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治疗低血压

补中益气汤方出于《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 临床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诸症。

1、面争萎黄,头晕乏力,胃纳欠佳,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血压9.3/6.2千帕(70/45毫米汞柱)。辨属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证。

治宜健脾温阳,补气益血。

选方补中益气而加减: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9克、当归15克、桂枝12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服10剂。

2、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头晕、心悸、少寐、纳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两寸脉尤甚,血压80/45毫米汞柱。辨属脾胃虚弱,气血两虚,心失所养。

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

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5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桂枝15克、制附子15克、焦枣仁15克、五味子15克、陈皮9克、炙甘草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原方共服15剂,改服补中益气丸,归脾丸,每次各1丸,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

低血压属中医眩晕范畴,多责之气血不足,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头。本方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并有养血作用。脾为后天之本,系气血生化之源,且气为血帅,血随气升。加入附子、桂枝、取其温阳通脉,并有强心之功效。运用本方,使脾胃健,化源足,血脉充,阳气复,气血升,其证自愈,实为升血压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