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

拼音注音
Chòu Là Shù
别名

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

来源

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以入药。秋季采,阴干。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止咳。用于麻疹后咳嗽。

用法用量

鲜果实5~6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臭辣树

拼音注音
Chòu Là Shù
别名

野米辣(《广西药植名录》),刁近树、臭桐子树(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臭辣树果实

生境分布

多生于向阳的山坡地上,山溪边湿润树丛中。分布江西、浙江及长江上、下游各地。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15米,树皮平滑,淡灰色至暗灰色,枝条紫褐色至灰褐色,皮孔圆或长圆形。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片(5~11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6厘米,基部圆或宽楔形,常偏斜,先端渐尖。上面绿色,无毛或有时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白色,沿主脉疏被长柔毛或常脱落,但脉腋间及主脉的基部二侧毛常密生成丛,无油腺点;叶轴顶端的小叶柄长1.5~2.5厘米,侧生小叶柄长2~6毫米。伞房花序顶生;花白色;萼片5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被短睫毛;花瓣5;雄花内退化子房顶端5深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子房几近圆球形,花柱极短小。蓇葖果4~5裂,稀为3裂。种子棕黑色。

功能主治

治腹痛,麻疹后咳嗽。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肚痛。"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麻疹后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鲜者5~6钱)。

复方

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臭辣树鲜果五至六钱,鲜高粱泡根四至五钱,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甘草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履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辣树

拼音注音
Chòu Là Shù
别名

野米辣、臭辣吴萸。

英文名
Fruit of Farges Evodia
出处

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臭辣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vodia fargesii Dod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摘成熟果实,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溪边湿润树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臭辣树 落叶乔木,高15m。树皮平滑,浅灰色至暗灰色,枝条紫褐色至灰褐色,皮孔圆或长圆形。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顶端小叶柄长1.5-2.5cm,侧生小叶柄长2-6mm;小叶7片(5-11),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6-11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常偏斜,全缘,上面绿色,无毛或有时疏被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干后苍绿色或暗褐色,沿主脉疏被长柔毛或脱落,但脉腋间及主脉的基部两侧毛常密生成丛,无腺点。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序长6-10cm,宽8-12cm或更宽,花轴及花柄疏被短柔毛;萼片5浅裂,三角形,长约1mm,边缘被短睫毛;花瓣5,白色;雄花内退化子房先端5深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极短小;子房上位,近圆球形,花柱极短小。蓇葖果4-5裂,稀为3裂,淡红色。种子棕黑色,卵圆形,直径约3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呈星状扁球形,多由5或4枚中部以下离生蓇葖果组成。表面棕黄色至绿褐色,略粗糙,具皱纹,油点稀疏,或不甚显,顶端呈梅花状深裂,基部残留果梗,略被柔毛或无毛。种子棕黑色。质硬而脆。气微香,味苦、微辛辣。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主治

目咳;散寒;止痛。主咳嗽;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15-18g。

复方

治小儿麻疹后咳嗽不止:自辣树鲜果五至六钱,鲜高梁泡棍四至五钱,鲜金银花藤三至四钱,鲜醉鱼草根四至五钱,甘草三至四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各家论述

1.《广疥西药植名录》:治肚痛。

2. 江西《草药手册》:治麻疹后咳嗽。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