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

时间
2008-12-09

关键词:《医学史文献资料索引》书评 工具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连续出版了二辑《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跨度为从1903~1986年的83年。

第一辑收录了从1903~1978年的10200篇医学史论文。主要有关中国医药学史、世界医药学史的相关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政策法令、医学通史、断代史、中医基本理论、基础医学、专科史、疾病史、医学人物传记、医学著作、医药学机构、团体、中外医学交流及医药卫生考古发掘等内容。资料来源是以医史界的老前辈王吉民、陈邦贤、李焘等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收集,并内部传阅的“中文医史论文索引”为基础,后又由我所的诸位老师们收集了600余种相关报刊杂志后补充而成的。

第二辑的收集内容则是从1979~1986年,取材范围即这8年中与医史文献专业相关的867种杂志报刊,其中包括19种港台刊物及美国医学杂志、美国科学新闻两种。这8年的特点是始于打倒“四人帮”后,全国处于科技发展的高潮,仅以中医刊物为例,1979年之前全国的中医杂志不足10家,到1986年时则已上升到59家。科研队伍也得到了大幅度充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80年代初,中医文献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且得到了全国中医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和一致拥护。作为中医领域中一门古老而崭新的专业一经建立,就得到了这个队伍中的、关心这个队伍的、与文献专业有着不解之缘的诸类研究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在短时间内就撰写了大量有价值、有见解的文献专业文章。使得第二辑在8年中所录的文章比第一辑75年中所收集的文章还多1000多篇。在内容上、题材的广泛上都较之过去有了长足的进展。

《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的主要内容

二辑索引在目录编制上大体是一样的:分为六大部分:一、总论,主要包括卫生政策和医学通史。二、古代史,原索引中约定这部分内容截止为1840年,实际上所收集的资料基本到1911年。其中综述部分包括医药制度、风俗、古代预防保健、医学教育史、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学史、法医、兽医、军医史。分期史则以综合、史前期、夏商时期、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依朝代分为十二节。再有生理病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及诊治并护理、针灸史、中药方剂学史、医学人物、医学流派与学说,最后为医学著作,共十四章。三、近代史也包括六部分:医药界的一般情况;医疗机构、团体、教育;卫生机构、规则、章程、条例;各科史;分期专题史及近代医家。特别是分期专题史的内容很有特色,它包括:太平天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各项卫生工作,保留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和文献内容。以上三部分各个章节中的论文均是医史、文献这两部分内容兼而有之,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显示着两个专业研究目标虽然不一样,在研究中的许多环节却是交叉在一起的。

值得详述的第四部分,即现代史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解放后卫生工作的基本情况,分省介绍了卫生工作成就。第二章为医疗科研工作,这一章两辑相比,变化最大,在80年代初所增加的大量有关文献的学术文章均在这一章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新的医学理论和古老的文献内涵相碰撞,展现了一批新的选题,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经济学、医学地理学、医学气象学等一些新名词;其次随着中医文献专业的确立及研究的深入,对文献专业的研究方法、途径、范围、目标有了更多的讨论。如有关文献研究的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的多方位的知识探讨;以多学科研究中医等诸方面的命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不只是数量多、题目新、内容范围广,而且探讨理论深,都成为一个时代最明显的标志。第三部分是中西医结合,这是建国后卓有成效的一种新的医疗形式,索引中的文章记录了它有关的成绩、不足、争论,都是对今后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前进的重要资料。第四章为对比医学,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多,但却是促成医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包括现代医学理论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比较;中国医学与西洋医学的比较;日本汉方与中医学的异同;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比较等等,向我们展示了深入医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第五章是医家,现代医家的选定和古代、近代有所不同。古代、近代主要收录的多是历史上有名、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的医家;而现代医家不只包括有贡献的中医专家,还包括在西医领域、护理方面、中西医结合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及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卫生工作者。第六章是中西医中有影响的医刊评介及卫生宣传材料。五,外国医学史,这部分内容肯定包括不了外国医学史的全部,而是每年在所有相关资料中所能收集到的与我们的研究专业相关的国外医学的各种信息、研究成果、史料、发展动态、友好交流等等。最后一部分称为“其他”,包含了放在前五部分都不那么合适,又与医史文献相关的研究部分。包括中外医学交流(古代的和现代的)。零星的医史资料,这其中有医学文物古迹、医药琐闻、医林文艺、医史图片,及考古发掘等。应该说,对医史文献这个专业讲,这是一本科研工作的必备工具书,也是一本丰富多彩的资料库。

《医学史文献论文资料索引》在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这本索引展现了本专业研究的整体规模。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到庞大的索引框架体现了医史文献研究的博大精深,包括了平时我们留意,不留意的有关医史文献领域中的方方面面。

2、在索引中看到了我们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为专题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可参考的文献。以对《内经》的研究为例,从1978至1986年间,仅收集到的研究《内经》的文章就在350篇以上,这些论文以现代人的观点去探索《内经》深奥的内涵。文章除了从中医的角度去探索中医精华,如对中医诊法、脏象、情志、各科疾病的病因、病证探讨外。也涉及到由《内经》所引发的广博知识,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时间生物医学、生物钟思想,及《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气象学、天人相应、体质学说、唯物辩证法思想、阴阳哲学思想,还有许多从思维模式上的解读,如《内经》中的数学模型;从中国哲学史角度探讨《内经》中的比较法和类比法;论《内经》阴阳学说的逻辑思维模式;从医学与哲学的角度探讨《黄帝内经》的成书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等等。“索引”对《内经》这300多篇研究性文章就其研究的内容细分了20余项子目,基本上总结了80年代初对《内经》的研究水平、内容、范围、方法。展现了《内经》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在这里所显示的就不仅仅是索引的查询功能,而且起到了学术研究中重要的参考价值。

3、展现最新的研究热点。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专业研究热点、新的学术观点,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会层出不穷,这在“索引”中也及时地体现出来。如80年代中,关于如何对中医进行研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多学科研究中医的议论是一大热点。那一时期中医学的方法学、中医与哲学的讨论文章非常多,且许多现代理论介入了中医研究,如“从控制论原理看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景”、“中医与模糊数学”、“对分子生物学与中医理论研究的浅见”、“略论中医的系统论思想”、“中医学的黑箱方法”、“生物全息律及其在祖国医学中的体现”、“中医生态学初探”、“激光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等等,对古老的中医文献研究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把这些文章集合起来为专业研究人员服务是这本“索引”与其他工具书不可替代的功能。

4、《医学史文献论文索引》是本专业的必备工具书,它具备了普通“索引”的一般功能,又区别于普通“索引”的编制,本“索引”的编制曾引用了800余种报纸期刊,其中完全中医杂志100余种,但我们所引用的却不是占这类期刊三分之二篇幅的临床文章,而是仅占这些杂志三分之一与医史文献研究相关的理论探讨、考证文章。从“索引”的目录中就能看到,医史文献专业的研究课题既是中医研究的基础性研究,又是与多学科相互影响、交叉的独立学科;是与西医、中文、历史、考古、植物、哲学、人口、社会、民俗、图书、环境、自然科学史、信息多方面学科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故而可以讲这是本专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工具书,它不只记载了你在研究中所需要的资料,而且承载了你所从事专业的历史积累、历年的研究成果和本领域的研究水平。

5、建立对古代文献研究的现代文献信息库。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的科学技术逐步渗透到对古代中医文献研究的方法中,对中医古文献的研究成果,对古文献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都应该是我们研究中须臾不能缺少的,且我们在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难堪:对一个新设计的课题,不知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哪些同行在搞;对于在管理局信息中心所要查新的本专业研究课题,却查不到理想的相关资料。作为一个有独立资质的专业必须要有自己的信息库、资料库。在各专业数据库逐步建立并发挥巨大作用时,我们尽快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也是势在必行。这部“索引”就是信息库的最好基础,祝愿我们自己的信息库早日诞生。

结语

目前,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正在着手第三辑(1987~1995年)、第四辑(1996~2003年)“索引”的编制,热切地希望同行们积极关注、参与“索引”的编制,共同完成本专业的科研基础性建设。

在新的“索引”中还将增加全国本专业历年的研究生论文题录,并国家、部、局级的本专业课题,使“索引”能为本专业的科研人员在完成各项课题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中医文献研究取得更大成绩。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王咪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