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产业在保健视野中崛起

时间
2003-11-18

1大黄将开启保健产品思路

2003年10月15日在京举办的“中国国际保健节”上,开办了大黄与人类健康专题论坛,我国资深专家从各个方面共同研究探讨了大黄、运用大黄及促进大黄更快地走向世界等议题。

目前,大黄已成为治疗便秘及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1975~1978年,欧洲学者曾召开过两次有关大黄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从而确定了把大黄在治疗便秘以外的领域列为大黄研究的新课题。1987~2001年以来,我国专家焦东海、胡世林教授先后发起了三次全国大黄研讨会,对促进我国大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专家认为,大黄有着广泛的多靶点生物活性和一药多用的特色,因而在保健产品领域有着宽广的前景。近20年来,我国有7位著名院士和众多教授出版了大量专著和研究论文,证明了大黄在中药中的重要地位,大量的研究和临床也证实大黄已走出了主治急症的局限。在治疗急性病的同时,在减肥、降脂、排毒、抗衰老等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据统计,目前国家标准中药有800多种用了大黄,是在中药组方中应用范围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数不多的几种重要中药之一。

据了解,全世界共有60余种大黄,中国有40余种,因大黄品种不同,其治疗作用及毒副作用相差很大。研究和长期临床实验表明,在众多的大黄中,只有我国生产的三个品种的大黄为正品大黄,其中又以青海的唐古特大黄为大黄极品,该品种出口日本等17个国家,在我国使用也最为广泛。目前,市面上许多畅销的品种和许多专家都极力推荐和使用唐古特大黄。

出席论坛的专家有世界上首次运用复方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急症,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起到重要作用的吴咸中院士,以及使用单味生大黄及其制剂治疗10余种病症、十多万例次临床,在大黄研究方面出版16本专著的焦东海教授、我国著名生药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药学院郑俊华教授、我国药材生物学研究专家胡世林教授、大黄化学成分研究专家杜上鉴教授、大黄复方临床应用研究专家徐蒙副主任医师及青海省绿色药物研究所所长杨永林。

2开创减肥降酯+排毒先锋

在众多减肥降脂保健品中,许多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如大黄、决明子、芦荟、虎仗、何首乌等成为原料首选,它们的有效化学成分大致为黄酮、皂苷、鞣质、纤维素和蒽醌等。其中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草药如大黄、决明子、芦荟、虎仗、何首乌等在减肥降脂保健品的配方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大黄,具特殊的重要地位。

大黄降脂作用取决蒽醌类成分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工学院杜上鉴教授介绍,大黄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蒽酮类化合物、鞣质及其前体、另有芪类和萘衍生物、色原酮、甾体、脂肪酸、挥发油、草酸钙、葡萄糖、果糖和淀粉等150种以上。其中蒽醌及蒽酮类成分具有强烈的致泻作用,这是大黄具排毒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大黄的减肥降脂作用是它存在的多种成分(蒽醌和蒽酮、芪甙、鞣质、多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黄的降脂作用研究最初由日本大阪大学药学部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药理试验结果提出,上海市率先做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成果经多次鉴定,国内外不同的机构经10多年的反复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均得到一致结论。

药理试验分别由上海第一医科大学药理教研组、上海中医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和德国Hochest公司进行。这些单位从不同角度进行药理试验,均得出一致的结论:大黄具有显著的降低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而且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用酶抑制剂模型筛选大黄减肥降脂的有效成分,从大黄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2个纯化合物,确定d-儿茶素和低聚糖为降脂有效成分,其中的低聚糖对胰脂肪酶具抑制作用。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认为,大黄酸可以阻断脂肪合成,为降脂的一个有效成分。

大黄排毒功能显著

现代研究指出,人体从外界摄入食物、空气和水之后,在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过程中,那些残存并滞积在体内的各种废物(即为内源性内毒素的滋生地),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如不得到清理,任何补品包括药品都不会发挥很好的疗效,所以人体清理是一种新的长寿观念。

试验证明,大黄能明显降低出血性休克时大鼠血中内毒素水平,减轻内毒素所致小鼠小肠粘膜损伤。大黄抗内毒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加肠管蠕动,促进肠道内各类废物和内毒素的排除。大黄具有通里攻下和退热作用,这是治疗内毒素引起的急腹症的基本功能。

大黄的排毒作用是显著的,在药理和临床试验中,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从大黄中分离到的纯化合物,其效果往往不如大黄总体。除去蒽醌的部位,其活性也不如总体。说明大黄致泻成分对大黄各类生物活性的发挥起重要的推动作用。由蒽醌和蒽酮类化合物所引起的排毒作用是大黄众多生物活性的重要组成,各类化学成分之间,彼此相辅相成,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大黄中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具双相作用,它既有致泻的蒽醌类衍生物,又有止泻的鞣质,当鞣质积累到一定量时,它的收敛作用起主导,从外观看,似乎排便不像以前那么畅快,实际上,抑制脂肪合成等作用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