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生物医药继续升温

时间
2008-12-02

在4月11日~13日举行的2007上海国际生物医药风险投资融资论坛上,数家新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发出的名片显示,他们将办公地点设在了药谷张江。这意味着风险投资对生物医药企业青睐有加,但生物医药并非他们的唯一选择,他们相中的是整个健康领域。

生物医药继续“升温”

生物医药行业以往“吸引风险投资难”的窘境已经在去年发生了改变。据投资银行汉理资本中华区负责人介绍,风险投资最为活跃的美国市场2006年的数据显示,生物医药行业重新回复为投资家们眼中的“香饽饽”,占据了美国风险投资市场30%的份额。

在中国,虽然只有大约2%的风险投资基金落在生物医药领域,并且这一比例不会得到迅速提高,但绝对值金额却水涨船高——生物领域风险投资在2005年为11亿美元,是2001年的10倍,2006年为18亿美元,“升温”的趋势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

“关键是要出现一些旗舰性的中国企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入到生物医药行业。”上述负责人表示,像迈瑞等企业的海外上市案例就是不错的榜样。

投资方向之变

美国博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经理魏建中分析,生物医药重回风险投资者的视线是因为投资方向有了调整。首先,对于风险的控制更为保守,投资环节从药物开发的早期往后期环节转移;第二,投资上市公司而非年轻公司;第三,投资目标拓宽到收益较快的营养保健品和生物能源。

如同国际上的趋势,风险投资在中国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也呈现出向后期转移和向大健康领域拓展的特点。除了研发环节,API和制剂生产亦被投资公司所青睐的。ESP公司投资公司合伙人李子意指出,中国的成本优势显著,比美国节省50%的成本,而且目前中国GMP标准与国际接近,有获得国际委托生产的机会,而且生产企业的风险系数比较低,所以被看好。另外,大型医疗器械设备生产企业也因为成本优势可能获得国际订单,试剂生产则是一个新热点。

HBM投资和管理公司在过去两年直接或间接投资国内生物医药企业2200万美元,其操作经验是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寻找合作伙伴,偏好的产品是能够投放国际市场的产品。

魏建中表示,国内公司可以学习国外成熟的技术在国内率先生产产品,这样容易获得风险资金。“这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几乎没有研发风险,只有市场营销风险。而市场营销风险的可控性远远高于研发风险。”魏建中指出,国内已有这样的企业,并且运作非常成功。

几乎所有的风险投资者都认为,目前中国能够吸引海外资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政策变化可能出现投资机会。比如,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后先后有多家海外公司参股国内大型医药流通集团。

曼哈顿资本集团首席执行官叶锋指出,除投资于医药和医疗器械外,资金会日益关注引入新商业模式、可以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项目,热点有:非基本医疗服务(可以商业化的医疗服务),如眼科、牙科、肿瘤、妇科和儿科等诊治医疗服务;引入连锁经营理念的美容、保健、护理服务等,曼哈顿资本集团正在计划投资一个连锁高端肿瘤诊断治疗项目。

突破才能改观

不过,风险投资公司对于在中国投资生物医药行业还是有几个担忧。

首先,介入和退出方式目前仍旧没有大的突破。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指出,目前的政策适合外资直接对产业投资,比如设立工厂等,而非风险投资,主要的难题在于介入方式和退出方式,如何高效地利用外资,并且透明、规范地操作是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魏建中认为,我们可以向IT行业的经验学习,比如通过海外上市形成投入资金的顺利退出、反向兼并收购等都可以尝试。

叶锋也指出,随着国内A股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中国本土交易所也越来越显现出上市速度加快、发行和维护成本低、交易活跃等优势,在中国境内活跃的创投机构纷纷开始从国内证券市场IPO退出。

HBM投资和管理公司合伙人李凯军指出,国内需要在程序的设计上更为国际化,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顺利通过国外监管部门的审批。而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也缺乏专业的项目评估团队。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仍不可避免地成为焦点之一。风险投资公司以及跨国公司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顾虑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投资的力度和深度。

融资并非风投一条路

2006年美国的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接近370亿美元,其中风险投资仅为10%,约30亿美元,而公开上市和与大公司合作两个渠道各为生物医药公司带来了170亿美元的资金。

论坛透露,目前国内有一批生物医药公司计划在1~2年内在海外市场上市,包括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日本交易所等多个市场。一位筹备海外上市企业的管理者表示,海外上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公开筹集资金,二是在实现产品国际化前,提高企业品牌国际知名度。

辉瑞公司研发上海中心杨青博士引用了辉瑞董事长和全球研发总裁在2007年初的话,表达了辉瑞公司在对外研发合作的积极态度。与此相似的是,近期阿斯利康亚洲研发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也在一个大型会议上公布了其研发合作多个部门联系人的电子邮件。因此,除寻求投资机构的资金投资外,与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合作或者项目性合作也可为国内企业带来融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