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元(全本)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无药养生 健康一生

大补让他吃了苦头

金世元出生于北京郊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4岁那年,父母为了让他掌握一门儿谋生的手艺,把他送到北京复有药庄,他在那儿当起了学徒。两年的学徒干下来,他不仅掌握了制药的基本流程,而且还对药材的性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天在生产制作参茸卫生丸时,金世元听说这药很补,就掰一块吃了。十六七岁的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点儿补药,无非是好奇,想让身体更健壮些。可没想到3个小时后,他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头涨得像要裂开。大概有一天的时间,那种不舒服劲儿才过去。

这次进补的经历,给了年少的金世元一个很大的教训。此后好多年他再也没有碰过那些被人们大肆追捧的补药。

1940年,金世元参加了“北京中药讲习所”,当时任教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赵树屏等中医大家。他们对于中药方剂学的理解,把金世元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了二十六七岁时,金世元就已经与北京的各大药行来往密切了。有一次,同济堂宰鹿,大家围在一起热气腾腾地涮起了鲜鹿肉,金世元也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当他回到家时感到不仅头涨,身上也涨了,鼻子还开始流血……

相隔10年的这两次经历,把一个观念深深地留在了金世元的脑海中——那就是无论是大补的药,还是大补的食品,东西再好,也不能随便吃。金老虽然注重养生,但无论是年轻时吃过的参茸卫生丸,还是目前人们常提起的人参、鹿茸,在他的家里从来找不到。

粗茶淡饭健康一生

金世元的“无药养生”观点是他几十年来的学习心得,也是他的生活感悟,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粗茶淡饭,保护好脾胃和肾脏,合理运动。

一辈子与药打交道的金世元经常翻山越岭找药、认药、研究药,因此常常和山民打交道,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一辈子反对盲目进补的金世元最推崇的是山村农民的粗茶淡饭。他说,他的“无药养生”靠的就是粗茶淡饭。

金世元认为,粗茶淡饭最符合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的法则,这是人类饮食文化中最适合健康的饮食原则。“五谷为养,说的是谷物有营养,可以长期吃;五菜为充的意思是,光吃粮食不行,还要有蔬菜,这个‘充’字是‘充饥’的‘充’,就是一定要吃的意思;五果为助是说不能以水果代饭,水果是助消化的;五畜为益是说五畜是补益的。”金世元说,正是中华文化中的这些精华使他能远离药品,健康长寿。

养生要保护脾胃肾

在养生之道方面,金世元除了强调“食补”的重要性外,他还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出发,告诫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脾胃和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在金世元看来生命就像一棵树,脾就像土壤,好的土壤能帮助树来吸收营养。而肾则是树的根,根扎得深,分布得广,树才能长得壮实。脾胃坏了,消化不好,人的营养就差;有病了要吃药,药到了胃里无法分解,药性无法起作用,吃了也等于白吃。肾功能不好,体内的废物无法排出,这就是把一个人的根本破坏了。

“看病的时候,大夫首先要望、闻、问、切。问的时候一般都先要问问患者,饮食怎么样,吃东西香不香,大便怎么样,检查患者的消化功能。如果病人说,我吃东西都挺好的。大夫心里就踏实了,不管有什么病都好调理。中医理论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你看,人的聪明伶俐和肾功能强健也有关。”他强调,要养生,就要把脾胃养好,把肾护好。

干洗脸,深呼吸,吐故纳新

年过八旬,依然精神矍铄。这既和金世元的保养有关,更是他长期不懈锻炼的结果。他说:“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即醒半分钟,坐半分钟,站半分钟。然后在床上进行简单的锻炼。第一步,搓脸,俗话叫干洗脸,每次30遍;第二步,搓耳朵,还得搓30遍,耳朵的穴位很多,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第三步,搓脚,两脚对着,两只手专门搓脚心……每天一个小时,从周身的主要穴位,循序渐进到全身的简单运动,一项一项地进行锻炼,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床上锻炼之后,金世元就会来到楼下的公园里,找一个人少的地方,做几次深呼吸。这就是他坚持了18年的深呼吸锻炼,并因此受益匪浅。

经过一番吐故纳新之后,金世元还要再花上15分钟做一套保健操。吐故纳新再加上做操,每天不到20分钟的时间,十几年来,无论多忙,金世元从没有间断过。而每次金世元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日出之后再锻炼。他认为只有太阳出来了,空气才能新鲜,浊气吹散了,清气才能来。

搓脚、搓手、深呼吸、做操,一项一项地进行锻炼。这些看上去没有系统、招式的揉揉搓搓,吸吸动动,几十年坚持下来,成就了一位健康老人。(肖学利)

首都中医药界祝贺金世元从事中医药70周年

金世元

吴刚(左二)、赵静(右一)向金世元(左三)授予“首都国医名师”牌匾。 本报记者 巨 锋摄

本报讯 (记者胡 彬)12月5日,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首都国医名师金世元教授从事中医药工作7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在会上致辞说,名老中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智力资源,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作用,总结传承他们的宝贵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从2006年起开始组织各方面力量,对金世元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进行整理,这将为启迪后学、繁荣学术、推进继承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金世元自14岁在药庄学徒,迄今从事中医药工作已有70年,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著有《中药材大辞典》、《中成药大辞典》等书,被业界尊为“国药泰斗”、“活药典”。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介绍了“著名中药专家金世元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情况。卫生部原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佘靖、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等到会并致贺词。中华中医药学会为金世元教授颁发了“国医楷模”证书及奖牌。北京中医药大学还向金世元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活药典”金世元

14岁药铺学徒出身,84岁仍做科研著书立说,中药鉴定、炮制、成药、调剂的问题无所不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中药产区,一手牵起中药传统与现代。在庆祝金世元从事中医药70年活动之际,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老人——“活药典”金世元

本报记者 胡彬 马骏 黄毅

“我这脑子里呀,装的全都是中药。一闭眼,各种药的鉴别特点、功效,就放电影似的在眼前过。”已逾耄耋之年的首都国医名师金世元,一谈起中药,就打开了话匣子。

在金世元明亮整洁的房间里,墙上悬挂着“和风盛世,杏林新元”八个大字,巧妙暗藏着老人的名字,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和中医药的不解之缘。书柜里,工作台堆满了各种中医药书籍,书桌一角,字迹工整的手稿叠放有序。84岁的金世元仍笔耕不辍,不断学习,对中医药热情不减,令人敬佩。

以中药为伴的多彩人生

1940年,14岁的金世元被父亲送到了北京复有药庄做学徒,从此与中药结下了不解情缘。回忆起学徒生涯,金世元说:“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还得抢着干!”这段经历对他影响至深,也从中学到了传统中药的“全活儿”。中药制药的全过程,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等技艺,在少年金世元的脑海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同时,他还在北京市中药讲习所师从北京名医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两年后对四部中医基础理论典籍的内容更是烂熟于胸。后来,他又参加了北京“中医预备会员学习班”,中医经典选读及老专家临床诊治经验结合的学习,基础知识沉淀更加深厚。

1957年,金世元考下第一批中医师资格执照。出于对中药的热爱,他选择继续留在药材公司做老本行。“中药是门很深的学问,有待我们探索。很多懂医的人不识药,懂药的人不知医,我有信心搞好中药。”

医药不能分家,是他一直坚持的观点。很多人不知道,金世元还是位杏林高手,从医几十年来,治愈患者数以万计。正是这样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基础,使得他在中医和中药领域融会贯通、得心应手。

1995年,国务院下发《整顿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的通知,年近古稀的金老被特聘为中药鉴别专家,跟随检查团深入全国各药材市场明察暗访。虽然当时他身患糖尿病,依旧拖着病体和年轻人一样长途跋涉、不辞辛劳,感染了随行的每一个人。

为考察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研究野生“道地药材”资源,20多年间,从最北端的黑龙江省到最南端的海南省,从黄沙漫天的敦煌戈壁,到四季湿润的西双版纳,金世元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期间他积累了大量中药材资源分布、中药材种植技术的资料。“不用说远,就咱们北京郊区,哪座山、哪条沟,长什么药用植物,我都门儿清!”金世元自豪地说。

承前启后的传统中药研究

金世元没有上过大学,凭着勤奋刻苦和长期实践获得的真才实学,他受到中医药界同行的一致尊敬。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卫校中药学科主任、主任中药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发表中药学术论文70余篇,著有《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药炮制学》、《中药大全》、《中药材大辞典》、《中成药大辞典》等书。研制“射麻口服液”、“乌鸡白凤丸口服液”。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可谓承前启后。

2007年,金世元从北京卫生学校退休。离开了相伴半个多世纪的讲台,他说:“我是身离心不离,在家也一样‘上班’。我把自己这辈子的所学都写在这里,一个都不落下。”他得意地拍拍自己的新作——《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这是他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科研课题而做的部分工作——整理自己几十年来的心得与学术经验。

金世元非常重视地道药材,认为中药的关键在于原料药材,若无真优药材,就算炮制加工、制剂工艺再精细,制出的药品也是伪劣药品,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料药材质量关。“好药以疗效为先,决不以价钱贵贱而论功用,无质就无效。”

在中药炮制方面,金世元提倡保护中药传统炮制的好经验,原本丢弃的应恢复生产。如当归应分头、身、尾不同部位入药,现在以一味当归代替,有所欠妥。再如地黄传统分为大生地、熟生地和细生地三种,功用不同,现细生地品种已取消,应恢复生产。

桃李满天下的教学成果

1961年,北京地区的四城区相继成立中医院,各大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都增设了中医科。一时间,中药人员奇缺,北京卫生学校的中药专业应运而生。

提到中药专业的建立,金世元颇为感慨。如何教学,让学生学到完整系统的知识,他颇费了一番功夫。“不懂就看其他专业的老师怎么上课,写教案。听人家讲课,跟人家学。”就这样,金世元和另三位老师傅白手起家,在北京卫校建立起中药专业。

在教学同时,金世元也开始编写中药学教材:“在药行十几年的经验我觉得很值得,抓药、当调剂员、跑药行、批发货物……中药行业里的活计我基本都干到了,但这些知识很零碎。教学跟工作不一样,得写成讲义、系统地教给学生。”第一版中等中医药学校全国统编教材——《中药炮制学》就是由金世元主编。另外,他还编著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中医正确辨证用药起到积极作用。他带着摄制组人员,跑遍北京周边地区的养鹿场,拍摄的《鹿茸》教学录像片,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除了教书授业,金世元还重视实践在中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他尽量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解,并渗透多年积累的药材鉴别经验,他还时常带领学生上山采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尽量带学生认全药材、见识不同季节药用植物的形态。他还在多次跟同仁堂领导商议,带学生进细料库学习,见识珍贵药材,扩大学生眼界和知识面。

1990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第一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作为传承指导老师,金世元成为唯一一个中药学指导老师。8年时间,带出两批四名徒弟。“我带徒弟,不光教他们知识,还教他们‘药道’,作为中药人的职业道德。治病救人的事情,可不敢马虎。”

金世元在北京卫生学校工作40年,培养中药专业人才1200余人。谈到学生,金世元拿出相册,指着一张照片说:“这上面的学生,都是主任了。”言语中不无骄傲。

虽然学问后继有人,但金世元对传统中药的发展现状仍有担忧。他介绍,当年他跟老师傅学艺,药包怎么包,什么叫“一口印”,都有讲究。但现在这些规矩、讲究已不复存在。没有了长时间的基础实践,一些看似无足轻重却包含中医药精华的细节实在难以传承。

金老向记者介绍:“(当学徒的时候)我们砸铜缸子,都得砸出声儿来,内行人一听你这个声儿就知道砸什么。”这听声辨药的本事,如今又有几个人会呢?那铜缸子,又有几个人还砸得起来?中药发展至今,不断收获的同时也在不断失去,金老的话语中,隐含着对传统消逝的忧虑。

“现在道地药材正在渐渐减少,都说中药不管用,且不说加工的问题,原材料的保证至关重要。还有药材的鉴别要点,再不总结,恐怕都要失传。”

金世元说:“中药的确管理难,种类多,剂型多,加上现在需求量大,调剂、炮制等过程的准确性、规范性难以保证。我觉得,医生在开处方时,除了要注意组方,还要重视剂量、使用何种炮制品等问题。还有代煎药、免煎煮颗粒等新技术的研究,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

李时珍有言:“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这也是金世元时常用来要求自己和学生的格言。在他的身体力行和垂范下,一代代中药人正沿着治学严谨、勤于实践的药道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