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第六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骨节闪脱

病名。系骨关节之脱臼。见《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有:“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营卫气血不失常度。”证治参见脱臼条。

骨节疼烦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所致。

骨解

人体部位名。指骨缝。《灵枢·九针》:“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骨骱接而复脱

病名。即习惯性脱臼。见《正体类要》上卷。常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筋肉松弛引起;或因外伤性脱臼治疗不当,关节结构破坏所致。常由于旋转不慎或扭、拉等动作而造成重复脱臼。证见局部疼痛、畸形、关节功能障碍,久则可无痛苦。治宜手法复位,并施以可靠的长时间固定。药物治疗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可内服六味地黄丸、补筋丸;若气血虚者,可内服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外治可用五加皮汤外洗,配合局部按摩、功能锻炼,或针灸疗法。

骨疽

病名。痈疽之侵及于骨者。《灵枢·刺节真邪》:“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外台秘要》卷二十四:“久疮不差,差而复发,骨从孔中出,名为骨疽。”即附骨疽。参见该条。

骨绝

病名。骨髓困枯败绝的病证。证见腰脊痛,不可转侧;发无光泽,足膝后平,齿黄而落等。《备急千金要方·肾脏》:“扁鹊云:骨绝不治,痛而切痛,伸缩不得,十日死。骨应足少阴,少阴气绝,则骨枯,发无泽,骨先死矣。”《中藏经》卷中:“骨绝。腰脊痛,肾中重,不可反侧,足膝后平者,五日死。”《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迨至骨绝,齿必黄落。”参见骨极条。

骨碎

病证名。外伤或疾病引致骨之粉碎者。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粉碎骨折。可参见骨折条。

骨痛

证名。出《素问·脉要精微论》。《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人身之痛,或由风淫湿滞,或由血刺痰攻,浅不过肌肉皮毛,深亦止经络脏腑,若入里彻骨,作酸作疼,虽因寒因热有不同,要其损伤劳极,为至甚而无加矣。”治宜补肾散寒,祛风止痛,用虎骨散等方。久立伤骨,骨伤之病,亦有痛者,或渐至成痿者,当受伤之初,急宜补骨脂、牛骨髓、鹿茸、骨碎补等药。

骨痿

病名。亦称肾痿。由于肾热内盛,或邪热伤肾,阴精耗损,骨枯髓虚所致。证见腰脊酸软,不能伸举,下肢痿弱,不能行动,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治宜滋阴清热,补肾填精,用虎潜丸、地黄饮子、滋阴补髓汤、金刚丸、牛膝丸等方。参见痿条。

骨羡疮

病名。燎浆水泡之生于背部神堂穴等处者。见《外科启玄》卷六。其疮生于背部神堂穴、膈关及膈俞穴处。多因风热郁滞于该部之肌肤所致。初起时局部皮肤瘙痒剧烈,继则成燎浆水泡,若搔破其甚者可溃烂见骨。治宜托里解毒。可内服加味补血汤,外敷太极黑铅膏。

骨胀

病名。指多骨疽溃破骨出不休者。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证治可参见多骨疽条。

骨折

病名。外伤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断者。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多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所造成。骨折通常可分为截断、碎断或斜断。患处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种种表现。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及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治宜根据伤情不同分别采用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夹缚固定等。内服药物治疗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敷可选栀乳散。若肿消痛减后,治宜接骨续筋,内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改用接骨膏。后期恢复时治宜培补肝肾,舒筋通络,内服补肾壮筋汤、或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或损伤洗方外洗,同时配合按摩与功能锻炼。病理性骨折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证治可参见附骨疽、附骨痰及骨瘤条。手法整复或手术切开整复可参见不同部位之单纯骨折或复杂骨折。

骨针

古针具名。以动物骨骼制成。据考我国大约在山顶洞文化时期已能用石刀削制骨针,用来缝纫,这时就有可能将骨针应用于医疗方面。

骨蒸

病名。

①五蒸之一。发热似自骨髓蒸蒸而出。《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且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藏。”并常见有盗汗、遗精、梦交,或月经失调等证。由阴虚内热所致,治宜养阴清热,用秦艽鳖甲散、柴前梅连散等方。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骨蒸,齿黑。”参见蒸病、五蒸、二十三蒸等条。

②指痨瘵。《杂病广要·骨蒸》:“骨蒸即后世所称痨瘵是也。”详痨瘵条。

《骨蒸病灸法》

骨蒸病专着。一卷。见《旧唐书·经籍志》。又名《灸劳法》。唐·崔知悌撰。是一部以灸疗主治“骨蒸”病的专着。据自序称以此疗骨蒸“前后差者,数过二百”。书中专门论述骨蒸病的灸疗方法,并附有图形,易学易用。原书已佚,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苏沈良方》等后世医籍中。

骨蒸孩劳

见《幼科要略》。即疳痨。详该条。

骨蒸劳

病名。肾虚而骨弱髓枯所致腰脊不举,足不任身之证。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骨蒸病的总称。详该条。

骨蒸热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小儿乳食失宜,积滞不化,迁延失治,蕴积成热;或大病之后,余毒未清,阴液耗伤,虚火内灼而致。症见身热消瘦,入夜潮热,盗汗心烦;或腹内有癖块,有时微痛。治宜滋阴清热,用青蒿鳖甲汤。若腹内有癖块,用消癖丸。

骨蒸夜热不孕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不孕症型之一。多因妇女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热伏冲任胞宫,不能摄精成孕。症见骨蒸夜热盗汗,颧红唇赤,心悸,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月经量少,色红无块等,治宜滋补肾阴,清其骨蒸。方用拯阴理痨汤,或用清骨滋肾汤。

骨之本

解剖结构名。指颧骨,因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骨骼大小而称之。《灵枢·五变》:“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

病名。

①泛指由虫毒结聚,络脉瘀滞而致胀满、积块的疾患。《赤水玄珠·虫蛊》:“蛊以三虫为首。”“彼蛊证者,中实有物,积聚已久,湿热生虫。”《证治汇补》卷六:“胀满既久,气血结聚不能释散,俗名曰蛊。”参见虫臌条。

②少腹热痛,溺白浊的病证。《素问·玉机真藏论》:“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③指房事过度成疾。见《左传·昭公元年》:“晋候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蛊。”“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在《周易》,妇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④古代用毒虫所制的一种毒药。《诸病源候论·蛊毒候》:“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

蛊毒病

病名。因中蛊毒所致的多种病证。包括射工病、沙虱病、水毒病、蛇蛊、晰蜴蛊、虾蟆蛊、蜣螂蛊等。《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凡中蛊病,多趋于死,以其毒害势甚,故云蛊毒。”《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论曰,蛊毒干品,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参见蛊、水蛊等条。

蛊风

病名。《圣济总录》卷十二:“蛊风,论曰蛊风之状,在皮肤间一身尽痛,若划若刺,淫淫跃跃,如中蛊毒,故名蛊风。皆由体虚受风,侵伤正气也。”治用白花蛇煎方。

蛊痢

病名。下痢脓血相杂,瘀黑成片者。即蛊注痢。《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如鸡鸭肝,与血俱下者,蛊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湿毒之气,袭人经脉,渐至藏府,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客于肠间,如病蛊注之状,故名蛊痢也。”治用地榆汤、桔梗散、黄芩汤等方。参见蛊注痢条。

蛊疝

病名。指少腹急痛,小便时有白色粘液排出者。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四。其病多因邪热灼伤肾阴所致。实证宜清利湿热,分清泌浊,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味。虚证治宜补肾固涩,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蛊下血

病证名。因蛊蚀脏腑所致的便血。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八。证见下血瘀黑,如烂鸡肝,心烦腹痛。治用茜根丸。参见蛊毒病条。

蛊胀

病名。

①有流行性,因蛊毒引起腹部胀大,四肢浮肿,形体消瘦的病患。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医林绳墨·膨胀》:“至若蛊胀之症,所受山岚瘴气,或虫蛇蛊毒之物,遂使大腹作胀,肚见青红之纹。皆由山岚蛊毒之气,因感入腹,聚而不散,结为腹满之症。”参见蛊注条。

②即鼓胀。《古今医鉴·胀满》:“经曰鼓胀”,“其病胶固难治。又名蛊者,若蛊侵蚀,有虫之义。”

③指单腹胀。《医钞类编·胀病门》:“单腹胀,四肢头面不肿胀,惟在腹,故名为单腹胀,其实脾胃病也。又以其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故亦名蛊胀。”

④指腹膨大而中实有物者。《类证治裁·肿胀》:“别有蛊胀,因气血郁痹,久则凝滞不行,腹形充大,中实有物,非虫即血,非如鼓胀之腹皮绷急,中空无物也。”

蛊注

病名。因蛊虫侵食府脏致病,并能流注传染他人。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蛊注候》:“注者住也,言其病连滞停住,死又注易旁人也。蛊是聚蛇虫之类,以器皿盛之,令其自相啖食,余有一个存者,为蛊也,而能变化。……人中之者,心闷腹痛,其食五藏尽则死。有缓有急,急者仓卒十数日之间便死,缓者延引岁月,游走腹内,常气力羸惫,骨节沉重,发则心腹烦懊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变化为蛊,渐侵食府藏尽而死,则病流注染着旁人,故谓之蛊注。”其治可用《千金》桃奴汤、大乙备急散等方。参见疰条。

蛊注毒痢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七。即蛊注痢,详见该条。

蛊注痢

病名。

①下痢脓血相杂,瘀黑有片者。又称蛊疰痢、蛊注毒痢、虫疰痢、蛊痢。《诸病源候论·蛊注痢候》:“此由岁时寒暑不调,则有湿毒之气伤人。随经脉血气,渐至于脏腑。大肠虚者,毒气乘之,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则成血痢也。毒气侵蚀于脏府,如病蛊注之家,痢血杂脓,瘀黑有片如杂肝,与血杂下是也。”《圣济总录·泄痢门》治用地榆汤、桔梗散、猬皮丸等方。参见蛊痢条。

②服食金石药,而致毒发热盛为痢者。《医学入门》卷五:“蛊疰痢,黑如鸡肝,发渴,五内切痛。乃服五石汤丸,逼损真阴,其血自百脉经络而来。”治用茜根丸、羚羊丸、乌梅丸、理中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蛊疰痢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①五不女之一。又名鼓花头、鼓花。指处女膜闭锁,且坚硬如鼓皮,以致不能行房事,经血亦难以排出,蓄积于内而成症块。可采用手术治疗。参见五不女条。

②《内经》十二脉之一。浮大或搏指有力的脉象。《诊家正眼》:“曰鼓者,且浮且大也。”

鼓槌风

病名。

①痈疽引致肢体形似鼓槌者。见《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痈,详见该条。

②指肢节酸痛,肿胀,形若鼓槌者,称鼓槌风。见《解围元薮》卷一。

③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即鹤膝风。详见该条。

鼓颔

上下牙不自主碰击、颐颊颤动。《灵枢·寒热病》:“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毫毛,伸欠仍作,寒栗鼓颔。”

鼓花头

五不女之一。《广嗣经要·择配篇》:“鼓花头绷急似无孔。”即鼓。详该条。

鼓舌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舌上生疮肿大,其形肿大如吹泡。因邪热风毒上壅所致。治疏风清热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等。外用锡类散吹患处。

鼓胀

病证名。

①指腹部膨胀如鼓的病证。鼓通臌,后世亦名臌胀。《灵枢·水胀》:“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胀肤等也;色苍黄,腹筋(指腹壁静脉)起,此其候也。”《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医林绳墨》卷五:“臌胀者,如鼓之形,外坚中空,击之有声,按之有形,皮肉之急胀,……”《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形容此病“腹皮胀急而光,内空空然如鼓。”多由情志郁结、饮食失节,或嗜酒,或有虫积,久之肝脾受损,气滞血瘀、水湿不行。亦有俗名为蛊胀者,今人多以血吸虫病之腹水胀急,称之为蛊胀。根据其病因和症候的不同,有气臌、血臌、水臌、食臌、虫臌等不同。治宜健脾疏肝、理气化瘀、渗湿逐水等法。正气虚者,宜攻补兼施。参见有关各条。

②指气胀。《医碥》卷三:“气胀又名鼓胀,此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鼓也。”参见气胀条。

③指单腹胀。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参见单腹胀条。

证名。

①系指无目之盲,即眼睑平合如鼓皮之盲者。

②泛指失明诸证。见《中藏经》卷上。

固崩止带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收涩法之一。治疗妇人血崩暴注,带下淋漓的方法。如阴虚血热,血崩或经行不止。用固经丸。带下淋漓,偏湿热者用易黄汤;兼肝郁者用完带汤。

固瘕

病名。

①脾肾虚寒所致大便先硬后溏的病症。《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伤寒来苏集》卷三:“固瘕,即初硬后溏之谓,肛门虽固结,而肠中不全干也。溏即水谷不别之象,以症瘕作解者谬矣。”治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加附子、肉桂等。

②即大瘕泻、溏泻。《医宗金鉴》卷四:“固瘕者,大瘕泻也,俗谓之溏泻。固者,久而不止之谓也。”参见大瘕泻、溏泻条。

固精

即固肾涩精。详该条。

固摄

治疗学名词。即收涩法。指用收敛固涩药物治疗气血津液滑脱散失的方法。可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分别用于自汗盗汗、肺虚久咳、遗精滑泄、小便失禁、久泻久痢、崩漏带下等病证。

固肾涩精

治疗学术语。系收涩法之一。治疗肾虚失藏,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的方法。症见遗精滑泄,腰膝耳鸣,四肢乏软,盗汗神疲等。方如金锁固精丸。

固泄

固,二便不通;泄,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故病

原有的疾病,旧病。《素问·移精变气论》:“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①回头看。《素问·刺腰痛》:“少阳令人腰痛……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

②看视,了望。《灵枢·大惑论》:“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

③考虑,顾虑。《灵枢·通天》:“太阳之人……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

顾成章

清末文人。字咏植。江苏武进人。撰《周礼医官评说》,对古医政制度详加考订。

顾德华

清代女医家。江苏吴县人。长于内、妇科,以妇科著名。道光、咸丰(1821-1861)年间多为士大夫延请诊病。撰《花韵楼医案》一卷,1921年经张玉田录校,刊入《珍本医书集成》。

顾鼎臣

明代眼科医家。字九和。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状元,授翰林修撰,转侍读。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精医理,长于眼科。着《医眼方》(一作《经验方》)一卷,已佚。

顾逢伯

明代医家。字君升,号友七散人。古吴(今江苏吴县)人。博览儒书,精医理,兼涉兵书,常以战理妙比医药,谓“用药如用兵”。着《分部本草妙用》五卷。

顾观光

晚清医家。字尚之,又名漱泉。江苏金山人。世医出身。初为太学生,博通经史百家、天文历算,屡试不第,遂弃儒承家学。致力于本草学研究,博览古医籍,搜采散见各书中之《本草经》佚文,重辑《神农本草经》,对整理和继承古代本草学有一定贡献。

顾欢

南北朝时南齐医生。字玄平,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好道术,嗜儒、道之书,隐居不仕。齐太祖辅政,欲征之为扬州主薄,辞而不就。性仁爱,通医术,治病除用医药外,兼用迷信术。

顾金寿

清代医家。字晓澜。江苏如皋人。业儒。屡困秋试,后攻医学。临证多验,颇负医名。弟子录其医案、验方,辑《吴门治验录》四卷(1822年)。又重订《灵兰要览》,更名《重订灵兰要览》、费养庄之《幼科金鉴》等书。另着《良方汇集》(1825年刊行)。

顾可学

明代医家。号惠岩。江苏无锡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笃好经方,曾以《医方选要》、秋石、红铅等进献,擢礼部尚书。着《眼科对证经验方》一卷,已佚。

顾儒

明代医家(1533-1618年)。字成宪,号云竹山人。江苏江阴人。弃举子业,研习医理。初师事浙东之异人,继问业于梁溪之高士,力学数载,不惮昼夜,投剂疗疾,每获良效。着《简明医要》(又作《简明医方》)五卷(1606年)。

顾绍濂

清代医家。号蕴山。江苏吴县人。着《病机辑要》、《疫痧草》,未见流传。

《顾氏医镜》

综合性医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十六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和《症方发明》。此六种皆系作者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并阐述注解而成。全书论及生理、解剖、病原、病理、疾病各论、诊断、疗法、药物、方剂等方面,内容较广泛而系统。顾氏的学术思想,主要受喻嘉言的影响。196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根据其家属所献抄本校订出版,题名为《顾松园医镜》,但却删去了《内景图解》的全部插图。现存康熙抄本、1921年铅印本。

顾世澄

清代医家。一名澄,字练江。安徽芜湖人。后迁居扬州。世医出身,承家学,业医四十余年,闻名于当时,尤以治疡科着称,以治外必本诸于内之治则,故倡疡医须谙内科证治、脉理等。辑《疡医大全》四十卷(1760年),凡涉外证者,绘图立说,按证立方,内容丰富,收罗广博,于外科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顾锡

清代眼科医家。字养吾。浙江桐乡人。以治眼病见长。提出眼病大抵以肝肾为本,舍本而从标皆非正法。擅长以内治法治眼疾,忌用针刺、钩割及炮烙。用方多宗张景岳。着《银海指南》四卷(1807年)、《眼科大成》(1867年)。门人殳芬、张畹,继其业。

顾宪章

清代医家。精岐黄术,善治伤寒。尝得陶节庵《全生集》,惟恐后学难明其渊深之义,遂广采前贤之书为之注释,撰《新纂伤寒溯源集》六卷。

顾行

明代医家。字敏三。浙江钱塘人。长于儿科。着《伤寒心印》一卷、《治瘄全书》二卷、《痘疹金镜重磨》三卷,均佚。

顾颙

明代医家。字昂夫。江苏常熟人。少习举业,通经义,善诗赋。稍长,尽弃所学,专攻医。能别阴阳,辨病机,精诊疗。有司以明医荐于朝,供事太医院。后辞归,筑“南园草堂”,隐居其中,时挟书卷、药笼逍遥于山水间,遇有疾求者辄应之。其孙朴尽得其传,有医名。

顾元交

清代医家。字焉文。江苏毗陵(今武进)人。长于本草,辑有《本草汇笺》十卷(1660年),取众书之长,收常用药近400种。

顾仲

清代医家。字中村。浙江嘉兴人。素重养生,倡饮食必洁且熟,有理有节,遵生颐养,以和于身。取杨子建辑《食宪》,录其有关饮食内容,结合己验,撰《养小录》三卷(1818年)。

痼痹

经久不愈的痹证。《灵枢·官针》:“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痼病

指久治不愈的病证。出《灵枢·九针论》。一名痼疾。参见该条。

痼发

病名。指生于人体关节部位的感染化脓性炎症。为痈疽五发之一。出《卫济宝书》卷上。因感受四时不正之厉气而生。易发于手、足、或腰、腿、臀下伸缩活动处(关节部位)。症见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可伴见憎寒发热,四肢沉重,烦渴等全身症状。治宜祛风燥湿,活血养血,可用万灵丹加减,如不消而溃脓者可按痈、疽施治。该病近似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和化脓性关节炎。

痼疾

指病证顽固、牵延不愈。见《难经·十八难》。患者病期较长,投剂、服药多不易见效。如痼疾患者又感受新病、急病,宜先治其新、急病证,后再调治痼疾。参见痼病、瘤病条。

痼冷

病证名。系寒邪久伏、固滞于肠胃,阳气郁结的病证。见《千金要方》卷十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痼冷积热证治》:“痼冷者,中寒也。多因真气既微,胃气不实,复啖生冷、冰雪之属,致肠胃虚寒,阴既停凝,阳不能正,大便洞泄,小便频并,鼻多清涕,呕吐涎沫,水谷不化,洒洒淅淅,皆阳虚阴盛之所为也。”宜温阳健脾养胃,祛寒固真,用真武汤、附子理中汤、金液丹、回阳返本汤、四神丸加减等方。

瓜蒂漏

病名。肛门瘘管形似瓜蒂之蔓延者。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又名瓜藤漏。多因肛门痔并发化脓性感染失治或治疗不当而形成。证见肛门周围单孔或多孔之漏管,搔痒疼痛间作,时时脓从孔出,甚则渐渐蔓延至大腿两侧根部,漏孔可由单孔发展到多孔,或三、五孔不等,脓水淋漓,病程缠绵不断。治法:宜先从始发之一孔作挂线疗法治疗,配合熏洗汤坐浴,或用加味天然散。内服槐角丸。参漏痔条。

瓜瓤漏

病名。漏之所出如西瓜瓤者。出《外科大成》卷二,“瓜瓤漏形如出水西瓜瓤之类”。泛指疮面如西瓜瓤状,不时往外渗流出脓水之漏症。

瓜瓤瘟

病名。瘟疫症见胸高胁起,呕血如汁似瓜瓤者。《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瓜瓤瘟,胸高胁起,呕血如汁是也。”证情多属危重,治宜生犀散、加味凉膈散等。参见瘟疫条。

瓜藤缠

病名。缠绕足胫部而生的一种疮疡。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多因湿热下注,蕴蒸肌肤而成。其证见小腿或足部生核数枚,日久肿核缠绕疼痛,继则破溃而流脓血,时虽有好转而难愈。治宜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若局部发热者,可服当归拈痛汤。外敷药可用阳和解凝膏。相当于下肢红斑结节类疾病。

瓜藤疬

病名。瘰疬结块之如藤上结瓜状。出《外科大成》卷二。瘰疬缠绵久延不愈,蔓及胸肋、腋窝等部位,其肿大之淋巴大小不等,若藤上之瓜实,其根颗相连者,证治参见瘰疬条。

刮肠

病名。

①即直肠泻,泄泻频繁,食物穿肠而过之证。《杂病广要·泄泻》:“日夜频并,饭食直过者,名曰刮肠。又《灵枢》所谓洞泄,《仓公传》迥风,皆此证也。”详见直肠泻条。

②粪便排出粘稠物,似从肠中刮出。《证治要诀》卷二:“又有内不太满,犹生寒热,未可下而便下之,内虚热入,挟热自利,脐下必热,大便赤黄色,及下肠间津汁垢腻,名曰刮肠。”治宜清热坚肠,选用白头翁汤、黄芩汤、芍药汤等方。参见痢疾、泄泻等条。

③诸病坏证下脓血等秽物者。《证治要诀》卷八:“诸病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频出无禁,有类于痢,俗名刮肠。此乃脏腑俱虚,脾气欲绝,故肠胃下脱,若投痢药则误矣。”治宜健脾温中,涩肠止泻,用六柱饮。参见痢疾有关条。

刮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用指甲向上或向下频频刮动针柄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感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

②推拿手法名。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指面在体表上,用力作快速的推动。《保赤推拿法》:“刮者,医指挨儿皮肤,略加力而下也。”或用光滑的嫩竹板、瓷器片,象牙板、玻璃棒或圆针等辅助工具,以代替手指在体表上进行推动。所用器具的边缘要光滑。

刮痧

推拿方法名。又作括沙。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沾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肩胛、背部或肋间等处,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数次,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常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积、晕车、晕船、晕机、水土不服等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凡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沙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刮痧法

外治法之一。治疗实热痧胀的方法。症见头眩、胸闷、肢体麻木、上吐下泻、恶心等,多因中暑或感受秽浊所致。用铜钱(或光边瓷器)蘸香油沿患者脊柱两旁轻轻向下顺刮,逐渐加重,以出现红紫斑点或斑块为度。继以消毒三棱针刺破斑块,出尽紫黑血,使痧毒外泄。如刮头、额、肘、腕、腿、膝等处,可用纱线或头发蘸香油刮之。腹部柔软处,可用食盐以手擦之。

刮手背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保赤推拿法》:“刮手背法,从儿手背刮至中指梢,能使儿泻。”

寡欲

养生术语。意即节制或禁绝欲求。其中“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意。广义指人的一切欲望;狭义专指性欲。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养生学甚为强调节制性欲。参见情欲条。

挂线疹法

外治法之一。多用于治疗肛漏。见《古今医统证脉全书》。如该书称:“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指用药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皮筋挂开漏管的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扎线的张力,逐渐使局部气血阻断,使组织缓慢发生坏死,以达到逐步切开漏管的目的。多用于配合手术治疗高位肛漏。此外,对于疮疡溃后形成的漏管也可采用挂线疗法。

怪脉

又称真脏脉、败脉、死脉、绝脉。指无胃、无神、无根的特殊脉象。多见于重病后期,脏腑之气衰竭。胃气已绝的病证。参七怪脉、十怪脉条。

关、阖、枢

经络学说术语。用以解释三阳三阴经的不同功能和气机变化特点。见《灵枢·根结》和《素问·阴阳离合论》。“关”,指门栓,其变动为开;“阖”,指门扇,其变动为闭;“枢”,指门轴,其变动为转。三阳经中,太阳居阳分之表,为关;阳明居阳分之里,为阖;少阳居阳分之中,为枢。三阴经中,太阴居阴分之表,为关;厥阴居阴分之里,为阖;少阴居阴分之中,为枢。六经皮部也是结合关阖枢来命名。参见皮部条。按:“关”曾被误写为“开”。

关冲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井(金)穴。在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昏厥,热病,头痛,目赤痛,咽喉肿痛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关刺

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指在患处两端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并避免出血的刺法。因肝主筋,故本法应肝而用于治疗与肝有关的筋痹等疾患。

关格

㈠病名。

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小便不通名关,呕吐不已名格。见《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卷三:“更有小便不通,因而吐食者,名曰关格。经云: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见于尿毒症等疾患。

②大小便不通。大便不通名内关,小便不通名外格。《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

③上则呕吐,下则大小便秘结。《医贯》卷之五:“关格者,粒米不欲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饮之以药,热药入口即出,冷药过时而出,大小便秘,名曰关格。关者下不得出也,格者上不得入也。”

④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医醇剩义·关格》:“始则气机不利,喉下作梗;继则胃气反逆,食入作吐;后乃食少吐多,痰涎上涌,日渐便溺艰难。”因肝气犯胃,食入作吐者,宜解郁和中,用归桂化逆汤;痰气上逆,食入呕吐者,人参半夏汤;孤阳独发,阻格饮食,甚则作呃者,和中大顺汤。通治关格用二气双调饮。

㈡脉象名。人迎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

⑶病理名词。阴阳均见偏盛,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阳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也。”

关节

出《灵枢·官针》:“病水肿不能通关节者”。中医学对关节一词之用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为解剖部位名,即骨与骨相接之处,有屈曲伸展并旋转活动功能者,称为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等等,另有不能屈伸旋转活动者则为不动关节,如腰骶关节,骶尾关节等。其二则系疮疡痈疽病势发展之时日顺序之名词。《外科正宗》卷一称:“关节在于斯时变生出于此候”之注文中曰:“关节者,阳疮以十四日为关,阴疮二十一日为节,此时务要出脓,势定不可过攘,但脓出方自腐脱,腐脱方自肌生,肌生方自收敛,收敛方自疮平,此为疮之关节,亦由次序来也。如期不得脓者,后即便有变生,为一关顺,后必多顺,一关逆,后必多逆,以此观之,不可不察也。”两种含义截然不同,不可不辨也。

关节流注

病证名。流注病证之一种。多因暑湿、外伤或病后余毒客于经络不去,流注于关节部位者。证见被流注之关节部位肿胀,酸痛,久则寒热,关节功能障碍,伸直尤难,局部可有脓聚之波动。甚则疼痛剧烈,关节强直,全身发热,纳减而乏力。类似化脓性关节炎,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之脓汁经由一定间隙流注于关节者。治宜审因辨证,若因暑湿所致者,宜祛湿解毒,方用五神汤加豆卷、佩兰、薏苡仁等;若因外伤瘀血流注化脓所致者,宜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之剂,方选活血散瘀汤加三七、乳香之品;若因外感热病后余毒未尽所致,则宜凉血解毒之剂,方选黄连解毒汤,或与犀角地黄汤内服;若重症兼见神昏惊厥者,则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脓已成而未溃者,则视其阴阳属,阳证者宜切开引流,阴证者宜补益等保守治。无论阴阳顺逆,治疗均应辨其流注之源处治之。若溃后脓出难敛愈者,外撒生肌散、太乙膏敷贴。参见流注条。

关口

解剖名称。也即指咽峡部。因咽峡部位于呼吸气流及饮食物之必经之路上,又形似关隘故名。如《喉科指掌》卷三描述双乳蛾之部位时,曾有:“双乳蛾,……生于关口上部两边”的记载。

关梁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梁关。即金门,参见该条。

关陵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参见该条。

关脉

寸口脉三部之一。详寸关尺条。

关门

解剖名称。

①《三因方》卷十六:“齿为关门,肾之荣,骨之余也。”系指上、下齿构成的形态类似门户、关隘。故称之为关门。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作关明。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纳呆,身肿等。直刺0.8-1.2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关门不利

病因病机学名词。指肾的气化障碍导致小便不利,发生水肿的病机。肾为水之下源,肾的气化功能失职,则水液内聚,不能从小便排出,出现水肿。《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关明

经穴别名。见《千金翼方》。即关门。参见该条。

关前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张氏医通》卷八:“小肠之府为雷廓,又名关前廓。”说明该廓的病变与小肠有一定的关系,辨证用药须予斟酌。参见雷廓。

关窍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五。即关节。详该条。

关泉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的廓名。

①葆光道人《眼科龙木论》认为:“小肠之腑属关泉,受病先从心胆传,两眦多生热泪痒,但调经脉自然痊。”

②《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兑正西方,络通下焦之府,脏配肾络。肾与下焦相为脏腑,关主阴精化生之源,故曰关泉廓”。

③《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关泉廓即雷廓,命门者,龙雷之火,故名关泉”。

④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兑泽名关泉廓,属三焦者,以三焦为决渎之官,只有沼泽,主能关其泉水也”。尽管历代对该廓的解释不尽一致,但在临床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参见雷廓、泽廓条。

关枢

六经皮部之一。太阳皮部名。《素问·皮部论》:“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说明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上所见的浮络都属于太阳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太阳之皮部。“关”是关键,门栓的意思,“枢”有枢转的含义。阳经中以太阳为关,故称“关枢”。

关仪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阴中痛引心下,及小腹绞痛,腹中五寒,灸关仪百仁。穴在膝外边上一寸宛宛中。”即在膝外侧缘,当腘窝横纹上1寸处。主治小腹绞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