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戈颂平

清末医家。字直哉,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先习文,后又攻医学,遍览历代医籍,尤对仲景伤寒之学有深入研究,主张疗疾先去邪宜用峻烈之剂,以免邪恋人体,伤及正气。其著作甚多,今存有《神农本草指归》、《黄帝素问指归》、《仲景伤寒指归》(一作《伤寒指归》)、《金匮指归》或称《伤寒杂病论金匮指归》。

戈维城

明代医家。字存橘,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戈氏有鉴于历代医家对伤寒学之论述犹有不足,曾精研原著,并掺以个人己见,着成《伤寒补天石》二卷,一卷起自伤寒统辨,冬温伤寒,至中风预防,共九十八候;二卷起自恶风恶寒,论述时行疫症,是厥阴肝经之症,其中之黄耳伤寒,赤膈伤寒,均为其前人所未述,至百合病,共八十九候。其于伤寒学颇有心得,清医家唐大烈谓其博而详,详而约。可见其影响。

肐(yǐ乙)膊

肐同胳。详胳膊条。

疙瘩瘟

病名。瘟疫而见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红肿遍身流走,病情危重。《伤寒温疫条辨》卷一:“疙瘩温,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疙瘩瘟,发块如瘤,遍身流出,旦发夕死是也。”治疗急以三棱针刺委中出血,外用玉枢丹,内服人中黄散、增损双解散等方。参见瘟疫条。

“络”的误字。《灵枢·热病》:“索气于胃胳,得气也。”《太素》、《甲乙经》、《脉经》并作“络”。

胳膊

即上臂。又名(月合)膊,肐膊。《伤科补要》卷一:“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肐(胳)膊。”

胳却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络却。见该条。

胳肢窝

即腋窝。《伤科补要》:“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肐(胳)肢窝。”

胳肘

肘关节的别称。

割刀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眼科菁华录》。钢铁制作。用之割除干枯之皮肉,或割除攀睛胬肉等。

割开捺骨

骨折手术整复法之一。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用墨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外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并宜施行类缚固定如法。

割攀睛胬肉手法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审视瑶函》。其操作方法是以钩或针挑起胬肉,用锄刀或眉刀等剥离,再剔割或剪除之。胬肉割后之残端以火烙。本法与近代手术方法类似。

割脂疗法

即割治疗法。见该条。

割治疗法

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割脂疗法。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1厘米大小的切口,以手术钳进行分离,取出黄豆样大小的皮下脂肪组织,并用手术钳按摩刺激至有酸麻或胀感为度,尚可配合埋藏疗法埋植异物,然后包敷固定。可7天割治1次。施术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和神经,并注意防止污染发炎。本法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神经衰弱、消化性溃疡等疾患的治疗。

阁门

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耻骨下缘中点,阴茎根旁开3寸处。主治疝气,气上攻心。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①通“亟”。迅急。《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②变革,改变。《素问·调经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

③指皮肤。《灵枢·逆顺肥瘦篇》:“血气充盈,肤革坚固。”

④脉象之一。见“革脉”条。

革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即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的脉象。主亡血失精。《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

①阻拒不通。参“格中”。

②指阴阳偏胜、相互格拒的病形。《灵枢·脉度》:“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

③脉动坚强搏指之象。《素问·大奇论》:“脉至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

格气

病证名。胸膈间气塞不通,痰涌滞,食下即吐之证。《医林绳墨》卷五:“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多由气机阻滞,痰食互阻所致。参见格食条。

格食

证名。饮食被格拒于外,不得下咽入胃之证。《医林绳墨》卷五:“格食者,谓食不能下;格气者,谓气不能通。皆由中气闭塞,痰涎壅滞,聚而不散,如噎膈之状也。得病之因,有为怒气不得发越,食饮不得舒畅,朝暮郁闷,以睡为安,延绵日久,房事淘情,不其真气下陷而不复,邪气关格而闭塞,见食欲食,食不能下,是谓之格食。又或食下即吐,其吐痰涎裹食,是谓之格气。格食者,脾病也;格气者,肺病也。”治宜豁痰开郁,用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香附。初发加沉香、木香,久病加炒连、人参、脾虚不足加白术,肺虚不足加麦冬。使气清则痰行,气开则格散。并戒食肥厚之味,动气之物,以防生痰。参见噎膈、隔食条。

格阳

①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阳气格拒。阳盛已极,而不能与阴气交通,故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相格拒,表现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四盛已上为格阳。”

②病证名。指寒邪壅遏胸中,胃阳被格拒的吐逆症。临床表现为四肢厥冷,不欲饮食,食则呕逆等。

格阳喉痹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俗称上热下寒喉痹。证见咽喉微痛、色红紫,口干不欲饮,午后低热,脉沉而紧,或洪大无力。多因房劳伤精,致火不归元,虚火上灼咽喉所致。治宜引火归元,方选镇阴煎加减,或知柏地黄丸。

格阳衄血

病证名。因真阴亏损,格阳于上,血随而上溢之衄血证。《景岳全书·杂证谟》:“衄血有格阳证者,以阴亏于下,而阳浮于上,但察其六脉细微,全无热证,或脉且浮虚豁大,上热下寒,而血衄不止,皆其证也。”治宜益火之源,用八味地黄汤、镇阴煎。亦可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或磨沉香下养正丹等方。参见衄血条。

格阳虚火失血

病证名。因真阴亏损,虚火上浮而致的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之证。《不居集》卷十三:“格阳虚火失血:格阳失血,多因色欲劳伤过度,真阳失守于阴分,则无根虚火,浮泛于上,多见上热下寒,或头红面赤,或喘促躁烦,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脉微细,四肢厥逆,或小水清利,大便不实者,此格阳虚火也。”治宜引火归源,镇阴煎、八味地黄汤。

《格致余论》

医论著作。不分卷。元·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共有论文四十一篇,包括基础理论、病证辨析、治法和对一些方剂的评述等内容。朱氏精《内》、《难》、《本经》并对张仲景、李东垣的外感内伤的学术思想有较深的研究。根据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人体阳易动而阴易亏。故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议论大多附列治案以验证。朱氏创用的方剂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迄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本书是朱氏的代表作之一。现存元、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格中

病证名。指中焦阻拒,气机不通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格中而呕。”

①通“膈”,胸腔与腹腔相隔之处,即现代医学所称横膈或横膈膜。《素问·五脏生成》:“腹满(月真)胀,支鬲胠胁,下厥下冒,过在足太阴、阳明。”《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

②通“隔”:阻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素问·风论》:“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③病证名。噎膈。《素问·大奇论》:“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鬲肓

横膈以上的胸腔部位,又称气海。对气血营卫运行有推动作用。《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

鬲偏枯

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鬲气

病名。即膈气。见《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详膈气条。

鬲痫

病名。痫病发则目反,四肢不举之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参见痫条。

鬲消

病证名。鬲通膈,即膈消。因心肺郁热传化而致。主要证见心烦、膈满、消渴、多饮等。《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详膈消条。

鬲咽

病证名。咽噎阻隔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食饮不下,鬲咽不通。”

鬲中

即横膈膜部位内。《素问·至真要大论》:“……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

鬲中热

证名。鬲通膈。指心热。出《素问·刺热篇》。《素问识》卷四:“胸中膈上,乃心肺之宫城,主胸中热者,写肺热也,膈中热者,写心热也。不曰心肺,而曰胸中、膈中者,意言热在气分,而不干于藏真也。”

葛洪

东晋医学家、炼丹术家、道教理论家(283-343年)。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世家出身,然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常带经而农,携史而樵,学问成熟很早。后从从祖葛玄弟子郑隐习炼丹术,悉得其传。太安二年(303年)从军参与镇压石冰起义,因而赐爵关内侯。后应嵇含之托去广州,得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传其术,兼习医业,并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后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并携子侄至广州,留止于罗浮山炼丹,后终于该山。着有《抱朴子》,其内篇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反映其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儒道合一思想。书中有“金丹”、“黄白”、“仙药”诸篇,是现存较早之炼丹术著作,反映了当时对化合、分解、置换等基本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在化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其医学著作有《玉函方》(一作《金匮药方》)一百卷,分类述病,不致错杂。又著有《肘后救卒方》三卷,专述常遇急症之处理,是我国古代较早的急救医方书。且所用治疗药物均属价廉易得之品,并主张多用针灸疗法,并用歌诀形式叙述部分药物方剂的主治,颇利于一般人士学习医术。此书中首次描述了沙虱(恙虫)病、天花病,记载了竹片夹缚术裹治骨折、食道异物取出及用狂犬脑髓外敷狂犬咬伤处以防治狂犬病发作等,均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就。此书后经梁陶弘景补阙,名《补阙肘后百一方》,金·杨用道又予附广,称《附广肘后方》,即今传世之本,书虽屡易,大旨仍在,未失本意。

葛怀敏

北宋官吏。生活于11世纪。官益州路提点刑狱、镇西军节度史。集有《神效备急单方》一卷,已佚。

葛可久

(1305-1353年)元代医学家。名干孙。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世业医,父葛应雷为名医。承家学,其术益精,他医不能治者,往求治,多奇验,因而名重大江南北。其学熟谙刘河间、张从正之说,治劳损吐血诸证尤富经验,着有《十药神书》,载十个治疗虚劳吐血方,反映了他治痨瘵(肺结核)证治的丰富经验。此外尚着有《医学启蒙》等书,已佚。

葛林

明代儿科医家。字茂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证治,名闻京师。成化(1465-1487年)间被征为太医院医官,后历任至太医院院判。视疾精于望诊、闻诊及切脉决死生,善制方剂,疗效卓著。撰有《杏坞秘诀》一卷,已佚。卒年八十八。

葛天民

清初医家。字圣逸,一字春台。江都(今属江苏)人。精易学,通岐黄术,读书万卷,以探求天地阴阳之变化,五运六气之循环,人身之脏腑、经络、形色、脉息,调治之理等,撰成《医易》二十卷,《内经类疏》(附《难经》、《金匮要略杂病》)四十卷、《伤寒集注》十卷、《针灸图》四卷、《本草提要》四卷,但未见传世。卒年八十二。

葛绣春

清代医生。字锦园。江苏高邮人。辑有《东医宝鉴辨正注》。

葛玄

(164-244年)养生家、炼丹方士。字孝先。丹阳句容人。葛洪从祖父。慕长生久视之道,从左慈处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传弟子郑隐,再传葛洪。人称“葛仙公”、“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封“冲应真人”,淳佑三年封“冲应孚佑真君”。撰有《浮黎鼻祖金华秘诀》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一百种》。

葛应雷

元代医家。字震父,堂号恒斋。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生活于13世纪。家世业医,应雷幼习举业,后承家学,精研家藏医药方书,乃通医,其处方制剂,每有新意。时中州(今河南一带)名医浙江提刑李判官自诊治父疾,复商于应雷,为应雷之精论所惊,乃与之讨论刘守真、张洁古之学,或云刘张之学自此而行于江南。后应雷由平江路医学教授升江浙官医提举。着有《医学会同》二十卷,惟五运六气之标本,察阴阳升降之左右,以定五脏六腑之虚实。尚撰有《经络十二论》,已佚。弟葛应泽、子葛可久亦有医名。

葛应泽

元代医家。平江路(治今江苏吴县)人。名医葛应雷之弟。曾任平江路医官提领。子正蒙(字仲正)继其业。

葛哲

明代医家(1389-1461年)。字明仲。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业医,哲博览儒、医两家典籍,精读内外妇儿诸科之书,医术尤以儿科为长。曾授荆府、梁府、楚府良医诸职。曾将自己试之有效良方,分门别类,以药随之,着成《保婴集》四卷,但未见传世。弟睿(字季真),永乐(1403-1424)年间为县医学训科。时人称其昆仲为“二葛”。

①阻塞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当隔,隔者当写。”《素问·至真要大论》:“隔肠不便。”

②隔离,隔开。《素问·方盛衰论》:“五部隔无征,若后旷野。”

③病证名。饮食不下,大便不通的隔证,又称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

④通膈,胸膈。《丹溪心法》:“若血溢于浊道,留聚隔间,满则吐血。”

隔饼灸

间接灸之一。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亦称药饼灸。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具有行气活血,温阳祛寒的作用。常用的有椒饼灸,附饼灸,豉饼灸等。详各该条。

隔蟾灸

间接灸的一种。用癞虾蟆皮作间隔物施灸。《类经图翼》:“用癞虾蟆一个,破去肠,覆疬上,外以真蕲艾照疬大小为炷,于虾蟆皮上当疬灸。”每次灸7-14壮,以灸至患者自觉热气内透为度。治疗瘰疬。

隔肠

谓肠如隔绝而不便泄。《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变……少气骨痿,隔肠不通。”

隔矾灸

间接灸的一种。见《神灸经纶》。取皂矾一斤,煅为末;另取穿山甲一钱,煅为末;木鳖子煅为末,二钱五分;乳香、没药末,各一钱五分,和匀,用冷水调匀,以疮口大小作饼,厚约1分许,贴于疮上,用豆大艾炷灸3-4壮。主治痔漏。

隔姜灸

间接灸之一。取厚3毫米左右的生姜片,以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上施灸,待病人觉痛,将姜片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止,适用于一般虚寒病证。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隔酱灸

间接灸的一种。《疮疡经验全书》治脱肛:“取顶上旋毛中百会穴,以酱一匕搽上,艾灸三壮。”

隔韭灸

间接灸的一种。《疡医大全》:“疮毒溃后,风寒侵袭,作肿痛者,用韭菜……捣成饼,放患上,艾圆灸之,使热气入内。

隔食

病证名。指饮食难以下膈入于胃肠。与噎膈、隔同义。陈念祖谓:“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隔、格食条。

隔蒜灸

间接灸的一种。《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隔蒜灸,主要用治痈疽肿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隔物灸

灸法之一。即间接灸。见该条。

隔盐灸

间接灸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用炒过的细净食盐填至略高于脐孔,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具有回阳回脱,温补下元的作用。适用于中风脱症,虚寒腹痛,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等。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

隔纸灸

间接灸的一种。《普济方》:“治久喘嗽、咯脓血、有痰不愈者,右用白表纸数重折之,于凉水内浸湿了,然后燃艾炷,仍沾些许雄黄末同燃。或艾炷子安在纸上,用火点着,随即放在舌头上正中为妙。下手灸人拿着一个铜匙头于患人口内上脬(腭),膈(隔)往艾烟,呼吸令患如常。灸毕令患人吃蒸饼一小块压下,仍用秫米粥饮之。”

隔中

阻塞不通,特指心气不通。《素问·气厥论》:“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①指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膈。”又谓:“三阳结,谓之膈。”此处之膈,即为噎膈之简称。后世又以“风、痨、臌、膈”为四大证,所谓膈,与噎膈同义。参见噎膈条。

②通“格”字。《儒门事亲》卷五:“《正理论》曰:格则吐逆。故膈亦当为格。”参见关格条。

③指噎塞、反胃。《杂病源流犀烛·噎塞反胃关格源流》:“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

④横膈膜。《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

膈虫病

病名。属古代之九虫之一。即弱虫。《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弱虫又名膈虫。”参见弱虫病条。

膈洞

病证名。出《灵枢·根结》。膈,指饮食格拒;洞,为洞泄泻下。参见膈、噎膈、洞泄条。

膈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脊背疼痛,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膈内拒痛

证名。指胸膈部位疼痛拒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大陷胸汤主之。”此条明示误下后导致正邪相搏于胸膈间,而产生疼痛拒按,又以邪气结滞为主。《医学衷中参西录·太阳病大陷胸汤证》:“膈内拒痛者,胸中大气与痰火凝结之气,互相撑胀而作痛,按之则其痛益甚,是以拒按也。”

膈气

病名。一名鬲气。即噎膈。《圣济总录》卷六十:“人之胸膈,升降出入,无所滞碍,命曰平人。若寒温失节,忧恚不时,饮食乖宜,思虑不已,则阴阳拒隔,胸脘痞塞,故名膈气。”此病名,融会了噎膈病的主证和病机。参见噎膈、鬲气、膈等条。

膈痰

病证名。即痰结实。指痰气结于膈上而致痞满、短气,甚则晕、吐等证。《圣济总录》卷六四:“膈痰者,气不升降,津液否涩,水饮之气聚于膈上,久而结实,故令气道奔迫,痞满、短气不能卧,甚者头目旋运,常欲呕吐。”宜降气涤痰为大法。参见痰结实条。

膈痛

证名。

①胸膈间疼痛。《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亦有认为膈痛即胸痛。(见《医宗必读》卷八)《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半钱,或挝脾汤加木香如数。痰涎壅盛而痛者,宜小半夏加茯苓汤加枳实一钱,间进半硫丸。”

②即胁痛。《罗氏会约医镜》卷七:“胁痛即膈痛。”参见胸痛、胁痛等条。

膈消

病名。即鬲消。又名上消。《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集注》:“鬲消者,鬲上之津液耗竭而为消渴也。”参见消渴、上消条。

膈噎

病名。即噎膈。龚信谓:“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古今医鉴》卷五)《古今医彻》卷二:“盖此恙多由忧愁思虑,伤于心脾,血液不生,日渐煎熬,肝火弥炽,肾水益枯,五脏之阴既竭,六腑之阳安得独足,于是槁在上而为噎,槁在下而为膈。”《医学原理·噎膈反胃门》:“原其所由,尽因五味、七情伤损脾肺,不能输布水谷精微之气,以致精血不生,无以滋荣上焦,而咽喉、吸门干槁坚涩,是以惟饮可下,食则难入,名曰膈噎。治法在于滋阴降火、养血生津为本。”参见噎膈条。

膈俞

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血会。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膈中

病名。属噎膈病。《内经》分噎膈为上膈、膈中和下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灵枢·本脏》:“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参见噎膈条。

根、溜、注、入

穴位分类名。指手足阳经中脉气流行出入的穴位。《灵枢·根结》:“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足三里),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少(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所云根在井穴,溜在原穴,注在经穴或合穴,入在颈部和络穴。

①草木的地下部分,具有固定植株,吸收养分等作用。《灵枢·五变》:“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本,根摇而叶落。”

②养生的根本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③自然界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④四肢末端,经脉之气相合始生之处。《素问·阴阳离合论》:“阳明根起于厉兑。”“少阳根起于窍阴。”另参“根结”。

⑤根源,依系。《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

⑥根蒂。引伸指脓疮、肿块位深,推之不移,固着不动。《素问·腹中论》:“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

根本

①本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②植物的根部。《素问·五运行大论》:“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

根荄

树木及草的根部。荄,草根。《灵枢·刺节真邪》:“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荄少汁。”

根结

经络部位名。《灵枢·根结》:“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经脉以四肢末端的井穴为根,头面胸腹的一定部位为结,用以说明四肢与头面胸腹之间生理功能和穴位主治上的联系。根结的具体部位,详见《灵枢·根结》。手三阴三阳的根结《灵枢·根结》中没有记述。后《针经指南》又概括为“四根三结”,将手六经包括在内。参见四根三结条。

根穴

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的井穴。因十二经以井穴为经脉之根,故名。参见根结及根、溜、注、入条。

足后跟。《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

跟骨

足后跟骨。《灵枢·本输》:“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跟骨伤

病名。跟骨伤折之病证。见《跌损妙方》。多因坠跌,压砸所致。症见足跟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横径变宽,功能障碍,严重者步履艰难,或不能行走及站立。治宜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后期配合功能锻炼。用药参见骨折条。

跟疽

病名。生于足跟部之肿疡。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土栗。证治参见该条。

艮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名。《证治准绳·杂病》:“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府,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会合诸阴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因此,艮廓与上焦及命门等的关系较为紧密。临床上应予联系并予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参见山廓条。

艮山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证治准绳·杂病》:“艮位东北,络通上焦之府,脏配命门,命门与上焦相为阴阳,会合诸阴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艮山廓,也即山廓,参见山廓条。

更年期综合征

现代医学病名。今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常用。亦名更年期症候群。是指妇女在经断前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相应发生月经紊乱至月经闭止,同时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内分泌失调,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称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学亦有称“经断前后诸证”。多因妇女将届经断之年,先天肾气渐衰,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将竭,导致机体阴阳失稀,或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的症候。症见月经不调,颜面潮红,烦躁易怒或忧郁,头晕耳鸣,口干便燥等,为肾阴虚证。宜滋阴补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若症见月经不调,面白神疲,畏寒肢冷,腰脊酸痛,阴部重坠,纳呆便溏,为肾阳虚症,宜温肾助阳,用右归饮加减;若月经不调,兼见颧红面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头晕心悸、血压升高等,为肾阴阳俱虚,治宜益肾阴,温肾阳,方用二仙汤(上海曙光医院经验方:仙灵脾12克,仙茅、巴戟肉、当归、知母各9克,黄柏5克,水煎两次分服)。此外尚有心肾两虚者,可用补心丹;心阴虚者,可用甘麦大枣汤加味;阴虚肝旺者,可用知柏地黄汤治之。

①天干的第七位。常用以纪年、纪日。

②通“更”。见“庚苍”。

庚苍

变为苍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张景岳注:“庚,更也;苍,木化也。”

庚辛

天干纪日中的庚日和辛日。庚辛属金,在季为秋,与肺和大肠相应,故手太阴、阳明主庚辛日。《素问·脏气法时论》:“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哽喉

病名。哽者塞也。指异物梗塞于咽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伴疼痛不适,饮食难下。古有药物化哽者,今多以器械取出。

耿肱

宋代医生。履贯欠详。撰《养生真诀》一卷,已佚。

梗舌

病名。指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内之膜者,亦称白膜裹舌。因其将舌尖、舌根部位裹定,使舌活动不便,故称作梗舌。治宜将舌上白膜刮去,以白矾末少许搽之。参见舌膜条。

古代对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工尾势

导引功法名。出《易筋经》。又作躬尾势、掉尾势。方法为:“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推至地,头昂目注。鼻息调匀,徐徐取入。”

弓反里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主感冒寒邪。

弓反外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主痰热。

公孙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直刺0.5-1寸。艾炷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公孙光

西汉时医家。甾川(今山东寿光县)人,医术精明,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以之为师,得其各种疗法之传授,遂以医名。

公孙阳庆

战国至西汉时期医家。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虽医术高明,因其家境甚富而不为人治病。经同时代名医公孙光推荐,淳于意从其学,尽得其传。阳庆且以其所收藏之医着《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等授之,后淳于意成为西汉名医。

功能性子宫出血

西医病名,现中西医结合临床亦多用。指因性腺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无规律、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但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子宫出血病。属中医崩漏范畴。临床常根据月经周期变化,按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黄体功能不足者,多伴有脾肾阳虚症状,重在补肾健脾固冲。对经血淋漓不断,日久不止,子宫内膜剥脱不全,再生缓慢者,可用化瘀生新法治疗。参见崩漏、月经不调各条。

①治疗。《素问·移精变气论》:“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②攻伐。《素问·离合真邪论》:“释邪攻正,绝人长命。”

③争斗。《灵枢·口问》:“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④针刺。《灵枢·癫狂》:“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

⑤灸治。《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攻之不可,达之不及。”《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参见达条。

攻补兼施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正虚,攻邪恐伤正,补虚惧助邪,需攻邪与扶正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大便秘结,用黄龙汤扶正攻下,以人参、当归、大枣、甘草补虚扶正,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