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加强中医理论现代表述与学科内涵研究

时间
2007-03-27

建立一个立足于中医内核、与现代科学能够平等对话和理解机制平台,让人类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医、理解中医和正确地研究中医是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在两会上提案建议,加强中医理论的现代表述和学科内涵研究问题。

王旭东说,中医近百年来不断遭遇诘难,并不是因为其无效或不科学,而是在于时代变革而导致的文化错位,话语体系不相容,现代人越来越难以解读中医。虽然中医的养生学说、气功、针灸疗法等在世界范围内渐渐得到多学科的研究,但是,包括中医界本身,对于中医独特的传统意识、文化观念和思想内涵的深入研究却重视不够。究其原因,就在于现代思维方式挤占了中医的内核。现今的中医如同被抽取了灵魂的躯壳,丧失了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这些灵魂。因此,中医理论的现代解读和表述,是维系中医生命力的急需之策。

王旭东提出,该研究的具体目标一是弄清目前国内学术界乃至中医界本身不能清醒认识中医科学内涵的原因,使人在理论层面理解和重新认识中医体系。二是创新中医理论。针对中医理论中朦胧、误读、错误的部分,经研究得出相对正确的阐释和表述,并提出一系列学科内核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三是面向全世界发行外语母版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重组和编写,课程体系采用学科内涵分类法,完成《中医学导论》、《中国文化基础导论》、《中医思维》、《中医审美》、《中医方法学》等临床各科教材,并陆续以此为母本翻译成英、德、法、日、韩等文字。四是形成现代表述的百科全书式辞典。通过对所有中医概念、名词、术语等进行逻辑体系的归类,内涵和外延的约定,支撑条件和约定条件的限定,删除落后于时代的内容,选定5万条左右的词目加以现代表述,形成全新的实用性工具书。五是制定中医理论表述规范和名词术语标准。通过对中医学科内涵的研究,用中医构成要素为概念内涵,制定出理论表述规范、外延引申根据、外语翻译标准、正异名统一标准、历代度量衡折算标准、中医学背景语境诠释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王旭东建议,这一研究应该纳入国家“973”专项研究领域,重点解决中医学科构成要素的厘定、学科内涵的准确把握、对“唯科学主义”的批判、与现代科学的概念对接。所达到的成果应该是既能为现代人、西方人读懂并理解,又不失中医原意或不背离中医认知方式、思维特点、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表述习惯,以及中西医学界都能认同的新理论、能为现代人理解和认识的概念、名词术语、恰如其分的理论评价与技术规范。(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