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第九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蛔虫

病因学名词。九虫之一。《诸病源候论》又称长虫。蛔虫寄生于人体中,称蛔虫病。多因脾胃虚弱,杂食生冷不洁瓜果蔬菜所致。症见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处有肿块聚起,上下往来活动,虫动则痛作,虫静则痛止;虫痛攻心,相似于胆道蛔虫证。并可有面色(白光)白或黄白相间或有虫斑,消瘦,呕吐清水或蛔虫等。治疗以驱虫为主,脾胃虚弱或挟积滞者,兼用健脾、消导等法。方用乌梅丸、化虫丸、万应丸等。

蛔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蛔,古称蚘、蛟蛕;蛔虫病又称蚘虫病、心虫病。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多见于小儿。以杂食生冷或不洁之瓜果菜蔬、肥甘饮食所致。《诸病源候论·蚘虫候》:“蚘虫者,……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府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引文中所说之“心”,实际系指心下之上腹部,包括胆囊部位)《张氏医通》卷四:“……蚘闻酸则静,得苦则安,遇辣则伏而不动。”治以驱蛔为大法,方用乌梅丸、化虫丸等。参见九虫病条。

蛔虫瘤

病名。瘤内容为蛔虫之病证。见《外科正宗·瘿瘤论第二十三》:“又有一种蛔虫瘤,生于胁下。”据医学文献载,该瘤日久可破溃,有“蛔虫”自出。罕见病例?治宜大补元气,可服人参养荣汤。

蛔虫痧

病证名。见《痧胀玉衡》。指蛔虫病患儿感染痧毒而致蛔结之证。小儿素患蛔虫病,因痧毒内犯,致蛔死而与肠中糟粕相结,引起腹中大痛,大便不通。宜用三棱针刺腿弯、臂弯痧筋上,流出紫黑毒血;另有大黄芒硝煎汤稍冷服之,下其死蛔与宿粪,其痛自止。

蛔疳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因生蛔虫日久而成的疳疾。患儿多形体羸瘦,精神不安,腹中作痛,皱眉多啼,呕吐清水,夜间磨牙,容易饥饿,并嗜食异物。治宜驱蛔补脾,不宜滥施攻伐。可用理中安蛔汤,继用化虫丸及肥儿丸调治。如有虫自口鼻出可用乌梅丸煎服。

蛔厥

病证名,厥证之一。即蚘厥。临床以蛔虫病吐蛔、四肢逆冷作厥的主证。《医林绳墨·厥》:“有蛔厥者,胃中虚冷,蛔水能养,妄行于上,致令上吐,蛔虫多出,心气虚惊,彷惶不宁,致使手足冰冷而作厥也,故曰蛔厥。治宜安蛔暖胃,如二陈汤加吴萸、干姜、白术、黄连、乌梅之类。”参见厥证、蚘厥条。

懊悔,悔恨。过度懊悔,则属于病态心理。《灵枢·本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汇刊经验方》

医方丛书。清·毛世洪等辑。由书商汇刻刊行。又有《汇刻经验良方》、《经验良方汇编》等名。主要包括《便易经验集》、《续刊经验集》、《叶氏(天士)经验方》、《张卿子经验方》、《几希录附方》、《敬信录经验方》、《良方拣要》、《济世养生集》等多种以验方为主的著作。因属汇粹群书,亦切实用,故书商争相汇刻;同一书名,选刻的种类可以数种至十余种不等。现存两种清刻本。

腧穴。《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指穴位为经络气血会聚之处。见腧穴条。

会额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参见该条。

会骨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冲阳。参见该条。

会气

会,八会;气,气穴。八会的穴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气会闭而不通。”

会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仓。参见该条。

会穴

经穴分类名。

①指交会穴;②指八会穴。详见各条。

会厌

解剖部位名称。出《灵枢》。位于舌部及舌骨之后。形如一树叶,柄在下,能张能收,呼吸语言时,会厌开启,饮食吞咽或呕吐时,则会厌关闭,以防异物入气道。《儒门事亲》卷三:“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阖,食下则吸而掩,气上则呼而出。”《灵枢·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类经》卷二十一:“会厌者,喉间之薄膜也,周围会合,上连悬壅,咽喉食息之道得以不乱者,赖其遮厌,故谓之会厌,能开能阖,声由以出,故谓之户。”又叫吸门。《难经·四十四难》:“会厌为吸门。”

会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布有尾骨神经和臀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便血,痔疮,带下,阳萎,阴部湿痒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会阴

①人体部位名。亦称篡、下极、屏翳。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医宗金鉴》:“篡者,横骨之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也。前、后两阴之间名下极穴,又名屏翳穴、会阴穴,即男女阴气之所也。”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屏翳、下极、下阴别。属任脉。在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布有会阴神经分支和会阴动、静脉分支。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癫狂,脱肛,痔疮,疝气,小便不通,带下,月经不调,阴部瘙痒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会阴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的廓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①《审视瑶函》认为艮廓(即山廓)“络通三焦,脏配命门,命门与三焦相为脏腑,会合诸阴,分输百脉。故曰会阴廓。”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认为山廓属包络,依附于心,包络为阴阳火,故名会阴廓。详山廓条。

会阴之脉

即任脉。《素问·刺腰痛论》:“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张志聪注:“任脉起于至阴,与督脉交会,分而上行,故名会阴。”

《会元针灸学》

针灸著作。又名《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焦会元编。书中除引录古代多种有关针灸文献外,还对于每个腧穴名称作了解释。并在治疗方面结合临床实际,提供了作者的经验,对读者颇多启发。现有1937年铅印本。

会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参见该条。

会宗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之郄穴。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尺骨的桡侧缘。布有前臂背侧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主治耳聋、癫痫、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①呃逆之古称。《灵枢·杂病》:“哕,以草刺鼻,嚏而已。”《证治准绳·杂病》:“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参见呃逆条。

②指干呕。《此事难知》:“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医林绳墨》卷四:“盖哕者,有声无物之谓,乃干呕也。”《医经溯洄集》以哕为干呕之剧者,详见干呕条。

恚嗔

怨恨;忿怒。《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圣人者……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

恚膈

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恚膈之为病,心下苦实满,意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参见五膈条。

恚气

证名。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恚气,则积聚在心下,不可饮食。”参见七气、九气条。

秽浊

污秽混浊。

①外界致病因素。指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障气等。

②代谢产物。指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③指湿热熏蒸的秽浊。《温病条辨·上焦篇》:“脾郁发黄,黄极则诸窍为闭,秽浊塞窍者死。”

惠袋疬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系指生于右耳根部其形如袋的瘰疬。参见瘰疬条。

惠民局

宋代医药机构名。北宋政和(1111-1117)年间,经尚书省提议并征得征宗同意,将原有卖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这一时期,惠民局还负责流行病防治中的医药施散。

惠民药局

古代医药机构名称。惠民药局是元明时期政府以官钱置本,收息市药救济贫民疾病的机构。元代太宗九年(1237年)始于燕京等十路置局,以奉御田阔阔、太医王璧、齐楫等为医官。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又命王佑开局。同年又设大都惠民局,秩从五品。中统四年(1263年)又置上都惠民司,设提点一员、司令一员。至元三年(1266年)五月,敕太医院领惠民药局。明沿元制,于洪武三年(1370年)置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成化十二年(1476年)又广设惠民药局,治疗囚人。

惠民药局大使

古代医药职官名。明代惠民药局的最高长官是大使。一般设一人。其下还设有副使协助大使工作。

惠民药局副使

明代医官名。明代惠民药局的长官是大使,副使是大使的助手,协助大使全面掌管惠民药局的工作。

惠民药局提调

古代医药职官名。元代所设惠民药局皆以各路正官提调,因此,各路长官也就是各路惠民药局的长官。

《惠直堂经验方》

医方著作。四卷。清·陶承熹、王承勋辑。刊于1759年。本书汇辑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卷一-二为通治、补虚、种子、伤寒等内科杂病、五官科病证验方;卷三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卷四为妇科、儿科验方,膏药成方以及若干成药并制法,急救、救荒、怪症方等。本书资料丰富,所收方剂范围较广、而且切合临床实用。现存多种清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

瘣(huì,音会)疰

病名。即鬼注。《太平圣惠方》卷五六载述有一种为“鬼邪所击”的突发性病证,发作时“心腹刺痛,或闷绝倒地,如中恶之类。其得差之后,余气不歇,停住积久,有时发动,连滞停住,乃至于死。死后注易傍人,故谓之鬼疰也。”可选用犀角散、常山散等方。

①清楚明了。《素问·八正神明论》:“索之于经,慧然在前。”

②指神志清明、清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若无病。”《素问·刺腰痛》:“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③指病情缓解、好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人生始生,病气衰,故旦慧。”《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

④眼清目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目睛慧了。”

昏霿(méng萌)

病状名。霿,晦暗。指昏晦不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地气上腾,原野昏霿,白埃四起。”

昏迷

证名。

①神志昏迷,不省人事,或神识迷糊的症象。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又名神昏。由邪阻清窍,神明被蒙所致。见于伤寒、温病及中风、厥证、癫痫等多种疾病。凡见此证,均属重症。治应审因论治。以开窍醒神为先,选用苏合香丸、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危重者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②郁冒。《伤寒明理论》卷三:“郁为郁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也谓之昏迷者是也。”参见郁冒条。

昏渺

证名。指视物不清的证候。《医贯》卷四:“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目上润泽之水是也……耗涩,则有昏渺之危。”参见目昏条。

昏瞑

证名。原指视物不明的证候。《医贯》卷四认为:“火衰则有昏瞑之患。”治宜滋补肝肾,方用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加减。参见目昏条。

昏翳

病状名。指昏暗蒙眬。《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主埃郁昏翳。”

昏运

证名。见《医林绳墨·眩运》。又作昏晕。详该条。

昏晕

证名。又作昏运。头脑昏沉眩晕之证。亦指眩晕发于黄昏者。《证治汇补·眩晕》:“日晡眩晕,得卧少可,谓之昏晕,此阴虚也。”详阴虚眩晕条。

①浑与混通。

②指病因,即湿浊之邪。《伤寒论·辨脉法》:“浊邪中下,多曰浑也。”

③全,总。《灵枢·外揣》:“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浑浑

脉学名词。喻脉来杂乱无章。《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混乱也。”

浑浑焞焞

病状名。形容听觉失聪,反应迟钝之症。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气虚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鸣,浑浑焞焞。”《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

浑身麻木

证名。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治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身麻木者,宜八仙汤、五积散。”“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甘草;有身麻生疙瘩者,宜散滞汤;有因气麻木者,宜开结舒筋汤。”因湿痰者,或走注如核,肿起有形色白,宜化痰利湿,用二陈汤加苍术、枳壳、黄连、厚朴等。因气虚者,宜补气行气,用四君子汤加厚朴、香附等。因血虚者,宜养血生血,用四物汤加生地、红花、枸杞、香附之类。《张氏医通·麻木》载又有因阳气衰弱,湿伏阴分所致者,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用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参见麻木条。

精神的一种。一说“魂”为神之别灵,一说“魂”为知觉之属。《内经》中“魂”的概念,与迷信说法中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魂”不同,它是指依附形体而存的,由肝脏所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杨上善注:“魂者,神之别灵也。”汪昂注:“魂属阳肝藏魂,人之知觉属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魂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胸胁胀痛,脊背疼痛,呕吐,食不化,泄泻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魂魄

指人的精神灵气。《灵枢·淫邪发梦》:“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魂舍

经外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脐中两旁各1寸处。主治泄痢脓血,肠炎,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混睛障

病证名。系指白睛混赤,遮漫乌睛,先痒后痛,视物昏朦的病证。见《审视瑶函》。又名混睛、混障证。本病多因肝脏毒风与瘀血上凝所致。治宜先劆洗去瘀,继服地黄散,外点磨障灵光膏。本证类似今之角膜实质炎。参见气翳及赤膜下垂条。

《混俗颐生录》

养生专着。宋·刘词撰。二卷,凡10篇。作者本着普及养生知识的宗旨,选录“历试有验之言”编撰成书。全书分述了饮食、饮酒、患劳、患风、户内、禁忌及春夏秋冬四时等方面的养生原则与方法。内容简明实用,有一定参考价值。收入《道藏·洞神部》573册。

混元生

产科学名词。又名被膜儿、幸帽儿。指胎胞未破,小儿随胞一并娩出。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五:“儿不出胞,连胞生下者,名曰混元生;生后将胞衣掐破,儿既(即)出矣。”

豁泄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饥瘦、腹大而多泄。《诸病源候论》卷四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

《活法机要》

综合性医书。一卷。不着撰人《或题元·朱震亨撰》。本书介绍以泄痢、头风、消渴等内科杂病为主,兼及胎产、疮疡、眼证等临床较常见的多科病证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论述简要,治法能根据不同的病证随机应变,灵活而有法度。除选收前人常用方剂外,自拟方亦颇多,较切临床实用,亦有研究价值。本书或认为系朱氏门人所编述,现存较早的刊本有明吴中衍校刻本,《济生拔萃》本、《医统正脉》本等。

《活人事证药方》

综合性医书。二十卷。宋·刘信甫编。刊于1216年。本书主要论述诸风、诸气、伤寒、虚劳、妇人、疮疡、小儿等共20门的各种病证,叙述其辨证和治疗,并验之以临证案例。作者自称每门病证所述诸方“各有事件引证,皆可取信于人。”全书选方颇多,其中有一些较有价值的方药,如取痔用砒、矾、草乌、蝎梢等外治,是历史上较早的枯痔疗法。现仅存日本抄本。

《活人心法》

①养生学著作。又名《新刊京本活人心法》、《臞仙活人心方》。二卷。明·朱权(臞仙)撰。刊于14世纪末。卷上为养生法,内容包括治心、导引法、祛病延年六字法、保养精神及补养饮食等。卷下辑录玉笈二十六方及加减灵秘十八方。

②综合性医书。四卷。清·刘以仁撰,王文选辑。成书于1838年。全书对所选辑的各家医论、临证辨治和药性方剂等分门别类予以整理。内容以伤寒病证治为主,对伤寒病证的辨析,察舌及伤寒方的介绍均较详尽。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活血通经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理血法。用活血的药物治疗妇女病理性经闭的方法。临床上需辨证论治,以活血通经药物为主,针对不同病因灵活用药。如气虚加补气药,血虚加补血药,气滞加行气药,肝郁加疏肝药,肝肾虚加补肝肾药。血寒加温里药,血热加清热药等。常用活血通经药有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当归、牛膝等。

《活幼口议》

儿科著作。二十卷。元·曾世荣撰。刊于1294年。本书对儿科理论和临床证治予以广泛的阐述和评议,充分发挥了作者本人的见解。卷一-三议明至理25篇,总论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对几家主要的儿科著作稍加评论。卷四-五议初生牙儿证候26篇;卷六论指纹脉;卷七论面部气色;卷八病证疑难18篇;卷九议胎中受病诸证15篇;卷十-二十议小儿各种病证的证治。现有明刻本及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活幼心法》

儿科著作。又名《活幼心法大全》。九卷。明·聂尚恒撰。刊于1616年。卷一-六为痘科,为本书之主体,对痘疹的病原及其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症状及治法,作了较详细的辨析。其中不乏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卷七是作者治痘疹的医案;卷八论痧疹;卷九论儿科惊风、吐泻等六种杂症。本书为后世儿科学者所重视,尤其在痘疹专着中影响较大。现有多种近代刊本。

《活幼心书》

儿科著作。三卷。元·曾世荣撰。刊于1294年。卷上将儿科疾病编成歌赋75首,便于习诵。卷中本论,将儿科病证分别立论43篇(附补遗8篇),对小儿诸病的特点,发病规律、治疗原则等论述颇详,并介绍了作者的临床心得;卷下信效方,选录切于实用的儿科验方。现有清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及其他近代刊本。

《活幼珠玑》

儿科著作。二卷,补编一卷。清·许佐廷撰。刊于1873年。本书前编一卷。为儿科诸病的证治歌赋;后编一卷,将儿科病证分为胎毒、变蒸、惊风等32门,详论儿科病的诊断及其辨证用药治法。补编一卷,集录前二卷中所用的方剂。全书有证有方,有论有辨,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刻本等。

活子时

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炼精化气功夫中,静极恍惚、炁机发动之时。其出现并不拘时辰。《入药镜》:“一日内,十二辰,意所到,皆可为。”活子时即产药之机,参见产药条。

火(饣曹)

病证名。嘈杂之一种。因胃经有火而致食已即饥,或食而不饱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大抵食已即饥,或虽食不饱者,火(饣曹)也。”治宜清火,用和中汤、三圣丸、左金丸等方。参见嘈杂条。

五行学说名。火为五行之一。指一类阳性、热性和事物或亢进的状态。

①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生命的动力,如少火、命门火等。

②病因六淫之一。与暑热同性,但无明显季节性。参见暑条。

③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参见化火条。

火癍疮

病名。长期向火烤灼而发之一种疮疡。《外科启玄》卷九:“向火避寒,久炙皮肤,火气入而成疮。”证治参见烧伤条。

火闭

病证名。系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风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证必哄哄熇熇,或胀或闷,或烦或热,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凉膈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聋条。

火病结核

病证名。因肾水不足,痰火凝聚,皮下肉上见有结核,不红不肿。《红炉点雪》卷二:“火病结核。夫结核者,相火之所为,痰火之征兆也。凡人病此不知预治,鲜有不致危者,何也?盖以肾水先亏,相火随炽,熏迫津液,凝聚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似疬非疬,不红不肿,不甚痛苦,久而乃溃,人多怠忽。”其症初起寒热似疟,形容憔悴;久则肌肉渐消,咳嗽失血,潮汗遗滑。若因循失治,多致肌肉脱尽,形体尪羸,块腐核烂。参见痨瘵各条。

火病失音

病证名。系指由于痨瘵(结核)所引起的失音病证。其中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者,也有因肺胃火热上灼所致者,还有因痰火所致者。见《红炉点雪》卷二。对阴虚火炎所致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对肺胃实火所致者,宜清热泻火,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由痰火引起者,宜清热涤痰,可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

火病咽痛

病证名。有两种解释:

①由于肺胃实火上升所致者,其证发作迅速,疼痛剧烈,局部充血严重,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脉数苔黄而燥。治宜清热泻火,方用粘子解毒汤加减。即现代的急性咽炎。

②专指结核性咽喉炎而言者。例如《红炉点雪》卷二认为:若夫土衰水涸,则相火蒸炎,致津液枯竭。由是而咽喉干燥疼痛等证作矣。火病至此,使真阴失守,孤阳无根,冲浮于上,而乃至此。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也可配合使用抗结核西药。

火补火泻

灸法名。即艾灸补泻。见该条。

火不生金

病因病理学术语。火指命门火,即肾阳;土指脾胃。肾阳虚弱,命门火不足,不能温煦脾胃,至消化吸收和运化水湿功能降低,出现腰酸膝冷、畏寒、饮食不化、小便不利、浮肿、五更泄泻等脾肾阳虚症状,均属火不生土的病变。

火赤疮

病名。一种体表红赤的大疱样疮疡。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多因心火妄动,或因感盛夏酷暑火邪入于肺经伏结所致。该病初起,证见局部赤色潦浆脓疱,破溃则黄水浸淫,焮热痛痒,可及于全身。治宜清热解毒,祛湿止痒,内服可选用解毒泻心汤。若湿热偏胜者,宜用清脾除湿饮;外治,疮未破溃者可用蝌蚪拔毒散以冷水调涂之。若已破溃,则宜选用石珍散之类外敷。该疮类似天疱疮。

火冲眩晕

病证名。火邪上冲所致的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火冲眩晕之症,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醒,仍如平人。”如为实火上冲,脉多洪数,治宜栀子清肝散、龙胆泻肝汤。阴虚火旺,虚火上冲者,脉多细数,治宜天王补心丹、知柏天地煎。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脉浮大,重按无力,治宜八味肾气丸。

火喘

病证名。因痰火上行,症见气粗而盛的气喘。见《医林绳墨·喘》。又名火炎上喘、火炎肺胃喘、炎热喘急。戴元礼云:“火炎上喘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见《丹溪心法·喘》。多因胃有实火,膈有稠痰,痰火上冲,肺气不降所致。治宜清火涤痰,清肃肺气,方用导痰汤、白虎汤加枳壳、黄芩、瓜蒌仁等。《东医宝鉴·喘》指出火喘亦有因冲脉之火上逆而致者。

火丹疮

病名。丹毒之一种。见《洞天奥旨》卷十一。多因肺经之热盛,入于荣血,蕴蒸肤腠而成。其发无定处,证见皮肤焮灼红赤,或见紫色,微肿疼痛。重者,其上起有丘疹,或感染成脓泡,常伴有身热口渴等全身症状。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之法,内服用清营汤加减。外用清凉散,以麻油调匀敷。

火丁

病名。十三种疔肿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因其状如汤火烧灼,疔头呈黑靥,疔肿边缘有疱浆,或如赤粟米样,治见疔疮条。

火呃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呃逆》。又称热呃,详该条。

火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火疡。多因火毒之邪侵犯白睛,滞结为疳。症见白睛深部向外凸起暗红色颗粒,《审视瑶函》认为:“初起如椒疮榴子一颗,小而圆,或带横长而圆,如小赤豆,次后渐大。”红赤疼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甚至影响黑睛、瞳神发生病变,严重者可失明。类似今之巩膜炎。治法: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方用洗心散加减,外点五胆膏。

火罐

拔罐疗法器具之一。是一种口部光平而不漏气的瓶罐,口径有多种规格。以燃火排除罐内空气,利用负压吸附皮表以治病。古代火罐用兽角、竹筒、陶土制成;近代普遍用玻璃、竹管或金属制作。参见火罐法条。

火罐法

拔罐法之一。系利用点火燃烧,在罐内形成负压,以吸附于体表治病的方法。损伤方法有下列几种:

①闪火法。用镊子夹住沾有95%酒精的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应注意蘸取的酒精不宜太多,以免燃烧时滴下;也不要使蘸有酒精的棉球碰触罐口燃着,烫伤皮肤。

②投火法。用小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火罐的罐口罩合在拟拔的穴位或皮肤上。

③架火法。取直径约2-3厘米,不易燃烧和不易传热的块状物作为点火架垫在穴位上,上面平放一小酒精棉球,燃着后,随即将罐罩上。应注意扣罩要准确,不要将燃烧着的点火架碰翻。

④滴酒法。滴1-2滴酒精在罐内中段,再将罐略为转动,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壁,注意不要沾染在靠近罐口的罐壁上,然后用火柴点燃,迅速扣合在应拔的部位上。

⑤贴棉法。用一小块薄薄的药棉,略沾酒精,贴在罐内壁上中段,用火点燃后,迅速扣上。现临床多用第①种方法。

火罐气

拔火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火候

气功学术语。原指外丹烧炼过程中火力旺衰久暂的调节,内丹术用指以意念调节、控制炼养过程中各种气感与征兆的法则惊尺度。《悟真篇·自序》:“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内丹术的每一步,都有其火候之要。掌握与否火候细则,为内丹炼养成败的关键,故火候被内丹家视为秘中之秘,向来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说。火候之要,有活子时、文火、武火、沐浴、六候等之分。各详该条。

火化少阳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少阳属相火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其化以火。”

火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病人遍身如火色。《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火黄者,遍身如火色,两腋下有赤点子,状加粟米或如麦麸。其点子紫色多,黑色少者可治;黑色多,紫色少者难治。”该书载述治以烙脚心、背心、手心、百会、下廉。如生黑点,为病情危重。如无黑点,可服紫草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火劫

治疗学术语。指热性病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导致疾病恶化。《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

火禁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指痘疹初发时,病儿恶寒发热,误用火熏其衣被,或置病人于温热环境之中,使皮肤干燥,以致痘毒发泄不出,多见于兼有气虚,因气虚不能鼓其毒外出,而使痘毒停滞皮腠之内,隐隐不能发出肌表,以致出痘时,毒陷皮内,痘点隐于皮下,似有红点,无头无脚,或于四肢、头面部,见一二点痘粒,皮内隐隐之痘,终不能起胀。治宜疏风解肌,外用水杨梅、荆芥之类煎汤温浴,内服升麻葛根汤以升发透痘。

火廓

人体部位名。指眼的八廓之一。系据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见《银海精微》。又名离廓、离火廓、抱阳廓、胞阳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书中指出:“离属正南,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眦,大眦也,属离火”;即血轮之部位也(内眦上方),血轮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轮主藏为心病,廓主府为小肠病。《目经大成》卷一亦认为:“离为内眦,络通小肠。”

③《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离火廓,属心,位大小眦。”

④《张氏医通》卷八:“命门之府为火廓”,有名无位。

⑤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正上方,属小肠。由于历代对火廓有多种解释,故在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火癞

病名。麻风病疮如火烧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多因风邪毒气入于心经而发。初起,症见皮肤局部出现如火灼之疮,大大小小,色赤,日久则见眉睫脱落,甚或肢节断裂,难愈。相当于晚期瘤型麻风病。

火逆

病证名。出《伤寒论》。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导致的变证。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柯琴注:“伤寒者,寒伤君主之阳也。以火迫劫汗,并亡离中之阴,此为火逆矣。”

火气

火热之气。《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火气虽微,内攻有力。”

火气不调

病因病理学名。指火、气的偏盛偏衰。《千金要方》:“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又:“火去则身冷。”

火热喘急

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又名火喘。症见喘急而口干舌燥,面赤唇红。多因火热郁滞肺胃,使肺气郁而不宣,痰浊挟热,阻塞气道所致。属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用凉膈散;属胃热便结者,宜清热通便,用凉膈白虎汤。

火热迫肺

即心火炽盛,灼伤肺阴。参火盛刑金条。

火热头痛

病证名。即火头痛。《医林绳墨·头痛》:“有心烦头痛,病出于耳,其络在于手足少阳二经,其症自耳前后痛连耳内,痛甚则心烦。治宜黄连、山栀之属,泻之则愈。此为火热之头痛也。”详见火头痛条。

火伤风

病名。感冒之一种。伤风而见燥火证候者。《类证治裁·伤风》:“火伤风,火郁燥嗽咽痛,甘桔汤加薄荷、玄参、黄芩、前胡、花粉。”详见风热感冒、热伤风条。

火盛刑金

①火指肝火,与木火刑金同义。

②病证名。火指心火或火热之邪,心火炽盛可耗伤肺阴,引起喘咳痰血;热邪炽盛,热郁于肺或痰热阻肺,可出现高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甚或咳血、咯血等症。

火嗽

病证名。因火盛犯肺所致的咳嗽。又称火热嗽、火咳。《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火嗽,火热嗽也。其脉洪数,必兼面赤,烦渴引饮,有声痰少。或由肺家积热,宜清肺饮;或由伤寒潮热,痰盛,胸胁痛,宜柴胡枳桔汤;或由火郁肺胀,气急息重,宜海青丸。”而其因肺肾二经亏损,致痰火益盛,而咳发不止者,宜滋阴清化丸。参见火咳、火热嗽、咳嗽条。

火痰

病证名。痰证之一。

①《医学入门》卷五谓痰病尤多生于脾。留于胃脘,证见吞酸,嘈杂上冲,头面烘热者,名曰火痰。

②即热痰。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详该条。

③即外感燥痰。见《症因脉治·痰症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