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创新打造超威粉通心络

时间
2006-06-08

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有效成分吸收更加迅速,药物疗效显着提高,总有效率提高5.7个百分点;

药物均匀性更加一致,胃肠道反应显着减少、服用更加安全方便;

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成果鉴定认为:通心络超威粉技术首次明确了超威粉粒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使动物药制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被列为国家“973”项目代表方药和国家高新产业化示范项目。

络病理论孕育出特色中药

2005年7月1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2005~2006年度立项的“973”项目,由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北京阜外医院、复旦大学等国内10所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共同申报的“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中标国家“973”课题,吴以岭教授被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而超微粉通心络胶囊正是在创新的络病理论指导下诞生的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特色药物。同时,它也成为国家“973”课题深入研究中药防治血管病变的代表方药。

吴以岭教授致力于络病理论研究20余年,提出络病理论研究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诊断与治疗。通心络胶囊在国内首先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理机制,提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的病机新认识。并首先把搜风解痉入络药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从而开辟了应用中医络病理论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新途径。2000年,该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首次获得此项最高奖励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也使络病理论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独特组方赋予特殊药效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主要由血液和血管两大病变形成,中医病理机制为络脉瘀阻、络脉绌急和络虚不荣。其血液病变主要是黏稠凝聚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或中断;血管的病变主要存在四个病理环节: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微小血管损伤等。通心络将益气药人参与活血化瘀、搜风解痉的五种虫类通络药共用。其中水蛭、土鳖虫是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可以疏通络脉瘀阻,降脂抗凝,促进血流;而搜风解痉虫类通络药全蝎、蝉衣可针对络脉绌急的病理,具有维护血管内皮功能、解除血管痉挛作用;冠心病的发病,总以气虚为本,络虚不荣,所以用人参补心气、益气通络。因此,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降脂抗凝,疏通络脉瘀阻,解决血液病变,而且可以抗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修复微小血管损伤,解决血管病变。

*降低血脂、抗血小板聚。

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黄元伟教授等通过高胆固醇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动脉硬化指数,保护血管内皮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罗海明教授等研究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GP2b/3a受体活性影响时发现,急性心梗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口服通心络胶囊两周时对避免不稳定斑块处血小板的进一步积聚,防止病情恶化与反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维护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郭静萱教授在进行改善和修复血管内皮实验时发现,通心络能改善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增生、降低血液中缩血管因子ET水平,升高血液中扩血管因子NO水平,能够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全面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防止心脏事件发生。中国医科大学曾定尹教授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能有效缓解血清素诱发的冠脉痉挛。

*抗动脉硬化、稳定易损斑块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等实验研究表明,通心络可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对于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作用。山东医科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研究证实,通心络能改变斑块组织学构成,增大斑块密度,稳定动脉硬化斑块。

*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

北京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等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能明显保护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和微血管的完整性,显著降低猪急性心梗再灌注无复流区面积与结扎区面积之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伟教授研究表明,通心络可明显抑制心梗后心室重构。董为伟等研究发现,通心络能够通过促进脑缺血半暗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大量表达而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先进技术赋予通心络高品质

中医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科技含量是不容置疑的根本问题。以岭药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严格按照国际GMP、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规范工艺流程,生产车间全部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紧紧抓住现代中药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两大关键环节——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取分离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并且建立了QA、QC的质量保证体系,把多种现代生产工艺、质控标准应用于药物的生产、检测流程中,并且建立了符合GAP标准的种养殖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了通心络的高品质。

作为紧步世界医药高新技术的以岭药业,为使通心络胶囊有效成分更为充分地释放和被吸收、药品质量更加稳定与均一,他们与清华大学材料系合作,历时3年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工艺过程,2001年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成果鉴定认为:通心络超微粉技术首次明确了超微粉粒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使动物药制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吸收充分、疗效提高。研究发现,超微粉通心络胶囊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5.7%,心电图改善率为71.0%,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症状总有效率为91.3%;普通通心络对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改善率为67.1%,缓解患者胸闷胸痛、心悸自汗、气短乏力症状总有效率为88.6%。

胃肠道反应显著减少,服用更加安全方便。超微粉通心络药物均匀性更加一致,胃肠道反应显著减少,急性毒性实验给药量相当于人用量的129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相当于人用量的25、50、100倍三个剂量,均未发现毒性反应。血液学指标、十项生化指标及主要脏器系统均无明显影响,表明服用安全。超微粉通心络胶囊,由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吸收更加充分,因此胶囊较前减小1号,服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