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展及防治状况

有一个名词称作“谈虎色变”,后来有人将其改变为“谈癌色变”,将癌与猛虎、野兽相提并论,足见癌之可怕,堪与洪水猛兽相比。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洪水猛兽反而十分罕见,癌的阴影却时时在人们身边游荡。

癌症是人类的大敌,尤其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发病及死亡率近年仍居高不下。为了战胜癌症,几乎每个国家都花费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经医学界普遍认同,癌症并非死亡之神。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院长游伟程教授认为,加强对癌症的防治,首先要了解对肿瘤防治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观念,让更多的人走出对癌症认识的误区。

游伟程介绍,人类在健康的肌体中,其细胞的代谢一般是处于一个良性的动态平衡中,其分化和调节受到控制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活需要,一旦细胞分化异常,就可能导致细胞恶性增长,形成了癌症的初期;如果由原发细胞增长部位向它处扩散,就到了中期;这种扩散如无法控制即为晚期,将侵犯要害器官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促使细胞恶性增长原因有两个,一是先天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

确切地说癌症80%以上与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有关。

1.世界癌症发病及死亡情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癌症开始下降,日本癌症死亡已趋平稳不再升高。这种变化,令人振奋和鼓舞。而发展中国家增长加快,癌症病人中6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1010万人,死亡620万人,现患癌症病例2240万。过去的十年间,全球癌症发病增长了22%。无论从发病(120万)还是死亡(110万)来看,肺癌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以死亡排序以下为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全球癌症仍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80亿,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12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人类在征服癌症的征途中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程,在癌症防治与研究各领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其中美国的癌症流行趋势的监测和癌症防治最为持久和有效。1900年,在威胁美国人健康的疾病中,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仅为第9位死因。肿瘤中以胃癌为主,肺癌病人很少见。1960年开始,美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高峰逐渐下降,癌症死亡的百分比由1950年的15%上升到1985年的24%,肺癌一跃成为榜首,胃癌大幅度下降。1970年当癌症成为美国居民疾病死亡第二位死因时,尼克松总统宣布向癌症宣战,全国150名权威专家,经过40多次会议进行论证,提出了关于癌症防治研究的详细建议。美国癌症发生和死亡的发展变化趋势,1973年——1990年美国癌症发病率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上升。进入90年代,美国癌症发病率出现了每年0.7%的速度下降,其中包括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癌症死亡率从1997年起出现自30年代以来的首次连续下降。1991年至1995年间共下降2.6%,其中男性4.3%,女性1.1%,且以65岁以下年龄组下降为主。2000年美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势头终于得到遏制,全部癌症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从1963年的38%提高到现在的60%。

2.我国癌症发病死亡情况

我国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为200万,死亡150万。据统计,1991年-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中癌症死亡率上升了18.1%,农村居民中癌症死亡率上升了11.03%,平均每死亡5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在城市居民中肺癌已居首位,其次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在农村居民中肝癌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10年间宫颈癌的死亡率下降,肺癌继续上升,结直肠癌、乳腺癌明显上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中城市尤为突出。天津和上海两地资料显示,1988年到1992年与1981年到1982年比较,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了35.2%。北京从1978年开始,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还以每年2.4%的速度上升,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大城市中的乳腺癌发病率,有逐步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的趋势。我国正处于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时期。

癌症治疗引发出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每年用于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约800亿元,约占卫生总支出的20%,远高于其它慢性病的医疗费用,癌症将成为我国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我国自1980年以来,宫颈癌发病率呈直线下降趋势,若按年平均5%的速度继续递减,本世纪前叶,我国宫颈癌的发展有可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肝炎疫苗的使用及乙肝的控制,肝癌发病率也开始下降。因此,预防及早期诊治的实践表明,癌症是可防可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