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促进糖尿病控制

时间
2005-11-17

在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到来之际,记者从在京举办的“治疗达标,始于足下——HbAlc<7%”糖尿病防治研讨活动上获悉,近期世界上多个研究证明,甘精胰岛素(rDNA源)注射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控制不良患者的血糖达到控制目标。

据有关专家介绍,今年9月10日~15日在希腊雅典市举办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第41届年会,公布的SAFIR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从使用中效胰岛素(NPH胰岛素)的传统强化胰岛素治疗(ICT)转为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该研究观察了367名应用ICT、平均HbAlc水平<7%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10周)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些患者不论以前接受NPH胰岛素注射次数如何,转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后HbAlc水平均有下降:以前每天注射一次NPH胰岛素的患者,HbAlc水平从6.87%下降到6.66%(P<0.001);以前每天注射两次NPH胰岛素的患者,HbAlc水平从6.95%下降到6.69%(P<0.001);以前每天注射两次以上NPH胰岛素的患者,HbAlc水平从7.25%下降到6.89%(P<0.177)。另外,患者转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后,其空腹血糖(FBG)水平也有显著下降。而连续性动态血糖检测(CGMS)和传统的血糖监测表明,转换治疗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次数与以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在另一项名为APOLLO的研究(包括试验1~试验5)是2005年6月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年会上发表的,共有418名2型糖尿病患者被纳入这组研究中。该研究目的是评价强制性剂量调整方案和强化剂量调整监测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试验1~4进行了24周;试验5进行了44周。其中,试验1没有直接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监测,而试验2~4的FBG目标水平以及试验5的FBG目标水平和餐后血糖得到严格控制(基础胰岛素的FBG≤5.5毫摩尔/升;在试验5中,速效胰岛素的餐前血糖≤5.5毫摩尔/升及餐后血糖≤7.5毫摩尔/升)。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额外拜访或每周电话提醒的强化剂量调整方案,使绝大多数应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加基础或餐时胰岛素患者的HbAlc接近7%的(研究1为7.99%;研究2为7.2%;研究3为7%;研究4为7.15%;研究5为6.76%)。在强化监督下,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至FBG水平≤55毫摩尔/升,可使患者HbAlc水平≤7%。研究者认为,甘精胰岛素是通过重组DNA技术用非致病微生物制造的人类胰岛素类似物。它可以对人类胰岛素分子含有的两条氨基酸链——α链和β链进行修饰:在β链上加上两个带静电的精氨酸;α链上一个带正电的天冬氨酸残基被一个中性的甘氨酸残基取代。这两个分子修饰是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性的关键:含有药物分子的酸性溶液一旦被注射到皮下,药物分子会形成微沉淀,这样会延迟药物吸收入血的速度结果是药效持续时间达24小时,且无峰值,适用于需要持续胰岛素血药浓度以控制高血糖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

据介绍,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HbAlc<7%的糖尿病控制目标,已得到公认。而欧洲糖尿病策略小组和美国内分泌学会推荐的HbAlc<6.5%的治疗目标,目前被认为很难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