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辨治窦性心动过缓

时间
2005-01-17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轻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黑蒙晕厥、神疲乏力等症。

窦性心动过缓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其病变在心,但又不止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阐述了心脏与其他脏腑间的关系,说明无论哪一脏腑功能失常,均可影响心气的正常活动而发病。因此,从五脏辨治窦性心动过缓,可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心气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正虚等可导致心气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无力鼓动心脏搏动而发病。久病致瘀,瘀血阻碍心脉,使血行缓慢也可发病。若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出现心阳虚,则病情加重。临床特征:心悸,心累,动则更甚,头晕乏力,自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方用五味子汤。若兼畏寒肢冷等阳虚症者加附子、桂枝;若兼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瘀斑,脉涩等瘀血证者加三七、丹参、桃仁、红花等治之。

风寒犯肺

肺与心同居胸中,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对人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能促进心行血,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器官。因此,风寒之邪侵袭肺脏,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机失于调节,百脉壅塞,以致血行不畅,阻碍心脏搏动而发病。寒凝则血瘀,瘀阻心脉亦可发病。临床特征:心悸,胸闷,恶寒或背恶寒,面白,舌苔薄白,脉迟紧。方用麻黄汤。若兼神疲乏力,脉虚弱等气虚者加红参、黄芪;寒者加干姜、细辛;兼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丹参、川芎等治之。

脾胃亏虚 中气下陷

脾气以上升为顺,胃气以下降为和,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人身气血的正常运行起着协调作用。心气也源于脾胃。若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致脾胃亏虚,中气下陷,不能贯心脉以行血液,气虚则无力鼓动心搏而发病。脾虚生湿,湿聚为痰,痰浊阻于心脉亦致病。临床症状:心悸,心累,动则更甚,头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方用补中益气汤。若兼气滞腹胀加枳壳、厚朴;兼腹泻加茯苓、山药;兼痰浊加二陈汤。

肾阳不足 水气凌心

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故有“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之说。肾阳对人体内津液的输布、排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且肾阳又能上济于心。如果肾阳亏虚,蒸腾气化无力,不能将体内的水液输布、排泄,停聚体内则为饮,水饮上犯于心,阻碍心脉,则导致心搏减慢;肾阳虚不能鼓动心阳,亦致心跳减慢。临床表现:心悸,胸闷,眩晕,倦怠乏力,怯寒肢冷,小便不利,舌质淡而胖嫩、苔白厚而滑腻,脉弦迟。方用五苓散。若肾阳虚较甚者用真武汤,肾阳虚无水饮内停者用右归饮治疗。

肝气郁结

肝为多气多血之脏,具有调畅气机、贮藏血液之功。肝气调畅则血液在体内有序运行,可见肝气以舒畅为顺。若因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气滞血亦滞,以致血液运行迟缓而发病。气滞则血瘀,气郁日久化火,火灼津成痰;痰、瘀阻于心脉亦可发病。临床特征:心悸,胸胁满闷,心情抑郁,喜叹息,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弦迟有力。方用逍遥散。若气滞甚者加香附、青皮、佛手;若心悸甚者加茯神、酸枣仁、合欢皮;兼瘀血者加桃仁、红花、郁金、三七;兼痰浊者加二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