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中药大辞典》:茶叶

拼音注音
Chá Yè
别名

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芽茶(《简便单方》),细茶(《万氏家抄方》),酪奴(《纲目》)。

出处

《本草便读》

来源

为山茶科植物芽叶。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采摘者称"明前",谷雨前采摘者称"雨前")。此后约一个月,第二次采收其成长之嫩叶,再一月第三次采收。亦有在立秋后第四次采收者,惟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绿茶"。若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红茶"。本品宜密藏于干燥处,以防发霉变质。

生境分布

原产我国南部山地。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茶(《唐本草》)

常绿灌木,有时呈乔木状,高1~6米。多分枝,嫩枝有细毛,老则脱落。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彤,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质厚,老则带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平滑无毛,下面淡绿色,羽状网脉,幼叶下面具短柔毛;叶柄短,略扁。花腋生,1~3朵,具有花柄,微垂;总苞2;萼片5,宿存,深绿色;花瓣5,白色,稍有香气,近圆形或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列成多轮;雌蕊居于中央,子房上位。蒴果,木质化,扁圆三角形。暗褐色。花期10~11月。果实越年成熟。

化学成分

茶叶含嘿呤类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1~5%,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绿茶中含缩合鞣质约10~24%,红茶因经过发酵,鞣质含量减少,一般仅6%左右,茶叶鞣质中以没食子酰-l-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少量l-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酰表儿茶精、l-表儿茶精等。咖啡碱在茶叶中大部与鞣质结合而存在,以春季的嫩叶中含咖啡碱量较高。茶叶发酵,可使游离的咖啡碱的含量比例增加。我国所产的各种市售茶叶,一般含咖啡碱约2~4%,含鞣质约3~13%。

茶叶含挥发袖约0.6%,调制的绿茶含挥发油约0.006%,是茶叶的香气成分。主成分是β,γ-庚烯醇,占50~90%,以及α,β-庚烯醛等。红茶的香气成分是:α-及β-紫罗兰酮和它的衍生物,α-松油醇,癸二烯-2,4-醛,3,7-甲基辛三烯-1,5,7-醇-3,2-苯基丁烯-2-醛,茶螺酮,茉莉花素,δ-毕澄茄烯,糠醇,α-衣兰油烯,甲酸苄酯,甲酸苯乙酯,牻牛儿醛,吡咯-2-甲醛,苯甲酸己烯-2-酯,甲基苯基甲醇,吲哚等。

茶叶中尚含三萜皂甙及甙元:茶皂醇E、茶叶皂甙等,并含维生素C130~180毫克%,少量胡萝卜素,二氢麦角甾醇,黄酮类槲皮素及山柰酚等和黄酮醇与没食子酸所成的一些酯。

药理作用

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故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它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其最有效剂量与神经类型有关。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咖啡因对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因而影响比较复杂。

③对平滑肌、横纹肌的作用

茶碱(通常使用氨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等。咖啡因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能力。

④利尿及其他作用

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多饮茶。对代谢有兴奋作用。

⑤抑菌作用

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的作用强于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内氏)。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汤能减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浓度过高相反也会降低其作用。在试管中茶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作用略逊于黄连而优于磺胺噻唑。对霍乱弧菌在试管中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在低于体温的温度(27℃)下即有效力。痢疾杆菌在茶叶肉汤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茶叶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即系鞣质。对豚鼠(眼)的痢疾杆菌实验性感染,茶叶煎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⑥收敛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的作用。此鞣质乃儿茶素与没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维生素P的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实验证明,它能抑制大鼠无菌性炎症的发展;在慢性试验中,连续用药可降低兔的收缩压,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

茶叶中含咖啡因一般在2~3%,故一杯浓茶含咖啡因在0.1克左右。快速浸泡之茶,咖啡因几全可浸出,但其中所含鞣质则仅可浸出一部分(鞣质可妨碍消化),因此,短时浸泡似很合理。发酵后之红茶,挥发性成分(茶之香味)损失一部分,鞣质也被破坏一部分(大致含量为5~6%),较绿茶(鞣质含量12~15%)为少。

归经

入心、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肾五经。"

③《本草求真》:"入胃、肾。"

性味

苦甘,凉。

①《千金·食治》:"味苦咸酸,冷,无毒。"

②《唐本草》:"味甘苦,微寒,无毒。"

注意

失眠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②《纲目》:"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功能主治

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

①《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③《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④《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⑤《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⑥《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⑦张洁古:"清头目。"

⑧《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

⑨《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

⑩《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⑾《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⑿《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泡茶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瘥。(《千金方》)

②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两,细芽茶三钱,白芷五钱,薄荷三钱,荆芥穗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清调下。(《赤水玄珠》茶调散)

③治诸般喉症:细茶三钱(清明前者佳),黄柏三钱,薄荷叶三钱,硼砂(煅)二钱。上各研极细,取净末和匀,加冰片三分吹之。(《万氏家抄方》茶柏散)

④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匕,好茶末一钱匕。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热,即调干姜末服之。(《圣济总录》姜茶散)

⑤治羊癫风:经霜老茶叶-两。为末,同生明矾五钱为细末,水泛丸,朱砂作衣。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周益生家宝方》)

⑥治三阴疟:雨前茶三钱,胡桃肉五钱(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发前,入茶壶内以滚水冲泡,乘热频频服之,吃到临发时,不可住。(《医方集听》)

⑦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诜)

⑧治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圣济总录》)

⑨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圣济总录》海金沙散)

⑩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食疗本草》)

⑾治虫积并哮喘、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棱、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串雅补》)

⑿治脚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细茶研末调烂敷之。(《摄生众妙方》)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无论急、慢性菌痢均有效果。据数十例至上百例的观察,急性菌痢的治愈率一般在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治愈率在85%以上,虽症状消失较慢,但对肠粘膜病变的愈合及大便细菌的转阴尚较满意。亦有报告168例急、慢性蓖痢的治愈率仅40.6%。用法:100%茶叶煎液日服3~4次,每次2毫升或5~10毫升;10%煎液日服4次,每次20~40毫升,或每次15毫升同时并用2%煎剂灌肠;或5%煎剂单独灌肠,每次100~300毫升,每日3次;丸剂内服,每次2克,每日4次。据临床观察,茶叶的不同品种和等级以及茶液的不同浓度,其疗效似无明显差异。煎液灌肠较口服效果满意,特别对肠粘膜糜烂的减轻、消失,溃疡的愈合,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茶叶获效的原因主要是:㈠抗菌作用;㈡通过改变机体调节机能,加强吞噬作用及抗体之产生而使疾病痊愈;㈢茶汁中含鞣酸颇多,与细菌中的蛋白质相遇,即被吸收结合而使细菌停止生活。副作用:部分病例服药后有兴奋失眠、头晕、心跳、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反应,平素饮茶少或治疗时所用茶液的浓度高者尤易发生,服澳剂后能使兴奋失眠等反应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舌边缘出现炎症或溃疡改变,个别病例发生过敏性皮疹,甚或引起中毒性精神障碍。另有文献指出,煎剂口服副作用较大,病员往往因此而不愿服用,改用丸剂可显著减轻;采用灌肠法则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口服100%煎剂,每次5~10毫升,或10%煎剂每次15~20毫升,均每日4次。据12例的观察,服药后临床症状均于1~7天消失,大便镜检3~7天转为正常。部分病例经1~5个月追踪观察,未见复发。

③治疗急性胃肠炎

成人用50%煎液每次10毫升,日服4次;小儿用10%煎液,1~5岁15~20毫升,5~10岁20~90毫升,10~15岁30~40毫升。观察20例,服药后症状于1~2天内消失。对少数严重脱水病例,同时补充液体。茶叶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对肠粘膜起收敛及保护作用,减轻发炎和肠蠕动;其次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其活动,以抑制和消灭来自局部的恶性刺激,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④治疗急、慢性肠炎

观察急性肠炎87例,治愈率达90%以上,平均治愈日数为2天;慢性肠炎12例,服药4~21天后,1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用法:100%茶叶煎剂,每次2毫升或5毫升,日服3~4次。

⑤治疗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观察2岁以下中毒性消化不良婴儿21例,除服茶叶煎剂外(参见③治疗急性胃肠炎剂量),同时配合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例加用抗菌素,结果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

⑥治疗伤寒

以100%茶叶煎剂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试治伤寒及副伤寒各1例。1例伤寒患者于服药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另1例副伤寒则于服药9天后体温完全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好转。

⑦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内服绿茶丸每日3~4次,每次3克,连服2~3周。根据30例观察,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消失所需平均时间为1.4~14.5天不等,肝功能恢复所需平均时间为14.5~26天。与辨证施治组对照,疗效大致相仿。所治病例均系黄疸型,中医分型属于"阳黄"范围。

⑧治疗羊水过多症

对已确定羊水过多的产妇,在临产前数周即酌饮红茶,早晚各1次。曾以此法治疗12例羊水在3000毫升以上的产妇,疗程7~20天,用茶约3两,即安全渡过产期。

⑨防治稻田皮炎

取老茶叶2两,明矾2两,加水500毫升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后将手脚各浸泡1次,听其自行干燥,忌用肥皂洗涤。既能预防,亦可治疗。

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次级红茶1两,水煎。先用煎液含漱,然后饮服。每日至少2次,直至痊愈,不可中断。不宜服用二煎。用于治疗全口性及局部性牙本质过敏症20例,治愈12例,好转6例,不明2例。认为次级红茶含氟量较高,而牙齿的组织成分主要是氢氮磷灰石,与氟接触后,变成氟磷灰石,具有较高的抗酸能力,且能减弱牙质内神经纤维束的传导性,故对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脱敏作用。

此外,据报道用0.4%的茶叶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诊断钩虫病,其阳性率与粪检及钩虫成虫抗原皮肤划痕试验的阳性率基本相符。

各家论述

①《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

②杨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

③《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④《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舌,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⑤《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豉、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⑥《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盒,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茶叶

拼音注音
Chá Yè
别名

苦荼、槚、荼、郭璞注、苦瑹、蔎、腊茶、茶芽、芽茶、细茶、酪奴。

英文名
Tea leaves
出处

出自《本草便读》。

1.《本草图经》:旧不着所出州郡,今闽、浙、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今通谓之茶,茶、茶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

2.《茶经》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桅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桐,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性极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痰。

3.《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嫩叶或嫩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

采收和储藏:培育3年即可采叶。4-6月采春茶及夏茶。采收标本,各种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不同,一般红、绿茶采摘标本是1芽l-2叶;粗老茶可以1芽4-5叶。加工方法因茶叶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可分全发酵、半发酵、不发酵三大类。“绿茶”,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探捻、干燥而成。绿茶加工后用香花熏制成花茶。“红茶”,鲜叶经凋萎、探捻、发酵、干燥而成。还可以加工成茶砖。

生境分布

原产我国南部,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广为栽培。

原形态

茶 常绿灌木,高1-3m;嫩枝、嫩叶具细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7mm;叶片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1.8-4.5cm,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下面无毛或微有毛,侧脉约8对,明显。花两性,白色,芳香,通常单生或2朵生于叶腋;花梗长6-10mm,向下弯曲;萼片5-6,圆形,被微毛,边缘膜质,具睫毛,宿存;花瓣5-8,宽倒卵形;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子房上位,被绒毛,3室,花柱1,顶端3裂。蒴果近球形或扁形,果皮革质,较薄。种通常1颗或2-3颗,近球形或微有棱色。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11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防、怕旱、怕寒、怕涝、怕盐碱。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有效用温(10℃以上)在3500℃以上;年降雨量在1000-2000。茶树能耐-6-8℃,短时间气温达-30℃尚能过冬,在35℃左右生长受到抑制。绝对最高温度为45℃。茶树虽能耐阴,但优质产品须在全光照下培育。以高山、丘陵、平地的黄壤、红黄壤、红壤pH4.5-5为适宜栽培;不宜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压条繁殖。种子繁殖:品种繁多,选优良树种,10月待果实呈绿褐色,微现裂缝,种壳硬脆,剥开种亮时,见子叶饱满,呈乳白色时即可采集,放干燥阴凉通风处,阴干,脱粒。要避免日光暴晒和雨淋。10月至翌年3月播种,尤以秋播为好。如要春播,将种子用湿沙贮藏。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株距3-4cm;穴播,按行距20cm,穴距15cm开穴,每穴播3-5粒。培育1年即可出圃。扦插繁殖:3-10月扦插,以复插为好,插穗长3cm,具有1芽1叶,按行距10cm开沟,株距以叶不重叠为宜,斜插于苗床,覆土轻压,浇水,遮荫。一般扦插1个月左右发根。压条繁殖:可用伞状、堆土、卧式压条等方法。每穴栽种2-3株,填土压实,浇水,剪去部分枝叶。

田间管理 栽种后可间种绿肥、花生等。中耕幼树期宜浅耕,材行后深耕,可每年或隔年结合施肥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在春茶采收后施尿素、硫酸钦、人粪尿等。可应用根外追肥方法。9-10月结合深耕,施厩肥、堆肥、过磷酸钙等。遇旱及时灌溉、覆草、培土等。幼龄时需定型修剪,可加速扩大树冠,经过3次修剪,培养成骨架。每年10-11月或到翌年采春茶前,轻剪2-3cm和茶丛突出部分。树势衰老时,或萌芽力不强的树,在采春茶前要重修剪,剪后还应有一季或两季的留养,并要加强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可用代森锌65 %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射或用灭菌丹400倍液喷射。还有茶根结线虫病为害。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卷叶蛾、绿小叶蝉、茶叶螨类等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常卷编成条状或成薄片状或皱折。完整叶片展平后,叶片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5-4cm,宽0.5-1.5cm,先端急尖或钝尖,叶基楔形下延,边缘具锯齿,齿端呈棕红色爪状,有时脱落;上下表面均有柔毛;羽状网脉,侧脉4-10对,主脉在下表面较凸出,纸质较厚,叶柄短,被白色柔毛;老叶革质,较大,近光滑;气微弱而清香,味苦涩。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例,外方覆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具气孔,单细胞非腺毛,长112-740μm,壁厚,基部木化;叶缘锯齿处呈弯钩状。叶肉组织不等面形,栅栏细胞2列不通过主脉,上列长圆柱形,下列细胞上部较宽。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周围有柱鞘纤维束环列,其壁不甚厚,木化,韧皮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小结晶或簇晶。其余薄壁细胞含簇晶,薄壁组织内散有大型分枝状石细胞,壁较厚,木化,具纹孔。

化学成分

茶叶含膘呤类生物碱,以咖啡(caffeine)为主,含量1%-5%,另有可可豆碱(theobromine),茶碱(theophylline),黄瞟呤(xanthine)。还含鞣质,绿茶中含缩合鞣质约10%-24 %,红茶中约6%左右,其中没食子酸以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为主,并有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没食子酸表儿茶精酯(epicatechingallate),左旋表此茶精(epi-catechin),没食子酸左旋没食子儿茶精酯[(-)gallocatechin gallate],消旋儿茶精(catechin),没食子酸儿茶精酯(catechin gallate)以及没食子酸(gallic acid),茶黄素(theaflavin),异茶黄素(isotheaflavin)。又含精油,绿茶中含β-及γ-庚烯醇(heptenol),α-及β-庚烯醛(heptenal),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 guaiaool),荜澄茄烯醇(cadinenol),橙花叔醇(nerolidol),α-及β-紫罗兰酮(ionone),酞酸二丁酯(dibutlphthalate),3,7-二甲基辛-l,5,7-三烯-3-醇(3, 7-dimethyl-1,5,7-octatriene-3-ol),辛-3,5-二烯-2-酮(3,5-octadiene-2-one),芳樟醇(linalool),牻牛儿醇(geraniol),顺式茉莉酮(cis-jasmone),顺式及反式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 oxide),吲哚(indole),茶螺酮(theaspirone),5,6-环氧紫罗兰酮(5,6-三甲环已酮(2,6,6-trimethylcyclohexanone),2,6,6-三甲基-2-羟基环已酮(2,6,6-trimethyl-2-hydroxycyclohexanone)等;红茶中含α-及β-紫罗兰酮,顺式茉莉花素,茶螺酮,荜澄茄烯醇,牻牛儿醇,δ-荜澄茄烯(δ-cadinene),α-衣兰油烯(α-muurolene),糠醇(furfuryl aclcohol),甲基苯基甲醇(methylphenylcrbinol),吡咯-2-甲醛(pyrrole-2-aldehyde),吲哚,甲酸苄酯(benzyl formate),甲酸苯乙酯(phenylethyl formate),α-松油醇(α-terpineol),苯甲酸顺式已-2-烯醇酯(cis-2-hexenyl benzoate),3,7-二甲基辛-1,5,7-三烯-3-醇,癸-反2,反4-二烯醛(deca-trans2,trans4-dienal),2-苯基-丁烯醛(2-phenyl-2-butenal),酞酸二丁酯,正十六酸甲酯(methyl n-hexadecanoate),4-氧壬酸甲酯(methyl 4-oxononanoate),2,3-环氧紫罗兰酮(2,3-epoxy-ionone),二氢猕猴桃内酯,3-酮-β-紫罗兰酮(3-keto-β-ionone)等;黑茶中含丁醛(butyraldehyde),异丁醛(isobutyraldehyyde),戊醛(valeraldehyde),异戊醛(isovaleraldehyde),已醛(capronaldehyde),苯甲醛(benzaldehyde),水杨醛(salicylaldehyde),苯乙酮 (acetophenone),异戊醇(isoamyl alcohol),乙醇(hexanol),苯甲 醇(benzylalcohol),苯乙醇(phenylethyl alcohol),顺式及反式芳樟醇氧化物,顺式已-3烯-l-醇(cis-3-hexen-1-ol),乙酸乙酯(ethylacetate),乙酸等苄酯(benzyl acetate),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芳樟醇,牻牛儿醇,β-紫罗兰酮,α-松油醇 ,戊-1-烯-3-醇(l-penten-3-ol),反式戊-2-烯-1-醇(trans-2-penten-l-ol),龙脑(borne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戊醇(amyl alcohol),甲酸异戊酯(isoamyl ormate),戊酸甲酯(methyl valerate),乙酸戊酯(amyl acetate),乙酸牻牛儿醇酯(geranyl acetate),乙酸苯乙醇酯(phenylethyl acetate)等。另含黄酮类成分:牡荆素(vitexin),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是异牡荆素(isovitexin),紫云英甙(astragalin),槲皮素(quercetin),异概皮素(isoqueretin),芸香甙(rutin),槲皮素-3-鼠李糖二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diglucoside),山亲酚-3-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rhamnoglucoside)山柰酚-3-鼠李糖二葡萄糖甙(kaempferol-3-rhamnodiglucoside)杨梅树皮素-3-葡萄糖甙(myricetin-3-glucoside),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6,8-di-C-β-glu-copyranosyl apigenin),芹菜素(apigenin),山茶黄酮甙(camellianin)A及B等。还舍茶氨酸(theanine),茵芋甙(skimmin),东莨菪素(scopoletin),茶醇(thea aloohol)A即三十烷醇(triacontanol),苯醇B即三十二烷醇(dotriacontan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豆甾-7-烯-3-醇(stigmasta-7-ene-3-ol),α-菠菜甾醇龙胆二糖甙(α-spinasterol gen-tiobioside),β-香树脂醇(β-amyrin),维生素A、R2、C,胡萝卜素(carotene)等。又含多种三萜皂甙,水解后得山茶皂甙元(camel-ligenin)A玉蕊醇(barrigenol)R1,玉蕊皂甙元(barringtogenol)C,玉蕊醇(barigenol)A1,桂皮酸(cinnamic acid),当归酸(angelic acid)和阿拉伯糖(arabinose),本糖(xylose),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其中称为茶叶皂甙(thneafolisaponin)的,系由玉蕊皂甙元 C,玉蕊醇R1,巴豆酸(tiglic acid),桂皮酸,当归酸和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所组成。

药理作用

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吟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故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它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其最有效剂量与神经类型有关。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咖啡因对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因而影响比较复杂。

3.对平滑肌、横纹肌的作用:茶碱(通常使用氨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等。咖啡因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能力。

4.利尿及其他作用: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多饮茶。对代谢有兴奋作用。

5.抑菌作用: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的作用强于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内氏)。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汤能减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浓度过高相反也会降低其作用。在试管中茶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作用略逊于黄连而优于磺胺噻唑。对霍乱弧菌在试管中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在低于体温的温度(27℃)下即有效力。痢疾杆菌在茶叶肉汤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茶叶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即系鞣质。对豚鼠(眼)的痢疾杆菌实验性感染,茶叶煎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6.收敛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的作用。此鞣质乃儿茶素与没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维生素P的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实验证明,它能抑制大鼠无菌性炎症的发展;在慢性试验中,连续用药可降低兔的收缩压,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茶叶中含咖啡因一般在2-3%,故一杯浓茶含咖啡因在0.1g左右。快速浸泡之茶,咖啡因几全可浸出,但其中所含鞣质则仅可浸出一部分(鞣质可妨碍消化),因此,短时浸泡似很合理。发酵后之红茶,挥发性成分(茶之香味)损失一部分,鞣质也被破坏一部分(大致含量为5-6%),较绿茶(鞣质含量12-15%)为少。

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得白色针状结晶,偶有呈杆状或粒状结晶。加浓盐酸1滴,升化物溶解,滴加氯化金试液,即得黄色细针状结晶或集成松针状。(检咖啡碱)

归经

心;肺;胃;肝;脾;肾经

性味

苦;甘;凉

注意

失眠者忌服。

1.《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2.《纲目》: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功能主治

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主头痛;目昏;目赤;多睡善寐;感冒;心烦口渴;食积;口臭;痰喘;癫痫;小便不利;泻痢;喉肿;疮疡疖肠;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沸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临床应用

1.治疗细菌性痢疾: 无论急、慢性菌痢均有效果。据数十例至上百例的观察,急性菌痢的治愈率一般在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治愈率在85%以上,虽症状消失较慢,但对肠粘膜病变的愈合及大便细菌的转阴尚较满意。亦有报告168例急、慢性菌痢的治愈率仅40.6%。用法:100%茶叶煎液日服3-4次,每次2ml或5-10ml;10%煎液日服4次,每次20-40ml,或每次15ml同时并用2%煎剂灌肠;或5%煎剂单独灌肠,每次100-300ml,每日3次;丸剂内服,每次2g,每日4次。据临床观察,茶叶的不同品种和等级以及茶液的不同浓度,其疗效似无明显差异。煎液灌肠较口服效果满意,特别对肠粘膜糜烂的减轻、消失,溃疡的愈合,效果显着,且无不良反应。

茶叶获效的原因主要是:1.1.抗茵作用。

1.2.通过改变机体调节机能,加强吞噬作用及抗体之产生而使疾病痊愈。

1.3.茶汁中含鞣酸颇多,与细菌中的蛋白质相遇,即被吸收结合而使细菌停止生活。

1.4.副作用:部分病例服药后有兴奋失眠、头晕、心跳、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反应,平素饮茶少或治疗时所用茶液的浓度高者尤易发生,服溴剂后能使兴奋失眠等反应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舌边缘出现炎症或溃疡改变;个别病例发生过敏性皮疹,甚或引起中毒性精神障碍。另有文献指出,煎剂口服副作用较大,病员往往因此而不愿服用,改用丸剂可显着减轻;采用灌肠法则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2.治疗阿米巴痢疾: 口服100%煎剂,每次5-10ml,或10%煎剂每次15-20ml,均每日4次。据12例的观察,服药后临床症状均于1-7天消失,大便镜检3-7天转为正常。部分病例经1-5个月追踪观察,未见复发。

3.治疗急性胃肠炎:成人用50%煎液每次10ml,日服4次;小儿用10%煎液,1-5岁15-20ml,5-10岁20-30ml,10-15岁30-40ml。观察20例,服药后症状于1-2天内消失。对少数严重脱水病例,同时补充液体。茶叶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对肠粘膜起收敛及保护作用,减轻发炎和肠蠕动;其次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其活动,以抑制和消灭来自局部的恶性刺激,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4.治疗急、慢性肠炎:观察急性肠炎87例,治愈率达90%以上,平均治愈日数为2天:慢性肠炎12例,服药4-21天后,1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用法:100%茶叶煎剂,每次2ml或5ml,日服3-4次。

5.治疗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观察2岁以下中毒性消化不良婴儿21例,除服茶叶煎剂外(参见3治疗急性胃肠炎剂量),同时配合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例加用抗菌素,结果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

6.治疗伤寒:以100%茶叶煎剂10ml口服,每日3次,试治伤寒及副伤寒各1例。1例伤寒患者于服药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另1例副伤寒则于服药9天后体温完全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好转。

7.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内服绿茶丸每日3-4次,每次3g,连服2-3周。根据30例观察,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消失所需平均时间为1.4-14.5天不等,肝功能恢复所需平均时间为14.5-26天。与辨证施洽组对照,疗效大致相仿。所治病例均系黄疸型,中医分型属于阳黄范围。

8.治疗羊水过多症:对已确定羊水过多的产妇,在临产前数周即酌饮红茶,早晚各1次,曾以此法治疗12例羊水在3000ml以上的产妇,疗程7-20天,用茶约3两,即安全渡过产期。

9.防治稻田皮炎:取老茶叶2两,明矾2两,加水500ml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后将手脚各浸泡1次,听其自行干燥。忌用肥皂洗涤。既能预防,亦可治疗。

10.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次级红茶1两,水煎。先用煎液含漱,然后饮服。每日至少2次,直至痊愈,不可中断。不宜服用二煎。用于治疗全口性及局部性牙本质过敏症20例,治愈12例,好转6例,不明2例。认为次级红茶含氟量较高,而牙齿的组织成分主要是氢氮磷灰石,与氟接触后,变成氟磷灰石,具有较高的抗酸能力,且能减弱牙质内神经纤维束的传导性,故对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脱敏作用。此外,据报道用0.4%的茶叶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诊断钧虫病,其阳性率与粪检及钩虫成虫抗原皮肤划痕试验的阳性率基本相符。

各家论述

1.《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杨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

2.《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蠢,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3.《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4.《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鼓、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5.《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庵,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

6.《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7.《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8.《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9.《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10.《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11.《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12. 张洁古:清头目。

13.《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

14.《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

15.《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16.《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17.《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