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与中药栽培技术

时间
2008-12-09

周成明 廖均岳 赵然 北京时珍中草药研究所

李 刚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晚年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其巨著《本草纲目》(1596年)“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也。”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典籍,有“天下第一药典”美称。在医药、植物、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草纲目》中对中药栽培方面的记载

中草药栽培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它是随着中医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我国古籍中有关中草药栽培的记载可追溯到2600年以前的《诗经》(公元前11~6世纪中叶)。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也有记载。此后,《千金方》(公元581~682年)、《齐民要术》(公元533~544年)、《隋书》、《橘录》(1178年)等典籍都有零星的记载。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前人医药成就进行了总结,对中草药的栽培也进行了总结。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已有栽培的中草药有130余种,今摘录部分如下:

人参 亦可收子,于十月下种,如种菜法。秋冬采者坚实,春秋采者虚软,非地产有虚实也。

延胡索 奚乃东北夷也。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生如芋卵样,立夏掘起。

芍药 芍药生丘陵。今世多用人家种植者,乃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根分削,因利以为药。

荆芥 荆芥原是野生,今为世用,遂多栽莳。二月子生苗,炒食辛香。方茎细叶,似独帚叶而狭小,淡黄绿色。八月开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苏房,内有细子如葶苈子状,黄赤色,连穗收采用之。

牛蒡子 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球而小,萼上细刺百十攒簇之,一球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黯。七月采子,十月采根。

附子 冬至前,先将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时珍曰:每岁以上田熟耕作垄。取种子于龙安、龙州、齐归、木门、青堆、小坪诸处。十一月播种,春月生苗。其茎类野艾而泽,其叶类地麻而厚。其花紫瓣黄蕤,长苞而圆。七月采者,谓之早水,拳缩而小,盖未长成也。九月采者乃佳。

五味子 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必用北产者乃良。亦可取根种之,当年就旺; 若二月种子,次年乃旺,须以架引之。

《本草纲目》中对药材道地性的记述

药材的道地性是中草药采集栽培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影响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在400多年前,李时珍就注意到应用道地药材重要性。《本草纲目》全书中,几乎每味药物项中或释名或集解或发明,均标明其出产地。其中李时珍通过考证以及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概括,比较不同产地的同一品种的功效,且记载明确“为胜”、“最胜”、“为上”、“为良”、尤佳“、最佳”、“为佳”、“为善”、“第一”、“为最”、“为冠”、“尤良”、“绝品”等术语。属道地药材品种约有140种之多,如地黄,时珍曰:“今人惟以怀庆地黄为上。”怀庆,即今河南省新乡地区的沁阳,其毗邻的孟县、温县一带均为地黄生产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被誉为“四大怀药”之一,一向被国内外称之为道地药材,李时珍的定论一直延续至今。又如三七,时珍曰:“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广西、云南被称为三七的道地产地,如今科学研究证实广西、云南两省所产为其他产地所不及。再如五味子,时珍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选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今用五味子仍分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两类,南五味子即华中五味子,北五味子又称辽五味子,其品质确以北五味(肉厚、油润、质软、味酸者)为佳,被称为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中药栽培的创新

李时珍根据自己实地观察,亲自种植实践以及走访所得资料,整理出不少中草药栽培新技术,李时珍非常注重中药栽培的时限性,其关于中草药的栽培多以时间为主线,然后各个环节穿插其中。如紫草,“三月逐垄下子,九月子熟时刈草,春社前后采根阴干”。又如牛蒡子,“三月生苗,四月开花成丛……七月采子,十月采根”。再如麦冬,“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耘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种记述方法简单直观易懂,对种药农民来说是非常容易掌握的。李时珍在药材的播种上说得非常直观,如黄芪,“如种菜法亦可”。种地黄,“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虚地”,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又以起坛法种植,很好地解决了栽培地黄过程中的排灌问题,并且大大地减少挖掘过程所带的伤皮。这些方法沿用至今。

资料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