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第八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李元孙

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馆陶(今属山东)人。其父李亮,系当时名医,元孙医术虽不及乃父,后以有功于朝而拜奉朝请。

李元卿

五代时后唐医生。通医药及经史,善医药,曾隐居庐山。有济人心,来求医者门庭若市。

李元基

清代医生。广东龙门人。精于外科,尝治一妇人坠楼破头颅,气几绝。元基灌之以药,继而外敷生药,数日而愈。又一人入山误为机弩所伤,元基敷之以药,愈其踝伤。其治病多类此。

李元恭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集秘方》一卷,未见行世。

李元

元代医生。字善长,居滕(今属山东)人。其父李浩为名医,李元曾随军西征万余里,并被叛王所俘,后脱归,并觐见世祖。世祖嘉之,令掌御药局,后迁大中大夫。

李豫亨

明代医家。云间(今属江苏)人。其生平久详,谙养生术,着有《推蓬寤语》一书,现有节录本行世。

李雨村

清代医家。字万春·鹤龄。山西清源县人。尝着《医易引端》。

李用成

宋代医生。里贯欠详,医术颇高,尝任小方脉医官,并治仁宗公主之夹惊伤寒症,经调治而愈。仁宗赐以禁中神医之称。

李荥

明代医家。字岚溪,号樵阳子。里贯欠详,有医名,深明医理。尝辑刻《心印绀珠经》行世。另又着《闺门宝鉴》、《博爱心览撮要》,合称《二难产宝》,现有多种刻本行世。

李逸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辑有《集验背疽方》一卷,未见行世。

李药师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于眼科颇多研究,尝着《金镵秘论》十二卷行世。

李旸

明代医生。晋江(今属福建)人。初习儒,后因获异人传授,而精于歧黄术,其医术高明,求诊者盈门,全活亦众。

李言闻

明代医家。字子郁,号月池,湖北蕲春人。为李时珍之父,为邑中名医,尝任太医院吏目。其著作有《四诊发明》、《痘疹证治》,均未见行世。并有增补崔嘉产《脉学举要》一书,又有《蕲艾传》、《人参传》等行于世。

李言少

宋代(?)医家。履贯未详,尝着《婴孩病源论》一卷,已佚。

李迅

南宋医家。字嗣立,泉州(今属福建)人。尝官至大理评事,以医知名,于外证尤有心得,常出奇制胜,人皆称之。撰有《集验背疽方》一卷,有刊本行于世。

李珣

五代时医家(907-960年)。字德润,梓州(今属四川)人。本波斯之祖籍,于隋代来华,入唐后改姓李。颇爱文学,后亦好医学,尤精本草。专门收集由国外输入之药物,编成《海药本草》,载入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外来药。原书早佚,受到后世医家尊重而予以摘录,《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均有佚文。

李学川

清代医家。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江苏吴县人。尝着《针灸逢源》六卷,现有刻本行世。

李暄

唐代医家。号青溪子,里籍欠详。《唐书·艺文志》等载其着有《岭南脚气论》、《脚气方》、《发背论》、《青溪子脉诀》、《青溪子消渴论》、《新撰脚气论》、《万病拾遗》等多种著作,惜均佚而未传。

李绪

清代医家。字逢州,平陵(今属山东)人。生平欠详。尝着有《医学临证举隅》,刊行于世。

李诇

元代医生。字孟言,号樗散生。浙江钱塘人。善诗文,兼精医术,曾于舍陵售药于“樗亭”,所售皆善药,人咸称赞之。

李信

①宋代医生。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任太医院院判。后因随高宗南渡,移居杭州。高宗病危时,赐安车入禁中,人称“李车儿”。

②明代医生,字用诚。祥符(河南开封)人。出身世医之家,擅长幼科。尝因治愈皇子疾而赐以金钟,故人称金钟李氏。医德高尚,有求之者,无分贵贱、风雨,均亲手赴救调治。

李象

明代医家。字石泉,里贯欠详。幼习举子业,精研易学。后因病而延东阳名医卢毂庵诊治,未逾年疾瘳,象尽得以传,竟以医名。后又潜心医经之研究,并撰着《医略正误》,又称《医略正误概论》,刊行于世。

李熙

明代医家。江西南丰县人。其生平欠详,着有《瘢瘕集》,未见传世。

李锡璋

清代医生。字艺林,里籍欠详,尝任太医院候补御医。

李晞范

元代医家。江西崇仁县人。生平欠详。尝着有《难经注解》、《脉髓》两书,但经未见传世。

《李翁医记》

医案著作。清·焦循记述。本书所述多为李炳治愈的治愈的疑难病案,每案阐明病因、病理、立法处方。行文简捷,语无夸诞。现存四种清刻本,又见《珍本医书集成》。

李文渊

清代医家。字静叔、叔卿,益都(今属山东)人。因母病及其自身之病,以古方疗之,未能救其母之病,因提倡后人需有自拟之方,不可全泥古人,遂撰《得心录》一卷,其中颇多自制之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十之八九为自制者。

李文庭

清代医家。安徽太和人。生平未详。尝着《医法经验录》,又名《医法征验录》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李文敏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尝着有《经验药方》一书,现存于《良方类编》中。

李文来

清代医家。字昌期,江西婺源县人。与名医汪昂交善·故以其《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二书加以合编,并经汪氏本人校正,取名《李氏医鉴》,现有刻本行世。

李文炳

清代医家。字焕章,交河(今属河北)人。尝任奎文阁典籍。远法医经歧黄,近宗经典医家张仲景。治病每有奇验,名噪一时。着有《经验广集》、《仙拈集》等,现有刊本行于世。

李惟熙

宋代医生。舒州(今属安徽)人。博学而善察物理,并以医为业,喜用事物喻药物,如说菱开花背。故其性寒;芡开花向阳故其性暖。其喻皆类此,极平易近人。

李图

清代医生。静乐县(今属山西)人。贡生。晚年精于医,为时人称道。

李廷赞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有《三元延寿书》五卷,未见行世。

李廷昰

明清间医家(?1628-1721?年)。字期叔、我生,号辰山、寒村。其父李中立,亦谙医术,叔李中梓,为当时名家。廷昰传其术,于脉理亦颇有研究,尝对缪希雍医学遗稿进行整理。其治病多有奇效,凡有延请者,必前往。李氏与当时名医喻嘉言、张卿子等有交往,晚年与文人朱彝尊交善,并得其赠书多达数千卷,学问大增。曾校订贾所学《药品化义》,认为该书实“一世之指南”。有医着多种:《脉诀汇辨》十卷、《五运六气医案》一卷,《医学口诀》、《痘疹全书》等。又整理《李中梓医案》。现《脉诀汇辨》及《李中梓医案》有刊本行世。

李廷璧

清代医生。江苏上海县人。精于医术,尤擅长切脉。乾隆间大疫,廷璧以其术济人。全活甚众,人称道之。

李天授

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馆陶(今属山东)人。其父李修为太医令,天授亦通医术。

李天培

清代医生。榆社县(今属山西)人。系贡生,以医为业,精于痘疹,且医德高尚,无论风雨、山河远隔,有请必往,全活甚众。

李天基

清代医生。字嵩山,兴化(今属江苏)人。其父李朝光邑中名医,天基继其业,亦以医名。

李天成

①明代医家。彭水(今属四川)人。因母病求医不得,遂决心弃儒学医,并深研医术,治愈母病,且以病赈人。着《古今医方》四卷,未见行世。

②清代医家。字显生,浙江兰溪人。后随父徙居金山,并继父业而精于医。着有《医验》二卷,未见行世。

李腾龙

清代医生。字耀云,山西长治县人。为人性情廉介,交游谨慎,精于医学,亦兼谙勘舆之术。

李肃

明代医家。字彦昭,号杏林。江苏委县人。童年丧父,尝从金华名医赵云居游,因赵氏为朱丹溪之门人,李肃尽得其传,遂以医名。后被荐为松江府医学正科。

李斯炽

现代医家(1892-1979年)。四川成都人。早年习文。于成都府中学堂就读,后又转至成都高等师范理化部。后又向名老中医董稚庵学医。反对旧政府消灭中医之举,积极投入发展中医之活动。1936年创建四川医药改进会,并办刊《医学改进月刊》。1949年后,先后任成都市中医进修班主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学院院长;成都市人民代表、四川省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从医从教六十余年,于中医经典研究甚深,强调辨证辨病结合,审证精当。所著有《中医内科杂病研究》、《李斯炽医案》等。

李寿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与人合着《产后论》一书,未见行世。

李守先

清代医家。字善述,河南长葛县人。尝着《针灸易学》二卷。

李守仁

清代医生。四川乐山县人。初攻儒,后以家贫而习医,医术高明,求之者接踵。守仁以所得救济贫病,名噪一时,人皆重之。

李栻

明清间文人。知医。其履贯欠详。尝撰《伤寒述微》三卷,现有刻本行世。

李适

唐德宗皇帝(742-805年)。自撰《贞元集要广利方》五卷,书中有方五百八十六首。是书未见行世,后世之《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均有引文。

李世则

清代医生。江苏句容人。字思若,治病多奇验,名噪于乡里。

李世英

南宋医家。字少颖,号雪岩,鄞(今属浙江)人。医术高明,尝供职为明保义郎权殿司机宜及太医。行医五十余年,用药多出奇制胜,尝坚持以附子、雄黄等剂治阴疽症获效。后将其治疗经验整理成《痈疽辨疑论》,现日本有抄本残卷。

《李氏医案》

医方著作。十卷。清·李文来撰。刊于1686年。编者将汪昂《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重新分类,合为一体,并参考其他有关医方著作纂集而成此书。书中将疾病分为60余大类,按病载方,方后释药。书后并附用药加减、治法提纲等。现有康熙等刻本。

李士麟

清代医家。字孝则,号静山,浙江海宁人。初攻举子业,晚年闭门著述,并撰《寿世良方》。又名《集验方》八卷,现有刻本行世。

李时中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精医,并以医名。时有管橓之《保赤全书》,时中予以增补,未见行世。

李时珍

明代医药学家(1518-1593年)。字东璧,晚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李言闻为当地名医。时珍幼习儒,年十四时补诸生,后又三试不中。后遂矢志习医,闭牖十年,不出户庭,所涉猎群书,搜罗百氏。其所涉及之书有诸子、经文、声韵、诗文等等,无所不读。又承父亲家技,医术高明,不仅治愈自幼所患之羸疾,且医术高明,求医者盈门。后尝因愈富顺王朱厚焜之疾,被楚王朱英(火佥)聘为奉祠正,掌良医所。又以治愈世子暴蹶,而受荐入朝,任职太医院。于此期间得以阅读民间不易见到之医着及其他著作。时珍鉴于历代本草中舛谬不少,遂决心重新编修,考历代各类著作八百多种,凡二十七年而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分十六部六十二类,计收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者三百七十四种。全书分部为纲,分类为目;正目为纲,释名为目;物以类从,目随纲举。每药之下列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兴凡所引资料,则皆注其出处。其中编列之序,系从微至巨,从贱至贵,体现了生物进化的原则。其书著成后,数百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不仅传到其他国家,且被译成多种文字版本。国内翻印版本之多,也是医药书中所罕见。至今研究李时珍及其著作者,乃不绝如缕。除此以外,时珍尚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均有刊本行世。另有《三焦客难》、《命门考》、《五脏图论》、《濒湖医案》等多种。均佚。

李师圣

宋代官吏。濮阳(今属河南)人。尝获国医博士之《产论》计二十卷,作者佚名。此书有论而无方,李氏遂以该书由郭稽中加入附方,成《产育宝庆集》一卷行世。

李盛春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初业儒,后又通医。素宗《黄帝内经》、张仲景,对其近世之医家陶节庵、薛立斋之学,亦多采摭,着成《治伤寒全书研悦》,另有《脉理原始》、《病机要旨》、《胤嗣全方》、《小儿形证研悦》等多种。以上各书国内未见行世。

李慎修

清代官吏。知医。字思永,号晋山,山东章丘县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历任官至内阁中书、杭州知府、刑部郎中、江西监察御史。尝着《检验说》等书,未见行世。

李审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尝撰《颐神论》,系养生著作,未见行世。

李涉

唐代医家。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尝官至太学博士,并着有《伤寒方论》二十卷,未见行世。

李少琳

清代医生。江苏苏州人。后随其祖移居宝山。医术高明,以医为业,门庭若市,子亦承其业。

李少君

西汉人。里居欠详,武帝时宣扬服食,企求长生。又与董仲舒过往甚密,董有体枯气少之痼疾,李为之调治而愈。

李上交

宋代医家,生平里居欠详。尝着有《紫先生脉诀》一卷,未见梓行。

李如龙

清代医生。江苏上海县人。为监生,兼通医术,有医名。

李溶

清代医家。字千右,河南西华县人。其父正本(字起生)精医术,溶承其学,亦精通医道,于伤寒学尤有研究。尝撰《伤寒指南》,全书对伤寒证条分缕析,详论证情,十二经见证,每证之后皆附方剂,除张仲景之原方外,又采金元名家之方剂附之,阐述方义,为初学者所推重。

李日普

南宋医家。溧阳(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所著有《续附经验奇方》一书,现有刊本行世。

李仁仲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医名扬于京师。

李荃

唐代人。号少室山达观子,履贯欠详。《医学入门》载,荃于嵩山虎口岩之石壁中得《黄帝素问阴符经》,惜此书不传。

李璆

宋代医家。字西美,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尝任陈州教授,徽猷阁直学士。尝于户部侍郎张致远合辑《瘴论》二卷,是为我国较早之瘴论专书。原书早佚,元代医僧继洪在纂集《岭南卫生方》时,尝辑用其部分佚文。

李琼超

清代医家。四川合江人。生平欠详,尝有《增辑急救方》,刊行于世。

李庆嗣

金代医家。洺(今属河北)人。初习儒,后改学医,竟精于医。尝于大疫间携药及米分发病家,全活无数,颇受称赞。尝着《伤寒纂类》四卷、《攻证活人书》三卷、《针经》一卷、《医学启元》等,均未见行世。

李虔纵

唐代医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精通医术,并于武后时任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韦慈藏等人齐名,称三大名医。

李玘

明代医生。山西高明县人。以医名,后又研究图纬之学,服气之术。晚年尚有养生著作,未见传世。

李彭龄

清代医生。山西曲沃人。其父李兆鳌,为邑中名医。彭龄自幼受家庭熏染,亦继父业,竟成高手,时有“国手”之称。

李彭

清代医生。字永年,山西壶关人。事亲至孝,因母病足疾,久治不愈,遂究心医学,竟精于医。凡有请者,皆一心赴救,从不计资财。

李佩华

清代医生。字子实,山西长治人。自幼攻读诗书,有志于济人,遂专攻医学,竟精于医,活人甚众。

李培痒

清代医生。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九品医士,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李培卿

近代医家(1865-1947年)。字怀德,上海人。后徙居嘉定县。于22岁时以陈慕兰为师,钻研《内经》、金元四大家之说,针灸术并尊窦汉卿、杨继洲等家。擅长针术,悬壶于嘉定、江浙一带。诊病重脉,兼顾脾胃。又好用长针,中年重用温针,并提出于夏季伏天施针灸治法,发明“伏针”、“伏灸”术。由其后代整理之《针灸科李培卿学术经验》,概述其学术成就。

李宁

宋代医生。敷水(今陕西华阴)人。精于医术,擅摄生。尝应召治万安太后病,未至而太后已崩。仍颇受朝庭之重视。

李能谦

清代医生。字光瑞,又字启赞,安徽黟县人。世医出身,其父李寿昌以医名。能谦继承家学,并能灵活机变,不泥于古人,每获奇效,曾为曾国藩诊治获效。其子孙数人,俱以医名。

李苗

清代医生。字硕田,山西平陆人。尝为贡生,事母至孝,故又精于医理。邑人皆善之。

李密

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雍,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尝官至殿中尚书济州刺史等。事母至孝,后母病多方延医调治未愈。乃自行研习医经,针药并用,母病得愈。后撰《药录》二卷,已佚。

李懋

明代医生。字思勉,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与刘毓均受学于盛寅而同为名医,后征为御医。

李楼

明代医家。字小山,祈门(今属安徽)人。精于医道,对奇疾怪症,尤有研究。尝辑《奇疾怪症》一册,收集罕见怪症四十九则,意在使医者临证知所适从。现有抄本行世。

《李濂医史》

医史著作。原名《医史》十卷。明·李濂撰。刊于1513年。本书编录了明代以前的名医共72人的传记,其中卷一-五从历代史书(包括《左传》、《史记》以下至《元史》)中辑录医家列传;卷六-十作者参考有关文献,补写了张仲景、王叔和等一些古代医家的传记。现存明正德刻本。

李濂

明代医家(1488-1566年)。字川父,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尝中进士而授沔阳知州,后迁宁波同知、山西佥事,后罢归。有文才,罢归后更努力于学,居里中四十余年,益留心著述。尝收集历代医家事迹,着《医史》十卷,其前五卷系录自《左传》、《史记》以迄于金元之李杲,共收医家五十五人之医疗事迹。又为张机、王熙、王冰、王履、戴元礼、葛应雷等医家补写传记。另有诸家文集起自张扩至张养正共十人,亦加收入,共录医家七十一人。此乃我国最早医史人物传记之专着。此书现有注释排印本出版。

李立之

宋代医生。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精儿科。尝治一小儿音喑,令将小儿裹衾掷地下,小儿惊而啼,遂有声。其治病皆类此。

李可大

明代医生。字汝化,河南杞县人。初习儒,后因母病而自为医,攻读钻研,果为名医。治病多奇中,尝治一虚痢,以人参、五灵脂共入药,论者以为二物相畏,而可大则以相畏之后尚可相使,用之果愈。其治皆类此。

李景濂

明清间医生。字亦周,浙江鄞县人。自幼失怙,随继母生活,且事之甚孝,为明代诸生,入清始为医,有医名。

李景福

清代医生。字益三,履贯欠详,尝于太医院任八品吏目,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

李绛

唐代官吏(764-830年)。知医,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尝官至尚书左仆射、赵郡公等。后死于兵变。平生好医,公余编集《兵部手集方》三卷,未见行世。

李嘉应

清代医生。字符长,安徽望江人。尝入太医院任医士,后又擢升为太医院吏目,其治病医术精明,效应明显。

李继皋

唐代(?)医家。履贯欠详。《新唐书·艺文志》载其着有《南行方》三卷,未见行世。

李继昌

现代医家(1879-1982年)。字文桢,云南昆明人。其先祖原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后于明末避乱入滇,并定居。继昌受家庭熏染,随父学医。后又入法国人所建之医学校学习西医,五年后毕业。因是即取各家之长,中西贯通,治病多有良效,为现代有名医家。早年于昆明与同道举办中医讲习班,传播中医知识,并创立“中国神州医学会云南分会”,发行“神州医学报”。尝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云南分会及昆明分会名誉理事长,任多届云南省政协委员。着有《李继昌医案》行世。另有《李继昌医话》、《伤寒衣钵》,尚未刊行。

李季安

元代医家。江西崇仁县人。中年以后攻习医学,至有儒医之称。治病不分贫富,于贫者多济之。着《内经指要》一书,未见行世。

李纪方

清代医家。字伦青,湖南衡山人。其外祖父为当时喉科专长,纪方得其传,遂专喉科。着《白喉全生集》,有多种刊本行世。

李绩

唐代官吏(584-669年)。知医,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尝官至司空。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曾奉敕与许敬宗、苏敬、于志宁等人编修《新修本草》行于世。另又有《脉经》一卷,系徐氏自撰之书。

李基德

清代医家。字纯修,号云浦,江苏苏州人。初习儒,后通医学,曾着有《烂喉痧论》一文,刊于《吴医汇讲》。

李化楠

清代医家。字石亭,四川罗江人。平时对食物之治病者,多有寓意,尝集有《醒园录》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李颢

清代医生。字伯武,江苏常熟县人。其父李维麟亦邑中名医,颢幼承家学,精于医,有名于时。

李翰林

唐代官吏。知医。其原名已佚不可考,天台(今属浙江)人。因旁通医术而为人疗疾。有莫姓患者,喘病久治不愈,李以青桔皮裹刚子一个,以线缚定,于火上烧之,烧灰存性,以生姜汁和之,竟愈其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