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中医七大门派

时间
2008-12-09

金庸笔下,仅仅一个江湖武林就分出了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昆仑派、崆峒派、明教、日月神教、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丐帮、五毒教、华山派等等。

确实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所以很多行业都分出了门派,中医也不例外。

简单说,比如四川相对阴雨多,较为潮湿,所以当地人多喜辣食,而医生也一样要开一些辛辣芳香祛湿的药品来化解自然界多余的湿气;东北则天寒地冻,至少以前是这样,所以东北人为了保护身体,只能是睡火炕、喝高度酒,得的病也更多的是因为寒冷而导致的风湿、咳喘、胃病、心脏病等,所以医生必须要在药里加入温热驱寒的药物来克服多余的寒气来治疗。一样的原理,在中医的圈子里根据地区纬度和经度的不同、地方百姓的身体差异、季节气候等因素,各个地方的医生在用药上不得不考虑用一些药品来去除本地的特有的治病因素的药品,久而久之,门派形成,于是中医界就像武林和江湖一样,门派纷争大起。

看看中医里都是哪些门派吧!

有关中医七大门派有很多种版本,诸如易水派、养阴派、串雅派等,笔者在这里并不完全赞同。所谓门派也好、学派也好,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派”,就一定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必须有足够数量并且较高水平的该学派研习者;第二是它必须在中医的领域里拥有自己独特不能被取代的理论与临床效果。所以笔者更赞同本文中所提出的七大门派,他们拥有者相当数量的追随者,短期内没有灭绝的危险,同时他们各自相对独特的理论与治疗方法也都是短时期之内无可取代的),形成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流。这些学派之间,展开的学术争鸣有时异常激烈,针锋相对。实际是互相启发、补充与完善的问题,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在学术上各有特点、优点和误区,它们各自的发挥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并对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

古往今来,一共分为以下七大门派:伤寒派、千金派、局方派、温补派、攻邪派、温病派、汇通派。

一、伤寒派

创派祖师:张仲景

著作:《伤寒杂病论》(古名《金匮玉函经》),后世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特点:二千年前,地球上的环境远远要比现在冷得多,而且人的保暖措施以及衣着的保暖程度都远不及今天,所以那个年代,在河南及湖南地区以寒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占据了所有疾病的大多数,而张仲景则是活跃在河南及湖南的医生,他根据当时的气候及地域特点,认为应当以温热药来治疗当时多见的寒性疾病,所以提出很多重要理论,用药讲究“当以温药和之”。他在中医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大抵相当于《射雕英雄传》里的王重阳的位置,中国和日本都把他称为“医圣”,他的著作被称为“方书之祖”,他的镇派之宝桂枝汤被称为“祖方”,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是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中的两部。

名方:桂枝汤、白虎汤

Tips:桂枝汤

组成: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变化治疗风湿、脾胃病、过敏性疾病、自汗、体虚等病症。

Tips: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功效: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后世应用本方,还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肺炎、牙痛以及瘟病时疫等具有传染类型的疾病,如乙脑流行等,皆被任为重要的治疗方药。该方被后世的温病派充分发挥利用,成为治疗温病四大证的重要方剂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药工作的道路并不平坦。建国初期,卫生部门受余云岫思想的影响还比较深,余云岫本人仍受器重(注:余云岫是民国时期力主废除中医药的始作俑者,若非全国中医界的奋力求生,中医则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了),而与其同气相求的卫生部领导王斌也说“中医只能在农民面前起到精神上治疗的安慰作用”、“封建社会封建医”,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取消中医的措施。后为党中央所觉察,给予批判。但这并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而是代表了一种认为中医不科学的思潮,扭转一种思潮,并不容易。十年浩劫更提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唯一道路”这一口号,实际上否定了中医药学自身的特色。在这一口号下,中医机构受到裁并,老中医人员下放;中医临床技术的发掘整理、抢救老中医经验等工作也落了空。正如前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先生所说:“中医实际上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医事业遭到严重地摧残,造成中医的日趋衰落,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国中医医院从1960年的330所减少到129所,中医学院由21所减少到11所。

在这个事关中医存亡的生死之秋,中医的命运因一首方剂而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

当时,恰逢毛泽东主席染病发高热,主席是不喜欢吃中药的,也从不找中医诊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主席一直是采用的西医的抗生素及解热等对症治疗手段。病情并不见好,反而呈加重趋势,接近昏迷状态,当时所有的西医都已束手无策。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时间刻不容缓。国家在万般无奈时,只得求助中医。在那个中医最困难的时期,给普通人看病都需要很谨慎,更何况是国家主席了。有一位非常有名望的老中医,不顾各种压力,挺身而出。在为主席摸完脉后,诊断出了此系阳明经证,开出了中医界治疗阳明经证的名方----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一付药后,便热退神清,继续调理,不久便完全恢复健康。主席从此才开始对中医有了新的看法,大力推动中医的发展。这与主席在1958年提出的“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时的本意已是不一样了。

这就是蒲辅周一付白虎汤救中医的故事。

效按:白虎汤是中医七大门派中伤寒派的名方之一,擅长清热,治疗热证,后被温病派传承,被立为温病派“卫气营血”四大病症“气分热”的重要方剂,是温病派的镇派之宝。临床效果非常好。亦可由于治疗胃火比较大的牙痛。)

名方:李东垣——补中益气汤

张景岳——右归丸

Tips: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食少困倦,便溏少气;气虚下陷,子宫脱垂、脱肛、胃下垂等;气虚发热证等。

Tips: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肉桂、当归、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名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或宫寒,脉沉而迟。

历史及现状:随着地球在逐渐变暖,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随之改变,我们因为阳气虚弱而患的疾病在理论上是比较少了,看似温补派不会再占据主要地位了。实际不然,现代男性的的阳痿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女性宫寒的比率也在上涨等等新的寒邪所致的疾病仍然需要我们的温补派来出手相援。历史时期,由于瘟疫肆虐导致了温病学派的出现,从而终止了温补派在中医历史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一直到今天,除了像东北三省等局部省份外,温补派中医的势力都已经不占主要地位了。

温补派对于哪些病效果好?

对于先天不足或是后天不足(脾胃亏)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效果很好。

五、攻邪派

创派祖师:张子和(张从正)

著作:《儒门事亲》,该书并非张从正本人所写,而是其私淑弟子等人编写。

特点:攻邪派的张子和无论是看病还是用药都很邪,熟知中医的人都知道张子和的诊断和各种治法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很中规中矩的黄帝法,但是作为老百姓以及一般水平的庸医们,往往就不能理解张子和的相对高深的功夫了。所以感觉起来他有些像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老邪,凡事不合世理,不按章法,不循常规。估计张老先生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邪性,所以名字里的“从正”二字恐怕也含有“改邪从正”的意味吧。张氏强调凡病都是因为邪气入侵身体所导致的,所以强调治病一定要先驱除外邪,邪去后正气自然平安(邪去则正安),即“攘外必先安内”,外不攘,内必不安。也和中国拳术名言“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道理暗合。擅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疗病人,效果非常理想,但是由于这三种方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或多或少的让病人不愿接受,所以相对来讲,如果大病、重病、怪病、疾病、难病,患者相对不愿接受。

名方:禹功散

Tips:禹功散

组成:黑牵牛、茴香、生姜汁

功效: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阳水水肿,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后世应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

历史及现状:人就是这样,病中渴望好转,即使承受些痛苦,也不算什么,稍微好转后,就不愿忍受治疗的痛苦了,比如针灸、比如手术、比如呕吐、剧烈腹泻等,所以这个流派只是仗着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才得以延续到今天,但是其中很多的精彩技术也已不复存在了,很多好的技术也被别的门派所吸收。

攻邪派对于哪些病效果好?

比较严重的水肿、胸水、腹水、精神神经性疾病等。

六、温病派(寒凉派)

创派祖师:刘完素,后世派中高手颇多诸如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薛一瓢、王孟英等。

著作:《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瘟疫论》等

特点:自打祖师开派以来,强调人的各种疾病,和“火”沾边的占多数,比如情绪会转变为火,季节的气候不合时宜会转变为火,饮食辛辣肥腻甜食过多都会转变为火,而且认为一般的病的转归转为火的居多,且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人体就像干柴,容易收到火热的侵害,用药讲究以寒凉药物为主,并且注意维护人体的阴气和阴血,从而起到防止火热性疾病发生的目的。诊断上非常重视舌象,并可以从舌像上观察出人体内阴液的充盈匮乏程度,以及火热的充斥程度和对人造成的损害程度,这一点不同于伤寒派“重视脉象而忽略舌像的争端方法”。

名方:安宫牛黄丸

Tips: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郁金、黄连、朱砂、山栀、雄黄、黄芩、水牛角、冰片、麝香、珍珠、金箔

功效: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脉数。

后世还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小儿惊厥、高热等。

历史及现状:历史时期,每当瘟疫流行时期,起到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医学家们往往以温病派的为多。总的来说,温病派的专家对于温病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其他疾病的效果就稍显逊色了,现代温病派的高手主要以北京和广东、上海较多。

温病派对于哪些病效果好?

火热性质的疾病,如热性的风湿、牙痛、热性口疮、痤疮、五脏热证等

七、汇通派

创派祖师:唐宗海、张锡纯、朱沛文、恽铁樵四人,几乎是同一时代,年纪以唐氏较长。

著作:《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特点:祖先们主张的并非完全是中西医结合,而是“洋为中用”、“夷为华用”,就像“游击队之歌”里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一个道理,驴和马只能生出骡子,而骡子是永远都没有后代的,这个简单的道理古人很懂,所以先人们不是硬生生的要把西医和中医结合到一起,而是在那个洋人凌辱中国文化的年代,要闯出一条如何利用西医来武装中医,而能够使中医可以更好的生存并发展下去,所以那个年代的中西汇通很不同于今天的中西医结合。

名方:方剂较多,知名的较少,其中早期比较有先驱意义的方药有石膏阿司匹林汤

Tips:石膏阿司匹林汤

组成:石膏、阿司匹林片

功效:解热退热

主治:高热不退

妄加评论:两味药物一中一西,分别是中药和西药里退烧性质很好的中药,但是退烧机理完全不一样,而古人张锡纯苦思再四,终于大胆的迈出了一步,尝试着让具有类似功效的中药和西药出现在一个处方当中来互相增强疗效治疗。当年看起来很好笑的一件事,现在被广泛的应用到全世界的制药行业里,不光是中国的中成药掺西药,西药里也多少的掺了些中药的成分。

历史及现状:提到汇通派,大家一定很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中西医结合”的专家,恐怕没有人会不知道的,对于这一类专家,实在是很难提出什么适当的形容词。其实当如三国名言“分久必和,和久必分”一样,中医也好,西医也好,它们都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期的必然的、客观的产物,它们到了该结合或是该分离的阶段就会按着自身的规律去自然而然的,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勉强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现代中西医结合是比较不成功的,很多西医连中医是怎么一回事都不清楚,就敢给人开中药,很多西医为了更快的晋升职称,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医。这种披着中医外套的“伪中医”就像当年日寇时期的汉奸一样,是中医灭亡的最主要原因。多么可怕啊。

汇通派对于哪些病效果好?

对于肿瘤、艾滋病、内分泌失调等新进出现的中西医都没有足够认识的疾病的实验性治疗会有较好的疗效。

其实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医的门派远远不止这七个,一些小门派里,诸如眼科傅仁宇、伤科蔺道人刘涓子、针灸科的王惟一、杨继洲,儿科的钱乙,妇科的傅青主,内科的华佗,李时珍,外科的吴师机,等等以及解放后的中国四大名医:蒲辅周、岳美中、赵锡武、冉雪峰,老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施今墨、肖龙友、汪逢春等都是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