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胚眼的发生和形成

(一)胚板:受精卵经卵裂形成桑椹胚,再分裂成为囊状,名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分化成羊膜腔和卵黄囊。羊膜腔和卵黄囊相接近处,产生出内、中、外三胚层,形成胚板,即胚身的起源。(图1-38)

人胚发育的早期

图1-38 人胚发育的早期

(二)原始脑泡:胚板为一椭圆形区域,其背侧正中线的外胚层细胞逐渐增生形成神经板。神经板内陷成神经沟,神经沟两缘高起名叫神经褶,褶的两缘逐渐闭合成神经管与原外胚层脱离,称神经外胚层。而原外胚层则复盖胚胎的表面称表层外胚层(图1-39)。

神经沟和神经管

图1-39 神经沟和神经管

(胚长1 . 2毫米)

由神经外胚层衍生的神经管,头端逐渐扩大成三个连续的膨大部即前、中、后原始脑泡。中胚层在神经管形成后即伸入神管与表层外胚层之间把两者分开。

(三)视窝、视泡:前脑泡头褶的两侧出现凹陷,称视窝,是眼的原基。胚长3.2mm时,视窝逐渐变深并在前脑两侧形成对称的囊状突起叫视泡。视泡远端膨大与脑逐渐远离,近脑端变窄形成视基,即视神经的原基(图1-40,1-41)。

(四)视杯和原始晶体:胚长4mm时,构成视泡的神经外胚层和复盖其上的体表外胚层逐渐接近,二者接触后,体表外胚层迅速增厚形成晶体板。晶体板内陷并逐渐加深,仅借细茎与体表外胚层相连。胚长9mm时细茎消失,与体表外胚层完全脱离,形成晶体泡。与此同时,视泡的远端下方内陷变扁平,上方增大,形成双层细胞的杯状凹陷称视杯(图1-42,1-43)。

(五)胚裂与胚眼:视杯逐渐凹陷包围晶体的上方和两侧,其前端形成胚裂(fetalcleft)。围绕视杯的中胚层发出玻璃体动脉,经胚裂进入视杯内。胚裂于胚胎第5周(12mm)时开始闭合。由中部开始向前后延展,当胚长达17mm时,胚裂除沿视茎下面外,完全闭合。围绕视杯和晶体泡的中胚层形成脉络膜和巩膜的原基。因此当胚裂闭合完成时,已具有眼的各组织雏型,即形成胚眼(图1-44,1-45)。

胎长2.5 mm时视窝切面

图1-40 胎长2.5 mm时视窝切面

视泡和视茎

图1-41 视泡和视茎

胚长7.5毫左

图1-42 胚长7.5毫左

视杯和原始晶体

图1-43 视杯和原始晶体

(1)视泡与体表外胚层接触(2)视杯内陷,体表外胚层出现晶体凹1(3)晶体泡形成  (4)晶体泡与体表外胚层分离

胚裂的形成与闭合

图1-44 胚裂的形成与闭合

胚眼(胚长17毫米)

图1-45 胚眼(胚长17毫米)

胚眼形成过程中如视泡不发生则形成无眼畸形;如两个视泡合并为一个则发生独眼畸形;若胚裂闭合不全时,可形成先天性视网膜脉络膜缺损和先天性虹膜睫状体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