏象论》。参藏象学说条。

藏象学说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研究人体脏腑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解剖知识;二是长期以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

《藏象学说的理论与运用》

基础理论著作。上海中医学会编。成书于1960年。系据专题讲座稿整理修改而成。全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理论体系,着重阐明人体脏腑功能、生理及病理机制的理论与临床运用。书分三篇。上篇为总论,概述脏腑的区别及其基本性质和功能;中篇为各论,分述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病证及临床术语;下篇为藏象学说在内、儿、妇、外等各科临床的运用。附录人体各部的命名以及体型的分类等内容。

藏俞

五脏所属诸阴经的井、荥、输、经、合诸穴。每经各有五对穴,共五十穴。《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

操守不一

指神志不定。《灵枢·本脏》:“心偏倾则操守不一,无守司也。”

操纵指法

指切脉时,先用轻指力,继而重指力,或轻重指力反复交替运用,以测候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举而复按,按而复举,是操纵指法。”

曹秉铉

明代医家。字公辅,江苏武进人。喜读书,具救世之志。因父病习医,万历、天启(1573-1627)年间,当地大疫,不避危险治之,不取报酬,全活者甚众。着《杏园医案》,已佚。

曹炳章

1877-1956年。近代医家。字赤电。浙江鄞县人。世经商。幼承庭训,理业务之暇,诵医经,从师方晓安,习《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历七载深悟其理,声誉鹊起,应聘任药栈经理,兼行医。广搜医籍,精研之,术益精。曾任《绍兴医药月报》编辑,创办《药学卫生报》,开设和剂药局。主张博览群书,反对保守偏执,墨守一家之法,以应付临证多变之病症。于中医古籍之保存,作出贡献,精选古医籍365种,编成《中国医学大成》,分医经、药物、诊断、方剂等十三类。著述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外,尚有遗稿22种。

《曹沧州医案》

医案著作。二卷。清·曹沧州撰。刊于1924年。上卷为内科杂症;下卷为五官、外科病证。曹氏善治时症,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现存稿本及初刊本。

曹诚

明代医家。字守愚。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世业医。精医理,凡病投剂立起。为人敦朴,曾三拾遗金,拾之立还,一时传为佳话。陈所蕴作《守愚先生还金传》。年90岁卒。子国祯、国裕,亦业医,以医名。

曹大本

元代医家。字彦礼。郓城(今属山东)人。精医理,尤究意于《素问》、《密语》运气之说,集《大论》三卷,《密语》七卷,撰《运气考定》论述六气之循环,谓:六气相生,循环不穷,岂岁岁间断于传承之际。吴澄为之作序。已佚。

曹鹤征

明代针灸医生。绛县(今属山西)人。素性耿介,取与不苟。遇良师授以针术,遂以针法闻名。日治万余人,愈不索谢。年98岁,鹤发童颜,里中呼为“曹神仙”。

曹怀静

明代医家。业儒,兼研医籍,于滑寿《诊家枢要》颇有研究,并临证和读书中所见辄加摘录,补滑氏之缺,撰《诊家补遗》,已佚。

曹居白

宋代医生。善针法,取穴、治疗异于时医,相传龙图阁待制李行简甥女得疾如中风状,针“八邪穴”获效。

曹庭栋

(1699-?年)清代养生家。一作廷栋。字楷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天性恬淡,曾被举孝廉而坚辞不就。勤奋博学,于经史、词章、考据等皆有所钻研。尤精养生学,并身体力行,享寿过九旬。撰有《考考恒言》一书,为著名老年养生专着。

曹翕

魏晋间官吏。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平灵王微,正始三年(242年)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

曹溪

经穴别名。出《普济本事方》。即风府。参见该条。

曹孝忠

宋代医官。清医,有名于时。政和(1111-1117)年间任中卫大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太医学,政和六年(1116年),校勘《证类本草》,并为之作序。其子亦为翰林医官。

曹颖甫

(1866-1938年)近代医家。名家达,字尹孚,号鹏南。江苏江阴人。幼举孝廉,治学严谨,诗文书画俱佳,曾就学于南菁书院,有“诗文大家”之誉。治学之余攻读医学,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颇有研究。1927年悬壶于上海,任上海同仁辅堂诊务及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务长。临证数十年,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大凡他医所谓不治之证,经其治疗者多愈。推崇《伤寒论》,为近代“经方派”之代表人物,于金元医家,以至唐以后对张仲景学术之发挥,均表异议,思想较为保守。于西洋医学,只满足于某些解剖学知识,认为下焦即输尿管、上中焦即胸中淋巴系统等。著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门人章次公、秦伯末等,均为现代名医。

曹元

唐初医家。字真道,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学医于北山黄公,尽得其传,精通医药,善望气色诊断疾病,并能行外科手术治疗。龙朔元年(661年),文学家王勃拜之为师,得其要。

曹子休

宋代人。生平欠详。着《续法馔》五卷,为饮食疗法专书,惜佚。

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俗称心嘈,为嘈杂之简称。参见该条。

嘈杂

证名。见《丹溪心法》。简称嘈,一作(饣曹)杂、(饣曹)症、心嘈。指心脘间懊憹、难受,莫可名状的症候。《医林绳墨》卷二:“夫嘈杂者,似饥不饥,似痛不痛,有若热辣不宁之状,或兼痞满恶心,渐至胃脘作痛。治宜开郁行气、清痰降火。如朴附二陈汤加姜汁、炒山栀可也。痞闷加苍术,如久而不愈当归、山药、茯苓、黄连、陈皮、甘草、生地黄、贝母之类……”临床又有火嘈、痰嘈以及酸水、气郁、蛔虫入胃等因素引致之嘈杂。因于火者,兼有食后即饥,虽食而不饱等症,宜降火为主,用和中汤、左金丸、三圣丸等。湿痰壅盛,气闷多痰,似饥非饥,不思饮食者,宜和胃化痰,用白术丸、二陈汤、曲术丸。如属痰火,用软石膏丸,或三补丸加苍术、半夏。食郁作热者,先宜治火,后用消导。酸水酿中而嘈杂,多属脾胃虚寒,水谷难化,停饮作酸,常兼见泛酸等症,宜理中和胃,用温胃饮、六君子汤。阴分耗伤者,用理阴煎、金水六君煎。气郁胸膈者,症见心胸痞闷而嘈,宜理气宽胸,用气郁汤,逍遥丸。蛔虫作嘈,但治其蛔,嘈杂自可向愈。参见火嘈、痰嘈等条。

嘈杂嗳气

证名。临床以嘈杂、胃脘痞满、嗳气为主证。由心血虚、内有痰火扰动所致。《松崖医径·嘈杂嗳气》:“嘈杂者,……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痰火之为患也。治法消其痰,降其火;健脾行湿是治其本也。秘传加味四物汤。”参见嘈杂、嗳气条。

槽牙

人体解剖名称。系指犬牙两旁,上下左右各有二,中有微槽的牙齿。即今之第一二双尖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

《草木图会》

药学著作。十二卷。明·王思义撰。约成书于15世纪。本书即《三才图会》内容之一。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共收录草木类植物(主要是药用植物)531种。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后记产地、形状,别名及性味、主治等。所绘各图精细逼真,容易识别。同时也收录了不少一般本草书中不收载的民间草药。是研究民间草药的参考读物。

草鞋带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参见该条。

草药

习惯上指中药书上没有记载,流传不广泛的药用植物。多为民间及草药医所掌握使用。近年来,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大量收入中药著作中,丰富了中药的品种,统称为中草药。

《草药手册》

药学著作。江西药科学校革命委员会编。本书通过向农村草医草药人员等学习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整理而成。共收集长江以南地区常用民间草药952种,按药名、笔划排列,对于各种草药的植物形态、图形、功用、主治、临床配伍方剂等作了系统的介绍。1970年由该校出版。

侧棱

病名。即横产。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手先出者,名曰侧棱。”

侧水

病名。指妇女妊娠期间阴道偶有白稠液体流出。清·崔秉铣《妇科宗主》:“妇人有孕,或因气怒,或取重物,偶来白色水,稠者,非胞破之水,名曰侧水。”可不作处理,宜养心怡神,避免提举重物。若白稠液体多者,可参妊娠白带治。

叉喉

病名。又名叉喉风,见《重楼玉钥》卷上:“严氏赤麐散:治一切喉痹、缠喉、双单鹅、叉喉恶症。”本病先见咽喉作紧,继而风痰上涌,内紧外浮肿,不能饮食,渐至咽喉紧闭,如叉叉住,故名叉喉。治疗:外用冰硼散、摩风膏等。内服紫正散、开关散化裁。《重楼玉钥》又云:“叉喉之症最为殃,迟了三时命不长,病者能依方法治,管教依旧进茶汤。”参见叉喉风条。

叉喉风

病名。系指咽喉肿疼有紧缩感,甚至颈项也肿以至呼吸不利的病证。见《重楼玉钥》卷上。本病多由肺气壅塞,风痰上涌而阻于咽喉所致。治宜疏风祛痰,解毒消肿,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也可外吹冰硼散。本病相当于今之急性喉炎。

叉喉瘤

病名。《喉科指掌》卷六:“叉喉瘤,亦有生于关外。”治宜疏风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叉手自冒心

证名。两手交叉覆按心胸。因汗出过多,损伤胸中阳气所致。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溯源集》注:“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亡,气海空虚,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觉惕惕然悸动也。”“此以误汗亡阳,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故欲得按也。”

插花

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额曲(头维)直上1.5寸处。主治头面疔疮,偏头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插药

中药学名词。是插入疮内的细药条(药粉加米糊制成的线条),有腐蚀作用。用于死肌、顽肉、瘘管及不知痛痒的疮疡,插药往往用剧毒的矿物药,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查万合

明代医家(1556-1624年)。字了吾。泾县(今属安徽)人。少习儒,后攻医术,学医于周慎斋门下,得其传。善治内伤,认为内伤病人,只要调理得法,阳气活动,即能治愈。曾为胡慎柔治愈痨瘵病,因器重胡氏之颖悟沉静,将医术传于他,后又荐于周慎斋深造。撰《正阳篇》一卷存世。弟子众多,尤以陈贞乙得其传。

查奕芸

清代医家。字石田。浙江海宁人。着《医必本经论》、《证治要诀》。

茶黄

病证名。指小儿遍身黄肿而嗜食茶叶等异物。《幼科铁镜》:“茶黄者,小儿胃腑积有湿热,嗜食茶叶,或嗜生米,瓦砾黄土所致,遍身皆黄而肿。”治宜清胃化湿,用平胃散加茵陈蒿、栀子。

茶积

病名。嗜茶成癖致积者。见《济生方》卷四。《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茶积,好饮茶成癖积,或喜吃干茶叶而成积。”证见面黄,胸膈或空或胀。治用姜黄、吴茱萸、苍术、白术、炮姜、川椒等药,方用星术丸、磨积丸。《医宗必读》卷七:“茶积,轻者姜、芝麻,甚者茱萸、椒、姜。”参见积条。

茶剂

方剂学名词。指一种药物剂型。由药物粗粉配少量茶叶与粘合剂混合而成。制成小方块或饼状,用时将药剂打碎,置于有盖茶杯中,冲入沸水泡汁代茶服用。常用的茶剂有午时茶、感冒茶、甘和茶等。

茶癖

病名。嗜茶太过,积久所致的癖病。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儒门事亲》卷八:“好茶成癖,积在左胁。”证见饮食减少,面黄,乏力,腹痛等。《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用磨积丸、星术丸等方。或用石膏、黄芩、升麻为末,砂糖水调服。参见癖有关条。

《察病指南》

诊断学著作。三卷。宋·施发撰于宋·淳佑年间(13世纪40年代)。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着参互考订,将其中明白易晓、切于实用的脉诊脉象等脉学理论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七表八里九道”二十四脉分类法,书中还列有审诸病生死脉法。除脉诊外,尚有听声、察色、考味等诊法,是一部现存较早的诊断学专着。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察目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又称望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故察目可以测知五脏的变化。察目的内容主要包括眼神、色泽及其形态等。察眼神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盛衰。精气充沛则目有神,视物清晰;精气衰则目无神,白睛暗浊,黑睛晦滞,视物不清。察色泽的变化,当结合五色主病,联系目的分部,以判断脏腑病的寒热虚实。形态的改变如眼胞浮肿多为水肿病,眼窝内陷多是津亏液耗,精气衰败;目眦赤烂,多属湿热;睡中露睛,多属脾虚,气血不足;瞳孔散大,是为精气衰竭;眼突多属瘿肿,眼突而兼气喘多属肺胀;目翻上视、直视、斜视,多属肝风内动;目睛微定则是痰热内闭等。

《察舌辨症新法》

舌诊著作。一卷。清末刘恒瑞撰。本书论述舌苔原理、看舌八法,在病理舌苔中着重阐论黄、白、黑苔,对其所主疾病病机予以剖析。内容比较简要。初刊于《医学扶轮报》,现存《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与《临床验舌法》合刊出版。

察翳色

眼科检查方法名称。系观察目翳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色泽等,用以辨证治疗的方法。见《银海精微》。

姹女

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一说指肺。《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姹女是肺。”一说谓心中元神,属阳中之阳。《道枢》卷三十:“心之火可以为……姹女……然皆阳龙也。”《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姹女在心。”一说指肾精。

差(疒贵)(tuí颓)

病证名。又名差颓、偏(疒颓)。指小儿单侧睾丸肿大。《诸病源候论》:“差(疒颓)者,阴核偏肿大。”治宜理气散结,用《张氏医通》木香楝子散,或金铃子散加昆布、海藻。

㈠音钗(chài)。同瘥。病愈。《方言》第三:“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千金要方》:“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差耳。”

㈡音叉(chā)。

①病情减轻。《素问·风论》:“肺风……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

②较,尚,略。《梦溪笔谈》:“凡合血之物,肉差易长,其次筋难长,最后骨难长。”《脉经》:“人见病者差安,而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临证指南医案》:“以此羽翼仲景,差可嘉惠后学。”

③差距。差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素问·至真要大论》:“春夏秋冬,各差其分。”

差经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错经、蹉经、蹉缠、蹉理症、踵经。多因孕妇平素嗜食辛辣热物,积热内扰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行时可兼见大小便中均有血出。治宜解热毒,调气血,方用分利五苓汤(猪苓、泽泻、白术、赤芍、阿胶、当归、川芎)。或认为差经为产后交肠病,参见该条。

差夏

指立秋之后十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物成之差夏。”王冰注:“立秋之后一十日也。”

柴源

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效诊御脉兼权太医局教授。曾与王继先等校订《证类本草》,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三十一卷。

柴允煌

清代医家。字令武。浙江仁和县人。监生。着《药性考》、《痘疹全书》、《小儿心蕴》等,未见流传。

掺药

方剂学名词。系散剂之一。即掺散用的外用药粉。一般用于掺放膏药中心或油膏中,贴在疮疡或穴位上;或直接掺布于疮面,或粘附于药线插入疮口内。由于掺药处方不同,临床作用也各不相同。

禅定

佛教术语。佛学内容的概称。小乘佛教将佛学的全部内容概括称为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指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又称为“止”,是觉悟佛理的必要心理条件;慧指断除烦恼,达到解脱所具的特有智慧与觉悟过程,又称为“观”。定、慧二者又合称禅学。佛教认为戒为定基,因定生慧,慧为定果,因此“三学”实际上是以定学为中心,故而禅学又称为禅定。坐禅修定是出家僧尼一生修行的主课。佛教修行方法中客观上具有养生意义与价值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禅定中。这主要是因为,禅定的修行方法与气功养生学尤其是静功养生之说有诸多相通之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禅定“止法”要求端正身形,调匀呼吸,排除杂念,通过身、息、心三者调融,使精神入注于一种虚明状态,进而“因定生慧”。这与一般气功的炼气、养神诸法门中的炼养要领与过程基本一致,具体方法上也无大的区别。由此,佛教禅定之法给中国古代气功养生学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并成为其中的组成部分。

缠肠漏

病名。指漏管环绕肛门之复杂性肛漏。因其漏管形状而得名。《外科大成》卷二:“为其管盘绕于肛也。”即环肛漏。参见该条。

缠耳

病名。系指耳中常出白脓,听力下降的病证。本病多由湿浊痰毒上犯耳窍所致。治宜排脓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聤耳条。

缠法

推拿手法名。指频率较快的一指禅推法。每分钟约200次左右。参见一指禅推法。

缠骨

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者,俗名缠骨。”

缠喉

病名。系指耳下红肿。帝丁左右两旁如蛇盘之状的病证。见《脉因证治》卷下。本病之病因《咽喉脉证通论》认为是“风因痰湿久积于内;或食炙煿厚味太多;或房劳抑郁所致。”治宜泻热解毒,祛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清温败毒散等加减。或刺少商出血。参见缠喉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