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悄悄的流行

时间
2008-12-09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最新研究表明,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疾病的骨质疏松症,实际上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医学上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份报告,每年大约有170万人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630万,其中75%的病例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目前医学界已将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与治疗高血脂预防心肌梗塞、治疗高血压预防中风这三种疾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笔者采访了解放军304医院干部病房主任李平生教授。

据了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降低致使机体罹患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发病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然而一旦出现骨折现象时,已是严重阶段了,所以,医学界称骨质疏松症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李主任介绍,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与人体的许多功能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钙量约为1200克,其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所以说骨骼是人体的“钙库”。其余约1%的钙,以游离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正常人体在30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此时储存的钙越多,骨质钙丢失的危险性越小。40岁以后,由于人的生理机能减退,人体所摄入的钙也随之下降。当人体缺钙时,首先表现为血钙降低,这时人体血钙自稳系统立即溶解骨钙,补充血钙,使血钙维持正常水平。女性从35岁至绝经这一段时间,骨矿开始缓慢丢失,每年大约丢失0.3%至0.6%不等。女性一生将丢失骨总量的50%左右,男性的丢失为30%,故女性骨质疏松明显多于男性。

其他因素也可以对骨量减少产生影响,如遗传、环境、营养、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骨质疏松症易患人群包括绝经和65岁以上的老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长期低钙饮食者;体重指数低者;过早闭经或卵巢切除致雌激素下降者及酗酒、大量吸烟、长期饮咖啡、浓茶者。

骨质疏松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造成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和驼背,影响生活质量。此外,更严重的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主要发生在四个部位:脊柱、腕骨、踝骨和髋骨。如脊柱压缩性骨折,严重时可造成截瘫;腕部和踝部骨折,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髋部骨折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许多患者因此致残,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此外,尚有15%至20%的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如静脉栓塞、感染等死亡。存活者中,因残疾致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除了躯体方面的痛苦外,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还同时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份报告,每年大约有170万人发生髋部骨折,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630万,其中75%的病例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