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部(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产西北者胜入药以纯白色为良。

白马阴茎

气味甘咸平。主治伤中绝脉。益丈夫阴气。强肾志生子。长肌肉。五畜以马为金。

十二辰午为马。谓阴始生于午。六阳之化。太阴之属也。是主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故长肌肉而肥健。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故主伤中绝脉而益气。若强志有子。为水脏事。水以金为母。土为制。制则化生耳。(之颐)阴干。同肉苁蓉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四十丸。日再。

白马胫骨

气味甘寒。过存性。降阴火。中气不足者。用之可代芩连。

悬蹄

(赤白马俱用)气味甘平。疗肠痈。下瘀血。杀虫。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附方肠痈腹痛。其证两耳叶甲错。腹痛。或绕脐有疮如粟。下脓血。用马蹄灰和鸡子白涂。即拔毒瓦斯出。损伤瘀血在腹。用白马蹄烧烟尽。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血化为

白马通

马屎曰通。水研。绞汁服。烧灰。温酒或水服。气味微温。止渴。止吐血下血鼻衄。

金疮出血。妇人崩中。火养一切药。治吐血不止。柏叶汤。用柏叶干姜各二两。艾三把。

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凡吐血不已。则气血皆虚。虚则生寒。

柏叶禀兑金之气而生。可制肝木。木主升。金主降。升降相配。夫妇之道合。则血得归藏于肝矣。故用以为君。干姜性热。守而不走。艾叶之温。入内走络而不炎于上。使阴阳之气反归于里。以补其虚寒。用以为佐。马通主降火。消停血。引领而行为使。)〔论〕十二辰马居午。顾五畜不以属火而属金。(六阳之极而生阴。取其进气也。凡用以疗疾。须识此义。)属火者。其畜羊。盖即羊之无瞳人。则禀于火气居多而水气少也。

以是推马之无胆。(非无胆之形质。谅少胆气耳。与犬无胃同义。)因其火极化土。土盛而金之生气旺矣。金旺而木之生气微。故首出之甲木无气。然有肝者。乙木生于午也。然则素问以火归羊。以金归马。诚为察物之精欤。

有牛水牛二种牛即黄牛。

黄牛肉

气味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补气与黄同功。(韩)倒仓法。(出自西域异人)用肥嫩牡黄牛肉二十斤。洗极净。长流水煮成糜。去渣取液。再熬成琥珀色。(即名霞天膏)收之。每饮一钟。旋至数十钟。寒月温而饮。病在上则令吐。在下则令利。在中则令吐利。

(在人活变)吐利后必渴。即服其所出之溲一二碗。(亦可荡涤余垢)睡二日。乃食淡粥。

养半月。精神强健。沉悉亡。须五年忌牛肉。凡人七情五味。有伤中宫。停痰积血。互相纠缠。发为瘫痪劳瘵蛊胀。成形成质。为窠为臼。以生百病。而中宫愆和。自非丸散所能去也。此法以牛属坤土。黄为土色。肉者胃之药也。熟而为液。无形之物也。服后由肠胃而透肌肤毛窍爪甲。无所不到。在表者因吐而得汗。在清道者自吐而去。在浊道者自利而除。有如洪水泛涨。陈皆顺流而去。盎然涣然。润泽枯槁。而有精爽之乐也。(丹溪)

霞天膏

气味甘温。主治中风偏废。口眼歪斜。痰涎壅塞。五脏六腑留痰宿饮癖块。手足皮肤中痰核。胃为水谷之海。胃病则水谷不能以时运化。羁留而为痰饮。壅塞经络。则为积痰老痰结痰等证。阴虚内热生痰则为偏废。口眼歪斜。留滞肠胃则为宿饮癖块。随气上涌则为喘急迷闷。流注肌肉则为结核。惟霞天膏以脾胃所主之物。治脾胃所生之病。实能搜剔一切留结无遗也。又阴虚内热之人。水涸火炽。煎熬津液。往往凝结为痰。胶固难散。亦须以此和竹沥贝母橘红苏子栝蒌根枸骨叶之类消之。(仲淳)

霞天曲

以橘皮白茯苓苏子白寇仁半夏苍术为曲。治脾胃湿痰。以橘皮贝母苏子栝蒌根及仁硼砂为曲。治积热痰结。

(黄牛者佳。黑牛更胜。)味甘。气微寒。凡服乳。必煮一二沸。停温啜之。热食即壅。(生饮令人利。热饮令人口干。)顿服亦易壅。与酸物相反。令人腹中症结。合生鱼食作瘕。患冷气人忌服。(藏器)主治补虚羸。养心肺。解热毒。下热气。治反胃热哕。润大肠。(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弗用人乳。有饮食之毒。七情之火也。)治气痢。(同荜茇煎服。一寒一热。

能和阴阳。)除疸黄。老人煮食有益。(老人因血液枯燥。恒致上热下虚。此味润枯而上热除。

即能下行以补虚矣。)同人乳羊乳梨汁芦根汁蔗浆熬膏。时时饮之。治反胃噎膈大便燥结。

兼止消渴。气痢。用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下虚消渴。心脾中热。

下焦虚冷。小便多者。牛羊乳每饮三四合。(此合于冷补下热气之说)病后虚弱。取七岁下五岁上黄牛乳一升。水四升。煎取一升。稍稍饮。至十

(黑牛黄牛牛者良)气味甘温。补中填骨髓。续绝伤。平胃气。通十二经脉。治瘦病。以黑牛髓地黄汁白蜜等分。煎服。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用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

(腊月取黄牛青牛者)味苦。气大寒。腊月酿槐子服。明目(非风热者不宜用)治疳湿弥佳。酿南星末阴干。治惊风有奇功。酿黑豆。百日后取出。每夜吞一枚。镇肝明目。(

白水牛喉

疗反胃吐食。取一具。去两头节。并筋膜脂肉。及如阿胶黑片收之。临时旋炙。用米醋一盏浸之。微火炙干。淬之。再炙再淬。醋尽为度。研末。浓纸包收。或遇阴湿时。微火烘之再收。遇此疾每服一钱。食前。陈米饮下。轻者一服立效。名正胃散。(此病至七八日大便不通。必死。服此十痊八九。)

(即角尖中坚骨。一名角胎。)味苦甘。气温。主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燔之。酒服。(本经)黄牛者烧之。主血崩。大便下血。血痢。水牛者烧之。止血崩。赤白带下。冷痢泻血。

附方妊娠下恶血不止。龙骨散。用龙骨当归地黄炒芍药地榆干姜阿胶艾叶蒲黄。以牛角为君。服之。大便下血。黄牛角一具末。煮豉汁。服二钱。日三。神效。赤白带下。牛角烧令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度去皮。等分为末。每空心酒服二钱匕。

〔论〕牛角本筋之粹。骨之余。而又角之精也。乃厥阴少阴血分之药。血为真阴之化醇。肾主至阴。肝为血脏。牛属土而益太阴之脾。其角之精者烧而用之。可以和三阴之气。

牛黄

出陇西及晋地。凡牛生黄。则夜视其身有光。皮毛润泽。眼如血色。(或云病乃生黄者非也)时复鸣吼。恐惧人。以盆水置牛前。伺其吐出。喝迫堕水。取出阴干百日。(无令见日月光)如鸡黄大。重叠可揭。若百千层。轻虚气香。磨甲色透。置舌上清凉透心。是曰生神黄。最贵。其杀死从牛角得者。曰角中黄。病死从心中剥得者。曰心黄。(初在心中如黄浆。取得便投水中。乃硬。似碎蒺藜及豆瓣者是也。)一从肝胆中得者。曰肝黄胆黄。皆不及生黄。又牛黄坚而不香。骆驼黄极易得。能相乱。不可不审。

味先苦后甘。气平凉。入足厥阴少阳手少阴经。益肝胆。清心化热。利痰定神。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入肝治筋病)中风失音口噤。疗小儿痫热百病。(儿禀纯阳之气。其病皆胎毒痰热所生。肝心二经所发。此药化痰除热。清心养肝。有起死回生之力。)痘疮紫色。

发狂谵语者。可用。凡中风入脏者。必用牛雄脑麝之剂入骨透肌以引风出。若中腑及中血脉者。用之反引风邪入于骨髓。莫之能出。(东垣)牛以土畜。凝结精气而为黄。犹人身之有内丹也。故能解百毒而消痰热。散心火而疗惊痫。为世神物。诸药莫及。(仲淳)凡中风清心化痰热。中脏昏冒不语者。此味当为主药。同犀角琥珀天竺黄钩藤钩茯神真珠金箔麝香丹砂。治小儿惊痫百病。同犀角地黄丹皮麦冬竹叶。治小儿五色丹毒。入外科内服药。能解疔肿痈疽诸毒。入敷药。止痛散毒如神。小儿七日口噤。牛黄为末。以淡竹沥化一字灌之。更以猪乳滴之。惊痫嚼舌迷闷仰目。牛黄一粒许。研。和蜜水灌之。小儿积热。毛焦睡语。欲发惊者。牛黄六分。朱砂五钱。同研。以犀角磨汁调服一钱。痘疮黑陷。牛黄二粒。朱砂一分。研末。蜜浸胭脂。取汁调搽。一日一上。

〔论〕牛为土畜。在卦为坤。坤阴也。阴承阳气以生物。是阳在阴中也。而阳即得阴之气以化物。故中土味甘。无所不生。又无所不化。举戾气所钟之物。并人身为患之戾气。

无不藉之以化焉。牛以坤质。更萃气血之精明而凝结为黄。是以土德而具生化之体用。药中之贵。莫过于此。第在肝心二脏专致其用者。何也。未木固为土之主。而又必基土以为命。

故木变风眚。有土气以归之。则风平。若心火则土之母也。有土之子气以宿之。则母自趋子而火熄矣。此所谓益肝胆。清心化热。而水火源同。并以清心者益肾也。总之。以气血之物。

专又云。小儿伤乳作泻。脾胃虚寒者。不当用。

牛羊马驼之乳皆可作。入药以黄牛酪为胜。酪有干湿。干者更良。

气味甘酸温。水牛马驼之酪冷。牛羊乳酪温。治热毒。止烦渴。除胸中虚热。生精血。补虚损。

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倾出罐盛。待冷掠取乳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干酪法。以酪晒结。掠去浮皮。再晒至皮尽。

却入釜中炒少时。器盛。曝令可作块。收用。

酪之浮面所成。

牛酥白羊酥

味甘。气微寒。补五脏。益虚劳。寒血脉。除心热胸中客热。止渴。利大小肠。能除腹内尘垢。又追毒瓦斯发出毛孔间。牛酥不离寒病之兼热者宜之。羊酥不离温病之兼寒者宜之。酥虽胜。难得。(石山)造法。以乳入锅煎二三沸。倾入盆内。冷定。待面结皮。取皮再煎。油出去滓。入锅即成酥油。凡入药。微火溶化滤净用之。

牡曰。亦曰羝。

味甘。气温。性大热。补中益气。疗虚劳寒冷。治产后虚羸。脾胃冷气作痛。及寒疝。

得火土之气以生。故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阳生则阴长也。)附方治寒劳虚羸。及产后心腹疝痛。羊肉汤。用肥羊肉一斤。水一斗。煮汁八升。入当归五两。黄八两。生姜六两。煮取二升。分四服。(金匮)产后虚羸腹痛。冷气不调。

及中风汗自出。白羊肉一斤。治如常。调和食之。崩中垂死。肥羊肉三斤。水二斗。煮一斗三升。入生地一斤。干姜当归各三两。煮三升。分四服。治虚劳。天真丸。精羊肉七斤。

用当归十二两。山药十两。苁蓉十两。天冬一斤。烘作末。安羊肉内。酒水煮至糜。再入黄末五两。人参末三两。白术末二两。蒸饼捣和丸如梧子。日二次。服三百丸。温酒下。天行热病后。温疟热痢后。食之必致发热难疗。妊娠食之。令子多热。(濒湖)痈肿疮疡消渴吐血嘈杂等证。咸不宜服。(仲淳)煮时切忌铜器。

(白者佳)气味甘温。补寒冷虚乏。润心肺。和小肠气。利大肠。治干呕反胃。

气味甘温。补肾气。理精枯阳败。

附方治阳气衰败。腰脚疼痛。五劳七伤。用羊肾三对。羊肉半斤。葱白一茎。枸杞叶一斤。同五味煮成汁。下米作粥食之。老人肾脏虚寒。内肾结硬。虽服补药不入。用羊肾一对。杜仲长二寸。同煮熟。空心食之。能令内肾柔软。然后服补药。

(青羊者良)气味苦寒。亦云温。补肝。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并用子肝七枚。

作生食。神效。)附方目病失明。青羊肝一斤。去膜切片。新瓦炕干。同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为末。以白蜜浆服方寸匕。日三服。三料目明。至一年能夜见文本。不能远视。羊肝一具。

(去势。青羯羊者良。)气味苦寒。主治青盲明目。点赤障白翳风泪眼。(胆汁减则目暗。故诸胆皆治目病。)大便闭塞。羊胆汁灌入。即通。

附方病后失明。羊胆点之。日二次。碧云膏。治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

胫骨

气味甘温。性热。(有宿热人弗食)治虚冷劳弱白浊。健腰脚。疗筋骨挛痛。(酒浸服之)固齿牙。(疏豁者须用之)附方秘真丹。治思想无穷。所愿不协。意淫于外。作劳筋绝。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为劳弱。羊胫炭烧红窨杀。浓朴姜制。各三两。朱砂一两。为细末。酒煮糊和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

〔论〕羊为火畜。苏颂言其齿骨五脏皆温平。惟肉大热。夫人与兽赋形如脾之主肉。

谅无大异。是则火之生土。其首及者。而别录补中益气之说是也。(其治虚劳寒冷。则必如天真丸之合诸药。方为得当。)夫禀乎火者心也。心与肾一气上下。故肾即用之补肾气。而肝下合于肾水。上合于心火。又即用之补肝。盖神水照物。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

气固火之灵也。试观目病失明。与不能远视。多用羊肝为主。缘不能远视者。病于无火。不能近视者。病于无水。补气所以益火也。又如羊胫骨之疗齿痛。用于寒证为多。若寒热兼者。即有相济之味。可见此味之用。肾气为本。而寒热为标也。更参白浊劳弱。及筋骨挛痛诸治。则益明矣。大抵是物之所禀者火。其于血气之伦。有得于气化之阳以为扶助虚羸之功者。

猪肚

味甘。气微温。补中益气。止渴。断暴痢虚弱。酿黄糯米蒸捣为丸。治劳气。并小儿疳蛔黄瘦病。猪水蓄。而胃属土。为补脾胃要品。

附方补益虚羸。用猪肚一具。入人参五两。蜀椒一两。干姜一两半。葱白七个。粳米半升在内。密缝煮熟。食。水泻。不止。用猪(去势者)肚一具。同蒜煮烂捣膏。丸梧子大。每米饮服三十丸。或每日五更水泻一次。百药不效者。更入平胃散末三两。同丸服。

猪脾

(俗名联帖)味涩。气平。脾胃虚热。同陈橘红人参生姜葱白陈米煮羹食之。脾积痞块。猪脾七个。每个用新针刺烂。以皮硝一钱擦之。盛瓷器七日。铁器中焙干。又用水红花子七钱同捣为末。无灰酒调。空心下。一年以下者一服愈。五年以下者二服。十年以下者凡六畜脾。人一生莫食之。(孙真人)

猪心

气味甘咸平。治惊邪忧恚。虚悸气逆。妇人产后中风。血气惊恐。(猪水畜。故心可以镇恍惚。)附方心虚自汗不睡。用猪心一个带血破开。入人参当归各二两。煮熟。去药食之。

数服愈。多食伤心。不可合吴茱萸食。(苏颂)

心血

调朱砂末。治惊痫癫疾。及痘疮倒靥。(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得龙脑。直附方心病邪热。用猪心血一个。靛花末一匙。朱砂末一两。同研。丸梧子大。每酒服二十丸。痘疮黑陷。腊月收猪心血。瓶干之。每用一钱。入龙脑少许。研匀酒服。须臾红活。神效。无干血。用生血。

尾血

用此者。取其动而不息。又当治下也。(与鸡冠血治上相对)猪为水蓄。其血性寒。能解毒制阳。

猪胆

气味苦寒。清心脏。凉肝脾。疗大便不通。(与醋相合。内谷道中。酸苦益阴。润燥泻便。)治或泻或止久而不愈。(二圣丸)通小便。(热酒和服)杀疳虫。治目赤目翳。

附方二圣丸。用黄连黄柏末各一两。以猪胆煮熟。和丸如绿豆大。量儿大小。每米饮服之。(有以猪胆汁炒黄连柴胡治或泻或止辄应者。以能和阴而令肝之血和风静也。)伤寒五六日斑出。猪胆鸡子汤。用猪胆汁苦酒各三合。鸡子一个。合煎三沸。分服。汗出即愈。

小便不通。外治用猪胆连汁。笼住阴头一二时。汁入自通。消渴无度。雄猪胆五个。定粉一两。同煎。成丸芡子大。每含化二丸。咽下。日二。

猪肝

气味苦温。补肝明目。止休息痢。方用猪肝一具切片。杏仁一两炒。于净锅内。一重肝。一重杏仁。入童便二升。文火煎干取食。日一次。痢自止。

饵药人不食猪肝。(濒湖)

猪肺

味甘。气微寒。(得大麻仁良)疗肺虚咳嗽。竹刀片切。麻油炒熟。同粥食。治肺虚嗽血。煮肺。蘸薏苡仁末食之。

猪肠

味甘。气微寒。润肠治燥。调血痢脏毒。去大小肠风热。

附方肠风脏毒。用猪脏入黄连末煮烂。捣丸梧子大。每米饮服三十丸。又方。入槐花末令满。缚定。以醋煮烂。捣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

多食动冷气。

猪肾

气味咸冷。肾有虚热者宜之。肾气虚寒者忌。方药用治腰痛肾虚。借其引导而已。若以为补肾而常食之。误。

附方心气虚损。猪腰子一枚。水二碗。煮至碗半。切碎。入人参当归各半两。煮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未尽者。同渣作丸服。久泄不止。猪肾一个。批开。掺骨碎补末。

猪脂

味甘。气微寒。性滑泽。润肺。散风热。利血脉肠胃。通大小便。(同滚水大饮之。

能通燥结。)附方关格闭塞。猪脂姜汁各二升。微火煎至二升。下酒五合。和煎。分服。肺热暴喑。猪脂一斤炼过。入白蜜一斤再炼。少顷滤净。冷定。不时挑服一匙。即愈。无疾常服。

亦润肺。

腊月炼净收用。

母猪乳

味甘咸。气寒。治小儿惊痫。(初生至盈月。以猪乳频滴之。可免惊痫痘疹之患。)小儿口噤不开。猪乳饮之甚良。月内胎惊。同朱砂牛乳少许抹口中。甚妙。

取法。须驯猪。待儿饮乳时。提后脚。急以手捋而承之。非此不得。

猪肤

(即皮)气味甘寒。治足少阴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有猪肤汤。用猪肤一斤。水一斗。煮五升取汁。入白蜜一斤。白粉五合。熬香粉服。(取其气先入肾。解少阴客热也。)〔论〕豕为水畜。十二辰亥。乃六阴之极也。而豕应之。在卦属坎。则兹物之充乎水用以疗疾也明矣。水以土为主。以火为用。以肝胆为子。以肺为母。如猪肚之补中益气。为补益脾之阴气也。水土合德。脾肾相资。故能止渴断暴痢虚弱。而消瘅小便数亦用之为主矣。

其心治惊邪忧恚。虚悸气逆。又心血同朱砂靛花治心病邪热。是有利于心火以尽其用者。至是物之肝。多补肝中阴气之不足。不同羊肝之能补阳。何以明之。此畜无筋。经曰。肝主筋。

又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筋之不备。即明为阳之不配阴矣。其治休息痢。亦或用肝气之阴以化热积乎。第水之旺气在胆。以甲木生于亥。而肝则否。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也。肺能补肺。治肺虚嗽血。而大脏治下血。皆取其有余之阴以为补益耳。豕为水畜。专气在肾。肾固诸脏腑之源也。时珍谓其性寒。不能补命门精气。观方书但疗消瘅。而不及他用。非其明征乎哉。

猪一身除肚膏外。余皆有毒。发病。(仲淳)患外感者。食之增剧。疟愈食之。寒热复来。患金疮食之。血液衰涸。肥人多食。动风发痰。瘦人多食。助火作热。是皆助其有余之邪而犯不戒之过也。(嘉谟)

卷尾有悬蹄者。本草所用惟食犬。非猎犬及守家吠犬也。

(黄犬为上。黑白次之。)味咸酸。气温。(同蒜食。损人。)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阴虚病。多不宜食。)虚寒疟疾。黄狗肉煮。入五味食之。

(黄犬白犬者良)气味苦平。有小毒。疗鼻及息肉。纳耳中治耳。能破血除积。(凡血气痛及损伤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治反胃杀虫。(魏志一女子左膝疮痒。华佗视之。用绳系犬后足。断腹取胆向疮口。须臾有虫若蛇着疮上出。长三尺。病愈。)附方反胃吐食。不拘男妇老少。远年近日。用五灵脂末。黄狗胆汁。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好酒半盏磨化服。三服效。痞块疳积。五灵脂炒烟尽。真阿魏去砂研。等分。用黄雄狗胆汁和丸黍米大。空心津咽三十丸。忌羊肉醋面。

阴茎

气味咸平。主治伤中阴痿不起。令强热大生子。(其性专补命门相火)除女子带下十二疾。(咸温入下焦补暖冲任二脉虚寒故)同菟丝覆盆车前子鱼胶巴戟苁蓉鹿角鹿茸沙苑子阳强易举者。忌。内热多火。弗服。(仲淳)〔修事〕六月上伏日取。阴干百日。

〔论〕狗为阳畜。在内经属木。在易卦属艮。木与土将谁为主乎。夫土继水之后。所以止水也。木即继土之后。所以妙水木相生之化而达阳也。艮卦兼之。造化元机。以进气为先。犬之应于木者此也。应于木。故犬得三数以生。(孕三月生)本草谓其肉补阳。诚非臆说。或曰。狗肝如泥土。臭味亦然。安能舍土而但言木乎。曰。是盖土为木用。犹运气司天。

其年何气为主。而有从之以化者。即所云犬无胃。非无形质也。其胃气少耳。胃气者土。非又土从乎木之一证乎。微独肝为然。即以胆言之。五畜胆俱无化血散结之主治。惟狗胆有此。

因肝及胆以致土为木用之气化。乃能化血能杀虫。方书用治反胃。固不止于化滞血也。总之。

是物缪氏云。犬肉助阳。阳胜则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忌之。天行病

气味甘酸冷利。治烦热气郁。解小儿热毒。不生痘疹。浸黄连取汁。点风赤眼。

阴茎

气味甘温。能强阴壮筋。

气味辛寒。有小毒。主反胃(因稍有毒。服时不可过多。须热饮之。病深者。七日愈。)噎病。(用四物加驴尿。防其生虫。)杀虫。治狂犬咬伤。癣疠恶疮。(并多饮取瘥)

阿胶

东阿井乃济水之伏者所注。其水清而重。其色正绿。

煮胶法。必取乌驴皮。牡者。刮净。急流水(浸野狼溪水中为合法)中浸七日。入大锅七口内。渐增阿井水煮至化。化后。每日降序一口。聚其融化之极者。止得一口。熬时入鹿角一片。即成胶。(群阴必得一阳以化也。胶成。搭于架上。任其顺下而亦不断。)冬月易干。

其色深绿。且明燥轻脆。味淡而甘。亦须陈久。方堪入药。

甘淡温平。气味俱薄。可升可降。阳中阴也。(缘水性之下趋。协皮革之外卫。藉火力以成土化。从下者上。从外者内矣。)入手太阴少阴足少阴厥阴经。主治虚劳羸瘦。阴气不足。疗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吐脓血。并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血痢。及女子血痛。血枯崩漏。

经水不调无子。并胎前产后诸疾。更男女血涸血污。四肢酸痛。(风淫木旺。肢体遍疼者。

能驱之。)劳极洒洒如疟。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猪苓汤服)调大肠圣药也。阿井乃济水之眼。济水为天地之肝。乌驴皮合北方水色。顺而健行之物。故入肝入肾多功。水充则火有制。火熄则风不生。凡木旺风淫火盛金衰之证。应手辄效。(士材)阿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治诸淤浊及逆上之痰也。(濒湖)凡治喘嗽。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肺虚损极。咳唾脓血。非阿胶不能补。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能平安。(同蜜蜡黄连用)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以上士灏)同天冬麦冬生地栝蒌根白药子五味枸杞苏子桑皮百部白芍。治肺肾俱虚。咳嗽吐血。同杜仲枸杞白芍山药麦冬地黄黄人参青蒿续断黄柏。治崩中漏血。同白芍炙甘草地黄麦冬白胶当归枸杞杜仲续断。治妇人胎痛。或胎漏下血。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妊娠血痢。阿胶二两。

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酒一升半。煎化服。即愈。(此四证不调与不止有异。血痢与下血亦殊。然皆主阿胶益阴而用酒以和血行气。其相合之功用可思。)瘫缓偏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阿胶微炙热。先煮葱豉粥一升。别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入胶。更煎七沸。烊如饧。顿服之。乃暖吃葱豉粥。(若冷服。令人呕逆。)如此三四剂。即止。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

妊娠胎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同胶化服。(此三证瘫缓与胎动。皆用葱豉宣气达阳。以化阴气之或涩或戾。便秘止用葱者。借阳气以行阴而已。

要非本于阿胶以益阴。不能成功。)吐血不止。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

水五升。煮三升。分服。大衄不止。口耳俱出。用阿胶炙蒲黄半两。每服二钱。水一盏。

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此二证皆主阿胶益阴气而入包络。蒲黄和中土之血。使阴能化。生地冷血。助阿胶之益阴而退热也。)产后虚秘。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观诸方佐使所以用阿胶者。可类推矣。

〔论〕阿胶以阿井水煎乌驴皮而成。取其质于皮。而化其质之气于水。故命名在阿。

夫皮毛者。肺之合。人物一也。乌驴皮合北方水色。犹人身肾至于肺之义。阿水清而重。其性下趋。合火化以成其顺下而返于所始。所以入手太阴足少阴。益肺元而不病于僭阳。调肺气而不类于耗散也。抑气阳也。此味益阴。又言补肺气不足。义似相戾。不知肺贯心脉而行呼吸。气者火之灵。心乃火之主也。因离中有坎。故肾脉之直者。上贯肝膈入肺中。而其支者。又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肺脉贯心。而心脉更藉肺阴以下注也。(肺阴即肾脉之贯膈而入者。肺本主气。何以曰肺阴。盖肺为阳中之少阴。犹肝为阴中之少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阳。尤阴阳关捩子也。肺气独重肺阴。所云阴从阳出者。益阴即以裕阳。正属关捩子之义也。)凡肺受六淫七情之侵。则肺阴伤而心火亢。火亢则金愈衰。而离中之坎不能合于金以化血。则真气愈不足。如肺阴下降以入膻中。是为生血之化源。举火亢金衰。胥能平之。

所以疗诸血证。阴裕而阳乃得化。阴降而阳即随之。俾归命门以神三焦之用者。皆不越此。

所以由血而至于气。举益虚劳羸瘦等功。悉皆归之也。大抵滋阴之味多伤气。益气之味类并阴。惟此味虽以益阴为功。独其阴从阳出者。益阴即以裕阳。所谓膏肓之上。中有父母。又所谓上焦合而营诸阳。心肺是也。洁古首云入手少阴。海藏首云入手太阴。其义不可互参乎。

至俱言其入足厥阴者。缘心包络主血。与肝相表里。肝固藏血之脏也。由肺阴之下降。而主血者不病。入心生血。则火息风平。而金媾于木。即藏血者亦不病矣。抑血病有顺逆。而此无不治者。由能和膻中之气化以归命门。又达真阳之化醇以归血海。举生血和血之功。皆其从金生水以为还元之助。即从阴益阳以为化生之地耳。(阿胶由益阴而阳得化。故益气不同于参。仁斋谓其疏利积热。诚窥其所始也。至于粘滞。乃其质如是耳。非性味也。)至其除风。本于益肝之阴气。而金能媾以平之。非概治天表之风。其化痰。本于阴气之润下。能逐炎上之火所化者。非概治湿滞之痰。其治喘。但治炎上之火属于阴气不守者。非概治风寒外束。及湿滞上壅之喘。其治血痢。止如伤暑热痢之血。非概治湿盛化热之痢。其治四肢酸痛。乃血涸血污之痛。非概治外淫所伤之痛。即治吐衄。亦止奏功于虚损。若暴热为患。或外感郁抑。及怒气初盛者。俱弗混〔辨治〕陈阿胶光如漆。色滞油绿。折之即断。不作臭气。夏月亦不甚湿软者。为真。调经丸药中用。宜入醋重汤炖化。和药。胃弱作呕者。弗烊化服。打碎同蛤粉蒲黄牡蛎粉炒。随宜。

气味辛。微热而平。(其肉酸)主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追风健骨。并止惊痫。疗温疟。方书治中风虚劳痹痿。鹤膝风谵妄。腰痛香港脚。风所以从虎者。

风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从。(宗)西方金兽。而反司东方甲胆乙木。此所谓制则化也。无制则亢。亢则害矣。(之颐)凡辟邪疰。治惊痫温疟疮疽头风。当用头骨。

手足诸风。用胫骨。腰背诸风。用脊骨。(濒湖)虎之强悍。赖于胫。虽死而立不仆。

故治脚胫无力用之。(石山)同牛膝木瓜地黄山药山萸黄柏枸杞麦冬五味。治腰膝无力。

筋骨疼痛。或痿弱不能步履。同萆独活防己苍术牛膝首乌薏仁木瓜刺蒺藜。治风寒湿邪着于经络。以致偏痹不仁。同当归白芍甘草续断牛膝白胶麦冬地黄。治遍身骨节痛。治白虎风痛走注。两膝热肿。用虎胫骨酥涂炙黄。黑附子炮裂去皮。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

温酒下。日再。历节痛风。用虎胫骨酒炙三两。没药七钱。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三服。筋骨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覆卧少时。汗出为效。切忌热食损齿。

小儿不可与食。恐齿不生。肝肾气血不足。足膝酸痛。步履不随。虎胫骨一两。醋炙没药乳香另研各五钱。附子炮去皮尖二两。苁蓉(洗净)川牛膝木瓜天麻各一两半。余为末。将木瓜苁蓉捣如膏。加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盐汤下。休息痢经年不愈。

虎骨炙黄焦。捣末饮服方寸匕。日三取效。阅上方治。不尽属风。当益明于金木相媾之义。

经云。至阳盛则地气不足。惟虎骨能奏厥功。盖金媾于木则风升之阳际于天表者。阳中有阴。

此正〔论〕虎司风木。厥肖惟寅。其气特钟肃杀。得金之专。而风木并从之以化。取其骨。

味辛散通行。治诸风证。宗谓木受金制。之颐谓木从金化。夫制者金犹为木用。化则木俱从金用。是以风之太过不及。投此咸宜。盖静木之风者。必藉于金。非漫取其相制也。人身如肝木从阴而达阳于天。不有肺金从阳而致阴于地。何以裕肝之阴。令其右旋。俾返于所始。

而升降不息乎。经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此可以悟金木相媾之义矣。(中风危笃之证。只因升降息耳。此义最为吃紧。前人俱未及发。)虎骨之功。似乎专在气分。而就气分。即有为益血之主者。以从肺而媾于肝。肝固血脏也。方书如中风虚劳挛痹香港脚腰痛之用。此皆以疗筋为治。夫筋固肝所主。而于益血之义尤切。血正所以养筋也。至于行痹有风毒风虚之异。

一皆以虎骨主之者。缘人身风木之初气。禀于阴中之阳。有升即应有降。而阴却御阳以为升降。如风毒之走注。固由阴微不能为阳之化。而风虚之走注。亦以阴微不能为阳之使也。惟虎骨有能为阳之化且使者。此木从金化之实际也。即彼不病于风。若腰痛着痹痿证。非亦如风毒之治。畅阴以和阳乎。即彼主疗香港脚。非又如风虚之类藉之育阴。而更助气以达阳乎。

总之。肝司地气之升。肺司天气之降。由升而得降以运育于地者。肺为肝之用也。由降而得升以还畅于天者。肝又为肺之用也。肺为肝之用。故阳和于阴以化血。肝为肺之用。故血和于气以化精。正内经所云。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如不思风木为元气出地之始。不悉其履端于始者。乃能升降相因以妙于生化。而漫然止谓其治风。不几同于说梦乎。

〔辨治〕凡虎身数物。俱用雄虎者良。虎头及胫骨。色黄白者佳。前掌腕中骨。形圆扁似用狗肉。包裹一夜。投所嗜以回其灵。诸骨并捶碎去髓。涂上酥。或酒或醋。柳灰火炙黄脆。研如飞尘。否则粘着肠间为症积。

凡虎夜视。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猎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堕入地。记其处。

掘下尺余。方得状如白石子琥珀。此其精魄沦入地下者。主治癫疾疟病。镇心安神。疗小儿惊痫啼悸客忤疳气。

附方虎睛丸。治痫疾发作。涎潮搐搦。时作谵语。虎睛一对。微炒。犀角屑大黄远志肉各一两。栀子仁半两。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温酒服二十丸。地龙散。通治小儿诸痫。

发遏无时。干地龙半两。焙虎睛一对。炙人参二钱半。金银箔三十片。天竺黄朱砂代赭石煨醋淬铁粉各二钱半。雄黄一钱半。轻粉半钱。为末。每服半钱。紫苏汤调。不拘时服。

〔论〕虎睛治痫。属于肝心二脏者居多。此正木从金化之义。又虽专于气分。而即有为益〔修治〕多伪作。须自获者乃真。入药。酒浸炙干用。

治反胃吐食。取生者弗洗。存滓秽。新瓦固存性。入平胃散末一两。和匀。每白汤服三钱。神效。(濒湖)

犀角

犀似牛。舌上有刺。好食棘刺。出西番南番滇南交州诸处。有山犀(居山林。易得。)水犀(出入水中。最难得。并有二角。鼻角长而额角短。)兕犀(亦作。即沙犀。止有一角在顶。为独角犀。其纹理细腻。斑白分明。作器用佳。不堪入药。)三种。又有毛犀似之。

(即旄牛)味苦酸咸。性甚走散。气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入足阳明兼入手少阴经。(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清胃解毒。泻肝凉心。治百毒。辟中恶气毒。解瘟疫寒热诸毒瓦斯。

镇心神。疗时疾热如火。烦毒入心。狂言妄语。主风毒攻心热闷。中风失音。治吐血衄血。伤寒蓄血。(上焦蓄血用犀角地黄汤)及发狂斑黄。疗小儿风热惊痫。并疮疹稠密。内热黑陷。或不结痂。亦化疮肿痈疽脓血。方书治卒中暴厥。与中蛊毒。咳嗽诸见血证。痰饮消瘅。耳鼻唇舌面病。螈挛痉。行痹痛痹。头痛眩晕。淋及溲血。滞下香港脚。犀属南方兽。似得火化之正令者。饮则污浊。清之也。食则毒棘。消之也。故曰犀利。(之颐)小儿惊痫不知人。嚼舌仰目者。浓磨犀角服之。立效。痘疮稠密。不拘大人小儿。用新汲水。

磨生犀于涩器中。冷冻饮料浓汁。同丹砂琥珀金箔天竺黄牛黄钩藤钩羚羊角真珠麝香。治大人小儿风热惊痫。磨汁。同生地红花子麦冬紫草白芍鼠粘子。治痘疮血热。初见点红艳壮热。

躁渴狂语。多服可保无虞。磨汁。同郁金童便生地麦冬甘草白芍苏子丹参白药子。治吐血衄血。入紫雪。治大人小儿癫狂瘟疫。蛊毒邪魅。一切烦热为病。入抱龙丸。治小儿恍惚惊悸。痰涎壅塞。入至宝丹。治中风不语。中恶气绝。一切神魂恍惚狂乱等证。下利鲜血。犀角地榆银花各一两升麻五钱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五合。去渣温服。此热毒伏于心经故也。宜加丹砂滑石末。以金银藤花熬汁煎药。更效。鼻衄。犀角磨汁。生地芍药丹皮。水煎服。热多者加黄芩。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无热也。不用黄芩。溲血亦用上方。但空心服。(心系于肺。而小肠为心之腑以行水化。故二证可用一方。)〔论〕犀茹百毒食众棘。凡毒入此兽之胃而悉化。其角属阳。性走散。洁古谓为阳中之阴。大抵入胃而效心之用者。(观其能凉心解热疗烦毒治谵狂可见)夫心为阳中之太阳。

又为手少阴经。以其火中宅水也。此味属阳而气寒。寒在阳中。阳至寒化。其酸苦涌泄。不同苦寒之降折。所以散气毒者在此。所以散火结者即在此。(心原不受邪。凡受邪者。皆包络也。包络与胃口紧相应。惟犀角能散包络之热毒。故治种种血证。以包络固主血者也。)故又能治中风。盖风火阳也。心为火主。风逐火焰。火散而风自平。且肝脾之系。俱连系于心。

是方书用兹味。主治中风证居多。(皆见恍惚闷乱。昏烦不语。及謇涩谵错颠倒。舌强失音等证。)夫风属肝所司。而子母禅受。绝无等待。且风火相煽。类属热毒。非属阳中之阴如此味者。不克静受病之主脏也。观于治风之次。即属治惊。其义不更显然乎。惟血虚而有火者。最宜酌投。(是以孕妇多服则损胎气)大约火实欲空者。宜之。火空欲实者。仍忌之耳。

痘证气虚无大热者。不宜用。(仲淳)或以血虚而燥热发者。用之祸至。(丹溪)伤寒阴证发躁。勿误用。妊妇多服。能消胎气。(仲淳)〔辨治〕文如鱼子形。谓之粟纹。纹中有眼为粟眼。黑中有黄花者为正透。黄中有黑花者为倒透。花中复有花者为重透。并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乌犀纯黑无花者为下。(濒湖)未经汤火煮制者为生犀。始可用。角尖尤胜。以纸裹置怀中一宿。则易研。(人气粉犀)入丸散。屑之。寻常汤药。磨汁冲服。

气味苦寒。微毒。主明目。(能去尘膜。与熊胆同功。)治疳。能杀疳虫痨虫。兼除脏腑一切热结。(入肝脾二经。肝热则目不明。脾家郁热则成疳积。苦寒除二经之热。故主诸证。)同獭肝芦荟干漆胡连青黛鬼臼丹砂。入滋肾药内。治传尸痨瘵。内障目翳。用象胆半两。鲤鱼胆七枚。熊胆一分。牛胆半两。麝香一分。石决明一两。为末。糊丸绿豆大。

每茶下十丸。日二。

胆极苦寒。凡疳证脾弱者。目病血虚者。不宜多服。(仲淳)〔辨治〕其干者。上有青竹文斑光腻。须细识之。其味微带甘。入药须先捣成粉。乃和众药。

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主金疮不合。入膏散。为长肉合口之要药也。(性易收敛。以钩刺皮。其疮旋合。)

气味甘寒。主心肝风痫迷惑邪魅之疾。(宜生屑入药)拔恶疮毒。去漏管。(以其善蜕)长肉生肌。同明矾黄蜡牛角铅花金头蜈蚣皮猪悬蹄。治通肠漏去管。痘疹不收。象牙屑铜铫炒黄红色为末。每服七八分或一钱。白水下。

熊胆

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埤雅)色通明者佳。

气味苦寒。凉心平肝。为手少阴足厥阴阳明药。点眼。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疗虫牙蛔痛。治小儿风热惊痫。杀疳虫。疗时气热盛黄胆。暑月久痢。

附方赤目障翳。每以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绝奇。或泪痒。加生姜粉些须。肠风痔。熊胆半两。入片脑少许研和。猪胆汁涂之。小儿鼻蚀。熊胆半分汤化抹之。惊痫螈。以竹沥化两豆许服之。去心中涎。甚良。诸疳羸瘦。熊胆使君子末等分。研匀。瓷器蒸溶。蒸饼丸麻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论〕熊为阳兽。缪氏谓其性温。能通行经络。凡诸胆皆苦寒。而熊胆之用较殊者。

或此之故。试以半粒投水。旋转如飞。(余胆亦转。但缓耳。)水面有凝尘者。豁然而开。

可知此味点目去翳。与涂久痔。固不徒以苦寒清火见效。或亦秉阴中之阳。阳中之动。故能开散其气血之为邪结者。(熊每升木引气。或堕地自快。俗呼跌。即庄子所谓熊经鸟申也。

冬月蛰时不食。饥则舐其掌。观此引气。并蛰时亦能食气。是熊之于气也有殊性殊功。所谓得阴中之阳。阳中之动者当不谬。)方书又每以治喉痹。夫喉痹本毒热结闭。治之之故。

正与此义相合。凡清肝胆之味。而能畅肝胆之用者。则周身气血。皆可通其经络。而开其结邪。明者当识之。

有痼疾者。食熊肉则终身不愈。戒之。(仲淳)〔用胆总论〕凡胆皆极苦寒。能走肝胆二经。泻有余之热。小儿疳积。多致目生翳障者。以肝脾邪热壅滞。二脏之气血日虚。闭塞日甚故也。用此散肝胆脾家之热。则内邪清而外障去矣。如不因疳证而目生翳障及痘后蒙闭者。多因肝肾两虚。宜滋阴养血清热为急。诸胆皆不得用。

羚羊角

秦陇龙蜀山中皆有之。其角细而圆锐。长四五寸。多节。带黄色者良。羚羊羊(即山羊)山驴三种相似。羚似羊而青色。毛粗角短小。似吴羊。角长大。山驴驴身羚角。但角大而节疏慢耳。

味咸。气寒。入厥阴肝经甚捷。(羊火畜也。而羚羊则属木。同气相求也。)并入手太阴少阴经。主治明目益气。起阴。安心气。定肝魄。疗惊邪魇寐。癫痫狂乱。治一切热毒风攻注。及湿风注毒伏在骨间。中风筋挛骨痛。去恶血注下。并热毒血气疝气。小儿卒热惊搐。

妇人产后恶血攻心。烦闷。子痫痉疾。羚之性灵。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能辟邪恶。解诸毒。碎佛牙。而烧烟走蛇虺也。(濒湖)羚羊角具二十四节。内有天生木胎者。此角有神。

夫节合二十四气而胎木。宛如从甲而乙。起阴之气以转生阳。所以益气也。(之颐)同犀角丹砂牛黄琥珀天竺黄金箔茯神远志钩藤竹沥。治惊邪魇寐。及癫痫狂乱等疾。同杞子甘菊决明子谷精草生地五味黄柏密蒙花木贼女贞。治肝肾虚而有热。以致目昏生翳。产后烦闷。汗出不识人。羚羊角烧末。东流水服方寸匕。未愈再服。堕胎腹痛。血出不止。羚羊角烧灰三钱。豆淋酒下。

〔论〕濒湖悉数羚角之功五。未能畅其所以然。要知人畜之脏腑。不甚相歧。角乃骨之余。而肾之所合者骨也。经曰。肾在体为骨。在气为坚。羚角禀于骨之至坚。本经首言明目。而即继之以益气起阴者。以肾虽阴中之至阴。然坎中有离。实为肾气。阴阳有一之或戾。

则肾气便不足。不足者。不能致其气于肝。而肝亦不能为肾行其化。是物具体于肾。致用于肝。肝本阴之具足者以升阳。即由阳之具足者以引阴。如濒湖所数去翳。舒筋。安魂。散瘀。

降火。五者之所以然。当在是也。抑所谓益气起阴者。固肾具肝之体。而所谓五能者。肝还行肾之用也。惟兹物于肝之体用俱金。故于厥阴为要药。经曰。一阴为独使。厥阴之生化无阏。而心肺脾皆在此托始矣。

凡肝心二经虚而有热者。宜之。无热不宜用。(仲淳)入厥阴伐生生。之气。不宜久用。

多用〔修治〕凡单用不复有验。须不拆原对。以绳缚之。凿取旋用。勿。犯风。凿未尽处。

须纸。重裹。恐力散也。一说。密裹藏怀中。取出捣。易碎。

鹿麋

小者鹿。大曰麋。(茸之大小即以此别)麋似鹿而色青黑。肉蹄。目下有二窍为夜目。牡者有角而无齿。(无上龈齿。若下龈则牝牡咸有。)其〔麋鹿茸角总论〕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长。其次角难长。最后骨难长。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坚。惟麋鹿角自生至坚。无两月。大者重二十余斤。其坚如石。计一日夜须生数两。凡骨之生长神速。无过于此。此骨血之至强者。夏至鹿角解。乘阴气之始以生茸。冬至麋角解。乘阳气之始以生茸。皆怒长而为角。革故所以鼎新也。故角之力用最专。

而而生于秋。受气于阳而长于阴。故为挟阳之阴。其以二至解角者。缘所受之精气。与阴阳之进气相应耳。鹿体阳。(其肉食之燠)以阳为体者。以阴为末。麋体阴。(其肉食之寒)以阴为体者。以阳为末。角末也。本经言鹿角补阴。麋角补阳。是以二至日节气所进者。为云万物乘天地之气以为进退。方来者进。是乘其生气也。鹿。阳也。卧则其鼻反向尾闾。能使阳得交于下之阴而督脉通。龟阴也。其首每向腹而闭息。能使阴得交于下之阳而任脉通。

是皆禀灵于造化者也。麋鹿茸角俱以杜仲为之使。畏大黄。忌桃李。

鹿茸

味甘咸酸。气微温。气薄味浓。阳中之阴。入手厥阴少阴足少阴厥阴经。走命门心包络及肾肝之阴分。(经曰。包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胞中为精血之所聚。而其脉固络于心。心胞络主血会。所以能疗男子泄精尿血。及女子崩漏也。)峻补阴气。(与麋茸之甘热而专补命门真阳者。有异。)生精益髓。强志健骨。疗虚劳洒洒如疟。一切虚损羸弱。四肢酸疼。腰脊痛脚膝无力。或耳聋目暗。虚眩头晕。男子泄精溺血。女子崩漏。赤白带下。散石淋痈肿。疽痒。及骨中热。久服耐老。

附方精血耗涸。耳聋口渴。腰痛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者。鹿茸酒蒸。当归酒浸。

各一两。焙为末。乌梅肉煮膏。捣丸梧子大。每米饮服五十丸。虚痢危困。(因血气衰弱者)鹿茸酥炙一两。为末。入麝香五分。以灯心煮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五十丸。室女白带。(因冲任虚寒者)鹿茸酒蒸焙二两。金毛狗脊白蔹各一两。为末。用艾煎醋。

打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五十丸。日二。头中眩晕。甚则屋转眼黑。或如物飞。或见一为二。用茸珠丹甚效。或用鹿茸半两。无灰酒三盏。煎一盏。入麝香少许。温服。

〔辨治〕茸初生。一茶之顷。已成茄形。迟半日。便如马鞍歧起。愈小愈嫩。虽绵帛触之。亦损破也。破则力大减。紫茄茸太嫩血气未具。其实少力。坚者又太老。惟长四五寸。形如马鞍。茸端如玛瑙红。至破之肌如朽木者。最善。鹿茸收时。阴干易臭。惟破之火干。大好。先以酥匀涂茸上毛。烈焰中灼之。(不则火焰伤茸)候尽。再以酥涂微炙。

或酒炙及

麋茸

气味甘热。性热补阳。(较鹿茸之微温而多补阴者为异)健骨扶阴痿。治丈夫冷气及风。筋骨疼痛。老人骨髓虚竭。补益尤妙。(可作粉常服。煎胶亦妙。)〔论〕夫麋属阴。而茸角属阳。乃阴中之阳也。峻补阳气。当先入肾之命门。先哲多言功胜鹿茸者。以其助阳益气。易于见功耳。须知麋鹿茸角。其所以分者。在二至阴阳之殊气。而其所以分而合者。在阳质而必应乎阴之气。阴质而必应乎阳之气。是以鹿茸非不益阳。但阳中之阴以阴为主。而益阴者自能健阳。麋茸非不益阴。但阴中之阳以阳为主。而强阳者亦自能益阴也。人身阳中之阴。虽阴生于阳。然必阴为先导。而火乃得交于水。因阴之降以引阳也。其阴中之阳。虽阳生于阴。然必阳为先导。而水乃得交于火。因阳之升以引阴也。总妙于阳降阴升。而生化因之以不息。明乎此。然后以阴阳之分治。阴阳之偏胜。而辅佐得宜可耳。

麋茸功效虽宏。然须按脉沉细。相火衰弱者。始宜用。其角亦然。

〔修治〕同鹿茸。

鹿角

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入肾补肝。益阳和血。(至炼霜熬膏。则专气味咸温补阴气。与茸同。而功力少缓。(故之革不如鼎之新也)疗骨虚劳极。补绝伤。秘精髓。除腰脊痛。女子妊娠腰痛下血。又活瘀和血。大胜于茸。治留血在阴中。及少腹血急痛。除女子胞中留血不尽欲死。(或堕胎血瘀。或胎死腹中。)更主血闭无子。诸恶疮痈肿热毒。磨醋敷之。

附方骨虚劳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发落齿枯。甚则喜唾。用鹿角酒浸焙二两。

牛膝酒浸焙一两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酒下。肾虚腰痛。如锥刺不能动。鹿角屑三两。炒黄研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妊娠下血不止。鹿角屑当归各半两。水三盏。煎减半。顿服。不过二服。妊娠腰痛。鹿角截五寸长。烧赤。投一升酒中。又烧又浸。如此每次细研。空心。酒服方寸匕。

〔论〕夫肾主骨主髓。髓者骨之充也。鹿角乘至阴之初气。而精血随之以怒生。是其为骨之充者。无过此兽。所以能秘精髓。腰者肾之府。人身之髓。肾固主之。由脊骨中相贯。

故〔辨治〕要黄色坚重尖好者。生角屑同他药煎服。散瘀行血。醋磨汁。涂疮疡痈肿热毒。或水磨汁服治。脱精尿血。酒浸焙或炒黄。补虚和血。或烧灰酒服。治血虚而滞。(濒湖)寸截泥裹。于器中大火烧一日。如玉粉也。

麋角

气味甘热。补阳道绝伤。益气补髓。暖腰膝。治丈夫冷气及风痹。(功胜鹿角。煮胶亦胜白胶。)〔论〕麋角强阳之功。亦差缓于茸。与鹿角但分阴阳。而补髓之功不异。以肾中之任。

不外于督也。麋角较大于鹿角。为阳能生阴耳。其活瘀和血不及鹿角者。因补阳属气。不似补阴之入血。故丈夫冷气及风痹者宜之。阳盛阴虚者忌服。

鹿角胶

(本经名白胶)味甘咸。气温平。气薄味浓。降多升少。入足厥阴少阴手少阴厥阴经。主治伤中。劳绝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本经)男子损脏气。气弱劳损。吐血下血。女子崩中不止。漏下赤白。安胎去冷。治男女肝肾虚损腰痛。并腰膝酸软及痛。(甘缓能通血脉)又治尿精尿血。同牛膝丹皮麦冬地黄苏子郁金白芍当归童便续断。治劳伤吐血。同地黄山药山萸鹿茸杞子五味车前麦冬杜仲骨脂巴戟莲须。治肾虚阳痿。精寒无子。加入当归紫石英。

治妇人血闭子宫冷。服之受孕。虚劳尿精。白胶二两。炙为末。酒二两和尿血。白胶三两炙。水二升。煮一升四合。分服。妊娠下血。以酒煮白胶二两。消尽再服。

〔论〕鹿角生与熟并熬胶。俱应入肾。以角亦骨类。为骨之合也。即六极审属骨虚。

止用鹿角牛膝二味。则其所入可知。生者活血胜于补虚。熟者补虚胜于活血。若熬成胶。则一于补矣。鹿以阳质而挟阴之气。其角胶因烹炼之久。俾阴气熔化于阳中。于人身气血生化之源。裨益良多。本经故主伤中劳绝羸瘦也。然更云补中益气。又似专功于气者。盖人身之胃属阳。(经云。阳者胃脘之阳也。)而胃之三脘。皆在任脉。是至阳原本于至阴也。鹿角之勃生怒长。正属阳中阴气。其禀专。其进锐。更经烹炼。则由阴阳之气化。乃得致于中气。

以为天地升降之枢。是兹味之补中益气。正其能疗劳绝羸瘦者尔。(生角本为阳中之阴气。

熟胶乃达阴中之阳化。盖取肾气最浓之品。炼而成胶。则气化浓密。还归于补元精。不止于元气之勃然而上行也。是诚为补先天要药。经曰。气归精。又曰。精化为气。可以合此味之用。)东垣药性主男子损脏气。气弱劳损吐血。与本经所治。互相发明。夫脏气者。即经所云五脏皆有阴气也。气弱者。即经所云阴伤则无气也。五脏阴气。为人身中元气。如病于阴气不足。即谓之劳。至阴气大伤。谓之劳损。甚则遂云劳绝矣。诸书独以血证为言者。以阴气乃后天营血之母。阴气伤即先病于血矣。因是悟诸血证之治。悉以救阴气为主。阴气系精血之真元。救精血之损者。舍是将焉取诸。或曰。血逆类由火僭。何以致慎于苦寒之投。曰。

以苦寒反能亡阴耳。凡因六淫七情之侵。损伤五脏阴气。阴气损则元气乃化为火。而真阴之化醇者。不能寻其天度。以循经络而归血海。如樱宁子所说血因热逆妄行。或挟风。或挟湿。

或挟气。亦庶几近之。第未明于六淫七情之损其阴气者。却在火之先。其平火而令血不妄逆者。止为标之治。如探本。则必图完其阴气。以为营血之母。而善守之。然则平火。犹非损阴气之的治。况以苦寒绝阳之生化。初不为阴之化源地乎。至慎苦寒而投参。其失卒亦相等。盖即白胶之能补阴气。尚难投于炎焰以冀有功。矧可倒行逆施。以助方张之焰乎。凡此总未究于血之生化。乃源于水而成于火耳。惟鹿角阳中挟至阴。如人身元阳所自始。即血源于水之义也。角胶炼阴以合阳。如人身元阳所由化。即血成于火之义也。取此味以完阴气。

乃于血证为能救本耳。(观治尿精尿血。及身半以下酸痛。则知其为精血之权舆。非火热之对待也。)其有阴盛遏阳而患血逆者。(伤寒有之)又有劳倦伤其卫气。致营气不得入于经而血错行者。是乃阳之不足。可以投参者也。若伤于阴气。即当属化火而论。的然不可投参矣。第火有虚实之分。实火者伤及后天之气。虚火者伤及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乃阳中阴生。先天之气。乃阴中阳化。如先天之气伤。固及于后天。经所谓至阴虚。天气绝是已。然后天之气原根于先天。(如肾脉从肺络心注膻中。脾脉从胃注心中。而肝脉亦络膻中。)故伤其后天之气者。必及于阳中之阴。伤其后天阳中之阴者。亦累于先天之阴。经所谓至阳盛。

则地气不足也。此味主劳损吐血。虽举先后天而胥治之。但先天之阴伤。虚火也。阴虚而火。

无所归经。以是补之。后天之阴伤。本于阳以及之。实火也。清天气之阳。乃可补地气之阴。

其先后〔修治〕取解角。锯半寸长。置长流水中。浸三日。削去黑皮。入砂锅内。以清水浸至不露角。桑柴火煮从子至戌时止。旋旋添水。勿令火歇。如是者三日。角软取出。晒干成霜。另用无灰酒入罐内。再煎成胶。阴干待用。麋角性本甘热。更经火炼。则偏于补阳。

不如鹿胶之补而不僭。故截角制胶。须择其小者。勿使麋角混之。致药力不精。用时。或炒成珠。或酒化服。得火良。畏大黄。

鹿角霜

即鹿角煮烂成粉者。胶则取所煮之汁久熬而成者。霜似枯质。胶乃精液。古方或各用之。

或合用之。必其皆有补益。但恐霜逊于胶耳。有疗男子阳虚。与下小便频数同方。可知肾经气虚者。此能益气而强肾矣。小便频数。鹿角霜白茯苓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小便不禁。上热下寒者。鹿角霜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酒温下。(凡病便数。皆肾经气虚而然。若不禁。则虚更甚矣。)

鹿髓

气味甘温。治丈夫女子伤中绝脉。筋急痛。同地黄汁煎膏服。填骨髓。壮筋骨。补阴强阳。白蜜煮服。令人有子。(鹿一牡能御数牝)凡滋补药。用其脊髓和酒熬膏丸药。

大妙。白飞霞法。取鹿脑及猪骨髓炼成膏。每一两加炼蜜二两。炼匀。瓷器密收。用和补丸药。治肺虚毛悴。有酥髓汤。(删繁方)鹿髓煎。治肺痿咳嗽。伤中脉绝。用鹿髓生地黄汁各七合。酥蜜各一两。杏仁桃仁去皮尖各三两。酒一升。同捣取汁。先煎杏仁桃仁地黄汁减半。入三味煎如饧。每含一匙咽下。日三。

麝香

出陕西河东秦益诸州。诸蛮夷中尤多。形似獐麋而小。食柏叶。夏月多啖蛇虫。至冬香满。(生阴茎前皮内。别有膜袋盛之。)入春满甚。便自剔去。是为生香。最不易得。其次捕得杀取者。名脐香。

味苦辛。气温。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惊痫。积聚症瘕。

及妇人产难。纳子宫。暖水脏。止冷带下。杀脏腑虫能蚀一切痈疽脓水。济生治食瓜果成积作胀者。及饮酒成消渴者。以果得麝则坏。酒得麝则败也。同犀角牛黄琥珀龙齿远志丹砂铅丹金箔菖蒲真珠茯神天竺黄。治心气虚怯。惊邪癫痫。或梦寐纷纭。鬼交鬼疰。及小儿急惊。大人中恶等证。同白芨白蔹红白药子雄黄乌骨鸡乳香没药冰片为末。敷一切痈疽疔肿。有神。

缪氏云。诸证之属于虚者。概弗施用。(芳烈轻扬。能泄卫气。穿射走窜。又能泄营。)如不得已。借以开通开窍。亦宜少用。孕妇不宜佩带。劳怯人亦忌之。不可近鼻。有白虫入脑患癞。久带其香透关。令人成异疾。

〔辨治〕取香剂中当门子。捻之如血线。拓之如桃花瓣。燥甚者。始真。然多伪造。

虽膜囊完固。弗信。但破看一片。毛在其裹中者。为胜。凡使勿近火日。微研。不必苦细。

牡鼠

(牝者不入药)气味甘。微温。亦曰凉。(日华子)煎膏。治诸疮。(因善穿之性而为用)附方鼠溃烂。鼠一枚。乱发一鸡子大。以三岁腊猪脂煎令消尽。以半涂之。以半酒服。神妙。

鼠肝有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大如黄豆。正白色。贴而不垂。(卫生家宝又言红色)才死便消。不易得也。主治点目。愈青盲。雀目不见物。滴耳治聋。三十年老聋。取活鼠一枚系定。热汤泼死。破喉取胆。用川乌头一个炮去皮。华阴细辛二钱。胆矾半钱。为末。

以胆和匀。再焙干研细。入麝香半字。用鹅翎管吹入耳中。口含茶水。日二次。十日效。永除癸水之位在子。气通于肾。开窍于耳。注精于瞳子。其标为齿。鼠属子宫癸水。其目夜明。在卦属艮。其精在胆。故胆治耳聋青盲。睛能明目。而骨能生齿也。(濒湖)

牡鼠粪

(两头尖者)气味甘。微寒。有小毒。(食中误食。令人目黄成疸。)主伤寒女劳复阴易。通女子月经。下死胎。治吹奶乳痈。方书疗中风积聚。及疠风蛊毒。

附方男子阴易及女劳复。鼠屎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得粘汗为效。未汗再服。妇人吹奶。鼠屎七粒。红枣七枚。去核包屎。烧存性。入麝香少许。

温酒调服。乳痈初起。雄鼠屎七枚。研末。温酒服。取汗即散。

乳痈已成。用新湿鼠屎黄连大黄各等分。为末。以黍米粥清和涂四边。即散。

〔论〕鼠禀至阴之气。五脏俱全。其矢更由肠胃转化而出。凡阴气受邪者。借其转化而使之不留。阴气大亏者。亦借其转化而使之不竭。是以阴易女劳复所因迥异。而皆得用之。

他如中风积聚风湿诸方。用此以导阴气而使之化。而吹奶乳痈。又皆藉阴气之能化。为流通精血地。然则触类通之。可以尽臭腐之神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