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宜食物品

时间
2008-03-07

宜食物品

眩晕之人,宜选择下列食物。

芝麻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本经》中说它:“补五内,益气力,填脑髓。”《食疗本草》亦载:“润五脏,填骨髓,补虚气。”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黑芝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对眩晕属虚者,无论是肝肾不足的眩晕,还是气血亏损的眩晕,皆宜食用芝麻。

桑椹

既能补肝肾,又能益气血,虚证眩晕者宜常食之。尤其是对用脑过度、神经衰弱的眩晕症患者,更为适宜。历代医家对桑椹补肝肾之功,颇多赞誉。《滇南本草》中说:“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亦云:“桑椹滋肝肾,充血液,熄虚风,清虚火。”这里所说“熄虚风”,正是指肾精亏损和气血不足的眩晕症。

胡桃

对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的慢性眩晕症患者,宜常吃胡桃肉。《本草纲目》记载:“胡桃补气养血。”《医林纂要》说它“补肾固精。”所以,肾虚眩晕者更为适宜。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对虚证眩晕尤为适宜。老年头晕、阴虚阳亢者,民间常用淡菜300克,焙干研细末,再用陈皮150克,共研,蜂蜜拌和做成赤豆大小丸子,每次吃3~6克,1日2次。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还介绍:高血压耳鸣眩晕者,用淡菜15克,焙干研细末,松花蛋1个,蘸淡菜末,每

晚1次吃完,连吃5~7天.

猪脑

虚证眩晕患者最宜食用。《别录》载:“猪脑主风眩、脑鸣。”《四川中药志》认为猪脑“补骨髓,益虚劳,治神经衰弱,偏正头风及老人头眩。”其中还载有一方,“治老人头眩耳鸣:猪脑髓,明天麻,枸杞,共蒸汤服。”猪脑补虚,不单老人,凡男女小儿属虚弱眩晕者,均宜服食。民间常用猪脑1个,用冷开水洗去血,水煎30分钟,全部吃下,每日1个,连食7天为1疗程。

旱芹

俗称香芹、药芹。性凉,味甘苦,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的作用,对非旋转性眩晕,尤其是高血压眩晕者,最为适宜。如《本草推陈》载:“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也就是说,根据中医辨证,早芹适宜肝阳上亢型眩晕者食用。

海蜇

有清热、化痰作用,适宜淡浊中阻所致的眩晕和肝阳上亢眩晕患者食用。对高血压头昏脑胀眩晕者,宜用海蜇60~90克,漂洗去咸味,同荸荠等量煮汤服食。

白菊花

性凉,味甘苦,能疏风、清热、平肝。《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主诸风头眩。”《药性论》中亦说:“能治热头风旋倒地。”民间对高血压头昏,或肝阳上扰的眩晕症患者,常用白菊花三五朵,泡茶频饮。

松花粉

有祛风、益气的作用,可治疗头旋眩晕病。《元和纪用经》中有一松花酒方,是医治“风眩头晕”,就是单用松花粉适量,绢袋盛,酒浸7~10天,每次饭后饮服少量。

松子仁

有养液、熄风的功效,体虚眩晕者宜食。《药海本草》云:松仁“主诸风”。《开宝本草》亦载:“主头眩。”虚弱眩晕者宜用松子仁同胡桃仁等量,捣研和匀后空腹食用。

枸杞子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明耳目,适宜肾精亏损眩晕者食用。《本草述》就有记载:“枸杞子疗肝风血虚,治中风眩晕。”对血虚眩晕或肾虚眩晕,民间习惯选用枸杞子30克,羊脑1副,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调味服食。也有用枸杞子30克,红枣10个,鸡蛋1个,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15分钟,吃蛋喝汤,对眩晕患者颇宜。

天麻

俗称水洋芋、赤箭芝。性平,味甘,善治各种眩晕症。古代医家张元素说它“治风虚眩晕头痛。”《本草汇言》亦载:“主头风,头晕虚眩。”明·李时珍还说:“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由于天麻有平肝熄风的作用,所以对眩晕、目花发黑、天旋地转、面色通红、头重脚轻等肝阳上亢和风痰上扰引起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虚证眩晕,民间常用天麻同老母鸡,或瘦猪肉煨食,亦颇适宜。

何首乌

有补肝肾和养血的作用,对肾虚血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者,宜用何首乌粉,经常调服。亦可用首乌粉和山药粉一同食用。

紫河车

大补元气、养血益精,凡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贫血,或白血球减少所致的眩晕症,最为适宜。对肝肾不足、神经衰弱的眩晕症,也十分有益。

人参

有大补元气,治疗一切虚损的功效。对气血不足的眩晕症患者,最为适宜。《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人参治男女一切虚症,……眩晕头痛。”但对肝阳上扰的眩晕,或是肝肾阴虚的眩晕,则不相宜。

龙眼肉

有补气血、益心脾的作用,气血不足的眩晕症,宜食之;贫血及神经衰弱的眩晕患者,亦颇适宜。痰浊眩晕及肝火眩晕者忌食。

牛肉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中医认为它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韩氏医通》指出:“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医林纂要》中还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对气血不足眩晕之人,常食颇宜。

牛肚

为甘温益气之品。能补虚、益脾胃,气血两虚型眩晕者,宜常食之。《食疗本草》中曾记载,牛肚“补五脏,主风眩”,实指气血不足眩晕症而言。

狗肉

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作用,唐代食医孟诜说它“补血脉,填精髓”。《日华子本草》也认为狗肉“补虚劳,益气力”。凡身体虚弱者眩晕症,皆宜食之。

阿胶

性平,味甘,有补血养血的功效。元代医家朱丹溪认为:“虚劳失血者宜用。”凡贫血之人头晕目眩者,用阿胶与大枣或龙眼肉一同蒸食,更为适宜。

海参

能补肾、益精、养血。《食物宜忌》中就说它“补肾经,益精髓”,《随息居饮食谱》亦称其“滋阴,补血”,凡体虚年迈之人,无论是气血不足眩晕,或是肾精亏损眩晕者,皆宜经常服食。

鳙鱼

俗称黑鲢、花鲢,能补虚弱、暖脾胃。《本草求原》中还说:“暖胃,去头眩,益脑髓。”因此,凡体虚眩晕者,宜食之。

荸荠

性寒,味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本草再新》也说它“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对实证眩晕,尤其是肝阳上亢眩晕及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尤宜。

金橘

能理气、解郁、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说它“醒脾,辟秽,化痰”。《中国药植图鉴》还说“治胸脘痞闷作痛,心悸亢进。”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者,食之为宜。

橘饼

能化痰、宽中、下气,痰浊中阻眩晕之人宜食之。另外,橘皮、橘红、橘络皆有化痰利气的作用,对痰湿偏重之人眩晕者,食之皆宜。

萝卜

有化痰热、消积滞的作用。《本草经疏》还说它“去痰癖,化痰消导”。痰浊中阻眩晕者,食之则宜。

枸杞子

时令野蔬。能补虚益精、清肝明目。《药性论》中说它“能补益精诸不足”。《本经逢原》还说它“能降火及清头目”。对春夏之季,肝肾不足,肝阳偏旺的眩晕者,最宜食之。

菊花脑

性凉,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也能降血压。尤其是在春夏季节,血压偏高,肝火偏旺的眩晕者,食之尤宜。既可炒食,更宜煎汤食用。

发菜

俗称竹筒菜、龙须菜。性寒,能清热、软坚、化痰,这对痰浊中阻眩晕症,或高血压之人肝阳上亢的眩晕症患者,尤宜食之。

马兰头

性凉,能凉血、清热、利湿。对高血压之人头痛眩晕者,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眩晕症,食之颇宜,有平肝凉血的效果。

荷叶

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医林纂要》中记载:“荷叶,多入肝分,平热,去湿,以行清气。”《滇南本草》还说它“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之人眩晕者,或是夏季炎热中暑头昏眩晕者,食之颇宜。

灵芝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灵芝保神,益精气,坚筋骨”。《本草纲目》说它能“疗虚劳”。后人多认为灵芝益心气,补精气,并常用于治神经衰弱。因此,凡体虚之人眩晕者,皆宜食之。

白首乌

主产山东,又称山东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无毒,有滋养、强壮、补血以及收敛精气、乌须黑发的作用。据《山东中药》介绍:“泰山何首乌对某些虚弱病者的强壮作用,较之蓼科的何首乌为优。”因此,对气血不足眩晕和肾精亏损眩晕者,常食为宜。

决明子

能清肝热。《湖南药物志》中说它能“治昏眩”。尤其是对肝阳上亢眩晕者,包括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所引起的昏眩,最为适宜。民间也常用以炒黄,水煎代茶饮。

驴肉

性平,味酸甘,能补血益气,故凡体虚之人、气血不足而眩晕者宜食之。正如《饮膳正要》所言:“野驴,食之能治风眩。”

鱼鳔

又称鱼胶、鱼肚。有补肾益精和滋补强壮的作用,这对肾虚眩晕和产后血晕以及脑震荡后遗症的头昏眩晕者,食之最宜。如《岁时广记》曾介绍:“治产后血晕:鳔胶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调服三五钱。”《常见药用动物》中亦载:“脑震荡后遗症出现的头晕耳鸣:制鱼鳔25克(豆油炸),白菊花15克,蔓荆子15克,水煎服,日服2次。”

此外,虚证眩晕者还宜选食银耳、蜂乳、燕窝、猪心、猪肾、乌骨鸡、乌贼鱼、石首鱼、牡蛎肉、蚌肉、大枣、山药、荠菜、牛奶以及禽蛋类、鱼类、瘦肉类、豆制品类、食用菌类等;实证眩晕者还宜选食丝瓜、冬瓜、瓠子、黄瓜、莴苣、绿豆芽、金针菜、空心菜、茭白、槐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