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经明(全本)

为医为师 亦儒亦仙——贺著名老中医邵经明教授百岁寿辰

□ 许敬生 河南中医学院

邵经明教授近照

在当今中医界,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已屈指可数,而其中寿达百岁高龄者,有几人欤?河南中医学院邵经明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邵老是我国知名针灸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是当代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荣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

邵老从医80余载,执教半个多世纪。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尤精于针灸,在学术上多有独到之处。他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准确诊断;针灸取穴少而精,重视特定穴的应用,擅用背腧穴治疗脏腑病;针刺手法师古而不泥古,将针刺与气功融为一体,创出一种热感手法,尤其对火针、三棱针的应用多有发挥;他研创的“三穴五针法”治疗哮喘,独具匠心,疗效不凡,堪称针灸界奇迹。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喘病的多中心临床评价”作为中医临床适宜推广项目向全国推广,学界已将该技术编入本科教材中。他的学生、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杨永清教授说:“25年来,我运用邵老针灸治疗哮喘的经验指导临床与实验研究,成功申报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邵老传授针法的论文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SCI)上。”由此可见邵老的学术影响。

邵老不仅医术精湛,更是医德高尚。他把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名句,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亲笔书写下来放在诊室的办公桌上,并要求弟子们反复诵读,充分显示了大医的仁爱之心。他心连广宇,志存大道,一生淡泊寡欲,粗衣粝食,勤奋读书,老而不倦。对于公益事业,却每每慷慨解囊。他曾多次捐款并自愿交纳高额党费,1999年,他又将几十年省吃俭用积攒的十万元钱全部捐献给河南中医学院,建立了“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全院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元代著名学者戴良先生,曾满怀激情写了一篇《丹溪翁传》,向世人介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光辉灿烂的一生。他意味深长地引用《左传》中的一句话:“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指出像丹溪先生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圣孔子所说的正直诚实博学的益友,怎能只把他看作医师而轻视他呢?面对邵经明老先生,我也不由得自问:难道我们只把他看作一位医生吗?

在8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救治过多少人的生命!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活动中,他教育过的学生,有谁能数得清?一百年的岁月沧桑,他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那丰富多彩的阅历本身就是一篇壮丽的诗章。他精湛的技艺,高尚的人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蔼可亲的笑容,本身就是一座丰碑。这座丰碑早已耸立在河南中医学院全体师生心中,早已耸立在广大中原父老心中。这座丰碑也是一面镜子,它使正直的人奋发向上,使奸佞者羞愧,使贪婪者汗颜!

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邵老正是一位“仁者”。他仁心广厚,宁静致远,所以健康长寿。同这位心底充满光明的人在一起,如沐春风,总能感受到一片灿烂的阳光。

人们常说:福星高照,瑞气临门。邵老就是河南中医学院的福星,也是河南省以至全国中医界的福星。这颗福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更加耀眼夺目,也必将给我们带来吉祥瑞气。

我同邵老相识近四十年,且有幸做了多年的邻居。邵老不仅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前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虽然我们从事的专业不同,且年龄相差三十余岁,但是“振兴中医”的共同愿望使我们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受益良深,最终而成为忘年交。此生当中,我一直为能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自豪。

十年前,在庆贺他九十寿辰的时候,我怀着钦佩之情,曾赠他一副对联,并特请著名书法家朱忠宝教授书之:“一根银针,一腔真情,一心一意育桃李;一支艾炷,一团火焰,一生一世济黎民。”如今,值此庆贺先生百岁寿辰之际,我再赠一副对联,并再请朱忠宝教授书之:“心连广宇,厚德铸鹤体,为医为师丽天地;志存大道,博学养松形,亦儒亦仙昭日月。”

望着这样一位慈祥可敬的睿智老人,我不由得浮想联翩:他像一只仙鹤,神韵高雅;他像一棵苍松,伟然挺拔;他像一座高山,顶天立地;他像一条大河,奔流不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邵经明心系教育事业捐百岁生日礼金

本报讯 最近,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著名针灸学家邵经明教授百岁生日,亲戚朋友上门祝贺。虽在病中,他心中挂念的还是党的教育事业,将所送礼金32500元全部捐给了三附院,该院将其中一万元注入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其余用于对学生的奖励。

1999年,为了振兴中医教育事业,邵经明把30多年积攒的10万元存款捐给了河南中医学院,学院为此成立了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截至目前,已有3批先进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受到奖励。

共产党员邵经明从医80年、活人无数,执教50载、桃李满天下。他将一生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而自己却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现在他虽身患重病,可他无私关爱青年一代的事迹却在师生中广为传颂。(韩进武)

邵经明:“乐悠悠,无忧虑,不生闲气,多吃红烧肉。”

邵经明

大德大智者大寿

□ 海霞 本报记者

邵经明,1911年出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针灸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是河南省针灸事业发展的奠基人和带头人。

今年5月,河南中医学院为邵经明教授举办了百岁寿辰庆典和学术思想研讨会。虽已是百岁老翁,但邵经明面色红润,思维清晰。会后,他将获赠的3万多元贺金全部捐赠给学院,其中的1万元注入到设立11年的“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会”中。人们再次看到这个百岁老教授的大仁大智,大德大寿。

大德者大寿

从医80余载,邵经明的人品性格、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术,让人们赞不绝口。邵经明16岁拜师学医,上世纪30年代悬壶乡里。1942年,正值河南兵荒天灾,他买来粮食分给乡亲,免费救治病人,方圆百里的百姓交口称赞。新中国成立后,他下乡医疗,病人排队几公里长,他笑眯眯地一个个耐心治疗;到基层讲课,诲人不倦,毫无保留;他视学生为儿女,学生有了思想问题他耐心开导,有学生病倒在床,他不顾年迈,拄着拐杖上五楼去看望和治疗。

“为人要厚道,心胸要开阔。”他经常教导学生、弟子和教研室的同事。《大医精诚》是他的座右铭,诊疗间隙常与学生们反复诵读。九十多岁时仍坚持出诊,上班拄拐杖,下班时徒弟用自行车推回家。远道来的病人登门求治,他在家中挤出一块地方给病人治疗用,遇到贫困患者还提供吃住。他的好人品、好脾气和乐善好施,在同事和病人中流传,几十年来,在老家、在学院,许多人都能举出一个个感人的例子。

1999年,他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省吃俭用积攒的1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献给学院,设立了“邵经明教学奖励基金会”,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反复叮嘱不要张扬。今年5月,他将在“邵经明教授百岁寿辰庆典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获赠的3万多元贺金全部捐赠给学院,其中的1万元人民币,又注入到奖励基金中。1989年、1990年、2008年,多次一次性缴纳千元党费和千元各种捐款。

“邵老百岁,是大德者大寿呀!”得到邵经明帮助过的人提起他,都感激不尽。他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助人为乐。平时有同事、学生、弟子有困难,经常三百元、五百元地接济,即使年事已高,只要听到谁有困难,他都让学生、弟子送去资助。

百年岁月,虽经历了世纪的风雨沧桑,但无论是兵荒马乱年月的生计奔波,还是壮年时教学、临床的不辞辛苦,以及古稀之后克服病痛的传承医术,他始终博爱仁慈,朴实谦虚,对待一切人和事都能豁达宽容,心平气和。

大智者大寿

邵经明医术高明,手到病除,学生遍及海内外,在全国针灸界德高望重,久负盛名。他研创的“三穴五针一火罐”治疗哮喘技术已在全国推广,用火针和三棱针治疗瘰疬、流痰等可谓一绝,其“热感手法”让人叹服。他的才智不但使他成就为著名中医专家,而且在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他的胸怀和睿智。

智者乐观、谦逊。他常说:“己愈予人己愈有,己愈教人己愈多。”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这在亲朋好友中有口皆碑。

“乐悠悠,无忧虑,不生闲气,多吃红烧肉。”有病人向邵经明请教长寿之道,他笑眯眯的回答让满屋的病人和学生笑成一团。

智者朴实、幽默。他生活节俭,饮食上基本不挑不捡,杂粮、蔬菜、肉都爱吃,但对红烧肉还是有点偏爱。老伴的手艺不错,他几十年来一直享受这个美味,只是高龄后有所减少。他喜欢喝茶,根据自己的体质主要喝红茶、花茶,有时少量喝点酒,每次只喝两小杯。

“邵老可逗了,爱开玩笑。”有些病人因为敬畏邵老的名气,初次找邵老看病时有些拘谨,接触几次后就被邵老逗乐了。邵经明爱笑,同事、学生、病人和邻居们熟悉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连玩耍的孩子们见了邵老都要喊几声“老爷爷”才离开。

邵老青壮年时不太注意身体,高强度的临床、教学工作,使他50多岁时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年轻时由于吃饭快损伤了食道,晚年发展为食道癌(一直没手术、化疗、放疗,在家人细心照料下至今无大碍)。中年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保健。他起床较早,之后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下午有空时练练书法。八九十岁后腿脚不灵便了,太极拳打得少了,但仍坚持练气功。他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闭目似睡,其实这是在练静功和卧功。他独创的“热感手法”使患者或局部,或全身,或循经感传产生热感,甚至出汗。他的弟子、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针刺效果与老师有差距,可能与老师习练气功有关。

“脑子要用,手脚要动。”百岁的邵老虽然中风后说话不清,但他思维清晰,表情丰富,常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如孩童般在各个房间中穿行,有时还伸伸胳膊练练拳,拿起毛笔练练书法。

邵老的老伴90多岁了,性格温和,还在无微不至地照顾邵老。儿孙事业有成,孝顺老人,全家其乐融融,学生、弟子也经常来看望,正如邵老所说“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