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

时间
2008-12-01

胸膜炎是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炎性病变。有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灸和结核性脓胸。起病一般较为急剧,但也有缓慢的,症状轻重不一,以胸痛为主要症状,一般尚有中、高度不等的发热、畏寒、干咳、胸痛为剧烈尖锐针刺样,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部分病人有时表现为容易出汗,身体虚弱,全身不适,或胸腔积液突增而有胸闷气急,紫绀,端坐呼吸等。也有的可咳出大量脓痰或血性痰,演变为脓胸。可出现杵状指、趾,气管、心脏可向健侧移位。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与结核、细菌感染、变态反应,肿瘤,化学及物理等因素有关。

胸膜炎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剧烈尖锐如针刺样胸痛,发热,干咳。肺功能可有肺活量减低或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变化。听诊闻及肭膜摩擦音,呼吸音减低消失,伴有积液增多时,则肋间隙消失。X线胸部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超声波探测有助朴对胸腔积液的定位、定量。实验室检查白血球增高,血沉加快。胸腔穿刺液化学分析和细菌培养,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亦有助于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在加强抗菌素治疗基础上,适当应用激素类药物,以促进液体吸收;胸腔穿刺抽液和对症治疗等。若并有慢性化脓性炎症,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本病中医多属“胸痛”、“咳嗽”、“发热”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外感阳热之邪,邪正相抗,阳盛于外,故发热畏寒;热乘于上,首取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血乃属阴,赖阳气以运行,气行血亦行,气滞则血凝。邪毒蕴结于胸,阻碍气机,脉络瘀滞血运不畅,以致不通则痛,故胸痛剧烈,似针锥之状,随活动而加剧;元气亏耗,肌腠弛松,津失气摄,则容易出汗,身体衰弱无力;饮停于胸,清阳失于输布,肺气受损,肺络阳气不充,则气促,紫绀,端坐呼吸而不能平卧。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治疗93例,胸水消失时间最短为6天,最长为16天,平均11天。平均退热天数为7.9天,而且愈后无1例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