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仲法(全本)

学术观点

孟老深谙中西医学,学风严谨,师古而不泥古。重视继承中医传统成就,主张发皇古义,融合新知,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以及药食结合整体调治,重视小儿脾胃虚不足特点,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着重调理脾胃,且以脾的不同功能治疗不同的疾病,并提出治“脾虚”不仅在脾、还应顾及与肺与肾的密切关系。曾提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新病名,并指出此病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脾气不旺,肺卫不固,久则及肾所引起的结果,并拟有相应的食方和药方等综合治疗措施。多年来研究小儿脾虚,拟有治疗脾虚方多首,经数千例病儿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健脾1号至4号系列方,分别对脾弱气虚,脾阳不振,胃阳不足,湿浊阻脾等证型有明显疗效,改革剂型,并结合食疗,将有效的食方和药方相结合制成简便易服,亦结合食疗,将有效的食方和药方相结合简便易服,亦食亦药的剂型。如“健脾宝花粉”、“珠玉二宝粉”、“聪宁灵”、“开胃灵”、“增纳饮”等食疗制剂,以辅助药物提高疗效。为研究食疗,使之科学化,他遍阅古籍博收古今和民间食方,主编《中国食疗学》一书,对我国食疗发展史,及各代食疗著作的介绍都写有专文,并对有关学说和理论,以现代医学和营养学阐释,使食疗有了新的发展。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食疗应用于实际,研究的“辨证施食”在上海市中医院实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不仅在病房和门诊应用,还将其用于保健养生和丰富人们生活,以及饮食等方面,并创造了一套现代食疗保健宴席菜肴,其代表作为“福寿宴”,“青春健美宴”,“诗画药膳”,“辨证和辨体(质)食疗保健组餐”等。

食疗是古代医学家的结晶,它的内容包括食疗,食养的理论和经验,也包括了食疗食养的贯彻和运用。食疗是建立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指导下的,而这些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多科学的现代医学殊途同归,息息相通的。

一、以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的学说

1、充分认识中医学的阴阳动态平衡,整体观学说为食疗学的理论指导基础:根据阴阳学说,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动态的相对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就要引起病变,甚至死亡。阴阳平衡只能是相对的。任何一方偏胜就要影响对方而致病,这样就使我们明白了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同时,阴阳的平衡是在运动的,变化的,要从发展的基础上来寻求相对平衡,即能动平衡。

凡是人体的各种对立的阴阳两方面处于匀平状态时,便是健康人,正常人。如果人体的阴阳正常关系遭到干扰和破坏,双方失和,互不协调,便会失去平衡,使整体地失去平衡,临床上便会出现阴阳失调的征象而呈显现为各种症状和“证”。由此可见,阴阳平衡为核心的整体观学说,是中医审证求因,辨证施食和辨体施食的基础和根据。

2、以调整阴阳为中心的治则治法

辨证施食类同辨证施治,其实质就是运用一切手段来调整阴阳,恢复其平衡状态。中医治疗调整阴阳,其基本出发点为:(1)从患者的机体出发,立足点放在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性上,观察了解其阴阳平衡中产生的异常和变化,从而以食物或药物调节其反应性,使之趋于正常的平衡状态。(2)扶植机体的正气,加强机体的整体功能,增强其抗衡各种压力的能力,这些压力包括疾病过劳和精神负荷等。立足于扶正固本。(3)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和谐, 即使机体保持在一个活动的相互影响彼此协合的整体中,立足于机体处于和谐的体系中,为三个基本出发点可以贯穿到所有治法之中,无论是祛邪还是扶正,是治法还是补法,都具备这三个基本观点。只是在程度上,某侧重面以及兼方面的差别而已。

二、以我国食疗学的主要学说

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明确味、形、气、精、五脏相关,食饮有节,五味调和及医食养结合三学说为我国食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1、味、形、气、精与五脏相关学说。对饮食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提出了最基本观点。这一套基本理论的内容为:味与形体,元气,精微或精气之间的密切依存关系,饮食五味与五脏之间的亲积性和排斥性,以及饮食是人与大自然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方面等等。有机体从环境中获得食物,食物在体内经过代谢产生能量来维持生命及供给人体活动的需要。代谢即是食物在机体内于若干酶的及递,氢体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生物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能量的过程。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存在着对应的反应,如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对立反应的相生相克,就是推动物质代谢的动力源泉。并且分解代谢常可放出能量,合成代谢则多消耗能量,分解代谢所放出的能量常是合成代谢所需能量的来源。食物在体内氧化时,放出其所含的化学能,此化学能若用以维持体温则变为热能,若用以支持动作则变为机械能,这是古人在长期的观察中所觉察到的味与形、气、精、之间的生发转化现象可能科学实质所在。正如《内经。中所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论述。

2、食饮有节,五味调积学说:食饮有节包括数量和质量上的节制。但饮食的节制是有限度的,古人并不要求无限度的节食,而是提倡饮食适量,不要过饥过饱。饮食质量的调节也就是五味调和。祖国医学一贯主张饮食以清淡为宜,而反对高梁厚味,并强调五味调和而禁止偏胜,提倡饮食不必过度丰盛,荤素搭配合理,不偏嗜偏食,是饮食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养身与理论中的重点。饮食质量的调节也包括膳食组成的合理性,完整性。五味调和也包括四季和寒温调节在内。从数量上不节制,过饱则影响脾胃功能,过饥则影响营养不平衡;从偏嗜角度来看,长期摄入糖过多,超过机体需要,会诱发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或加重病情进展;多食油煎油炸食物易致癌,若饮食过分精美长期不摄入纤维素会引起便秘;过食冷饮除引起胃病外,还易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经常食高梁厚味除影响脾胃功能外,还会引起糖尿病等等。因此,调整各种食物之间的比例,保证基本营养素,才能使人体健康,祖国食疗理论中的“食饮有节,五味调和”是非常科学而正确的。

3、医疗养结合学说:古代医学家在肯定医药治疗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强调食治食养的重要性。医疗食养结合是祖国医学中很为突出而有实际价值的理论,因此需要饮食营养与医药治疗之间的密切配合,并已成为现代治疗学中的原则和不可分割的医疗手段。如药膳结合的出现即为医疗食养结合的典型,医疗是治疗疾病的主体,是主要手段,但没有营养的供给与膳食成分的配伍合理,若忽略有效医疗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不能达到治愈疾病或完全恢复健康的目的。利用饮食防治疾病,不但为历代医药家所肯地定,而且也为现代医家所证实。

三、对食性四气五味的认识

食物是维持生命和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食物的功能作用是按其所含的营养素和某些其他成份来决定的。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即性味)也就是“食性”。食性的理论来源是以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同时又与中医中药的理论相结合,用于阐明食物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理论体系。四气即温、热、寒、凉四种,此外还有一种为平性。不同的性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温热性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等作用。寒凉性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生津等作用;平性具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身体等作用。

五味是中医用以归纳解释药用食物的药理、营养等作用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食物的天然味道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份,各种味道都有其相应的成分所选,也各有其作用。如酸味常具有开味胃、收敛、固涩等作用。苦味食物常具有泻下、清热、燥湿等作用以及健脾补肾、健筋强骨等作用。甘味食物常常具有补益、缓和、解毒、开胃、生津等作用。辛辣味的食物常有散寒、行气、活血、助阳等作用。咸味食物常有祛痰、软坚、补肾等作用。四气五味不同的作用,其实质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含营养素的高低以及完全程度有关,这些相素理论,经临床多年验证确有科学性。

辨证施食是辨证施治在食治领域中的创造性运用,具有辅助药治,促进康复的重要作用。对“证”的本质有如下概念。

1.“证”就是“证候”的简称。“证”是包括病人患病时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在内的(即主诉和体征)。“证”不同于症状或一个综合症群,而是概括产生疾病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的体质而表现不同“证”。因此中医的“证”比现代医学所说的症状与体征有着更深刻的涵义和内容。

2.“证”是病程生理过程中的综合反映。(1)“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影响下,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和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脏腑经络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2) 也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时相性的本质反映,是一种以临床功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性反应形式”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病理,生理的综合性反映,表现为某一特定联合体过程中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其特征表现有异病同征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3)“证”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阶段性。

3.“证”是一个动态概念。(1)“证”始终处于运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了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即邪正斗争)的综合趋势。(2)也疾病过程中病程生理演变的连贯性,和相对阶段性的动态反映。因此不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证”。(3)临床上应该在辨病的基础上,抓住当前“证”的表现辨明表、里、虚、实、寒、热,予以针对性施治或施食。

“证”成了治病的依据和决定治则方药或施食不可缺少的指针,其实质是指导临床治疗时的实用诊断,是论治和施食的依据指标,是为论治和施食服务的,是论治、施食的前提。不辨清“证”之所属,就不能行治病之实。

4.食性理论是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选食、用食时的重要依据。辨体施食是根据中医理论对正常人,分成不同的体质,然后根据各人所具体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则能调整阴阳方面的偏胜偏衰,能有利于健康,也能防病于未然,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人体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有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和整体观学说,结合现代医学,经临床多年观察,发现成人体质类型和各型特征有以下几种。

寒型、极寒型、热型、极热性、平型、平偏寒型、平偏热型,以上是七种成人的不同体质,然后根据各人的体质进行选食。以食物不同性味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以供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服用。

温补性食物:一般含热量较高、营养滋补性较强,适用于秉赋不足,久病体弱、阳虚、或寒型体质的人。清补性食物一般热量较低。适用于体质怕热、易兴奋、多汗、咽干口燥、血压、血脂过高等情况者,即热型体质。平补型:为正常人的阴阳两虚,气血两亏,寒热交错,半表里证体质也可适用,即平偏热或寒型体质。对温补、清补性食物也可交替用。利用脾多种的功能,以药食结合,治疗不同疾病:

1.脾主运化,常用于治疗胃肠病。采用不同的药膳食疗。

(1)益脾和胃法;(2)健脾理气开胃法;(3)理气健脾法。

2.脾统血: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贫血症。采用补中健脾,益气生血之法。以药食结合治疗,常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3.脾主肌肉:用于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采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法。

4.四季脾旺不受邪:用于治疗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脾气失旺可引起许多疾病,许多疾病又可使脾气失旺,间质性肺炎与支周炎由以下几种情况常可引起。A.营养不良、b.病毒及特种病原体、c.反复上感、d.肺内异物或治疗不当、e.免疫缺馅等等。

其病机多属、秉赋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脏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导致脾肾亏虚,损及真元。治疗以健脾补肾,清肺祛邪,活血通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为基本治则。方药以自拟的“间支验方”为基本加减。辅以药膳配合。

临床证治经验

注重后天之本,强调辨病辨证论相结合,以整体调治为核心,辅以饮食调护相配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当外感六淫之邪,内为饮食所伤,均可出现病理现象,尤以肺脾二脏病证更为多见,因此调治肺脾病证,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关键。在治疗小儿疾病时,着重调理脾胃并提出治“脾虚”,不仅在脾还应顾及肺与肾。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儿脾虚的研究,提出了“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新病名。并指出此病是由于小儿脾气不旺、肺卫不固、久则及肾所引起。对此病的治疗,在健脾的同时,兼清肺热,旺肾气。拟有“增免抗感方”,“增免方”,而获良效。对脾虚纳呆小儿所拟健脾1~4号方剂,分别对脾弱气虚,脾阳不振,脾胃阴虚,湿浊阻脾等证型有明显疗效。改革剂型,制成糖降剂,并结合食疗以提高和巩固疗效。对小儿脾虚泄泻的治疗,自拟的健脾止泻方,并辅以食疗指导、疗效显著。对小儿的外感咳嗽,如急性支气管炎和轻症肺炎、尤以病毒所引起者应用清热解毒,宣肺达邪的“板(蓝根)麻(黄)汤。”可以不用西药而治愈。对夏季的小儿暑热症,人参白虎汤将人参改为西洋参,立“清暑生津汤”以达到益气养阴,清暑生津之目的。总之,治病不在言论,重在疗效,这就是先生唯效是求的学术特点。

四、孟氏重脾辨证探索与思路

(一)、对小儿脾虚证本质的探索与研究

“证”是中医对于某一特定疾病状态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意见的高度概括。“脾虚证是脏腑辨证中一个”证“。由于小儿生理病理决定了小儿”脾常不足“,且与成人的脾虚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小儿的脾虚是一个常见证。怎样来制定这个小儿的脾虚证的辨证标准呢?首先要按照古代医家和中医对“脾”“虚”“证”的概念作为一个基本出发点,其次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和统计,可以认定为脾虚的各种症状的出现率,提取出现率高或较高的症状,作为组成脾虚辨证指标的依据。第三,还要通过临床按脾虚证论治后,能有较高的或较为明显的疗效来作佐证。最后能找出若干比较衡定和重复的实验指标来,作为诊断小儿脾虚证的客观依据。

(二)、对小儿脾虚证标准化的探索

一般小儿脾虚表现为食入不化、大便溏泄、肌肉消瘦、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腹胀、乏力、倦怠等证候。

1.脾虚证辨证标准:

主证:纳呆;乏力;消瘦;腹胀;便溏。

次证:面色萎黄少华;浮肿;困倦思睡;舌质淡;苔白;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具备上列主证,次证备二项者,即可作为脾虚证辨证。

2.脾虚证分型辨证标准:

(1)脾弱气虚型:气短;多汗;眩晕;倦怠;疝气或脱肛;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指纹淡红。

(2)脾阳虚型:肢冷;多喜热饮;恶风或畏寒;久泻;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低热;面颊潮红;口渴;大便干硬或秘结;舌质淡红、苔白或花剥少津;脉细数。

(4)脾虚湿阻型:浮肿;身重;肢冷;脘腹胀闷;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5)脾不统血型:鼻衄、龈衄、便血、尿血或皮肤粘膜紫癜;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细弱无力。

按上述脾虚证标准可定为脾虚的病例,如有分型辨证标准中,某型证候的三项以上者,可定为该型、兼见一型以上症状者,可定为混合型。

(三)、对小儿脾虚证特点的分析:小儿脾虚证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脾虚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其年龄集中在幼儿期及学令前期,这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2.小儿脾虚证多见于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而成年人则多见于各种杂病,特别是某些慢性病,如胃病、肝病、老年慢性支管炎、肾炎等患者。

3.小儿的脾虚证出现快、经过合理治疗,痊愈快,消失也快。

4.小儿脾虚证在辨证时,脉诊往往不足凭信,主要以临床证候为主。

(四)、小儿脾虚证与现代医学检测指标的探索:

小儿脾虚证辩证标准,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检测手段作为客观指标,来完善小儿脾虚证标准。但这些客观指标要反映脾虚证的本质,而不是反映西医的某一种病或几种病。要不断探索具有定位、定性、定量意义的“脾虚证”的临床客观科学指标。才能使脾虚证有所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科学含义的中医辨证典范。

1.脾虚纳呆小儿尿淀粉酶含量测定探索

以脾虚纳呆小儿为观察对象,运用上述小儿脾虚证标准及分型标准来加以诊断,选择正常儿童测定尿淀粉酶含量作对照组。结果,脾虚纳呆组患儿尿淀粉酶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的对照组。作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患儿尿淀粉酶含量明显上升。

中医的脾,可能包括现代医学胰的部分消化酶分泌功能,包括淀粉酶的分泌。当然除胰外,“脾”还包括其他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但确实与胰的功能有关。

2.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证与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探索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许多小儿复感染而引起的“脾虚证,”也是针对这一疾病首先提出的新病名,并得到国内学术界,刊物及国际刊物的认可。其诊断标准:

(1)有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伴有发热病史, 在感染病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仍存在脾虚证的症状和体征者。(2)常见症状为纳呆、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寐差、磨牙、异嗜、腹痛等。(3)常见体征为消瘦(身长、体重落后于同年龄儿童)、面色苍白、萎黄、少华,面部有脱色斑,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舌质淡或淡胖,有齿痕印,舌质淡红,舌苔花剥,苔白腻或黄腻等。(4)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及中性细胞增高,尿淀粉含量偏低,细胞免疫功能偏低,免疫球蛋白IgA、G偏低,免疫复合物增高。凡存在上述1条情况、又有2、3条所述症状体征各三项以上,并有4条中一项阳性所见者,即可定为本征。通过明确诊断及对头发微量元素的测定观察,发现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头发微量元素锌、铜、铁均低于正常儿童。因为各种感染,可使正在旺盛生长发育中小儿代谢失衡,消化功能受损,使食物中的营养素,包括微量元素吸收不足,加上感染使小儿食欲减退,摄食减少,益加得其程度。经健脾、理脾法治疗三月,基本恢复到正常值。中医“脾虚证”涉及人体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不少是与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代谢有关,就锌、铜、铁三种微量元素来说,都涉及体内重要生理代谢所需酶的形成,免疫物质的组成,氧的载运、交换和组织呼吸等重要生理功能,这些微量元素缺乏,将会影响其功能。因此间接地证实了头发微量元素锌、铜、铁与脾虚证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也可作为脾虚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3.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与多项免疫指标的探索: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故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经测定,发现本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A、G 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形成率大部分偏低,免疫复合物增高,经过健脾、理脾的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复合物降低。证实多项免疫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脾虚的客观指标之一。

(五)、讨论与体会:

1.小儿“脾常不足”是重脾辨证的中心,也是小儿脾虚证的重要理论依据。而脾又为后天之本,当外感六淫所侵,内为饮食所伤,就可出现脾虚的证候。

2.对小儿脾虚证的探索与研究。以大量的临诊实践作佐证在充分肯定古人对小儿脾虚证的基础上,发扬创造了对该证的辨证标准化,分型标准化,还把现代医学与脾虚有关的检测指标,充实到辨证行列中,作为客观指标,从而强化了小儿脾虚证的科学化与客观化。

3.继承和发扬乃是弘扬中医,发展中医的关键所在。在总结前人对小儿脾虚证的症状中,对便溏一症颇有观点异同。近年来儿童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有关。因多食蛋白质类食品增加,相反蔬菜和纤维素食品的摄入不足,而导致大便干硬或便秘。因此把便溏改为便通失常(包括便溏、便干硬或便秘)更为确切,这种思维与逻辑,是在实践中来加以论证,提供了又一种新型的实践辨证的思路。

科研成果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研究”

1990年10月经上海市卫生局专家鉴定通过,于1995年获美国旧金山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奖。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作者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新概念。本文报道了对150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本综合征的特点为某些患儿在获得1次或多次感染后的基础上, 产生一组较长期持续的“脾虚证”表现,其特征为长期厌食、面黄、消瘦、多汗、乏力、便通失常(便溏、干硬或便秘),病程较长,可引起生长发育落后。实验检查示营养代谢及免疫方面的失常,血中有高于正常值的免疫复合物形成。作者将150例患儿分成两组治疗,其中100例以健脾为主扶正祛邪辨证论治,另50例采用食用菌剂开胃灵口服,两组都给同样的饮食指导。治疗结果,总治愈率为96^6%。其中辨证论治组为98%,开胃灵组9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谈谈饮食宜忌”1988年获中西医结合科普优秀作品奖

什么叫饮食宜忌?古代医书《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利用适宜的食物来治病防病,这叫“食宜”,对不适宜的食物则应禁食,这叫做“食忌”,也叫“忌口”。

食忌可以分作“一般食忌”和“服药食忌”二大类。一般食忌是指平时要注意的食物之间的相互禁忌和身患常见病症时某些特定食物。服药食忌指服用某种药物期间,必须忌食某些特定食物,把各种食物分为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和甘酸咸苦辛五种不同的气味。在寒凉温热四种属性外,介于不寒不热,不凉不温之间的称为平性。所以,食物实际上是有五气,即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

因此,凡是温热性食物具有祛寒助阳、生热、温中、通络等作用。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肾等作用。辛辣食物具有发散作用,酸味食物具有收敛作用,甜味食物具有缓和作用,苦味食物具有坚硬作用,咸味食物具有软化作用,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祖国医学的饮食宜忌学说也强调注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实际情况。如久病时不可“忌口太过”以防造成虚羸。饮食要适合病人口胃,在符合原则要求的同时,主张灵活掌握运用,防止片面。某些食物会影响疾病的痊愈和药物功能的发挥。因此在治病和服药时要禁食某些食物,这就是服药食忌。

饮食宜忌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确实具有实际意义,在病中或病后调理,尤其在疾病初愈之时,特别要注意饮食宜忌。由于病虽愈而胃气未复,食欲不振,不宜吃肥腻厚味和过食,否则就会影响消化功能,有碍脾胃运化而阻滞气机,生热酿痰不利于健康的恢复,甚至可导致疾病的复发。这种因病后食物不慎而引起疾病复发的情况,叫做“食复”。

祖国饮食宜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辩证施食”。它强调“五味调和”就是说各种不同性味的食物,吃的时候要恰如其分,不要太过和不及,应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所生的不同疾病和所服的不同药物做到“气味相胜”,“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食忌食物中的温燥类在人体热证、实证、阴虚阳亢或火旺、热盛、津液受影响等情况时,就不能吃这些温燥类食物,生冷类食物。对阳虚、寒证、虚证,平时易感风寒者或体质虚寒的人都不能吃生冷类食物。油腻类对热症、食滞、湿热蕴结、痰湿、黄胆病者都不适宜。若腥类对肥胖者、痰湿重者、食滞、脾胃虚弱者,都不适宜。发物类食物能使旧病复发,烟茶酒三物中的烟,对人体只有害处没有一点好处。酒能“壮胆辟寒,和血养气”,但也指出了“多饮必病”的缺点。饮服少量果子酒开黄酒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好处。但长期饮酒或饮烈性酒对身体却是有害的。过量的酒能使大脑细胞处于兴奋或麻醉状态,也能毒害细胞。长期大量饮酒还可以使肝细胞受损,可以导致一些药物的药理和毒性作用增强。茶有清热解毒、清暑降火、消食利尿等作用。茶中含有大量鞣酸,吃药时不能同时饮用,特别是服用人参、党参等补药时更要注意。近代研究发现茶叶在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山不适、某些毒物的中毒、肠道疾病、某些皮肤病和口舌发炎溃疡等有一定的功效。茶叶中含有茶硷、咖啡硷以及微量的氟,它的芳香物质有兴奋大脑,加强心跳,加速血流,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肾滤尿功能,因此有提神、解乏、帮助消化和利尿作用。茶叶中含有一种硅酸,对结核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硅酸能使白细胞增多,对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都有好处。但也要注意适当饮用。失眠与高血压患者,睡觉之前不宜饮茶;产妇与有习惯性便秘的人也不适宜饮茶,一般也不要饮过浓和过多的茶。

饮食宜忌大多数是正确的,基本上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在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同时,应使它在防病治病和提高我国各民族的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它的独特的作用。

健脾1号单、复煎剂治疗小儿脾虚纳呆症的疗效比较和动物实验研究

健脾1号是治疗小儿脾虚纳呆症有效率达82.7%。制成了复方煎剂,单味煎剂混合剂,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还与有关单位协作,对两种剂型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一、临床观察情况

1.

(1)病例选择,男66例,女68例,大部分病儿在6岁以内。复煎治疗者为98例,单煎治疗的为36例。

(2)临床观察内容,定8项临床表现观察的内容,即①纳呆;②汗多;③面色不正常;④乏力;⑤消瘦;⑥大便失常;⑦舌苔变化;⑧尿液淀粉酶偏低者。凡有以上8项临床表现中纳呆,再加其他任何三项,即可列为观察对象。

(3)药物制备;复煎每料由党参1.35kg 白术0.9kg 陈皮0.6kg 黄芪1.35kg 甘草0.45kg混合煎煮而成,另加蔗糖1.6kg 5%尼泊金30ml,苯甲酸钠12g,或苯甲酸6g制成3000ml,分装30瓶100ml,相当于5帖生药。

单煎由上述复煎同样处方及剂量,将每味生药单独分别加水4~5倍后煎煮二次,合并二次药液,放置过液,浓缩成1:2浓度,然后合并,其总容积为2300ml。另将1.6kg蔗糖,加水适量溶解后用纱布滤入药液中,然后加水,使药液总量达3000ml即得。分装同复煎剂。

(4)给药方法:剂量以3岁内每次5ml,日3次;4岁以上皆为每次10ml,1日3次。疗程最短1周,最长6周。极大部分病例在4周以内。

(5)疗效判定标准: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种。

2.临床观察结果:

(1)单煎剂的观察结果,36例中显效6例,占16.66%;有效27例,占75%;无效3例,占8.33%。显效与有效相加,总有效病例为33例,占91.66%。

(2)复煎剂的观察结果,98例中显效25例,占25.21%;有效51例,占52.04%;无效32例,占22.44%。总有效率为77.55%。

二、动物实验研究

三、讨论

1.健脾1号能健脾益气,促进纳化,固表止汗,燥湿化痰,消胀止泻,健脾运而益胃气,有利于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和元气的恢复。观察结果发现两种剂型在临床上并无显著差别。在动物实验中单煎、复煎与醇提复方对动物肠管的自发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制剂试药都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2.在实验中三种剂型试药皆有使网状内皮系统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的作用,也部分证明了健脾可以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有利健康的恢复和维持。

3.已经确定疗效的常用处方,进行剂型改革,观察其与传统汤剂的区别,和不同剂型间的区别。

4.药效较为稳定,可作较长期的保存。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10008例头发微量元素含量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由孟氏首先提出的“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成果和论文,在1991年由上海市卫生局组织鉴定通过,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优秀论文国际奖。)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感染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证”相似的综合征候群,且按中医健脾理脾治法可获效。此综合征为儿童时期的常见病。

一.观察对象选择已诊断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者为观察对象。

二.观察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在初诊时作头发九种微量元素的检测,尽可能于治疗三个月后作复查一次。

结果与讨论

三.各种微量元素与临床间的关系

1.钙 发钙低于正常值,这些患儿有程度不等的佝偻病症状和体征。反复感染可诱佝偻病,佝偻病也可使免疫力下降而频发感染导致恶性循环,发钙的偏低与临床上符合。

2.锰 锰是每种酶的激活剂,在体内比较恒定,缺锰可使小儿生长迟缓,骨骼异常。低锰病例确有身长体重落后及骨骼发育不良情况,但也同时存在低钙的偏低与,难以区分。

3.铁 发铁高于常值,都有铁剂治疗或服锨强化食物史。但临床上仍存在贫血表现。发铁低于正常,临床也有缺铁贫血现象。前者可能由于钼钴等元素缺乏,且部分确有铜、钴偏低情况,经应用B12等治疗后好转。

4.钴 发钴偏低同时伴有贫血,同时示发铁也偏低,但未见红细胞增多等现象。低发钴病儿经用B12针剂注射后临床有明显好转。

5.镍 发镍偏低,其属突出。镍富含于谷、豆、蔬菜及水果中,在体内形成蛋白镍原浆,核糖核酸中含量高,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目前上海儿童的膳中蔬菜吃得很少,豆制品也吃得不多,由于粮食的精加工,春所含的微量元素,尤其如镍等所剩无几,水果也吃得不多。脾虚儿童小肠的吸功能减退。生长迟缓,是否与此有关尚待进一步观察。

6.铜 与铁关系密切,在血红蛋白的合成,铁的吸收与运转,与铁联结的细胞酶系有重大生理影响。在骨骼、脑组织及神经髓鞘的形成中都需要铜。铜是生物的催化剂。缺铜时酪氨酸酶不能形成,使皮肤缺乏色素沉着。面部有脱色斑。

7.锌 发锌低于常值。食欲不良、异嗜、磨牙、皮肤粗糙、易于生湿疹皮炎皮肤感染,生长发育落后,个别有外生殖器隐睾等偏小,这些病儿都比较消瘦,有明显厌食,服锌剂后情况无好转,显系非缺锌所致。

8.铅 发铅大于正常值,空气中污染浓度增高所致。此类病儿有明显的食欲不良和情绪的不稳定。

9.锶 锶能促进骨骼发育,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神经及肌肉的兴奋性。锶含量有高有低,由于与其它元素缺乏或增加的临床表现有交叉性,临床上尚无法了解高低时对病儿影响的特异性。

四.讨论

1.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形成首先由于感染,同时与病儿的体持也有关,一旦形成后,光用抗感染治疗难以奏效,临床表现类似中医描述的“脾虚”,且应用健脾、理脾法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2.小儿在感染的基础上继发营养代谢方面的紊乱,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为其佐证之一。虽然头发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能反映病儿当前体内微量元素的情况,但可反映较长时期内该元素在体内分布的大致情况,若能结合血的测定则更有价值,某些临床表现与发中该微量元素的缺乏症状相一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任何元素的缺乏都可能影响健康和生命。近年来研究“脾虚”本质,认为脾虚时存在小肠吸收障碍,消化酶分泌减少,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量元素分布及含量的失常,可能与病儿饮食质和量的不足和比例失调、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有密切关系,城市环境的污染也有一定影响。

3.治疗基本上采用中医扶正健脾、驱邪理脾为主,结合饮食指导,一般经过三个月的治疗,达到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体重增加,部分病例头发复查,基本恢复到正常值。

4.中医的“证”常有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和比值的恒定变化。中药的疗效除与其主成份有关外,也与其含有的微量元素的数质量具有密切关系。

医案

案一、韩××,男孩,3岁,1992年9月17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多痰、有时发热、食欲不良、消瘦多汗、眠差、兴奋多动、脾气急躁。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不大,舌质淡而苔黄腻,颈部淋巴结豆大而多。指纹淡紫,体温38℃,两肺有痰音及干性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腹壁皮下脂厚度为0.8cm。血象:白细胞12000,红细胞350万,分类中性42%,淋巴53%,嗜酸3%,单核2%,血红蛋白10.5%,体重11kg 符合“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表现。脾肺两虚,表卫失固,外邪易乘,痰热恋肺。先给清热理肺,健脾扶正。紫菀9g 蒸百部9g 白花蛇舌草15g 地锦草15g 黄芪15g 太子参10g 黄芩6g 白术6g 北沙参9g 茯苓10g 谷麦芽各12g 酸枣仁7g 甘草6g。7剂。并给山药15g 枸杞子10g 与乳鸽一只炖熟加调味作菜肴食用隔日1次,共服3次。二诊时热已无,咳少,食欲稍增。上方去黄芪、蛇舌草、百部,加仙灵脾6g 黄精10g 五味子6g 7剂。继给食疗同前。三诊时咳愈无痰,食欲良好,主动吃食,眠佳、安静。体征面色转红润,咽微红,舌淡红薄白,指红淡红,颈淋绿豆大小而少,心肺正常,皮下脂肪增至1.2cm,体重增至11.5kg。 继给健脾补肾益肺方剂调理。

太子参10g 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山茱萸肉4.5g 黄精6g 灵芝10g 五味子4.5g 山药10g 麦冬6g 白术6g 甘草6g 大枣6枚。共给12帖,2周服完,服6帖后可休药1~2天。

四诊时病儿已完全正常,治疗期间未发热咳嗽,纳食良好,睡眠正常,已无感染体征。血象复查正常。嘱饮食注意少吃甜食冷饮及煎烤食物,注意多给蛋白质丰富及蔬菜豆类食品,食疗已经常食用。每隔1~2月可来复诊观察。病儿后来来诊数次都甚正常。

附注:“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主要特点为小儿反复罹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后,易于产生一组与中医“脾虚证”类似的“症候群”,光用抗感的方法治疗,易于反复发生,效果不理想,且常成为迁延难治影响小儿营养及生长发育的疾病。改用中医健脾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之剂,同时注意食治,调整患儿营养,常能获得明显疗效,可获治愈。

案二、吴××,男,11岁,1995年1月21日初诊。

自6岁时罹扁桃体炎后反复发作,每年达5~10次之多。每次发作有高热、咽痛, 经用青霉素等治疗达一周左右始热退好转。持续存在食欲不良,多汗乏力,消瘦,精神差,学习成绩不佳。来诊时扁炎又发,体温38℃。咽部疼痛,全身乏力,食欲不良,检查咽红(++),扁桃体红肿Ⅲ度,上有白色脓点,舌红苔黄腻,颈二侧淋巴结枣大,有压痛。心肺正常,腹软不胀。肝脾未触及。皮下脂肪厚度1.2cm,脉数,面色少华有花斑。血象白细胞11000,红细胞375万,中性72%,淋巴28%,血红蛋白11g%。免疫试验:IgA、IgM偏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玫瑰花环形成试验皆偏低。头发微量元素测定锌、铁、铜皆低于常值。当时诊为急性扁桃体炎,风热乳蛾,脾气失旺,气血不足。先给清热解毒,益气健脾养血。

山豆根6g 生大黄4.5g 水仙草、地锦草、蒲公英各15g 黄芩6g 银花10g 生黄芪15g 生地15g 赤芍9g 白术9g 生甘草6g。7剂。另给黄芪15g 山药15g 枸杞子10g 3剂,可用乌骨鸡半只或鸽子一只煮汤加调味食用。汤肉皆吃,隔日一料。二诊热退,咽不痛,扁桃体红肿退减至Ⅱ度,上脓点消失。颈淋缩至扁豆大小,压痛不着。舌红减苔薄黄,纳食稍增。仍给上方及食治一周。三诊时扁桃体微红缩小至Ⅰ度,舌淡有薄苔,颈淋巴结仅黄豆大小,病儿精神振足,食欲良好,面色转红润。改给健脾补肾增免抗感方为主调理。

太子参15g 生黄芪20g 仙灵脾6g 五味子6g 玄参9g 生地熟地各15g 赤芍白芍各9g 当归9g 地锦草15g 灵芝10g 鱼腥草20g 甘草6g 大枣9枚,12帖。食疗可经常服食。

四诊时病儿一切都正常复查血常规正常范围内,体重增加,食欲转佳,读书用心,功课成绩优良。继属注意饮食宜忌少吃甜食冷饮及煎烤食物,并嘱每年冬季服用专拟膏方。已连服3年,未再发病。膏方如下。

太子参200g 党参200g 炙黄芪250g 水仙草150g 地锦草150g 鱼腥草200g 白术120g 川厚朴100g 苍术120g 当归9g 赤芍白芍各90g 黄芩90g 黄精150g 灵芝150g 茯苓150g 五味子75g 仙灵脾60g 淮山药200g 姜半夏50g 白扁豆150g 鸡内金60g 阿胶200g 红枣200g 饴糖250g。上药熬成膏滋药,每次服1匙,日2次。

案三、李××,男,12岁,1998年4月11日初诊。

诉上腹不规则疼痛,时发时愈,伴有口臭嗳气、食欲不良,偶有呕吐,便秘。病儿面色失华、消瘦。已在外院诊治,胃X片示胃窦部炎症改变,血液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试验(Hp)阳性。检得咽红(+),舌淡而白腻,舌缘有齿痕印,心肺正常,手凉,脉弱无力,上腹略隆,叩诊呈鼓音,胃区有明显压痛,肝脾不大。辨证属脾虚,胃失和降,气机不调,以健脾和胃理气,拟方如下。

党参15g 黄芪15g 姜半夏9g 炒白芍9g 枳壳9g 川楝子6g 延胡索6g 乌药6g 地锦草15g 鹿含草15g 川厚朴6g 八月札9g 陈皮6g 甘草6g。7剂,1周服完。另给食治为砂仁、豆蔻各0.5g煮鱼汤(可作鲫鱼或里鱼250g左右)加调味佐餐每日或隔日食用。嘱少食多餐,每餐吃八分饱即可,不过量。忌食难以消化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如酒、过酸、辣味的食品饮料,忌甜食及冷饮等。

二诊时口臭、嗳气减轻,未吐,纳食仍差,大便坚硬难下。继给上方加生地15g 谷芽麦芽各15g 7剂,食疗依旧。三诊时纳增,大便隔日1次,不甚硬,未诉腹痛,继二诊时方减延胡、乌药二味,12剂。食治改为白术6g 陈皮4g煮鸽子一只,吃汤及鸽,每周2次。四诊时病儿面色红润,体重增加,食欲良好,上述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继给三诊时修改方及食治2周后再诊。五诊时情况已正常,改用下方调理。

党参15g 黄芪15g 木香6g 香附6g 八月札6g 陈皮6g 地锦草15g 鹿含草15g 川厚朴6g 白术9g 佛手6g 甘草6g。18剂。食治可每周吃1~2次,加入药物与食物可按原食用诸品更换食用,1月后复诊作Hp复查及胃摄片检查。Hp阴转,胃片炎症表现消失,再给调理方18帖调理以巩固疗效。

案四、唐××,男,12岁。

主诉食欲缺乏,不规则呕吐,上腹痛,消瘦已半年余。曾在外院治疗,已行各种检查和服用西药。诊断为胃窦炎及十二指肠球炎。治后时好时发,迄未痊愈。1997年3月来诊时病儿面色苍白,精神萎顿,食欲甚差,不思饮食。近来常有呕吐及腹痛,往往在进食后发生。自觉食后不适,胃部饱胀感痛,口臭,大便数日1次,且干硬而难以排出。平时偏食,喜吃油炸食物,不吃蔬菜。检得病儿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颈部淋巴结豆粒大小而多,心前区有轻度收缩杂音,肺正常,腹略胀气,胃区及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肝脾未及。舌质淡肿有齿痕印,苔黄腻,口角糜烂,唇干色淡。脉软而无力,略数。血常规:血红蛋白10.5g%,红细胞32万,白细胞9000,中性66%,淋巴44%。血幽门螺菌抗体试验(Hp)呈阳性。还伴有营养不良、轻度贫血等继发疾患,为脾虚,胃失和降、气血不足,胃火上扰,给以健脾和胃,益气补血,清热滋阴。

沙参10g 太子参15g 苍术白术各9g 八月札9g 木香6g 香附6g 地锦草15g 鹿含草15g 生地熟地各15g 川厚朴9g 延胡索6g 台乌药6g 姜半夏9g 赤芍白芍各9g 当归9g 陈皮6g 甘草6g。7帖。

另给食疗方:

1.陈白鱼汤:陈皮3~6g,白术6~9g与鲫鱼(黑鱼也可)250g煮汤加调味,吃汤及鱼肉。

2.姜菇牛肉汤:生姜3~5g,香菇30g与黄牛肉250g煮汤加调料(宜肉酥烂,香菇切碎煮炊)吃牛肉及香菇喝汤。

3.双耳乌鸡羹:黑木耳、白木耳各30g泡发洗清。乌骨鸡肉250g切碎与双耳同煮烂熟,加调味成羹。

继给调理方:

黄芪20g 党参20g 沙参15g 苍术、白术各10g 八月札10g 佛手6g 陈皮6g 地锦草20g 鹿含草15g 生地、熟地各15g 谷芽、麦芽各15g 炙鸡内金6g 甘草6g。18剂。每月来诊一次服上方及食疗方。至98年初复诊时诸症未见发现,病儿生长发育良好,面色红润,已停药观察。

案五、张××,女,1岁。

生后母乳不足,喂以牛乳、米汤、稀饭,糕糊等,并以白糖、蜂蜜等拌入喂儿。自三个月后即发生腹泻,日十余次,大便呈黄绿色糊状便,混有粘冻及泡沫,有酸臭味,腹泻甚剧,发生脱水,住院经补液等治疗后好转。出院继有腹泻日数次。饮食仍以米粥,糕糊为主,偶给以蛋、鱼、肉糜及豆浆、豆腐、肉松等食物,量甚少。大便为黄或白色糊状液性杂有粘液冻状物及不消化的食物,有酸腐味,每日约3~6次。1987年8月初诊。病儿消瘦,面如老人,舌苔白腻,舌质淡而苍白,指纹淡紫,胁骨有串珠及郝氏沟形成,心肺(-),腹软胀气,肠鸣亢进,肝可触及,脾未及,腹壁皮下脂肪仅0.5cm,血常规血红蛋白10g%,红细胞307万,白细胞7000,中性42%,淋巴58%,粪常规镜检见少量白细胞,无脓球,无红细胞。发稀,前囟未合,直径1.5×2cm,有中度枕秃,诊断为婴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伴有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辨证属乳食失节,食湿伤脾,久泻脾肾皆亏,气血两损,以调乳食,健脾益肾,燥湿祛邪,实肠止泻为治。

党参10g 川厚朴4.5g 五味子4.5g 川黄连3g 生山楂6g 神曲6g 炙鸡内金4.5g 车前草10g 扁豆花6g 苍术6g 陈皮3g 木香4.5g 甘草4.5g 7剂。另给苍术、山楂各25g 煮汤约200~300ml,加葡萄糖10~20g给儿分次饮服,一日服完,连给数日。饮食方面减少谷类淀粉食物,改为豆浆、牛奶不加糖喂饲,并给蒸鸡蛋,鱼肉糜、豆腐等辅食。二诊时,腹泻减至2~3次,粪变稠厚色黄,粘液减少,酸臭味减少。精神转活泼,食欲转佳,舌苔薄白不腻,腹胀脾性鸣减轻,除继服一诊时方剂7剂,并加维丁胶性钙针剂,每次2cm隔日1次,连续15次。三诊时儿面色转红润,皱纹消失,处方:党参10g 黄芪10g 五味子4.5g 白术6g 茯苓6g 白扁豆10g 枸杞子6g 川厚朴4.5g 苍术6g 生米仁10g 山茱萸肉4.5g 炙鸡内金4.5g 地锦草10g 甘草4.5g 14帖,并给乳酶生片(0.3)每次2片,日服2次。四诊时腹泻止,大便形成,纳佳,精神好,面有笑容,体质增强,皮下脂肪增至1cm。再给三诊时方剂14帖,五诊时胶丁钙已注射完毕,病儿佝偻病体征有改善停服中药,再给乳酶生片续服1月左右。后经随访,病儿未再腹泻生长发育良好。

案六、胡××,女,5岁。

平时体健,自3岁时一次腹泻持续达10余日,治愈后即发生便秘,排便困难,粪便甚硬,排便甚为困难,已引起肛裂出血。曾服蜂蜜,各种泻下药物及打开塞露等未能好转。服中药也无明显效果。病程已3年,1998年夏来诊,一般情况尚可,喜食肉类和油炸食物,蔬菜吃得不多,平时无便意,必须服用泻药或打开塞露等才排便,舌苔白腻,舌淡胖有齿痕印,咽略红,扁桃体正常,颈淋未触及。心肺正常,腹软略胀,肠鸣音低,左下腹可触得较硬粪块,肛门有小裂缝。脉平。脾虚阴津不足,气机失调健脾理气兼滋阴生津润肠。

黄芪20g 白术10g 生地、熟地各15g 八月札9g 川厚朴6g 天冬、麦冬各12g 郁李仁6g 瓜蒌仁6g 火麻仁6g 香附6g 决明子6g 甘草6g。

腹泻后抗菌治疗,引起肠腔菌群失调而致食物渣滓的消化发酵异常,大便干硬,加用培菲康口服,1周后复诊,药后第4日排便一次,未用开塞露,嘱多次吃果蔬含纤维食物,多吃牛乳,每日仰卧床上在腹部顺时钟方向按摩200次,仍给以上药物和培菲康口服,三诊时病儿能每三四天自行排便一次,继守上方来诊数次,已达到每2~3天排便1次,其它一切正常。嘱停药观察,培菲康长期服用,腹壁按摩法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病儿排便正常。

案七、约翰斯密司,4岁,系1995年6月在美国纽约诊所的一美国白人小儿。

主诉食欲不良已半年余,每天仅吃片面包和少量水果。检查病儿面色苍白,消瘦,精神不活泼。母因工作托邻居照看孩子,后即发生厌食,面色少华,无笑容,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弱,指纹色淡,手凉,心肺正常,腹软不胀,皮下脂肪厚度仅为0.8cm,体重13Kg。脾气急躁,易怒多哭,且口渴多饮,尿次增多。检查血糖及尿糖皆正常,口唇干裂,口角糜烂及皮肤干粗,诊为脾虚、胃阴不足、心火偏旺、肝气受郁。

太子参10g 桑椹10g 生地熟地各12g 炙鸡内金6g 谷芽、麦芽各10g 生山楂6g 枸杞子10g 玄参6g 白扁豆10g 茯苓10g 酸枣仁6g 黄芪15g 甘草6g。4帖。另给黑大豆按10:1配酸枣仁炒熟研粉加糖适量拌和,每次服5g,1日2次。并嘱其母对儿多加抚慰爱护,并多给牛乳和鱼肉食物鼓励孩子摄食。经四天服药治疗后,病儿食欲有明显增加。精神转佳而活泼,脾气也改善,以后又给上方及有关治疗,1个月后,病儿食欲正常,体重增加。

案八、姚××,男,出生35天。

腹部膨大,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约10天左右,大便呈淡黄色,有肝脾增大及少量腹水(经B超证实),诊断为肝炎综合征,用药治疗后无改善。1989年8月9日来诊,病儿无早产史,发育正常,一般情况尚可,皮肤巩膜黄染明显,咽略红,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紫滞,心肺正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3cm,脾2cm,质皆硬。血常规:血红蛋白10g%,白细胞1万,分类:中性28%,淋巴61%、单核8%,嗜酸3%。网织细胞0.3%,甲胎蛋白(+),肝功能试验正常。血胆红质增高64mg/dl,尿中胆红素量1mg/dl。为肝胆湿热兼有气血瘀阻,清热利湿兼活血祛瘀为主治之。

黄芪10g 广郁金6g 川芎3g 红花3g 桃仁6g 茵陈蒿6g 生大黄2g(后下)、白术6g 泽泻6g 甘草3g。7剂。二诊时黄疸依旧,无明显改善,续服原方,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肌注,嘱连用,一周后三诊时黄疸有所减轻,大便稀溏,日数次,腹胀肝脾增大依旧,一般情况良好,舌淡红白腻,指纹紫。前方去大黄加川厚朴4.5g 7帖。四诊时儿黄疸明显,腹隆明显减轻,B超示:肝缩至肋下1cm,脾为0.5cm。儿进食良好,大便正常,粪色转黄。以益气健脾兼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之剂,党参10g 黄芪10g 白术10g 茯苓12g 陈皮3g 川芎4.5g 桃仁6g 红花4.5g 白扁豆10g 米仁10g 地锦草10g 甘草3g。12帖。复方丹参针剂注射完后停止,五诊时病儿面色红润,活泼可爱,黄疸全消,皮肤白晰光润,尿色正常,咽不红,舌薄白淡红,腹不胀,肝脾缩小正常,未能触及,复查各项检验指标皆在正常范围之内。再服上方12帖。1月后再复查1次,一切正常。

案九、沈××,男,4个月。

生后不久即发现黄疸持续不退,腹部膨大、拒乳、烦躁不安、四肢强硬、有时有呻吟、尖叫等情况,在外院诊断为核黄胆。曾住院治疗,无进步而自动出院。来诊时查得病儿外观瘦小,全身黄染,巩膜深黄色,二肺有痰鸣音,心音稍亢,呈胎心率。腹部膨大,腹壁静怒张,四肢肌张力增强,反射亢进。大便呈白色而硬,时有呕吐。血常规:血红蛋白9.3g%,红细胞350万,白细胞8千,中性42%,淋巴58%,血胆红质20mg%,肝功能试验正常,尿胆红质试验强阳性。体检:肝在肋下3cm,脾2cm,1991.8.27.日初诊,神情正常,无眼球震颤,项部略有抵抗。前囱未合(2×2cm),稍饱满,口腔有鹅口疮,舌红苔白腻、咽充血(+),指纹淡滞。湿热蕴结肝脾,湿热化火,邪入营血,而兼瘀毒,以清热消毒,健脾疏肝,活血祛瘀。

茵陈蒿、山栀、银花各6g 生大黄3g 地锦草10g 川芎4.5g 桃仁6g 红花3g 丹参6g 生地10g 当归6g 黄芪10g 白术6g 甘草3g 大枣6枚,7帖。另用复方丹参针剂2ml肌注隔日1次,连注10次。1周后来诊,病儿显安静,能熟睡,乳食正常,每日有稀黄色便1~2次,黄疸减轻,四肢比较柔软。仍按原方继服7剂,丹参针注射。三诊时黄疸消退明显,巩膜转白净,舌淡红苔薄白,鹅口疮经处理已愈,腹胀明显消退,肝缩小至肋下2cm,脾1cm。病儿神态活泼,睡眠良好,大便稍稀薄,色淡黄。

太子参10g 黄芪15g 桃仁4g 当归6g 川芎4.5g 丹参6g 白术6g 地锦草10g 茯苓6g 茵陈蒿4.5g 栀子6g 甘草6g 川厚朴4.5g 大枣6枚。12帖。四诊时黄疸全消,肝缩小至肋下1cm,脾略可触及,病儿体重增加,食欲良好,但多汗,前囟偏大2×2cm,髋骨有乒乓球现象,枕秃明显,胸部肋骨串珠及郝氏沟现象都甚明显。肌注维生素D3,口服钙剂。太子参10g 黄精6g 仙灵脾6g 桑椹6g 谷芽、麦芽各6g 黄芪10g 枸杞子10g 茯苓6g 甘草4.5g 大枣6枚,12帖。 五诊时儿情况良好,汗少,肝脾都未能触及,二便正常,嘱停服中药,继给鱼肝油、钙片,并嘱饮食宜忌后,隔月来诊1次。以后曾来诊数次情况正常。

案十、杨××,女,3岁,1996年5月4日初诊。

诉反复咳嗽年余,有时伴喘及发热,经有抗菌素等治疗后好转,不久又发。每次发作咳甚急剧,略粘痰,发热达39℃以上。食欲不振,精神差乏力消瘦,多汗。示肺野二侧纹纹理增深,呈细支条状阴影,属支气管周炎改变。舌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红,颈淋豆大而多,两肺可聆痰音及鼾音,两肺下叶可聆少许干性罗音。心率稍速,面色苍白少华。血常规:白细胞9600,中性70%,淋巴30%,血红蛋白11.5%,红细胞370万。脾肾不足肺虚痰热,补脾肾,清肺涤痰祛瘀。

太子参10g 生黄芪15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南沙参6g 麦冬10g 紫菀9g 水仙草15g 白僵蚕6g 当归9g 益母草10g 甘草6g 7帖。并用黄精、枸杞子各10g加汤蒸鸽子一只,或鹌鹑2只,可加调味作菜肴吃,隔日1次。1周后来诊咳少痰稀,纳食稍增,二肺仍有痰音,鼾音及干罗音消失。原方加川厚朴、白术,去麦冬和僵蚕,7帖。食疗依旧。三诊时,儿精神食欲转佳,咳已很少,精神食欲甚佳,来诊后未再发热。同时告诉家属注意病儿的饮食营养,保持平衡膳食,家庭成员勿吸烟,继给二诊时方药12帖,食疗依旧。四诊时咳止无痰,面色红润,体重增加,一切转为正常。给下方调理巩固疗效。太子参15g 沙参9g 五味子6g 麦冬9g 黄芪15g 灵芝10g 黄精10g 玄参6g 白术6g 甘草6g 大枣6枚。末次来诊摄胸片,并作血常规检查。胸片结果二肺原有阴影具消失,血象正常范围。

案十一、周××,男,3岁。

1年前罹支气管肺炎后待续咳嗽不断,有时伴发热(38.5~39.5℃)和喘促。经静脉滴注抗菌素等药物后,方能缓解。此种发作有时一月可有2次。1996年初春时适值又行发作,咳频气促,两肺满布哮鸣音及痰音,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体温38.7℃,胸片示现中下部纹理增深,并有条索状阴影,诊断为支气管周围炎病变,急性发作。咽红(+),舌干红,有薄黄舌苔,指缝紫滞而脉数,属久咳伤肺,咳喘痰热,正虚邪恋。急给清肺定喘,兼扶脾肾之剂。

炙紫菀9g 胡颓叶15g 水仙草15g 生地10g 水仙草15g 黄芪6g 蒸百部9g 太子参10g 仙灵脾6g 生黄芪20g 白前6g 杏仁9g 甘草6g。

上方先予3帖煎服。并给银杏(去壳)10枚,银耳10g 西洋参3g煎羹加冰糖少许,每日分数次食之。3日后复诊时,病情有明显改善。继用上方及食疗辅治1周。三诊时体温已无,不喘,仍有咳,听诊脉部有痰音,无哮鸣音,舌转淡红属白苔,指纹淡紫不滞,精神及食欲均佳。

太子参10g 生黄芪15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南沙参9g 紫菀9g 水仙草15g 益母草10g 川芎6g 麦冬9g 白僵蚕6g 甘草6g。14帖。另给冬虫夏草3g 煮鸽子一只,每周2次作食疗辅治。

2周后四诊时病儿已无咳嗽,食欲精神良好,脉舌正常。嘱服原方14剂及食治(接三诊方药)五诊时儿一切都已正常,嘱摄胸片复查,阴影消失。

案十二、唐××,女,4岁。

1995年秋初诊。2年前罹支原体肺炎后治疗后咳嗽持续存在不愈,时轻时重。已用多种抗菌素及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胸片示右中下肺野有间质性肺炎改变。病儿面色苍白,体形偏瘦,食欲不振,多汗,咽充血,舌淡苔白腻,两肺呼吸音粗,可闻痰鸣音,右下肺呼吸偏低。辨为脾肾皆虚,肺弱宣肃失司,给予健脾补肾,宣肺达邪,活血祛瘀。

太子参15g 生黄芪20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紫菀9g 桔梗6g 川贝母6g 南沙参6g 益母草10g 当归9g 水仙草15g 白僵蚕6g 甘草6g 7帖。同时给予冬虫夏草每次3g 与鸽子一只煮食,吃肉、汤和虫草。隔日1次。1周后咳明显减轻,食欲好转,痰音减少,上方去桔梗,川贝母加川芎及郁金各6g 继给虫草食治,滋肺补肾,14帖。虫草食治如前。三诊时儿咳已少,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面色转红润,舌淡红薄白,脉平,除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外其它无异常。继给二诊时方药和虫药食治外,又加双银羹食治,即每次以银耳10g及去皮壳的银杏肉10g加水煮烂后加冰糖少许食用,与虫草煮鸽子服食,四诊时病儿情况良好,已无咳嗽,体重增加,咽不红,舌淡红薄白,脉平,肺音正常,为巩固疗效,嘱再服中药及食治半月复查。五诊时摄胸片,两肺清晰,原病灶都已吸收。在治疗期间未用抗菌素激素和其他西药。对病儿的营养作了指导。

案十三、沈××,女,9岁。

病儿从5岁时开始反复呼吸道感染,已罹肺炎多次,每次发生有发热、咳嗽、气促,肺部满布湿罗音,痰多咳频,抗菌素等治疗后能缓解,每年约发生2~3次,至今依旧。初诊时又值肺炎复发,1995年初诊诊得病儿面色苍白,气促乏力,频频咳嗽,体温38.2℃,脉数,咽红(+),扁桃体不大,两肺满布中小湿性罗音,无哮鸣音。胸片示支气管肺炎病变,以二侧中下肺野为着。白细胞12000,中性65%,淋巴35%。血红蛋白11g%。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无力。为脾肺两虚,湿浊痰热恋肺,活血化瘀为治。

党参15g 黄芪15g 白术6g 制半夏6g 川厚朴6g 白僵蚕6g 胡颓叶10g 水仙草15g 五味子6g 灵芝10g 川贝母6g 川芎6g 当归9g 甘草6g 7帖。

同时还给以黄芪、枸杞子各10g蒸鹌鹑,黄精10g 五味子6g蒸乳鸽隔日交替煮食,食疗辅治。1周后二诊时,咳少气平,热退,两肺罗音减少,精神转佳。除继给上方外,并加用双菇牛奶(即每日用香菇、蘑菇各10g煎汁适量加入牛奶200ml中饮服)及扁豆牛肉(即白扁豆100g 牛肉100g加调味同煮作菜肴)健补脾肺,健脾燥湿敛肺。三诊时病儿脸色转红润,不咳,气平,精神食欲良好,胸部罗音全消,胸片示肺野清晰,无病理性阴影,血象白细胞8000,中性45%,淋巴53%,单核2%,血红蛋白12g。

按:此病为反复儿童支气管肺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生,而抗菌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小儿免疫功能不足,肺对感染的抵抗力差,伴有呼吸道的过敏反应,用党参、黄芪、白术等健脾扶正,川贝、半夏、川厚朴、五味子、僵蚕等燥湿敛肺健脾化痰,以胡颓叶、灵芝、水仙草等消炎、抗敏、解痉。用活血祛瘀的川芎、当归等改善肺的微循环,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案十四、王××,男,3岁。

1974年秋,突发高热达40℃,烦躁不安,气促咳嗽二天。给服退热西药及抗菌素,热退又升,咳更急剧,气急不安。儿面颊发赤,咽充血(++),舌质红,苔白腻,脉数,指纹紫红,呼吸急促,鼻翼略有扇动。两肺呼吸音粗,有鼾音,两肺可听到细湿罗音,心率偏速,腹略胀,肝脾未及。血象:白细胞4300,中性32%,淋巴68%。当时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为风邪闭肺,肺失宣肃,痰热喘咳。板麻汤加减治疗。

板蓝根15g 炙麻黄4.5g 射干6g 银花9g 连翘9g 荆芥穗4.5g 牛蒡子6g 生石膏20g 桔梗6g 薄荷6g 生甘草4.5g。煎服每日1帖,连服2日再来诊。

二诊时体温下降至38℃,气平,仍咳,舌红苔薄白,指纹紫,两肺可听到痰音及鼾音,未闻湿罗音,汗多,精神好,有食欲,汗多。原方将麻黄减少3g 去荆芥穗及牛蒡子,加紫菀4g 川贝母3g 黄芪15g 太子参10g 3帖。三诊时,热退净,仍有轻咳,精神食欲转佳,汗少,咽部微红,舌淡红,苔薄白,肺有少许痰音,未闻鼾音及罗音,复查血象,白细胞为7210,中性为48%,淋巴50%,单核2%。原方3帖。四诊时病儿热退后未再升,一切已复正常。

案十五、陈××,男,5岁。

3岁开始罹支气管哮喘,每年春秋2季发作频繁。94年9月来诊适值哮喘发作,已3天,喘而伴咳,咯出白色泡沫痰,口渴喜饮鼻塞多涕,食欲差,面色苍白,舌干红无苔,咽充血,两肺充满哮鸣音,心率100次/分,无杂音,脉数,指纹紫滞。腹不胀,肝脾不大。在外院检得花粉、麝螨皮肤试验呈阳性。血象:白细胞9000,中性42%,淋巴38%,单核2%,嗜酸细胞18%。诊为过敏性支气管哮症。为脾肾不足,痰恋不化,阴虚肾水不足,肾不纳气而喘,用健脾养阴,补肾纳气,清肺平喘。

胡颓叶10g 蛇舌草15g 射干6g 炙麻黄4.5g 炙苏子6g 地龙6g 苦参10g 制半夏6g 炙紫菀9g 白果(去壳)9g 川厚朴6g 黄芪15g 川贝母6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白术6g 甘草6g 7帖。并同时给服博利康尼片(2.5mg)半片,2/日,喘止即焦服。

一周后来复诊,诉服博利康尼仅3天,服中药后儿自觉轻快,咳少喘止,痰易咯出,气平纳增,口渴不怠。两肺哮鸣音消失,原方减去麻黄、苏子,加淮山药15g 鹿含草9g 续服1周,停用西药,并给如下食方隔日服用辅治。

黄芪15g 枸杞子10g 白果(去壳)10g同煮乳鸽一只,或鹌鹑一对(2只),煮熟后加调味盐酒姜等作菜肴食用。除去黄芪药渣外,枸杞子与白果皆可食用。

三诊时儿已无咳喘,脉舌复常,肺无病理音,精神食欲良好。继给下调理,预防再发。

太子参10g 党参10g 灵芝6g 胡颓叶6g 黄芪15g 苦参6g 川厚朴6g 地龙6g 黄精10g 白果(去壳)6g 炙甘草6g 大枣6枚。14帖。

四诊病儿情况良好,无喘咳及鼻塞流涕,体重增加,面色红润。继服三诊时调理方,食疗依旧。1月后复诊未再发哮喘,嘱停药观察,至冬至前来开膏方防止再发。家属遵嘱至96年春节前来开膏方。

北沙参150g 炙麻黄75g 胡颓叶150g 七叶莲60g 苦参75g 灵芝120g 仙灵脾75g 炙紫菀150g 半夏75g 麦冬120g 赤芍、白芍各50g 地龙60g 射干60g 桑白皮90g 辛夷60g 川厚朴50g 西洋参30g 杏仁100g 光杏仁90g 100g 银杏(白果去壳)60g 鹿角胶50g 阿胶120g 白砂糖200g 核桃仁200g。上方加工熬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服完为止。

病儿自按以上方法治疗后,第2年春秋偶有小发作,程度明显减轻。

案十六、张××,男,12岁。

4岁起频发哮喘,每月发作1~2次。1993年10月来诊,诉喘又发1周虽服西药,未能控制,病儿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频频咳嗽,咽红(+),扁桃仁Ⅰ度充血,舌质偏红,有薄白苔,颈淋豆大而多, 两肺有聆哮鸣音及痰音,心率90次/分。脉数。食欲尚可,多汗。血象:白细胞7300,中性45%,淋巴50%,嗜酸5%。血红蛋白11.5%。胸透:二侧肺野透明度增高,二侧中下肺呈轻度肺气肿。诊断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伴有轻度肺气肿。为肺虚脾肾不足,痰恋阻络。用清肺化痰,健补脾肾,祛瘀通络治之。

党参15g 黄芪20g 仙灵脾9g 五味子6g 水仙草15g 鱼腥草15g 胡颓叶20g 苦参10g 川芎9g 当归12g 地龙9g 半夏9g 川贝母6g 炙苏子9g 白僵蚕6g 甘草6g 7帖。另加银杏(去壳15g) 银耳15g与乳鸽一只同煮,吃汤银杏、银耳与鸽,隔日服食。

二诊,病儿喘止咳少,两肺哮鸣音消失。继给上方和食疗一周。三诊时病儿自诉精神好,呼吸畅快,已无喘咳,两肺哮鸣音全消,呼吸音正常。原方地龙、苏子减至6g 加黄精、灵芝各10g 14帖。四诊时儿一切皆正常,未发哮喘。仍给原方续服两周,食疗依旧。五诊时改给如下组方。

太子参15g 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白术9g 五味子6g 胡颓叶10g 苦参10g 黄精15g 灵芝10g 麦冬10g 当归9g 沙参9g 甘草6g 大枣9枚。共给21帖。隔周服用。食疗也可间歇常服。6周后复诊,病儿未发哮喘,一切皆较正常,最后适已届冬季开给膏方服用,方如下。

党参200g 炙黄芪200g 灵芝200g 苦参180g 七叶莲90g 仙灵脾100g 山茱萸肉100g 胡颓叶200g 桑白皮150g 桑椹150g 地龙75g 射干75g 川芎90g 广郁金90g 辛荑75g 鹿含草150g 川厚朴75g 苍术白术各95g 地龙100g 川贝母60g 桃仁90g 麦冬120g 枸杞子150g 龟版胶100g 阿胶200g 饴糖250g 大枣200g 核桃仁250g。以后1年中仅有数次小发作,来诊服药即愈。连服膏方达4年,后2年未再发。

案十七、卢××,女,6岁。

1992年8月发热,咳嗽,咯血,作为肺炎处理后好转。93年5月后持续有发热咳嗽咯血发生,同时出现贫血。至94年5月在咯出的血性痰液中找到含铁血黄巨噬细胞。并经2次胸部CT扫描示两肺广泛性间质性纤维化。右肺中叶炎症,肺有弥漫性小片状节结阴影。93年12月初诊,病儿一般情况尚可,面色稍显苍白,食欲正常,咽微红,舌偏红,苔薄白,脉平,两肺可听到痰鸣音及少许鼾音。诊断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沉着症。先天秉赋不足,肺虚气阴亏虚兼有瘀阻。益气活血,润肺养阴,祛瘀通络治之。

党参15g 黄芪15g 紫菀9g 麦冬12g 玄参9g 桃仁12g 红花6g 川芎9g 当归9g 茵陈蒿9g 沙参9g 仙鹤草12g 鱼腥草20g 胡颓叶12g 甘草6g 7帖。并给雪羹汤辅治。每日用银耳15g 海蛰皮50g,去皮荸荠50g加水煮烂后,加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每日1次。二诊时病儿咳少,痰中偶有血丝。检查其它同前,胸部鼾音已无。继给以上治疗持续2周药物,食疗依旧。三诊时咳止,未咳咯痰血,面色转红润,食欲良好,胸部听诊未闻鼾音痰音。将原方减去胡颓叶及鱼腥草,加黄精15g及灵芝10g 食疗依旧,仍给两周药物,服完后再诊。四诊时一切正常,仍给三诊时修改方及原食疗2周。

94年7月再度来诊。谓上次治疗后情况一直良好,至本年四月初又有发热咳嗽咯出痰血,病儿面色苍白,精神较痿,食欲也不甚好。舌淡苔薄黄腻,脉细数,两肺可聆鼾音及痰音,两中下肺可聆少数粗罗音,心率稍速,无杂音,肝脾未及。当时血象为白细胞11000,中性66%,淋巴34%,红细胞370万,血红蛋白10.6g。病儿自感乏力,胸闷。以下方治疗。

鱼腥草20g 水仙草15g 黄芩9g 茵陈9g 胡颓叶15g 川芎9g 桃仁12g 红花6g 沙参12g 麦冬10g 荆三棱6g 蓬莪术6g 甘草6g 大枣9g。7帖。仍嘱服第一次治疗时的食方,每日1次。二诊,咳少,胸闷减轻,咯痰仍有血。肺部鼾音及罗音皆消失,仍予上方加党参、黄芪各15g 继服1周。服完后再诊时一般情况良好,但时有咳嗽,痰中偶带血液,精神及食欲有改善。除给上方外,食治改用桑椹乌鸡。即每次用乌骨鸡一只弄净,约净肉500g左右,去头足,切块,加桑椹15g 枸杞子15g同煮,加调味服鸡肉及汤,每周2次。14帖。再诊,2周后病人一般良好,偶有咳嗽,无胸闷及痰血,肺部除呼吸音稍粗外无异常,嘱继服原方及食疗观察。以后共服药月余,食疗不断。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稳定,嘱停药观察年余,按最后的方剂略作加减服用,采用间歇服用的办法,情况一直保持良好。

案十八、韩××,男,9岁。小学三年级生。

1992年9月17日初诊。诉7岁上学后病儿注意力分散,上课思想不集中,动作多,学习成绩差,食欲差,大便偏硬,2~3天排便1次。持续2年余。病儿发育良好,面色稍显苍白,舌质稍红,舌苔薄黄腻,咽红(+),扁桃体肿大Ⅰ度,有充血,两侧颈部淋巴结豆粒大小而多,心肺正常,腹软不胀,肝脾未及,四肢腱反射偏亢,腹壁反射偏亢,张口试验强阳性。血常规检查正常。脑电图正常。三管齐下法即心理疏导,饮食调整及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三法治疗。处方:

党参20g 黄芪20g 茯苓10g 酸枣仁6g 石菖蒲12g 钩藤6g 丹参12g 桃仁10g 红花6g 生龙骨、牡蛎各20g 甘草6g 大枣9枚。14帖。另给聪宁灵每次1包,日服2次,并给服匹马林片每晨片(20mg)。2周后复诊,家长诉稍有改善,嘱继按初诊所嘱遵行,继服初诊方剂及匹马林。三诊时家长反应病儿情况有明显改善,食欲增加,大便也较正常,改益智宁心方,继服聪灵宁及匹马林观察。方为:黄芪20g 石菖蒲12g 党参20g 远志6g 酸枣仁6g 益母草10g 补骨脂6g 丹参10g 肉豆蔻4.5g 桃仁6g 红花6g 甘草6g 大枣9枚。18帖。聪宁灵继服,匹马林停服观察,四诊时病儿情况较为稳定,大部分时间较为正常,偶有兴奋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功课大有进步。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平,反射不亢,张口试验弱阳性。五诊时病儿情况正常,发铅复查执行报告为7.6PPM, 有明显下降,继给益智宁心方18帖。续服聪宁灵观察,持续治疗半年余停中药仍嘱较长期服用聪宁灵,1年后随访,儿已正常未复发。

案十九、尹××,女,8岁。

1993年10月初诊。病儿二年来兴奋多动,坐立不停,上课思想不集中,功课不佳,脾气急躁易怒,食欲也差。服用利他林等药物,效果不理想。儿面色苍白少华,舌质偏红有薄黄苔,颈淋巴结增大,黄豆至白果大小较多,心肺正常,腹软,肝脾不大,皮下脂肪1cm。脉细数,四肢腱反射偏亢,张口试验阳性,外院查得发铅含量为26.9PPM(正常值为<5PPM)。心脾两虚,心火偏盛,给健脾养心,熄火安神治疗。

党参15g 炙黄芪15g 炒白术9g 云茯苓9g 远志6g 生龙骨牡蛎各20g 丹参10g 酸枣仁9g 白芍9g 甘草6g 大枣6枚,生地15g 黄芩6g。14帖。并给匹马林每晨1片吞服。另给聪宁灵冲剂每次1包冲服。

二诊时经上述治疗后纳食转佳,脾气急躁多动依旧,仍按上述治疗,并向家属交待了饮食宜忌,嘱减少糖食,控制煎炸食物摄入,注意孩子的心理疏导。三诊时继有好转,病儿面色转红润,舌淡红薄白脉平缓,反射不亢,张口试验转(-)。功课有进步。原方去龙骨牡蛎、黄芩加益智仁、桃仁各9g 红花4.5g 18帖。匹马林及聪宁灵持续服用。四诊时病儿明显好转,嘱停服匹马林,中药及聪宁灵持续服用。五诊时病儿情况有明显改善,上课能静心听讲,脾气变好,食欲良好,面色转红润,体重也有所增加,持续服三诊24帖,聪宁灵继服。期间(1个月内)有轻度反复,嘱家长坚持对孩子的饮食管理和适当的心理疏导。治疗至第3个月时,病情基本好转,一切较为正常。作发的微量元素复查,结果为6.7PPM,病儿体重增加,纳食正常,智力测试都在正常范围以内。前后服中药达1年左右。94年冬季嘱服膏服巩固,膏方如下。

党参200g 茯苓200g 酸枣仁150g 钩藤150g 远志90g 益智仁60g 丹参200g 萱草花200g 淮小麦200g 炙黄芪200g 土茯苓150g 淮山药200g 金钱草150g 石决明200g 夜交藤200g 珍珠粉(调入膏中)3g 枸杞子150g 鹿角胶60g 阿胶200g 绿豆200g 核桃仁250g 冰糖250g 连服膏方2年。未再发。

案二十、杨××,女孩,9岁。

1997年4月初诊。诉瞬目及摇头,已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近3月转重。病儿一遇情绪激动就发作,每次发作数分钟后能自行停止,不久又发,日达数10次。甚为痛苦,不能上学。检查病儿体形瘦弱,面色苍白,咽红(+)扁桃体不大舌略红苔薄白,颈淋巴结豆大稍多。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皮下脂肪1cm,四肢腱反射稍亢进,腹壁反射亢进,脉细弱。血常规:血红蛋白11.5g%,红细胞380万,白细胞8000,分类中性42%,淋巴54%,单核4%,头发微量元素,测定铁11PPH,铜16PPH,锌76PPM,皆低于正常值。已用抗痉药物年余,效果不明显,时发时余,发作与病儿情绪有关,病儿病后脾气变坏,食欲不良,挑食偏食严重,不喜嘱素食蔬菜,而嗜甜食、油煎油炸之品。来诊时适有发作,病儿频频瞬目,头向偏侧摇动不停,呈痛苦状貌。诊断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务砂荣经,肝阴受损,肝阳偏亢动风所致。以补益肝肾,善血荣经,平肝熄风为主方剂。

党参15g 当归10g 赤芍、白芍各10g 防风6g 防己6g 天麻6g 钩藤9g 酸枣仁9g 生龙骨、牡蛎各20g 石决明10g 生黄芪20g 郁金6g 川芎6g 丹参10g 金钱草10g 炙甘草6g 7剂。并给桑椹,枸杞子各10g 煮乌鸡肉250g作食疗煮汤吃肉和汤隔日1次辅治,还同时给服氟派啶醇及安坦各1mg(半粒)1日2次。1周后来诊病儿抽动减轻,次数减少,精神食欲皆有好转。嘱注意对病儿的心理疏导,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蔬菜及鱼虾、豆类制品的食用,鼓励其多吃些食物,仍给初诊方剂14帖,辅以原食疗和西药。三诊偶有轻微瞬目和摇头,食欲转佳,面色也转红润,体重略有增加,仍守原方减去钩藤,天麻、川芎三味,加灵芝10g 桑椹10g 五味子6g 18帖。食治依旧,西药改为每周用5天,四诊时已痊愈未发。病儿已复学,功课能跟上,营养状态正常,脾气变好,仍守原有治疗以巩固疗效。五诊时,诉一直正常未发作,嘱停用西药,食疗减至每周1次,以后观察半年未复发。

案二十一、钱××,男,10岁。

94年1月初诊,4周前曾发高热(39.5℃),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药治疗后热退不久即出现两眼闭合不停,瞬目运动亢进现象,每次发作数分钟后停止,反复发生,日达数十次,病儿性格内向,功课一般,平时尚健康,体格发育正常,面色苍白少华,咽红,扁桃体℃度肿大充血,舌淡红薄白,颈部淋巴节豆粒大小,可触及,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脉象平。肝血不足,肝阴不能荣目,肝风扰动所致。以养肝活血,安神养心,疏肝解痉息风。

黄芪20g 天麻10g 钩藤6g 川芎6g 郁金6g 丹参10g 远志10g 茯苓10g 当归10g 桃仁10g 白术10g 酸枣仁6g 炙甘草6g 7帖。并嘱家长勿过度紧张,以免引起病儿恐慌不安而加重,本病常有暗示作用,某些过度的注意,反会引起反复发作,在饮食上禁食有刺激性的调料和饮料,减少甜食,禁食炸煎熏烤食物。二诊时诉瞬目发作大有减少。将初诊处方去丹参及桃仁,加太子参15g 鱼腥草15g(因颈淋仍大而扁桃体仍大而充血),再给7帖,1周后三诊时诉1周内有3、4天全无发作,23三天中每日有轻度发作数次。继给二诊处方14剂,嘱2周后复诊。四诊时,病儿比较正常,咽不红,扁桃体已不充血,颈部淋巴结如前,脉平,反射不亢,食欲良好,面色转红润。2周内完全未发。继给二诊处方去鱼腥草14帖巩固疗效。

案二十二、顾××,男,5岁。

1991年7月30日初诊,病儿突然发生强迫性深呼吸已十天,每天发作多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后缓缓停止,不能上幼儿园学习,当年已发生多次,每次发作持续一周至数周不等,有时发数天,停数天。经各种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有关检查,都属正常。用镇静剂及多巴胺氟哌啶醇等。效果都不明显。病儿面色苍白、消瘦,咽红(+),扁桃体略大,舌淡红苔薄白腻,颈淋巴豆粒大小而多。眨眼动作明显增加,伴有小腿抽痉(腓肠肌痉挛),不自主的强迫深呼吸一分钟达20次左右,两肺呼吸音增强,未闻其他病理性呼吸音,心音偏亢,脉细数,腹软,肝脾未及,腹软不胀,浅反射亢进,膝反射亢进,未查出阳性病理反射。病儿睡眠与食欲皆差,睡眠时有梦话及磨牙现象。血象:红细胞325万,血红蛋白9.6g%,白细胞12400,中性细胞70%,淋巴30%,当时病儿有上呼吸道感染。辨证为心脾两虚,肺气失调,肃降失司,气血不足。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和降肺气治之,方如下。

党参15g 黄芪20g 酸枣仁9g 茯苓9g 丹参9g 当归6g 川芎6g 钩藤6g 桑白皮9g 地锦草12g 甘草6g。7帖。同时给服黄精15g 当归6g 桑椹10g 乌骨鸡1只(约净鸡750g左右)炖熟加调味作菜肴辅治。并嘱家长对儿进行心理疏导,不吃刺激性强的饮食和调味。不吃煎炸食物,低糖低盐饮饮食等。还每天晨晚为病儿作腹部顺时钟方向围脐作按摩100~200次。同时继用氟哌啶醇及安坦。二诊时症状有所改善,每次发作时间缩短,次数减少。继按初诊治疗方案给药1周。三诊时已停止发作,面色转为红润,食欲增加,咽不红,扁桃缩小无红肿,颈部淋巴结缩小,但偶有几次较深呼吸,眨眼动作消失。改用党参、黄芪各20g 酸枣仁6g 茯苓10g 丹参6g 当归6g 川芎4.5g 钩藤6g 首乌、黄精各6g 枸杞子10g 甘草6g 大枣6枚,14剂。其他食治,氟哌啶醇依旧服用,腹部按摩持续。 四诊时自三诊后未再有强迫性深呼吸发作。儿一般情况良好正常。血常规复查血红蛋白为12g%,红细胞为410万,白细胞为8000,中性42%,淋巴58%。 继给中西药物2周以巩固疗效。两周后五诊时诉一切正常未再发作。当嘱停用西药,嘱再服中药2周后停药,按摩可停,食疗可常吃。以后观察2个多月,停用一切药物,情况良好,没有再发。

案二十三、陆××男,5岁。

1986年初诊。病自3岁后产生抽筋,每次达1分钟以上,当时全身抽动,意识不清,口吐白沫,以后每月有同样发作数次。脑电图异常,确诊为癫痫。给服抗癫痫西药,未能完全控制发作。病儿发育尚可,纳食不佳,面色少华。平时脾气急躁,一遇感冒及情绪不快时皆易发作。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而数,心肺正常,腹软,四肢腱反射偏亢,较瘦弱。风痰郁阻脾胃,化湿生痰,痰浊迷闭心窍而致癫痫。以健脾豁痰开窍熄风定痫治之。

炙黄芪15g 党参15g 丹参6g 钩藤6g 酸枣仁6g 姜半夏4.5g 胆南星3g 僵蚕4.5g 石菖蒲9g 川芎4.5g 炙远志4.5g 朱茯苓9g 炙甘草9g。14剂。另给天麻4.5g 钩藤3g 枸杞子6g加水蒸鹌鹑2只作辅助食疗。隔日服用1次。

上述方剂外,并改给丙戊酸钠。二诊时,2周内仅有小发作2次,且持续时间很短,病儿精神及食欲好转,嘱仍继用以一诊时方药及各项治疗,三诊时癫痫已不发作,病儿精神食欲良好,功课学习也比同班同学有进步。将前方去胆南星、石菖蒲、川芎三味,加益智仁6g 桃仁6g 红花4,5g 14剂。四诊时儿情况良好。继三诊时方药。食疗改为炒黑大豆100g 酸枣仁10g 茯苓20g 二味炒熟与黑大豆一起磨成粉,每日吞服5g 丙戊酸钠续服。五诊时,癫痫已不再发作,病儿食欲良好,体重增加,仍嘱服丁戊酸钠,并调整中药方如下。

炙黄芪15g 酸枣仁6g 天麻6g 钩藤6g 桃仁10g 红花4.5g 广郁金6g 当归10g 枸杞子12g 灵芝10g 甘草6g 大枣6枚,14帖。每月服药2周。食疗及丙戊酸钠继服。3月后停服中药观察,以上治疗持续达2年以上,随访4年没有再发。

案二十四、吕××,男,6岁。

1994年7月21日初诊。主诉行走及上楼困难已2年余,经外院诊治已确诊为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检查病儿面色苍白,外形较为瘦弱,易出汗乏力,食欲一般。两下肢肌肉萎缩,腓肠肌肥大而硬。膝反射未能引出,脉细弱,手脚偏冷,舌质淡胖微红,苔白腻。脾肾不足,血瘀脉络不畅,气虚足痿。予补中益气,健脾补肾及活血通络。

党参20g 白术10g 炙黄芪20g 仙灵脾6g 巴戟天6g 仙茅6g 红花6g 桃仁12g 当归10g 川芎6g 山茱萸肉6g 五味子6g 枸杞子15g 炙甘草6g 大枣6枚。14帖。另给金刚丸每次5g日服2次。2周后复诊,行走未见好转,面色为红润,纳增,精神转佳,而手脚亦稍转温暖。脉有力,舌淡红薄白,仍予初诊方剂及金刚丸续服2周。建议四肢按摩及适度运动锻练。三诊时行走有好转,两下肢转温暖,腓肠肌有软化趋向,上楼仍困难。病儿曾作肌酸磷酸激酶(CPK)及丙酮酸激酶(PK)检测,都明显偏高,心电图正常。肌电图呈肌病型。病情有明显改善。将原方稍减活血祛瘀药物,金刚丸日服不停,每月来诊1次,运动按摩不辍。至94年低时,病儿体重增加,食欲良好,面色红润,四肢温暖,但下肢的腱反射未能引出,行走如常,登楼困难减少。给予膏方服食如下。

党参250g 太子参250g 炙黄芪300g 仙灵脾120g 山茱萸肉100g 钩藤120g 当归150g 桃仁200g 红花100g 川芎120g 灵芝200g 五味子150g 桑椹150g 赤芍、白芍各150g 杜仲150g 牛膝150g 熟地200g 枸杞子200g 淮山药200g 丹参150g 鹿角胶100g 阿胶150g 鸡血藤150g 炙甘草60g 核桃仁250g 大枣250g 冰糖250g。金刚丸在服膏方期间停服。膏方服完后继服。如此用药达6年,情况保持稳定,生长发育正常,行走正常,登楼稍有困难而缓慢。

案二十五、山本健太郎(日本),男,9岁。

1995年2月初诊。病儿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将近4年余,每年发作5~8次。发作时高热达39~40℃,高热可达两周以上,咽部红肿化脓,纳食不佳,体重减轻。面色苍白少华,偏瘦小。咽红(+),扁桃Ⅲ度肿大,充血重,上有黄白色脓点。舌红,苔黄腻,颈部淋巴结豆粒至枣样大小而多。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及。皮下脂肪腹壁仅1cm,血常规白细胞12000,中性78%,淋巴22%,红细胞320万,血红蛋白11克%,本次发作已二周,用青霉素一周,体温现为38℃。诊为风热乳蛾,脾失健运,气血不足,致正虚邪恋,宜补益气血,健脾助运,清热祛邪。

炙黄芪20g 太子参20g 当归10g 蛇舌草15g 地锦草15g 山豆根6g 生大黄3g 益母草10g 川芎6g 射干9g 玄参9g 生山楂9g 仙灵脾6g 生地15g 生甘草6g 7帖。另野菊花4.5g 黄芩3g 绿茶3g 甘草3g 煎汁300cm,含口内,1分钟后咽下,时时含之,每日1帖,并以桑椹10g 枸杞子15g 黄精15g 煮乌骨鸡肉300g 作菜肴,隔日食用(可分数次吃)。1周后复诊热退纳增,扁桃缩至Ⅱ度,充血减轻。继以一诊时方药及食疗和日漱口等法应用1周。三诊时,扁桃体缩至Ⅰ度,充血已不明显,脓点消失,颈部淋巴结缩小而减少,儿面色转红润,食欲转佳,未再发热。前方去山豆根、生大黄及射干,加白术、灵芝各10g 14帖。停用漱口方,食疗改用黄芪、桑椹各15g煮鸽子或黑鱼食用。每周2次。四诊时病儿体重增加,面色红润,食欲良好,血红蛋白升至12.8g%,红细胞为450万,白细胞8000,中性40%,淋巴60%。扁桃仅有痕迹,充血消失,舌质淡红薄白苔,颈部淋巴尚余绿豆大小少许散在。腹壁皮下脂肪增至1.8cm。继给三诊时方及食治健用2周。五诊时一切恢复正常,但继给增免抗感方剂及食治1月停药。以后半年内未曾再发。

案二十六、周××,男,1岁。

1982年8月夏初诊。病儿于81年10月出生,生后尚正常,以后体重偏低,外形瘦弱,7月初开始发热,无鼻塞,咳嗽等感冒现象,医生作为上感处理,体温在39~40℃间,经1周治疗热不退,口渴喜饮,精神正常,食欲减退,尿多而频。治疗后,热仍不退。来诊时发热已近一月。面色苍白少华,略呈不安烦躁之状,触摸额头及四肢皮肤有灼热感,汗少,舌红,苔黄腻,指纹红紫。咽部略充血,扁桃腺不大,颈部淋巴结绿豆大小少许稍多。心肺正常,腹软不胀气。皮下(腹壁)仅0.8cm。血象基本正常,诊为暑热郁阻,肺胃受损,气阴不足,给清肺胃郁热,兼养气阴之剂,人参白虎汤加减治之。

生石膏20g 知母4.5g 石斛3g 鲜芦根15g 生地15g 黄芪3g 西洋参3g 粳米15g 4帖。并给冰过甘蔗汁250ml,加凉开水等量混合后频饮。每日以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浴2~3次,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二诊时39℃以上的体温降至38℃左右,口渴减轻,食欲有好转,原方减石膏至15g 去黄芩、加西瓜翠10g 竹叶3g 4帖,其它水浴及甘蔗汁饮服如前。三诊时除每日下午偶有38℃左右发热外,体温基本正常。病儿面色转为红润,精神食欲都好,不显烦躁,睡眠正常,皮肤已不灼热,口渴消失,尿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处方改为:

鲜生地10g 银花6g 玄参6g 连翘6g 知母4.5g 麦冬4.5g 竹叶3g 黄芪10g 当归6g 赤芍6g 甘草4.5g 大枣6枚。7帖。停水浴,嘱加强营养。四诊时一切正常,体温未再上升,嘱房屋宜通风,适当给服清凉饮料。以后未再复发。

案二十七、李××,女,9岁。

主诉半年来乳房增大, 在二侧乳头傍发现有活动性大小2~1.5cm的硬性园形肿块,嘴唇周围及背部汗毛增多而浓密。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变化。易伤风感冒,脾气改变,急躁。食欲正常,汗多口渴,大便干硬,二三日1次。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X光骨龄检查正常。B超示卵巢大小为1ml,子宫为2.2ml。近期有服食人胎盘史,平时喜吃鸡肉,有较长期服食蜂蜜史,未曾应用激素类药物。

经检查病儿身长正常,外观体躯肥胖,体重在正常偏重范围。面色显苍白少华,咽略充血(+),扁桃体增大Ⅰ度充血。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属阴虚火旺,肾阳偏亢,肝气郁滞。以滋阴泻火,滋肾阴抑肾阳,疏肝解郁治之

知母6g 黄柏6g 生地10g 丹皮6g 泽泻9g 柴胡6g 玄参9g 广郁金6g 赤芍9g 僵蚕6g 连翘9g 鳖甲4.5g 生甘草6g 14帖。另大补阴丸,每次3g每日吞服2次。2周后复诊,诉汗少,脾气有改善,便通正常。舌红减,苔转白腻,脉仍细数,乳房硬节有所缩小,减至1.5×1cm。再予原方14帖,续服大补阴丸如前。已嘱停服蜂蜜,胎盘及可疑含有激素的药食物,少吃鸡肉,保持饮食清淡,减少油脂类食物及甜食,多吃菌类、豆类、豆制品,蔬菜。原方14剂与大补阴丸,三诊时,证情改善,乳部肿块缩小至1.0~0.5cm。脾气较好,面色转红润,舌淡红薄白,脉平,大便正常,汗少,睡眠良好。

生地10g 玄参6g 黄柏6g 知母9g 泽泻9g 夏枯草6g 天冬9g 女贞子6g 桑椹12g 生山楂9g 当归6g 谷芽、麦芽各12g 甘草6g 18帖。大补阴丸继服不停。四诊时儿二侧乳房硬结全消,乳房也所缩小,口唇及背部体毛已疏淡不浓,继给三诊时处方,3周巩固疗效。

按:小儿女性早熟,为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似与肝肾不足,阴虚阳亢,相火偏旺有关,西药多用激素药物治疗,常有副作用,中医用滋阴替阳,平肝疏肝,清热活血,软坚散结等调治常有很好的疗效。

验方

孟仲法常用儿科协定处方

目录

1、健脾方;2、开胃方;3、养胃生津方;4、和胃止痛方;5、健脾养心方;6、上感方;7、益肺方;8、定喘方;9、抗感方;10、增免方;11、消暑生津汤;12、板麻汤;13、间支验方;14、增免抗感方。

孟仲法常用儿科协定处方(组成、主治、方解、歌括)

一、健脾方

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炒白术9g 云茯苓9g 陈皮4,5g 白扁豆15g 鸡内金4.5g 炙甘草4.5g 大枣6枚。

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助运。可治脾弱气虚,运化失司,纳呆便溏。消瘦乏力,虚弱多病。

方解:党参甘平能健脾益气,黄芪甘而微温,可补气升阳固表,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渗湿利益脾,陈皮理气燥湿化痰,扁豆健脾止泻,鸡内金甘平健脾胃而消食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加大枣甘温补脾和胃,益气补血,缓和诸药之性。本方以党参、黄芪为君,白术茯苓、扁豆、内金为臣,佐以陈皮,甘草、大枣。全方以益气补中为主,兼具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增纳之功用,甘而不腻,补而不滞,对脾气虚弱、纳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运化输布五脏六腑而致体弱失养、表卫不固、虚羸多病之儿最为所宜。

歌括:参芪术苓陈扁金,甘草大枣健脾灵。

二、开胃方

组成:生山楂9g 生姜3g 砂仁3g 六神曲6g 藿香6g 陈皮4.5g 丁香3g 川厚朴4.5g 生甘草4.5g。

主治:开胃增纳,理气消食,温中止呕。用于小儿食欲缺乏,纳谷不香,易打饱呃,及食后呕吐,脘腹饱胀不适,舌腻苔厚,口臭便硬,消化不良等情况。

方解:本方以山楂、生姜为君,山楂酸甘微温,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生姜祛寒温中,可止呕消胀定痛;砂仁、神曲为臣,可助山楂、生姜养胃消食,理气解痉,有利胃肠道的畅通和吸收;佐以陈皮、丁香温中理气开胃,川朴燥湿健脾,与藿香协同有化湿和中,抑止肠道病原菌作用,可除口臭和腹胀。

歌括:楂姜砂曲藿陈皮,丁朴甘草开胃宜。

三、养胃生津方

组成:生地10g 石斛10g 北沙参10g 乌梅6g 麦冬9g 生山楂6g 生甘草6g。

主治:滋阴养胃,益液止渴。用于胃阴不足,舌红少苔,口渴喜饮,胃热脾阴不足,或因胃炎等化液分泌不足,食欲缺乏者,宜之。

方解:生地、石斛滋阴生津,养胃清热;沙参、麦冬可加强上两味养阴清热之性。乌梅、白芍有敛阴生津养胃作用;木瓜和胃化湿、配以山楂能消食化积;甘草和中调味,使全方养胃生津之功更着。

歌括:地斛沙芍木麦梅,山楂甘草胃津来。

四、和胃止痛方

组成:姜半夏6g 陈皮6g 八月札6g 炒白芍6g 枳壳6g 广郁金6g 川楝子4.5g 延胡索4.5g 台乌药4.5g 制香附6g 甘草4.5g。

主治:有和胃理气、消胀止痛等作用。用于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口臭,呕血便血,小儿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溃疡性疾病。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八月扎和胃理气止呕,加入白芍、枳壳、郁金、川楝子、香附以养血敛阴、理气解郁;延胡索、乌药温胃止血解痛,甘草和中以协调诸药。本方为小儿上腹部不适、食阻气滞、腹痛呕恶、纳食不香的好配方,常能起到药到病消的功效。

歌括:夏芍枳郁乌药香,陈皮甘草楝延强。

五、健脾养心方

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茯苓10g 酸枣仁6g 石菖蒲10g 钩藤6g 丹参10g 红花6g 桃仁10g 生龙骨、生牡蛎各20g 甘草6g。

主治: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如小儿夜眠不安,多动兴奋,脾气急躁,多梦惊叫,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心神失宁等证。

方解:党参、黄芪、茯苓益气健脾安神;酸枣仁,钩藤宁心安神;丹参、红花、桃仁活血通络安神荣脑,加上龙骨、牡蛎可更增强上述作用。故本方健脾助运、增纳开胃,能促进病儿的消化吸收,又能补血活血,使血流畅通,以增脑部血供,荣脑安神养心,使病儿专心学业,神定心安而能宁静智慧。

歌括:党参茯苓枣蒲钩,丹红桃仁龙牡甘。

六、上感方

组成:银花9g 白菊花6g 板蓝根10g 桑叶9g 紫菀6g 前胡6g 桔梗6g 荆芥6g 辛夷6g 甘草4.5g

主治:外感风寒或风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倦怠乏力,发热畏寒。对鼻炎、咽炎,轻度扁桃体炎,早期气管炎等适用。

方解:银花、菊花、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对细菌病毒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效;桑叶、荆芥、辛夷疏风解表,抗敏通窍;紫菀、前胡、桔梗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甘草和中调味。本方清热解表宣肺,风寒风热兼顾,应用较广,对上感有较好疗效。

歌括:银菊板桑紫前梗,荆辛甘草上感抗。

七、益肺方

组成:紫菀9g 北沙参9g 制半夏6g 杏仁6g 白前6g 白花蛇舌草10g 蒸百部9g 当归6g 五味子6g 生黄芪9g 陈皮4.5g 甘草4.5g。

主治:反复咳嗽,痰多体弱,脾肾不足,久咳不愈者更宜。一般咳嗽也可用。

方解:本方用紫菀温肺止咳;沙参清肺祛咳;百部、杏仁可加强化痰止咳作用;用半夏燥湿祛痰,五味子补肾敛肺,以减少气道分泌;白花蛇舌草清热抑菌,且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利肺窍炎症的消除;当归活血疏脉,可改善肺的微循环,有益气体交换,加上黄芪的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和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弛缓气管和支气管的紧张痉挛而有利于止咳平喘;陈皮、甘草有化痰镇咳、调味作用。本方根据小儿咳嗽寒热并存而呈外寒内热之象。故方中温凉兼用,寒热并施,脾肾兼顾,经多年应用,对治咳颇有卓效。

歌括:紫沙半夏杏白蛇,百当五味芪陈草。

八、定喘方

组成:胡颓叶10g 炙麻黄6g 灵芝6g 射干6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炒白芍10g 炙苏子6g 生黄芪10g 紫菀9g 银杏9g 姜半夏6g 甘草6g。

主治:哮喘发作,咳频痰多,呈寒热并存之征。如畏寒发热,面色苍白,舌红苔腻,气促脉数等,皆宜。

方解:胡颓叶、麻黄止咳平喘,胡颓叶有清热解毒化痰作用而性味寒凉。麻黄则辛温散寒,二药合作可去寒邪而清内热。灵芝、射干具平喘作用而加强上二药之功;仙灵脾补肾,有活跃肾上腺皮质功效,增强全方抗炎定喘作用。白芍、苏子解除支气管痉挛;黄芪益气补中健脾,能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紫菀、银杏、半夏可加强止咳化痰平喘作用。此为比较全面兼顾的定喘方剂。

歌括:胡麻灵芍射五仙。苏黄紫银夏甘验。

九、抗感方

组成:地锦草15g 白花蛇舌草15g 蒲公英15g 黄芩6g 赤芍6g 黄芪15g 茯苓10g 白术10g 生甘草6g。

主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嘶,风热乳蛾,外感咳嗽,腹痛吐泻等症,痰毒疮疡,淋巴结及皮肤感染等。

方解:地锦草、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兼有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作用,黄芩清上焦肺热,对细菌病毒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赤芍能活血和营,对充血水肿组织有改善循环,促进炎灶的吸收作用;黄芪、茯苓、白术有健脾利水,提高细胞免疫力及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甘草清热解毒,兼以调味。因此本方对早期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都有一定功效,对呼吸道消化道等的急性感染皆有疗效。其他感染也可应用,宜审慎加减。

歌括:地锦蛇草蒲公英,芪芩苓芍术甘宁。

十、增免方

组成:太子参15g 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五味子6g 黄精6g 麦冬6g 白术9g 甘草4.5g。

主治:健脾补肾,益气开胃,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增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对小儿体弱久病,反复吸收道感染,慢性咳喘,脾胃虚弱,肾气不充,气血不旺者。

方解:方以太子参、黄芪为扶正主药,二药能益气升阳,健脾固表,有利肺卫之巩固,纳化之健运;久病小儿常脾虚及肾,可有肾气失旺,气血不足之证,故加仙灵脾、五味子、黄精三味,以作补肾固精,并用白术益气健脾,麦冬生津养胃,甘草和中调味,协同诸药而起气阴互朴,脾肾皆荣,扶正达邪,增强免疫抗病之功能。观之全方,功能健脾补肾,益元扶正,提高小儿免疫力。

歌括:增免太子芪术精,五味麦仙甘草成。

十一、清暑生津汤

组成:生石膏20g 知母4.5g 竹叶6g 西洋参3g 鲜石斛6g 鲜生地12g 鲜芦根20g 黄芩3g 甘草4.5g 粳米15g。

主治:小儿暑热症,又名夏季热,为本方的适应症。表现为夏季高温期间长期发热不退,以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主要症状。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为多见,且以后可以每年夏委热。本方益气清热,养阴生津,有较好疗效。

方解:本方从白虎加人参汤化裁而来。在原方清热益气的同时加强清热养阴作用。石膏、竹叶、知母、黄芩清肺胃之热,生地、石斛、芦根可凉血滋阴,在清热中增强益液生津之力。粳米、甘草和胃以护胃气。此方对暑伤肺胃患儿最为合适。

歌括:石膏知芩斛洋参、竹叶生地芦甘粳。

十二、板麻汤

组成:板蓝根12g 生麻黄4.5g 杏仁6g 黄芩6g 银花15g 射干6g 连翘9g 竹叶6g 荆芥穗3g 牛蒡子6g 桔梗6g 薄荷6g 生石膏20g 甘草3g。

主治:清宣肺热,治小儿病毒性感冒高热,气促不安,脉数舌红,苔黄薄腻者。病儿有上呼吸道感染下延下呼吸道征象如咳嗽,呼吸变粗,有鼾音,哮鸣音,或少量干湿罗音,呈急性支气管炎或早期肺炎迹象者可用此方。

方解:本方系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化裁而成。方用板蓝根、射干、银花、黄芩、竹叶等清热解毒,兼具较强的抗病毒细菌作用;桔梗、薄荷、荆芥穗、牛蒡子宣透散表,辛温辛凉兼而有之,治表治里同步进行,能外散表邪,内清肺热,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故能产生较佳疗效。

歌括:清热宣肺板麻汤,银翘石甘竹叶黄,荆桔薄荷加牛蒡子,益以射杏是良方。

十三、间支验方

组成:太子参10g 生黄芪10g 五味子6g 仙灵脾6g 南沙参6g 益母草10g 麦冬10g 紫菀10g 白花蛇舌草15g 白僵蚕6g。

主治:肺虚邪恋,久咳肺络受损,治咳频痰浊留恋,缠绵难愈,如支气管周围炎、间质性肺炎的慢性咳嗽,时发时愈等。

方解:本方为专治小儿支气管周围炎及间质性肺炎之方。支气管周围炎及间质性肺炎常有反复持续难以治愈咳嗽,属中医“肺虚顽咳”之证。本方用太子参、黄芪、仙灵脾、五味子益气补肾以固本元;太子参性味甘平,能补气养胃,清热化痰,补而不热;黄芪补气升阳,实表止汗,固护卫平,味甘微温,能健脾益肺,有助抗病能力的提高;仙灵脾补肾助阳,温而不热,兼有扶正定喘及抗敏作用;五味子温而不燥,有敛肺补肾,生津止咳平喘作用。此四味为本方扶正固本,益肺止嗽的基础,蛇舌草、沙参、麦冬、紫菀可清肺中之邪,兼具养阴润肺,以抑肺组织的炎症而促受损组织的修复;益母草、白僵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改善肺的微循环和抑止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炎性产物的吸收。这样就有利于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的痊愈,使肺组织恢复正常而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总之,全方主旨在健脾补肾清肺祛邪,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使脾肾气旺,肺金获固而得五脏谐和,肺气顺畅,则顽咳自消矣。

歌括:儿参五仙黄沙蛇,麦冬益母紫僵蚕。

十四、增免抗感方

组成:太子参15g 黄芪15g 白花蛇舌草15g 地锦草15g 黄芩6g 仙灵脾6g 五味子6g 黄精6g 生地9g 麦冬6g 白术9g 甘草4.5g。

主治: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清热祛邪,提高小儿抗病免疫能力。可治小儿因反复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病程较久而引起的脾虚证。如消瘦乏力,纳食不良,多汗虚羸,发热易咳,便溏或干硬,扁桃体肿大,面色萎黄少华,久则气血亏虚,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落后。

方解:本方以太子参、黄芪、白花蛇舌草、地锦草、黄芩为扶正祛邪主药,太子参、黄芪能益气升阳,健脾固表,有利肺卫之巩固,纳化之健运;地锦草、黄芪能清热解毒,且各有侧重;蛇舌草能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能力,清热之中兼具扶正;地锦草有较为广谱的抗菌作用;黄芩能清上焦肺热,因此在着重控制呼吸道感染为主的基础上,又有兼及其他感染,以达祛邪务尽之旨。久病脾虚小儿常有脾虚及肾,肾气失旺,气血不足之征。故加仙灵脾、五味子、黄精三味以补肾固精、扶阳育阴以旺肾气;并以生地、麦冬生津养胃,以白术、甘草健脾调味,协同太子参、黄芪旺盛脾气,以达到本方在增免(免疫)抗感(感染)中,脾胃兼顾,虚实兼及,扶正达邪的目的。

歌括:增免抗感太子芪,地锦五味蛇草喜,黄芩麦冬仙灵脾,术草黄精方可齐。

论文

孟仲法食治小儿多动症的经验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5年9期

摘要:小儿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边缘性的神经精神异常。一般称之为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孟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食治,自拟了相应的食方,经临床应用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食方组成与应用:由黑大豆、酸枣仁、茯苓、海带、金针菜、胡萝卜组成并加工为散剂。服用剂量为4~6岁每次10g,每日2次;7~12岁每次15~20g,每日2次,3个月为一疗程,同时还交待有关的饮食宜忌和口服健脾养心安神的中药,3个月后停用中药,继服以上食方以巩固疗效。本食方能益肾水以滋肝木而抑心火、扶脾土、植肺金、而复益肾水,促其形成正常的脏腑生生不已的良好生机,达到补泄并施、清消同用;益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以养后天之源,庶儿心神得安,益智健脑可期。

小儿多动症经现代研究发现,发锅含量测定普遍有铅偏高现象,其引起原因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和环境污染有关。本食方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可补充营养素,调节微量元素,提供促使神经介质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而使患者多动症获得改善和病的治愈。

除服用食方外,平时饮食宜多食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和蛋白质、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充分补充患者体内所需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并发挥其降铅排铅的作用。

低温血凝集作用引起腹痛及手脚发绀症一例报告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1955年5期359页

摘要:血中低温凝集素引起四肢手脚发绀,此病由于在低温时,病人末梢部血液发生自凝作用所致。所见一例酷似,但除手脚发绀外尚有腹痛发作。实验室检查,病人的血清在15度室温下能凝集自己的红血球与正常人同型血的红血球。

低温血液凝集作用引起腹痛与四肢手脚麻冷发绀症一例,临床症状发作与气温有密切关系,在低温时发作,保温后能减轻或停止。血清冷凝集价增到1:128以上,在15度室温中病儿自己的血清与红血球有显着凝集现象,并对同型正常人的红血球亦起凝集。有贫血现象,但乏血色素尿症状,故不能认为发作性血色素尿症。其发作二次皆起于初春,故凝其与季节性的变态反应原有关。

脾虚纳呆小儿尿淀粉酶含量的测定

出处:云南中医杂志 1982年2期36页

摘要:脾虚纳呆是指以纳呆为主诉,同时伴有其他脾虚症状的病证。脾虚一般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为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倦怠嗜卧,面色萎黄或苍白不华,气短无力,纳呆食滞等;或是脾阴虚,由于脾胃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患儿大便干结或溏泻,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临床较为多见。为探讨其病因病机,从脾虚纳呆病儿可能有消化腺分泌功能紊乱这一设想出发,选择简便的尿泻粉酶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方法

1.脾虚纳呆病儿的选择,来院门诊病儿中以纳呆为主诉,同时兼有上述脾虚证候中除纳呆外至少有三项症状者,作为脾虚纳呆病儿。规定以上午的新鲜尿液作标本,调查尿淀粉酶含量。

2.另选完全健康的儿童,经过体检排除有脾虚纳呆证候存在者作为对照,也以上午新鲜尿液作淀粉酶含量的测定。

3.尿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采用Winslow氏法, 两组平均值对比的计算结果:T=10.5,p<0.001,有显著差别。

讨论

1.Wohlgemuth氏发现尿淀粉酶的正常含量为10ml中8至31Winslow氏单位。尿中的淀粉酶主要来自血液,肾功能正常时,其含量随血水平而上下。血中淀粉酶上升时尿内可在短期内即上升,正常一般小于64Winslow氏单位。经统计处理“脾虚纳呆”组病儿尿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脾虚纳呆”病儿尿中淀粉酶活性的偏低,似可说明其体内消化代谢的低水平过程,因此也认为“脾虚”本质的一个侧面是机体消化代谢低水平情况的反映。淀粉酶的活性测定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脾虚”诊断上的一项客观参考指标,尚待进一步观察。

3.尿液淀粉酶低水平者经健脾药治疗后,能使食欲增加,脾虚症状改善或消失,个别病例检查尿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

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二十六例临床分析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1954年4期280页

摘要:具有较长期间之发热并有多饮多尿及末梢血液中淋巴球增高,按其临床情况言之,甚似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

流行病学方面之分析:所见之临床症候有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烦燥不安、轻度黄疸及惊厥等症候。

一、发热为本病最普通之症状,其开始时多半系突然发生,无恶寒及战栗,热在39℃左右偶有达40℃者,此时病儿有烦躁不安,但精神良好,无萎靡状态,体温多稽留不退。以退热剂等内服,往往很少影响。其体温以受气温之影响,轻症即此退清,重症不久又复上升,恢复原来体温。

二、多饮多尿为本病特殊症状,尿液常规检查糖、蛋白皆属阴性。

三、烦躁,本组病例中有半数病儿有此症候。烦躁与发热及多饮多尿二症候发生密切关系。

四、腹泻,大便为烯薄液状,混有少许粘冻镜检多阴性有时有少许白血球。

五、其他症候,有咳嗽轻度黄疸。

六、体症之分析,体症方面常见的有咽红、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同时伴上呼吸道感染的症候,如鼻微塞有涕、咳嗽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之分析

一、白血球总数之改变。

二、血血球分类计数的改变,这是最显著的改变,淋巴球的百分率显明增高,

多在60%以上。

三、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治疗经过情形之分析

经试用青霉素、链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经二至三天以上之应用皆无疗效。磺胺剂亦同时合用均无效。奎宁及抑酸纳等解热剂亦不能使体温下降。除采用特殊疗法外,一般疗法及支持疗法亦经常采用。

讨论

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为一多见于儿童期及青年期之急性传染病。其主要变化为发热、淋巴腺肿大、脾肿及血液中淋巴球之增多、白血球中之淋巴球增多为本病的重要特征,故确立了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这一名称。常见分型为(1)Pfeiffer氏型(即腺型glandular type);(2)咽峡型(Auginose type);及(5)发热型(即Tidy氏所描写的一型Febrile type)等三型。诊断主要的靠临床症状及特殊的血象,其次为血液中血清嗜异性凝集素反应的测定。须与本病鉴别的疾病,约有下列各项。

(一)儿童时期发生淋巴性反应的疾患;(二)缺铁性贫血;(三)淋巴性白血病;(四)淋巴球性脑膜炎;(五)登革热;(六)其他须要鉴别的病很多,出现咽部症状时须与白喉、急性扁桃体炎等分别。黄疸时须与肝炎分别。烦渴多尿时亦须与尿崩症分别。

总结

(一)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本组病例中男较女多一倍,幼儿二岁以下的发病率占88.47%最幼的年仅五月。

(二)临床症状甚似高镜朗氏所述之饮溺型,及Tidy氏所述的发热型,但无皮疹发生。体症中肝大的比脾脏肿的为多。

(三)实验室检查淋巴球百分率在40%~84%间但以60%以上为最多,白血球计数在6,000-10,000为最多一例持低为5,900;一例较高为16,500。

(四)血清嗜异性凝集素试验,共阳性率为35.5%。

(五)治疗方面,骨应用各种抗生素治疗,除金霉素外皆无疗效。

(六)有五例采用输血法治疗,曾获相当疗效,故少量多次之输血对本病似有一定疗效。

小儿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的辨证施治与食疗

出处:中医文献杂志 1997年增刊27页

摘要: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是儿科常见疾病,由于本病咳嗽颇剧,迁延难俞,属中医“顽咳”之证。发病以幼儿及学龄前小儿为多。多属体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欠佳。或由感染支原体、病毒及卡他布兰汉球菌等引发。病儿以频发,反复的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伴有发热如急性肺炎的表现。病程一久,营养状态受到影响,可伴发消瘦、盆血及营养不良等疾病,抗菌素等有一定疗效,但往往不能阻止肺部病变的发展和咳嗽的消失。

辨证施治:

1.脾肾不足,肺虚顽咳型,证见汗多纳呆,咳嗽缠绵,久治不愈,两肺呼吸音粗,或有鼾音及干罗音,局部呼吸音偏低。胸片示肺的间质病变或支气管周围炎病变。

间支验方组成;太子参10~15g 生黄芪15~20g 五味子6~9g 仙灵脾6~9g 南沙参6~9g 麦冬10~15g 紫菀9~12g 水仙草15~20g 白僵蚕6~9g 益母草10g。

2.咳喘痰热型,证见咳频喘促,发热,高低不一,迁延难愈,肺部往往可以听到干湿罗音、鼾音或哮鸣音,周围血象示白细胞的增加及中性白细胞的百分率增高。

清肺止咳定喘方:紫菀6~9g 胡颓叶10~15g 法半夏6~9g 白前6~9g 水仙草10~12g 黄芩6~9g 蒸百部6~9g 杏仁6~9g 当归6~9g 生黄芪15~20g 地锦草15~20g 陈皮4.5g 甘草6g。

食治的配合

1.饮食忌宜 少给病儿吃糖食或含糖的饮料,禁吃炸煎油腻食物及冰镇低温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摄入。

2.常用药膳食方

(1)黄杞鹌鹑:黄芪、枸杞子各10g,鹌鹑2只(洗净)共煮汤,调味后喝汤及吃鹌鹑。隔日一次,对上述两型都适用,可常食。

(2)虫草乳鸽:冬虫夏草2.5~4g,乳鸽1只(洗净切块)同煮汤,加调味,喝汤,食鸽肉及虫草,每周吃1~2次,持续1~2月。对两型都有效。

(3)双银羹:银耳10g 银杏(去壳及衣)10g,共煨成羹状(需煮至酥烂为度),加少许冰糖,作点心吃,上量可分2次食用,每日1次,对有喘及咳者效佳,宜食用1~2周。

诊治体会

中医认为是由于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虚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肺窍,或阴虚津涸而致干咳频频,成缠绵难愈的顽咳证。对本病的治疗培正固本是非常重要的。健脾与补肾,后天与先天之本的兼顾,药疗与食治的结合常常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针对两病存在着肺组织的破坏或结缔组织的增生,以及肺脏微循环的瘀阻等病理情况有所改善的药物。

中医综合疗法治愈邵林氏紫癜一例报告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摘要:用祖国医学的综合疗法(即同时应用内服煎剂、外敷与针灸)治愈邵林氏紫癜为过敏性紫癜中的一型,并不常见,病程常迁延至一周以上方能痊愈。

治疗仅令安卧及维生素治疗,中医方法处理。

下例处方作煎剂内服:当归、赤芍、伸筋草、防己、浙贝母、连翘、丹皮、荷叶、晚蚕砂。以金箍散调敷左膝关节每日更换一次。

针灸:犊鼻(针刺约深3分),足三里(双侧,针刺约深8分)、膝关(针刺约深5分),上述各穴皆灸15分钟。

讨论:一般认为与体内细菌之蛋白素寄生虫之变态反应有关,或系食物之变态反应,或系体内自生之组织毒素,其结果引起血管壁或血管舒缩之机构发生病变。采用了综合性治疗,臆度用针灸来调整机体不正常的神经反射;内服疏通血络的药物,可能对于血管壁之舒缩性与渗透性有改正作用;外敷药以改善肿胀部之循环,促进其吸收,因之起了协同的治疗作用,而使本例有神速的收效。

“证”的辨证指标探索

出处: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5年4期2页

摘要: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清“证候”,要辨清“证候”必须将“证”的内容标准化。这是研究辨证论治和提高中医临床与理论水平的重要问题。

一、“证”的临床观察指标标准化的必要性和要求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正确的辨证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如“证”的辨证没有一定的标准,对进行医疗、科研、教学都会带来困难。对“证”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不少学者作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归纳其要求主要为:

1.认为中医理论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后总结出来的,决不能离开临床去认识中医理论,去研究“证”的本质。人体直接的观察和验证是不能用其他方法替代的。现代医学虽有许多先进诊断仪器,但仍离不开对人体的临床直接观察,中医的“证”也完全可用临床直接观察法确定和验证。2.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多学科协作,多指标检测,揭示“证”的病理本质,阐明中医辨证的现代科学依据。对“证”所用方药是否有效,还要回到临床上去加以验证。3.认为中医对疾病的分类:基本上按“证”分类,属于症状分类法,在制定辨证标准或想找出某些“证”的化验指标时,要求使这些标准或指标能反映中医的“证”,要不断探索具有定性、定位、定量意义的中医辨“证”的临床和现代科学指标,就要求首先要有更多的数据;其次要扩大病种;再次是要能交叉验证。

二、“证的临床指标标准化的探索举例

对小儿脾虚证,将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主症和次症,确定了脾虚的辨证指标。以验证标准指标中所列各症状、体征在“脾虚”辨证中出现的频度。并按辨证确定的病例,以脾虚论治来验证其疗效。

脾虚的辨证标准

主症:(1)纳呆;(2)消瘦;(3)乏力;(4)便通失常;(5)腹胀。

次症:(1)面色少华;(2)呕吐或呃逆;(3)睡眠不良;(4)多汗;(5)浮肿;(6)舌淡苔白;(7)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病儿是上述主次证中的症状或体征各二项以上者即可辨证为脾虚。按健脾益气法统一用健脾1号方制成糖浆口服治疗,疗程为1~4周。

三、一点体会

“证”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是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现代化的一件重要工作,在临床观察前可以根据传统的辨证要求,采用比较公认的辨证依据来制订指标。然后在临床上应用验证,反复修正。而且要与辨病结合起来,比较各个病种在辨证上的异同之处,以后可按病订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辨证指标。

正常成人的中医辨证分型法及其饮食调摄探讨

出处:98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摘要:本文根据中医理论以望闻问切的症征观察和现代医学常用的生理实验指标,订出评判项目,按项计分,并以得分多少来判定为某一体质型。1.寒型;2.极寒型;3.热型;4.极热型;5.平型;6.平偏寒型;7.平偏热型。根据辨证施食的原则,设计了三类不同的食疗药膳,分为清补、温补、平补三种以针对热体、寒体及平体三种主要体型。以作调摄而有利健康。

“辨证施食”的研究

出处:98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

摘要:一、前言

“辨证施食”既是中医的传统内容,又是中医对饮食营养领域的新探索和新发展。中国医学历来讲究“药食结合”,讲究“饮食宜忌”。辨证施食是从辨证施治发展而来的。“辨证施食”类同“辨证施治”,它是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首先来判断患者的“证”,在确定证的基础上则改“药”为“食”。而食的运用,根据中医的“食性”理论,将每味食物都视同中药一样有性味归经之属,来适合各种“证”的食治需要,使在药疗之外,又加一层食治之辅佐,以提高疾病的康复和治愈率。以食物之性味来调整患病者机体阴阳的偏胜偏衰,用“五味相调,性味相胜等法,以达到治愈病证,恢复健康为目的,这就是“辨证施食”的基本点。对“辨证施食”重点为探索使中医传统食治理论系统化,并按这些理论对食物进行分类,制订食谱,在临床上运用和观察其效果,逐步创造条件,进行机制原理方面的研究。

二、“辨证施食”实施的设想

1.有关“辨证施食”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1)必须遵循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准则来实施“辨证施食”。(2)按照“食性”的性味归经理论,即“性味相胜”,“五味相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原则,具体订定“辨证施食”食谱。(3)基本上将中医院的病房食谱分成温补、清补、平补及专病四大类饮食。(4)每类饮食的形态分为普食、软食、羹食、汤食四大类,可以根据病人的证情、食欲,消化吸收情况,由医师开医嘱供应。(5)饮食的宜忌尊重中医传统,并结合病人的营养代谢需要,合理处理。(6)所有“辨证施食”膳食都计算热量及各类营养素含量,以便评价各类膳食的营养价值,并观察其应用后的结果。(7)膳食的处理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必须保证各类患者的最低营养需要。(8)贯彻“药食结合的原则”在膳食中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规定,提供药膳和食疗成品。

2.“辨证施食”的具体实施方法

(1)四大类膳食的配制原则和宜忌范畴

①温补饮食:一般来说热量较高,营养滋补性强,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稍高,脂肪可适当高些,动物性食物较植物性食物多些,即所谓多用“血肉有情”之品。这类膳食适用于秉赋不足,久病体虚,阳虚气虚,寒证或寒湿证等病例。对阳证、热证、火证、湿热证、久病伤阴及素体阴亏、阴虚阳亢者皆属禁忌。

②清补饮食:一般来说热量适中或稍低,常用蔬菜及纤维较多的植物性食品,辅以水产及禽蛋肉食,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或稍低,蛋白质则适量或稍高些。这类膳食适用于久病亏损、阴虚阳亢、阳证、热证、火证以及秉赋不足,素体阴亏病例。对阴证、寒证、湿证、阳虚病例皆属禁忌。

③平补饮食:为一般病人或正常人的膳食,各种营养素的搭配合理。本娄膳食适合正常人或一般无阴阳明显偏胜偏衰的患者。

④专病饮食:对各种特殊情况和某些疾病的饮食调治需要,订出专病饮食谱。专病食谱除根据中医传统常用饮食品外,还结合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理论合理配给各种营养素和热能。

(2)药膳的配制和应用。药膳是中攻医食治中的重要方法,它具体贯彻了药食结合的原则,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常常可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病员的痊愈和康复。药膳的配制非常复杂,经反复实践和临床应用,规定配膳的基本食品和烹调方法等,大大方便了药膳的应用和推广,药膳的应用由医师掌握,并医嘱后由营养家供应。

(3)饮食宜忌的指导,根据中医理论对常见病的饮食宜忌食物的规定,由医师对病员进行指导。

三、“辨证施食”食谱、药膳及常用食疗成品

1.“辨证施食”食谱:不同饮食都按性味和营养素分布列出每天食谱,并计算其主要营养素的含量。

2.药膳:制成了定型的药膳液,配制成10倍的浓缩液,每瓶200ml,给病人带回家自行配煮药膳应用。

(1)益气露:成分:党参、黄芪、甘草等。功用:强身、补气、增力。适应症:疲乏无力,精神不振,中气虚衰。

(2)补血露:成分:当归、熟地、鸡血藤等。功用:养血补阴。适应症:血虚。

(3)养心露:成分:太子参、麦冬、酸枣仁等。功用:益气安神养心。适应症:心气不足,心悸征忡,心神失宁。

(4)平肝露:成分:白菊花、枸杞子、白芍等。功能:疏肝、潜阳、解郁。适应症:肝阳上亢,肝气上亢,肝气郁结,头眩,目花。

(5)健脾露(粉):成分: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等。可制成露或打粉。功用:健脾开胃。适应症:食欲不良、脾胃虚弱、食后饱胀、脾虚泄泻。

(6)润肺露:成分:沙参、麦冬、杏仁等。功用:润肺养阴止咳。适应症:久咳无痰,肺阴不足,阴虚火旺。

(7)补肾露:成分:熟地、杜仲、仙灵脾等。功用:补肾,壮阳,健腰膝。适应症:肾水不足,腰膝酸软,阳萎不举。

(8)生津露:成分:生地、玄参、玉竹等。功能:养阴生津止渴。适应症:久热伤阴,内有燥热,津液不足、咽痛口干等。

(9)还少露(乌发露):成分:何首乌、山茱萸肉、熟地等。功用:养阴、补血、乌发、补肾。适应症:未老先衰,少年白发,容色不佳,腰膝酸软乏力,阳萎等。

(10)祛风露:成分:生地、忍冬藤等。功用:祛风清热。适应症:风湿热痹,关节肌肉酸痛等。

3.常用食疗成品:根据古方,改制做成易于服用的食疗成品。(1)健脾宝花粉;(2)增纳饮;(3)开胃灵;(4)绿荷饮,日1~2次,主用于成人降脂减肥;(5)玉肤露,每次以20~30ml,用开水冲服,日2~3次。

讨论

1.“辨证施食”既是古老的命题,又是崭新的探索。我们是在整理食治文献,吸取民间经验,并结合作者多年的临床体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在中医医院实施“辨证施食”的设想方案。辨证施食是中医食疗的核心,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证情给以不同的饮食物来配合药治,贯彻“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原则。

2.辨证施食的研究首先要对我国传统的食治理论和经验作一翻整理,订立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和提出某些可以实现的方案。其优点表现在食治密切配合了药治,贯彻了中医“药食结合的原则精神;疗效显然优于单纯的药治。

3.在”辨证施食“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主要手段有三,第一是辨证食谱的制订和实施;第二是药膳的供给;第三是根据古方、验方制成的食疗成品的供应。辨证食谱的执行,主要由医师开医嘱,通过营养家来完成。药膳必须注意色香味,药膳主要是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以味美不苦,病人喜服取胜。

4.通过临床观察来评价辨证施食的实际效果,初步取得的一些资料是令人鼓舞的。

话说食疗

摘要:“食疗”就是中国的营养学,以食治病,仅是它的内容的一部分,现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了以怎样的饮食来保持人体健康的问题。中国食疗与西方营养学有什么不同呢?首先中医的食疗认为,每一种食物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按中医学理论,根据病者的“证”和人们的体质,进行辨证施食和辨体(质)施食。这是中国食疗独特之处。其次,中医食疗有一套食治食养理论,如食饮有节、五味调和、药食结合、饮食宜忌等等。要求膳食的配伍必须完整合理,不能偏嗜。药食结合,将药放入食品,变成成品服食,可提高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和加强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的副反应和对人体的有害作用等优点。

食性理论是贯穿于整个中医食疗学中的重要纲领。它把各种食物分为具有寒、热、温、凉、平五种不同的属性和酸、咸、甘、苦、辛五种不同的气味。一般来说,酸味具有收敛作用,苦味有坚硬作用,咸味有软坚作用,甘味有缓和补益作用,辛味有发散作用。食疗是以食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因此,食物阴阳属性是:湿热甘辛属阳,寒凉酸苦咸属阴。利用适宜的食物来治病防病,叫“食宜”;对不适宜的食物则应禁食,叫“食忌”,也叫“忌口”。有些问题须要澄清:

(1)不少人把食疗看作是单纯的药膳。

(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合理饮食和病理状态下的饮食是完全不同的。饮食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痊愈,也可加速疾病的发展和恶化。但它毕竟还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代替药物和手术等其他治疗。

(3)保健食疗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按中医理论和国家对食品的管理要求,保质保量。

中华食疗药膳的认识和开发

摘要:中华食疗药膳,源远流长。中华食疗药膳具有以下的显明特点。

1.内容丰富,普及深入。我国的食疗发展早于药疗,以后在食物中加入药物成了药膳,食为药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性。

2.应用朴素理论,指导食疗实践。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并按之进行配制和实施。且食物的性味必须与人体或不同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便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影响健康。

3.应用天然食物,注意个体差异。中华食疗药膳都以天然食物为原料,并与我国独特的烹调技术结合起来。我国许多著名药膳都强调“味养结合”,不但具有养疗效功效,且色香味形俱佳。用天然食物,较少污染和不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可避免因此产生的对人体的危害。中华食疗强调辨体施食,重视个体差异,不强求一律,食疗的作用是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的。

首先是将现有食物按照患者或人们目前的生理功能情况进行质或量方面的调整,使这种调整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或在生理功能不正常时使之恢复正常。其次是利用某些食物中具有特殊生化成份或活性物质,来治疗疾病和调整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机体的需要。药膳是药食结合的具体典型,中国的药膳是食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实践中产生的宝贵财富。药食结合,将药做膳食或食品的形式供患者治疗时,具有以下许多优点:①心理承受较药治好;②对消化器官的刺激少;③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小;④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⑤可提高在靶细胞中的药物浓度。

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是否合宜,可从所吃的食物是否使体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之间获得平衡作为依据。这与中医的整体阴阳平衡学说是相一致的。它强调饮食时要考虑食物的阴阳属性要与人体的阴阳属性适应。中华食疗药膳开发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将毫不例外地与一切先进科技结合起来,产生前所未有变化进入一个新的飞跃发展阶段。

1.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中华食疗药膳,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2.扩大食疗药膳的应用范围,可从临床应用扩大到社会应用。

3.食疗药膳食品的现代化和工业生产,这就要求对如食性、药食结合、辨证施食等理论作深入和细微的研究。在改变剂型,改进加工方法,组织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要始终考虑药效和食品营养价值或其特种有效成份的保持和对人体作用影响等等问题。

现代食疗保健宴席初探

摘要:以中国传统食疗的理论和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营养学的新成就,创造了一套食疗保健宴席和组餐,根据中国食疗的基本原则“食饮有节,五味调和”、“辨证施食”、“辨体施食”,再结合不同对象的营养需要加以配制的,它是一种合理膳食,并具有一定的保健防病功效。现代食疗保健宴席具有下述的一些特点。

1.药食结合,而无药味

现代中国食疗保健宴席与传统药膳的最大不同点是,虽然为药物与食物同煮的药膳,但基本上没有药味。食疗的特点是好吃,做到不苦不涩,味道佳美,人们喜食,首先要精选药,尽量用不苦,不涩,无异味、怪味的药味作为药膳用药;对有味道不快的药物,采取加工炮制,第三是减少药量,第四是采用配伍的食物及调味品以矫改药味。

2.功能明确,效用专一

现代食疗的宴席、组餐,都是按照某些健康问题的需要来加以设计的。因此,都有明确的功能,其效用也比较专一。当然,传统药膳也有其主治和功用,但一般比较广泛,适应范围大。现代食疗保健菜肴有比较明确的预防和治疗目的性,使其保健预防、治疗康复都有一定对象和目标。

3.中西合璧,兼收并蓄

在色、香、味、形、器五方面,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也可以吸收外国之长,吸收世界现代饮食精华而形成新的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现代食疗保健菜肴。

4.色香味形 技艺精湛

现代药膳是精工细作的产品,是高层次的精美食物,它的色泽是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色泽,可结合各地区各民族的爱好和人类共同的爱好。它的香味是滋补中药和食物的天然香味,也加上一些调料,通过烹调技术形成宜人的香味,在味的选择上,也能按照传统而又考虑地域民族习惯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形的方面更有中华特色,达到菜中有画,画中蕴诗,诗中含典,具有东方特色,别具一格。

中医医院的营养和管理

摘要:营养学是一门范围很广泛的自然科学,近代发展很快,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和提高劳动的生力效率。具有摄取饮食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之意。中医医院是以我国的传统医学理论和手段来诊治病人的机构,食疗中医的营养学,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医医院应该运用我国传统的食疗理论和经验,并与临床的其他中医药手段结合起来以治疗病人。

一、住院病人膳食的总原则

1.按“辨证施食”的原则,结合保证病人生理、病理等情况所需的热量、营养素来编制食谱。

2.结合病人经济条件和食品供应情况,并按病证表现及食物属性,将病人膳食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四大类。每类中皆包括普食、饮食、羹食及汤食四种膳食,根据病情由医生开医嘱供应。

3.各种膳食应符合治疗原则和要求,按规定时间发出,食物应争取做到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并注意照顾多数病人的饮食习惯。

4.重危病人的饮食或专病食,应根据医嘱严格执行,认真配合,如“消渴病”、“水肿病”等饮食。

5.四种不同质膳食每日的进餐次数为普食3次/日,软食3次/日,羹食4次/日,汤食6次/日,凡病人在治疗期间,因诊断和治疗需要,禁忌某种食物者,由主管医师口头向病人嘱咐而不开医嘱。

二、四大类膳食的组成原则,常用食品与适应范围

1.温补类膳食:含热较高,营养滋补性强,蛋白、脂肪、糖等含量较高,蛋白质可>1.5克/kg/日,脂肪可>1克/kg/日,糖可>6克/kg/日。宜忌范围:宜用于秉赋不足,久病本弱,阳虚或寒证、湿证等病例。阴虚火旺、阳证、热证、火证,湿热证及素体阴亏和久病伤阴者皆属禁忌。

2.清补类膳食:势量稍低,以清淡食品为主,力戒肥腻,蛋白质量可稍高,而脂肪、糖等则可稍低于正常,应多用蔬菜或纤维较多的食物。

宜忌范围:适宜于秉赋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亏损,阴虚阳亢、热证、火证等病例。不宜用于寒证及湿证患者,阳虚者禁忌。

3.平补类膳食;可按平衡膳要求配制,糖、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可为5:1;1.5。各种营养素的质与量的搭配比较平衡合理,适合正常人的需要。

宜忌范围:适用于一般患者,如素体虚弱、或久病致阴阳两虚者,以及寒热错杂、湿热内蕴等病例。本类膳食无特殊禁忌。

4.专病膳食:目前可分素食、淡食、消渴食三种。

(1)素食: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或罹肥胖病、血脂过高的患者。

(2)淡食:多用于不肿及臌胀患者,根据病情轻重、 分别给予低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饮食和无盐饮食(完全不含盐)。

(3)消渴饮食:用于糖尿病例有阳性尿糖者。

(三)药膳的供应

药膳是以滋补药或其他特定药物作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与特定食物(常用古方),经过炮制烹调加工而成。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种食疗方法。药膳基本上可分为滋补药膳和治疾药膳二大类。

(四)服中药时的食忌

服中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辛辣、肥甘、腥臭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服解表药忌收敛滋腻之品;服清热解毒药、滋阴凉血方剂应忌辛辣温燥之品;服滋补药应忌萝卜及茶叶。

二、中医医院营养科(食疗科)的设置和管理

中医医院的食疗室或食疗科是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食疗膳食工作的单位。可在业务院长直接领导下,根据医院的床位多少及人员情况,设食疗主任医师一人,副主任一人,食疗医师或技士数人、管理员一人、厨师长一人,分工负责掌握膳食的治疗原则与卫生要求,检查食品的烹调技术,制作过程以及参与配制与膳食分发等。并订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加以保证,食疗室或食疗科的组织机构,其工作性质是与病房的卫生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以食疗法直接参与病人的治疗全过程。因此其工作的接触面广,任务复杂,住院病人的人数及病情又必须准确掌握。需要工作人员的妥善安排,做到各方面周密协调一致,才能使工作有条不紊,要好地发挥食疗的作用。

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急诊工作的初步探讨

出处:医院管理 1982年8期23页

摘要:中医历来是看急病的,祖国医学宝库中蕴藏着治疗危重急病的丰富经验。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治急症的阵地日益缩小,社会上亦形成了中医只看慢性病,不看急性病的观念,若任其发展,许多宝贵的诊治经验必将慢慢失传,因此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急诊工作是一件抢救祖国医学遗产的大事,不能等闲视之。

1.开展中医急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准备过程。

(1)成立急诊筹备小组;(2)房屋、物质及药品的准备;(3)加强急诊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2.开诊后的情况和管理措施。

(1)发扬中医药在急诊中的优势;(2)加强中药剂型改革增加中医急诊治疗药物;(3)健全和建立有利于发扬中医急诊特色的规章制度和规范;(4)要求书写有中医特点的急诊病史记录。

3.开诊以来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开展中医急诊工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疗效稳定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手段,品种供应不稳定,质量差别很大,在处理较重的病例时不得不借助西药,使中医急诊特色减逊,还有集中力量对某些急性病种进行中医治疗的探索研究尚未很好开展。

中医医院管理工作初探

出处:医院管理 1982年9期10页

摘要:一、前言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因此,在管理工作上,既有与一般西医医院相同之处,又有与其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中医医院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中医有哪些特点呢?中医的哲学指导思想比较强调人的整体性,人和社会的关系,重视人和时空的关系。这些中医哲学思想应成为中医院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为辨证论治的独特诊疗方法。只要有了“证”,中医就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而不管是何病名。这是中医的特点。再次是中医有许多传统的治疗手段,既简便易行,又便宜有效,最后一点是中药绝大部分副作用少,很少引起严重反应和中毒。

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不能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的办院方向。

2.中医经验后继乏力。

3.来中医院诊病轻病多,重病少,急病更少。

4.中药剂型古老,质量下降,病人感到应用不便,阻碍中医中药的推广。

5.中医队伍中某些人的保守思想阻碍了现代化条件下中医的发展。

三、当前中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求

1.发扬中医中药的特点和特色,坚持突出中医特点,发展中医优势的办院方向。

2.扩大治疗病种和发展中医急诊工作。

3.认真培养中医接班人。

四、实现上述要求的措施和方法

1.进行中医医院办院宗旨的宣传和教育。

2.要坚持中医院的办院方向,具体可抓下述几点。

(1)设置中医特有的科室;(2)发掘和创造特色;(3)扶植和发扬中医的特点。

3.确定中医治疗有效病种,并逐步加以扩大。

4.开展中医急诊工作。

5.研究病史形式,保持中医特色。

6.接好老中医的班。

7.培养提高中青年中医。

小儿脾虚辨证指标的探索

摘要:脾虚是脏腑辨证中的一个“证”,小儿的脾虚更有其与成人不同的特点。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因此小儿的脾虚是一个常见证。祖国医籍中对小儿的脾虚记载很多,但往往语焉不详,且颇与相异之处,怎样来订定这个小儿的脾虚辨证标准呢?首先要按照古代医家和中医对“脾”和“虚”的概念作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这就是继承前人的观点。其次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和统计,可以认定为脾虚的各种症状的出现率,提取出现率高或较高的症状,作为组成脾虚辨证指标的依据。第三,还要通过临床按脾虚论治后,能有较高的或较为明显的疗效(即使脾虚症状消失或减轻的情况来作佐证)。最后,最好能找出若干比较衡定和能重复的实验室指标来,作诊断脾虚的客观依据。

小儿脾虚的发生与感染和营养二个因素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我们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脾虚两类,来观察小儿脾虚的临床情况,当然其中有不少病例是感染因素和营养因素兼而有之的,那时我们要弄清其以那一因素为先或为主,真正无法分的,则可视作为混合性。

在儿科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小儿脾虚分型以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脾虚湿阻及脾不摄血五种证型为最常见。一般小儿脾虚表现为食入不化,大便溏泄,肌肉消瘦,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腹胀乏力等症状,脾土虚弱,健运失职,易于食后不化,水湿停留。

脾虚辨证标准:

主症:纳呆;便溏;腹胀;消瘦;乏力。

次症:面色萎黄少华;浮肿;困倦思睡;舌淡苔白;脉弱缓或指纹淡滞。

凡具备上列主次症各二项者,即可作脾虚辨证。

脾虚分型辨证标准:

1.脾气虚型:气短;多汗;眩晕;倦怠;疝气或脱肛。

2.脾阳虚型:肢冷;喜热饮;恶风或畏寒;久泻;舌淡润;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低热;面颊潮红;口渴;大便干硬或闭结;舌干红,苔白或花剥少津;脉细数。

4.脾虚湿阻型:浮肿;身重;肢困;脘腹胀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5.脾不统血型:鼻衄、龈衄、便血或皮肤粘膜紫癜;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白、舌质淡胖;脉细弱。

分型辨证标准中某型症状的三项或三项以上者可定为该型,兼见一型以上症状者,可定为混合型。

小儿脾虚与成人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病率高于成人,其年龄多集中在幼儿期及学龄前期,这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所引起的。

2.小儿脾虚多见于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而成人则多见于各种杂病,特别是某些慢性病如溃疡病、老慢支、肾炎等患者中。

3.小儿的脾虚证出现快,经过合理的健脾治疗,痊愈快,消失也快。

4.小儿脾虚在辨证时,脉诊往往不足凭信,主要以临床症候为主。

我们按上述标准,对感染性脾虚与非感染性脾虚分别作了观察,476例中感染性脾虚有260例,非感染性脾虚为2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8%。通过观察修正脾虚辨证指标为:

主症:纳呆;便通失常(溏或干硬便秘);腹胀;消瘦;乏力。

次症:面黄少华;多汗;口渴;脉弱缓或指纹淡滞;舌淡苔白。

凡有上述主次症各二项(包括二项)以上者便可辨证为脾虚,分型标准仍按前述。

讨论

一、中医的“证”完全可以用临床直接观察法来加以确定和验证的。对人体的临床直接观察,某些优点往往是不能用其他方法所替代的。古代对脾虚的辨证,就是对人体直接观察的结果,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时间的变迁,各种因素的变换,古代和现代的辨证指标,也不可能是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辨证的指标可以经过实际的观察和验证而作若干必要的修正。本次观察提供了我们以补充和修改的实际资料。

二、脾虚辨证的客观化,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要不断探索具有定性、定位、定量意义的“脾虚证”的临床客观科学指标,在这方面不少学者和我们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觉得特异性还不够强。如我们观察到的脾虚小儿尿中的淀粉酶含量低,细胞免疫中的淋转和花环的形成率偏低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脾虚证的临床表现与病的关系,总的来说不同的病可以发生相同的脾虚证,但同样的脾虚证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现与规律也有所不同。大便太干和秘结也是胃肠气化功能不全的一种表现,与脾气虚弱、阴液不足、肠燥不润有关,可以看作是“脾虚”的一种表现。还有不少病儿有汗多的症状,汗多是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亢进的一种表现,凡植物神经功能不稳,素体虚弱的病儿常有这种症状,在脾气虚的病儿中更多见之,作为脾虚的一种次要症状也是常见的。因此建议将上述二种症状列入脾虚诊断指标中是合乎实际的。

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由于小儿脾虚可以发生在很多疾病过程中,因此弄清原发疾病,对脾虚的辨证是很为必要的。

开胃灵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小结

摘要:开胃灵系应用食用菌制成的糖浆,我们对小儿厌食病例,给予开胃灵口服治疗,发现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一、观察的对象:

以12岁以内患厌食症的小儿作为观察对象。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以中医脾虚纳呆症为依据。

二、观察的方法:

1.开胃灵的剂量和服法

6岁内小儿每次口服5~10ml,每日2~3次。

6岁以上小儿每次口服10~15ml,每日2~3次。

疗程:定为连续服用1~2个月,在服用期间不再服任何其他开胃药物。

2.疗效制定标准

(1)显效:服满一疗程后主症及次症全部消失者。

(2)有效:服满一疗程后主次症消失一半或一半以上者。

(3)无效:主次症消失不满一半或没有变化者。

三、临床观察结果:

(1)显效:20例,34.5%。(2)有效:36例,62.06%。(3)无效:2例,3.44%。

讨论

1.开胃灵糖浆对厌食症有明显的疗效,与一般中药治疗比较,其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01)。

2.开胃灵糖浆为一食用菌制剂,服用方便,安全的。

3.从初步临床应用结果来看,该剂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效功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值得作进一步研究探索。

小儿肠痉挛的辨证论治

摘要:肠痉挛为小儿腹痛中的常见原因,易反复发作,一般西医疗法尚不够理想。

一、肠痉挛的定义和诊断

肠痉挛又名肠绞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或肠激惹综合症(Irritable bowelS yndrome)为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原因,其发生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所引起的。似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病儿体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某些食物的过敏、暴饮暴食、大量进食生冷、腹部受寒、感冒、劳倦、消化不良、肠寄生虫,轻微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等均可诱发本病。其发生机制多因肠壁缺血,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一过性肠壁肌肉的痉挛,并引起肠道的暂时性梗阻和肠蠕动功能的紊乱而出现临床症状。经过一定时间肠壁肌肉松驰,腹痛便可缓解,不久又可反复发生。肠的本身无明显病理变化,因此认为仅是一种单纯的功能性病变。

二、祖国医学的有关记载

中医无肠痉挛一名,但对腹痛诊治有大量的记载。寒凝气滞长期来被认为是疼痛,也是腹痛发生的原因。《类证治载》对腹痛诊治认为:“大抵腹痛,寒淫为多,热淫为少,以阴寒尤易阻塞阳气也。腹痛气滞者多,血滞者少,理气滞不宜动血,理血滞必兼行气也。古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治腹痛大法,不外温散辛通,而其要则,初用通腑,久必通络,尤宜审虚实而施治”。此段论述对小儿腹痛的诊治也具指导意义,小儿肠痉挛一病在辨证中确以寒凝气滞的寒证型为最常见,治疗多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三、小儿肠痉挛的具体辨证施治实践

本文10例肠痉挛中医辨证属寒腹痛者6例,热结腹痛者2例,虫积痛及食滞痛各1例。小儿肠痉挛在辨证中以寒腹痛为多,并可分为虚寒腹痛与寒实腹痛两种。

1.虚寒腹痛。10例中有5例属之,证见腹部隐隐作痛,其辨证可按:

(1)腹痛久,痛较缠绵,腹软喜按:

(2)面色苍白,手脚冷,(3)形体偏瘦;(4)畏寒喜热饮;(5)纳呆,食后难化,感胀满,便不实或溏;(6)舌淡胖,可有齿痕印,苔白滑;(7)脉来沉迟或弱缓。

上述七项除(1)项必备外再加其他任何三项, 即可辨证为虚寒腹痛而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为治。以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为主要方剂,按证加减应用。

2.寒实腹痛,10例中仅有1例属之。其辨证可按:

(1)有受寒或摄食生冷史:(2)急性阵发性腹痛(腹软喜按,得温痛减);(3)面色苍白,四肢欠温或冷;(4)恶寒,喜热饮;(5)便秘或腹鸣便溏;(6)舌淡苔白或润;(7)脉弦迟。

上述七项除(2)项必备外再加其任何三项,即可定为寒实腹痛。可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为治。主要方剂为良附丸和芍药甘草汤。

由于小儿肠痉挛中医辨证常呈寒证虚证之象,因之温中补虚、行气散结和缓急止痛是最为常用的治则。除上述寒腹痛证型外,也见因上感等诱发肠痉挛,10例中曾见2例。此证伴有发热面赤,手足心热,口渴引饮,便干秘结,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洪。可用清热通腑之法,如用四顺清凉散(白芍、当归、大黄、灸甘草)加减治疗。同时也可加用行气止痛药物。

“小儿感染后综合征”及其辨证施治探讨

出处:中医杂志 1982年11期25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引起的一组表现相同、持续时间较长、而一般预后良好的综合症候群。

(1)脾弱气虚、表卫失固型。治以健脾益气固表,方用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先服汤剂,治疗1~2周后,服健脾1号糖浆,令其继续服用至痊愈。

(2)正虚邪恋、脾肺两亏型。用清肃余邪,益气养阴之法。方用“板麻汤”(板蓝根9g 生麻黄3g 杏仁4.5g 生石膏15g 北沙参9g 鱼腥草15g 黄芩3g 连翘6g 桔梗4.5g 法半夏4.5g 芦根9g 甘草3g)和人参五味子汤加减治疗。

(3)余邪未清、阴虚低热型。以清热养阴,泻火法治之。用银翘散、叶氏养胃汤合三黄泻心汤加减治疗。常用方为沙参9g 生地9g 石斛6g 乌梅6g 黄芩3g 川黄连1.5g 连翘9g 生谷芽、生麦芽各9g

(4)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型。用益气补血、健脾助运法治之。方用黄苓白术散或八珍汤加减。

(5)湿热蕴结、脾胃失和型。用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法治之,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6)脾胃虚寒、气机失调型。用温中散寒、健脾止痛之法, 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良附丸、芍药甘草汤治之。

结果:显效55例,占37.7%;有效75例,占51.4%;无效16例,占10.9%。总有效率为89.1%。

讨论:

一、多年来我们发现一些病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出现一组雷同的症状,有的经抗感染或对症治疗后可愈,有的甚为顽固。西医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考虑暂名为“小儿感染后综合征”,并探索其中医辨证施治规律。

二、中医文献中类似“小儿感染后综合征”表现的记载不少。系由外感温热之邪和素体虚弱酿成,呈现虚实夹杂之症,其治疗大法,当为扶正祛邪,并须根据邪实和正虚的症情变化,有所偏重,方能取得如期疗效。

三、在辨证施治中,本病的施治重点,从病位言,主要在脾肺两脏;从治法言,则以清热、益气、养阴三法为最重要。应予指出,调理脾胃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四、“小儿感染后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感染和延续状态,感染延续的原因可能是病儿抗病力的不足,或病原体的顽固性所致。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正虚邪恋”的延续状态。也可能为感染后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或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体内营养代谢的失常状态。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辨证施治探讨

出处:中医杂志 1988年5期35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指小儿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以后不久,产生一组与“脾虚”相似的综合征,持续时间较长,可自数月至数年之久。本综合征发病率颇高,对小儿的健康影响很大,以中医辨证施治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与结果

1.脾弱气虚型: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方用健脾1号方加减:党参或孩儿参10g 黄芪10g 白术8g 陈皮4.5g 炙甘草3g 本型共162例,占40.1%。

2.脾肺两亏型:用清肃余邪益气养阴之法治疗。方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党参10g 五味子3~6g 白术10g 茯苓6g 麦冬6g 百部10g 山药15g 陈皮4,5g 甘草4g。本型共100例,占24.75%。

3.脾虚气阴不足型:治以益气补血、健脾助运法。常用参苓白术散或八珍汤加减调治,并指导饮食营养。本型共45例,占11.14%。

4.脾胃阴虚型:以清热养阴、健脾泻火之法治之。方用健脾3号方:生地10g 石斛10g 乌梅6g 白扁豆15g 甘草6g 或加用黄连泻心汤。本型共36例,占8.91%。

5.湿邪蕴结型:治以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法。方用健脾4号方加减:藿香6g 川朴3~6g 姜半夏4.5g 茯苓10g 黄芩6g 地锦草10g 车前草10g 连翘10g 生苡仁15g 滑石粉6g。本型共36例,占8.91%。

6.气机失调型:治以温中健脾、理气止痛。方用健脾2号方:制附片3~6g 干姜4.5g 芍药10g 甘草6g 党参10g 白术10g 木香3g 陈皮6g。本型共25例,占6.18%。

治疗结果

结果:痊愈128例,占31.68%;显效76例,占18.81%;好转158例,占39.11%;无效42例,占10.40%;总有效率为89.60%。

讨论

经西医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能获效,有的还变重,经停用抗生素类西药,单纯应用以健脾为主的方剂进行辨证施治后,病儿食欲转佳,体重增加,面色转为红润,出汗减少或停止,反复感染的频度减少或消失,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健脾药物能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能力。

孟氏增免方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6年4期30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90年代初由上海市中医医院儿科孟仲法主任医师首次提出的新概念。该项临床研究成果,当年曾经上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获得认可。它是指小儿(多见于6岁内)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的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征群。患儿厌食,乏力,便通失常,睡眠不良,消瘦,身高、体重落后于同年龄,其中以厌食为最突出的主诉。病情迁延、反复,可达数月到数年之久。一旦形成,仅用西药抗感染治疗难于见效,甚至反使病情加重,而采用以健脾为主的中医辨证施治,常能获得良好效果。

诊断标准:(1)有1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或伴有发热病史的患儿,在感染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后存在脾虚证的症状和体征者。(2)常见症状为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包括便溏、干结、便秘)、睡眠不良、磨牙、异嗜、腹痛。(3)常见体征为消瘦(包括身高、体重落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面部有花斑,扁桃体慢性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舌质淡或淡红,或舌质红、花剥,苔白腻或黄腻,脉细弱或指纹淡、淡红等。(4)实验室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降低。凡存在上述(1)条情况,又有(2)、(3)条所述症状,体征3项(包括3项)以上,并有(4)条阳性者,即可定为本征。

治疗方法:增免方组成:太子参、炙黄芪、仙灵脾、黄精、五味子、白术、麦冬、甘草。以上药物按不同年龄给予不同剂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一般两个月为一个疗程。

治疗效果:显效45例,占67.16%;有效16例,占23.88%;无效6例,占8.96%。总有效率为91.04%。

讨论

一、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中医乃把此病归纳为“虚证”范畴。古人对时邪发热后出现的虚证,与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证候群颇为接近。

二、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感染后出现以脾虚为主的证候群。调理脾胃乃是治疗小儿感染后综合征的关键所在。

三、增免方具有益气健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

小儿脾虚纳呆症的临床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81年8期34页

摘要:脾虚纳呆小儿是指以纳呆(食欲不良)为主诉,兼有“脾虚“表现的病儿。

诊断标准

主症:①纳呆(存在2周或2周以上);②便溏;③腹胀;④消瘦;⑤乏力。

次症:①面色少华,或苍白,或萎黄;②浮肿;③呕吐或呃逆;④困倦思睡;

⑤内脏下垂;疝气或脱肛;⑥舌淡苔白;⑦脉弱或缓。

凡患儿具备上述主症中①和其它四种任何一项,再加次症中任何二项者即可作

为脾虚纳呆证的观察对象。

二、辨证分型

1.脾气虚型:①气短;②倦怠;③眩晕;④多汗;⑤内脏下垂,或疝气,或脱

肛。

2.脾阳虚型:①肢冷;②喜热饮;③恶风或畏寒;④久泻;⑤口泛清水;⑥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①低热;②面颊潮红;③口渴;④大便干结;⑤舌干红,苔白或花剥少津;⑥脉平滑或细数。

4.脾虚湿阻型:①浮肿;②身重;③肢困;④脘腹胀闷;⑤苔白腻或黄腻;⑥脉濡。

三、治疗方法

脾气虚型予健脾益气基本方:党参9g 黄芪9g 白术9g 陈皮4.5g 炙甘草3g;脾阳虚型予补脾助阳基本方:党参9g 白术9g 制附片2g 干姜1.5g 茯苓9g。脾胃阴虚型予益胃养阴基本方:生地9g 石斛6g 甘草9g 乌梅9g 白扁豆9g。脾虚湿阻型予健脾利湿基本方:藿香5g 苍术9g 厚朴3g 黄芩3g 车前草9g。四种基本方都做成浓缩糖浆剂,每剂深缩成20ml(一日量)。服用时间,最少2周,大部分在4周内,个别稍长。

治疗结果:显效26例,占24%;有效36例,占33%;好转26例,占24%;无效20例,占19%。总有效率为81%。

实验室指标观察

1.尿液淀粉酶含量测定采用温氏(Winslow)法;2.24小时尿液中17-羟和17-酮含量的测定:采用Raddy和Kornel改进法;3.机体免疫功能测定,作了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玟瑰花环形成率的测定。

讨论

一、小儿脾虚纳呆症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纳呆是脾胃功能失常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后胃气受损,或余邪留于脾胃,未得适当治疗所致。脾虚纳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健脾,但健脾首先必须开胃。常用的开胃法是芳香开胃法和养阴开胃法。前者可治寒湿秽浊之邪引起的胃气闭塞,后者则治胃津受灼,胃阴不足的胃气闭塞,脾气虚病儿较多表现有胃肠动力功能方面的障碍,而脾胃阴虚病儿较多表现为消化分泌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现代医学认为食欲不良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往往找不到病因,常用“神经性厌食”这一诊断名称。

三、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中医的脾,可能指的是现代医学的胰。测定淀粉酶含量作为确定“脾虚”存在与否的指标。提示了小儿“脾虚”时有胰腺分泌消化酶功能的降低现象。

四、24尿17-羟、17-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似说明,部分脾虚纳呆病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甚趋活跃,且有亢盛倾向。

免疫功能方面,其淋巴细胞转化变和斑瑰花环形成率低于正常值。提示“脾虚”时机体的卫外功能是不足的,也证明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立论是有其客观依据的。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出处:第七届全国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1页

摘要: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作者多年来在儿科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儿科疾病的新概念。这一新概念包括了小儿在长期的反复感染后所出现的临床现象。常具有定型性,其表现类似中医的脾虚证,应用健脾、理脾的治则和方药,可获得良好的治效。因此把这一因感染引起的定型临床表现定名为“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本文对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诊断提出了诊断标准。诊断标准除临床症状体征外,也例入了实验检查的内容,使诊断更具客观性。在治疗方面确定了中医的辨证分型和治疗的基本方剂。并强调食疗营养的配合。临床治愈率为92%。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结合3798例临床分析)

(1)常见症状:厌食;乏力;多汗;口渴;便通失常;发热及鼻塞咳嗽;

(2)常见体征面色异常;舌苔异常;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脏杂音;肺的病理呼吸音;体重身长的落后;

(3)实验室检查所见: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尿淀粉酶测定;尿中17羟及17酮;免疫功能方面的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班瑰花环形成试验;

(4)血液免疫球蛋白测定:血中免疫复合物;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情况。

中医辨证分型

(1)外邪未清,脾弱气虚型;(2)脾肺不足痰浊留恋型;(3)脾虚肾亏,气阴不足型;(4)湿邪蕴结,纳化失司型。

治法:清热理脾,扶正祛邪。健脾方:党参15g 黄芪15g 茯苓9g 陈皮4.5g 白扁豆15g 炙鸡内金4.5g 甘草4.5g 大枣6枚。

抗感方:白花蛇舌草15g 水仙草15g 蒲公英15g 黄芩6g 白术9g 生黄芪12g 赤芍6g 甘草6g。

益脾方:北沙参9g 紫菀9g 白前6g 水仙草10g 光杏仁6g 半夏6g 当归6g 蒸百部9g 生黄芪9g 五味子6g 陈皮4.5g 甘草4.5g。

增免方:太子参15g 炙黄芪15g 仙灵脾6g 黄精6g 五味子6g 麦冬76g 白术9g 甘草6g 灵芝6g。

加减:口渴舌红厌食明显者加用生地10g 石斛10g 乌梅6g。睡眠不佳,兴奋多动者可加酸枣仁6g 远志6g 夜交藤9g。咳频喘促者可加紫菀9g 白前6g 胡颓叶10g 灵芝6g 干咳无痰,咳频咽痛者可加北沙参10g 天竺子、绿梅花、麦冬各6g。便秘者可加生地12g 郁李仁6g 腹痛胀满肠鸣者可加香附6g 木香6g 白芍9g 延胡6g。

食治配合方法

(1)病儿饮食要点①要求家长减少病作糖食,禁吃炸烤煎食物;②3岁以上孩子每日给鱼、虾、禽蛋瘦肉等不少于50g;③多组孩子吃豆类及其制品;④多给病孩吃香菇、蘑菇、木耳等菌类食物及绿色蔬菜;⑤例出钙、锌、铁、铜、锰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千知家长选用给病儿常吃。

(2)提供常用食疗药膳方,①杞黄鹌鹑;②银香煎;③双黄百合粥;④五味黄芪鹌鹑蛋。

治疗结果:显效1292例占34%,有效2209例占58%,无效297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讨论

小儿感染脾虚综合征是由感染和脾虚两个概念组成的。感染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尤以呼吸系统更为突出。经过多年来对此类数以千计的病例的长期观察,应用以健脾扶正、清热祛邪为主的治疗方法,获得比仅用抗菌素以抗感染的治法更为有效的结果。感染是现代医学的概念,脾虚则为祖国医学中的概念,“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一名,反映了中西两种医学在实践中的自然结合。

脾虚与本征的关系问题。由于本征引起脾虚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因此在诊断时必须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弄清原发的感染疾病,辨明现在的脾虚证型。

中医的“脾”涉及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多脏器、多种组织的功能。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广泛分布着多种内分泌细胞组成的胃-肠-胰内分泌系统,是机体稳态调控的一个中心。脾虚是由于广泛的消化系统机能障碍,进一步引起全身适应调节和营养代谢的失调状态。

本征与免疫和营养代谢的关系。近代研究人体免疫是遗传制约的。已知人的第6对染色体上存在着免疫反应基因区,用以调控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由于这一遗传基因的差异,而导致易于发生本征也属可能。在营养代代谢方面来看,病儿体内微量元素代谢的失常很为突出。此类病儿有明显的缺锌症状,发铁低,发铜低,发镍低值。

辨证施治和食治相结合的效果探讨。外感发热为病后不食的主因,清热养阴也就成为主要的治则,着眼点为脾肺、肾三脏。此三脏与机体的营养代谢、免疫状态、整体调节等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在健脾、润肺、补肾的许多中药中具有对机体整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是调动机体的内部因素,通过自身的调节平衡来实现的。如调节失常的免疫功能,使之恢复稳态和平衡,消除有害的自身免疫,改善胃肠的消化和吸收,恢复营养代谢的正常和平衡。

多动症小儿头发铅含量与治疗

摘要:小儿多动症被认为是一种边缘性的神经精神异常,一般称之为大脑功能障碍综合症。其原因认为与围产期脑的受损、婴儿期严重营养不良及环境污染等有关。

临床表现及诊断:将此类病儿分为多动状态和多动症二种分别拟定诊断标准。

1.多动状态

主征:(1)动作明显过多,活动过多;(2)脾气急躁,多哭易怒;(3)大小便难于养成习惯;(4)睡眠不良。

次征:(1)食欲不良,喂食困难;(2)遗尿或尿频;(3)口渴多饮;(4)大便干燥或便秘;(5)深浅反射偏亢。

2.多动症:以年长儿为多见。

主征:(1)动作明显过多,活动过度;(2)注意力不易集中,行为无目的性;(3)情绪不稳,喜怒无常;(4)脾气倔强,常冒失无礼;(5)听觉辨别力和语言表达力差;(6)学习成绩不良。

次征:(1)食欲不良,偏食明显;(2)睡眠欠佳;(3)大便干燥或便秘;(4)精细动作困难;(5)张口试验阳性或深浅反射偏亢;(6)脑电图示弥温性节律障碍。

凡病程在六个月以上,具上述二类中主次征各二项或以上者可分别确定为多动状态或多动症。

发铅测定情况:发现发铅含量明显高出同年龄性别正常值。

治疗方法:我们采取了辨证施治和药膳食疗相结合的治疗措施。

1.以“宁心安神降铅汤”为主方,党参10g 黄芪10g 酸枣仁6g 钩藤6g 金钱草10g 土茯苓6g 丹参6g 桑椹10g 乌梅6g 甘草6g。每日1帖,连服1个月,根据症情适当辨证加减。

2.聪宁散及聪宁饼干,黑大豆、绿豆、桑椹、土茯苓、枣仁、甘草等研粉制成聪宁散,每次服2g,日服2次,六岁以上加倍。或将聪宁散按含5-10%比例制成聪宁饼干每块含量为0.5g,给小儿服食,每日至少按散剂用量比例服食,多服无妨。可连续服用数月。

3.饮食注意,可以多吃健脾补肾的平性食物和降铅健脑食物。具体来说要控制糖和脂肪的过度摄取,有利神经递质的正常产生和代谢的维持,如多吃海鲜鱼类食物,菌类食物。

治疗效果:显效38例(24.51%);有效83例(53.5%);无效34例(21.93%);总有效率为78%。

讨论

一、小儿多动状态及多动症属常见病,在七岁前发病,病程超过六个月,有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等表现,并排除广泛性的发育异常及狂躁性精神病,即可加以确诊。中医认为多动症属先天不足,精血有亏、心肾失养,心脾皆虚导致阴阳失调,神明不足所致。

二、近年来发现此类病例有所增加,在发的微量元素检测中发现铅的含量偏高,大大超过其正常平均值。

三、来诊病儿病程较长,除了按健脾、宁心、安神、滋补肾水的治则外,通过药食结合来达到目的,特别要提出的是土茯苓、甘草、金钱草、绿豆、金针菇、乌梅等对体内过多的铅的排除和降低似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