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平委员:融合中西医构建新医药学体系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3-10

本报讯 (记者樊 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吕爱平在“两会”期间提案呼吁,构建融合中西医理论的新医药学体系,以促进我国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并有效地降低医疗保健费用和社会成本。

吕爱平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倡导“西医学习中医,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创造新医药学”的中国医学发展思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西医结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创立新的医学体系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存在学术和战略规划上的问题。在学术上,中西医结合研究体系尚未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也相对不足。在战略规划方面,虽然国家有“中西医并重”的大政方针,但两个医学体系在自身发展上过分强调独立性,潜在地制约了中西医的统一和融合;单线的垂直管理模式和以西医为主导的政策运行机制,不仅不利于中医学术的继承和优势的发扬,也人为地使中西医学界造成互相抵触、缺乏包容的情结。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营造新医药学发展的社会环境。调查显示,我国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支持建立我国新医药学(以中西医结合医学为主体),可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但近五十年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我国的新医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前提。因此,建议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将建立我国新医药学提高到国家政策法规高度;并在医改中增加对我国特色医学体系的宣传,在大众中普及基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新医药学的观念。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为新医药学形成政策环境。我国现有医学行政管理体制,是中西医分开管理。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列入我国卫生法,统一医学管理体系,在打造大卫生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我国新医药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优化医学教育,培育新医药学人才。我国学院式的医学教育的主体是医学院和中医学院,这种分开式的医学教育不利于建立我国新医药体系。建议将中西医的教育融合,建立最具特色的我国融合中西医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我国新医药学培养人才。

整合现有医院资源,提高我国新医药学的临床服务能力。现有医院的管理模式,同样是中西医分开,即使有少数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未能形成主流的医院形式。事实上,大多数的中医院是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诊治,综合性医院也都有中医科。建议整合现有医院资源,统一医学服务体系,使新医药学为主体的医院成为我国主流医院,同时,建立有利于提高我国新医药学临床服务能力的医院管理机制和体制。

组织科学研究,建立我国新医药学的创新理论。近年来,多学科交叉,应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来认识健康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为具有中西医医学体系的我国建立新医药学带来了机遇和提供了方法。建议将我国新医药学科学研究作为建立创新性国家中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加大力度支持我国新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为创立具有我国原创思维的新医药学的新理论提供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