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热者,一向不止,由血气壅实,五脏生热,蒸熨于内则眠卧不安,精神恍忽,熏发于外则表里俱热,烦躁喘粗,甚则发惊痫也。轻剂,火府丹、地黄煎。重剂、双解饮、七宝散、大黄朴硝汤。
地黄煎
治小儿壮热烦心,眠卧不安。
生地黄(汁一升)白沙蜜(三合)酥(三合)生门冬(汁三合)上,重汤煮至成膏,每服数匙。
火府丹
治小儿壮热。
生地黄木通甘草黄芩上,水一钟,煎服。
金莲饮子
治小儿蕴积壮热,赤眼口疮,心烦躁闷,咽干多渴,潮热不止。
防风甘草(炙)连翘柴胡(去芦)山栀子(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用水六分,煎至三分,食后服。
黄龙汤
治发热不退,或寒热往来。
柴胡(五钱)黄芩(炒)甘草(炙。各二钱)赤芍药(三钱)上,每服一钱,姜枣水煎。
牛黄膏
治壮热,咽喉涎响,或不省人事,或左右手偏搐,或唇口眼鼻颤动,此热涎内蓄,风邪外感也,宜急服之。
蝎尾(四十九枚)巴豆肉(去油膜,一钱半)梅花脑(半匙)辰砂(研,二钱)郁金(三钱,皂角水煮)牛黄(少许)麝香(一匙)上为末。每服一匙,蜜水调下。量儿虚实用之。
栀子仁汤
治阳毒壮热,百节疼痛,下后热不退者。
栀子仁(酒炒)赤芍药大青知母(各一两)升麻黄芩(酒炒)石膏(各二两)柴胡(一两半)甘草(五钱)杏仁(二两,浸,去皮,麸炒微黄)上,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六物黄芩汤
治壮热腹大短气,往来寒热,饮食不化。
黄芩(酒炒)大青甘草(炙)麦门冬(去心)石膏(各半两)桂(一钱)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五物人参饮
治壮热咳嗽,心腹胀满。
人参甘草(各半两)麦门冬(去心)生地黄(各一两半)茅根(半握)上,每服二三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