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位皮炎

时间
2008-12-01

离位皮炎本病是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头面部,严重的也可在躯干、四肢。多于出生后2个多月发病。患儿常较胖,先在前额、颊部发生潮红斑片,伴有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疱疹,常剧痒,因搔抓及摩擦而致糜烂、渗液、出血及结痂等,以后向邻近部位发展,累及头皮、双耳、颈部,重症者可延及躯干、四肢与臀部。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往往因出牙而使病情加重。也有发生于1岁以上的消瘦婴儿,皮肤干燥,伴淡红色斑或扁平小丘疹,表面附灰白色糠秕样鳞屑,或呈片状渗出,边界不清,皮损主要见于面部及四肢,剧痒。

本病患者具有先天性易过敏的体质,故发病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主要致敏原有屋尘(螨)、动物羽毛、真菌、花粉和事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此外,气候突变,感染等常使病情恶化。

根据年龄及本病的症状,易于诊断,但须排除婴儿期脂溢性皮炎及湿疹。

由于有遗传因素,本病治疗困难。加之瘙痒是本病突出的症状,止痒是重要环节。一般选用抗组织胺药物内服,必要时可短期、少量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局部涂用新霉素糠馏油糊剂等。此外,精心护理及合理喂养也是防治本病的重要环节。

中医称本病为“奶癣”等。认为本病多因禀性不耐,内有胎火湿热,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450例,全部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