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镏洪

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都梁(今属江苏)人,其生平欠详。尝对刘完素之《伤寒心要》加以疏释,以衍其说。后附于《河间六书》之后付梓行世。

瘤赘

病名。指人体所生之赘生物,出《疡科选粹》卷七。即瘤之别称。详见该条。

瘤病

病名。《灵枢·九针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①指痼病、痼疾。瘤者,邪气稽留、成形之意。详痼疾条。

②指肿瘤。《圣济总录·瘿瘤门》:“论曰: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初为小核,寝以长大,若杯盂然,不痒不痛,亦不结强。方剂所治,与治瘿法同,但瘿有可针割,而瘤慎不可破尔。”参见瘿等条。

病名。指因瘀血浊气痰滞停留于组织之中,而产生之赘生物者。出《灵枢·刺节真邪》。亦名瘤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有六瘤记载,即骨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石瘤。该病可生于身体各处或发于皮肉之间,或生于筋骨之内。其病多因七情劳欲,脏腑失调,致使生痰聚瘀,气血凝结而成。症见体表出现肿物,如梅如李,日久增大,界限分明,色白而肿痛,亦可破溃化脓,病程漫长,多属阴症。治宜化痰解瘀,软坚散结;如破溃化脓者,佐以解毒。临床须按瘤体不同而选方。参见气瘤、肉瘤、脂瘤、血瘤、筋瘤诸条。除内治外,瘤体过大者可作手术切除。

硫朱灸

灸法的一种。又称香砂灸。《本草纲目拾遗》丹药火条:“真麝香一钱,劈砂水飞二钱,好硫黄三钱,各研极细。先将硫黄化开,次入麝、砂二味,离火拌匀,在光石上摊作薄片,切如米如粞二样小块,贮瓶勿泄气。治病将药安患处,以灯火点着,候至火灭,连灰罨在肉上。”近代有以制硫黄六钱、朱砂细粉五钱制成灸锭。安于穴上,每月一粒,年老体弱及儿童用半粒。治疗风寒湿痹、伤痛、脘腹寒痛等证。

硫黄灸

灸法的一种。《外科精义》灸疗疮肿法:“硫黄一块,可疮口大小安之,别取少许硫黄于火上烧,用钗头挑起,点硫黄令着三五遍,取脓水干为度。”治疗疮疡久不愈合形成瘘管者。

硫黄

古代炼丹常用矿物之一。又名石留黄。即矿物硫(S)。《抱朴子内篇·金丹》:“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蔫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

《琉球百问》

医论著作。一卷。清·曹存心撰于1824年。本书据曹氏回答其琉球弟子吕风仪所提问的问题记录整理而成。内容以临床病例的立法处方为主,旁涉针灸、本草等内容。反映出曹氏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上的成就与学术思想。于拟制方药、论述医理均有所发挥。现有《三三医书》本。并且收入《国医百家》丛书中。现存清刻本。

琉璃胎

病证名。即子肿。《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来,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俗呼琉璃胎。”

琉璃疽

病名。指生于足跟部位之疮疡。出顾鸣盛《中西合纂外科大全》卷三。即土栗。详见土栗条。

留针补泻

针刺留针时补泻的方法。补法的留针,目的在于待气,故气至后稍加捻运即行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泻法的留针,目的在于散邪,故气至后,尚须持续捻运,待邪气散尽方可出针。《素问·针解篇》:“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留针

指针刺入穴后,将针留置于穴位内至预定时间再予出针。《素问·针解篇》:“刺实须其虚者,留针。”意即治疗实邪疾患,可用留针的方法。留针期间可施行各种手法操作,并可加用温针、电针等。留针时间长短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5分钟左右,长者可达几小时乃至数天,如耳针、皮内针等。毫针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便改变体位,以防发生弯针等意外。需长时留针的患者,具体方法可参阅皮内针疗法、耳针疗法条。

留者攻之

治法。指对邪气积聚或已成形,或未成形而结聚郁塞不行之类的病症。应该用攻逐邪气的方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

留饮咳

病名。饮邪留肺所致的咳嗽。《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留饮咳者,其人咳不得卧,引颈上痛。咳者如小儿掣纵状。”《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外台秘要》卷九治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用十枣汤。参见咳嗽、痰饮咳嗽等条。

留饮

病证名。痰饮之一。饮邪久留不散的病证。因水饮潴留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症状。《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留饮者,由饮酒后饮水多,水气停留于胸鬲之间而不宣散,宜令人胁下痛,短气而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若饮留于肾,则阴囊及足胫肿等。《医醇剩义·痰饮》:“留饮者,留而不去也,心下痞满,作哕,头眩,芎归桂朴汤主之。”治疗留饮,宜逐饮扶正相兼,后以健脾温肾固本。参见饮、痰饮条。

留血

外溢留积的死血。《灵枢·九针十二原》:“补曰随之……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素问·调经论》:“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

留瘦不移

指病气淹留,形体消瘦,而病邪尚未传变。《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刺之。”王冰注:“病气淹留,形容减瘦,证不移易,则消息节级,养而刺之”。

留气法

针刺手法名。《针灸聚英》作“流气”。其法,先进针7分深处,行紧按慢提九数;提气后进入1寸深处,略作伸提动作,再返回原处。反复施行,用以破气散结。《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症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留满否塞

病状名。指胀闷不舒,堵塞不利。《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张景岳注:“(此)土不足而脾不运也”。

留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坐罐法。指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部位上。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镇痛效果较好。但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留痹

病证名。因邪气停留于内,气血阻塞不通而形成的一种痹证。《灵枢·五变》:“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

①停留,留滞。《灵枢·五变》:“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又:“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②积留,遗留。指剩余而堆积的东西。见“留血”。

③针术的一种,今称留针法。即针刺得气后,置针于穴上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出针。多适用于虚寒之证。《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

④泛指积聚、停滞一类的病证。见“留者攻之”。

⑤当作“流”。见“留溢”。

《流注指要赋》

针灸著作。又名《窦太师流注指要赋》、《通玄指要赋》。一卷。元·窦杰撰于1232年。本书将常用的43个针灸要穴主治编成一篇歌赋,赋后附有针灸补泻等几篇短论。现有1936年《丛书集成》影印本(与《外科精义》合刊)。

《流注指微赋》

针灸歌赋名。金·何若愚作。出自《子午流注针经》,内称“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即何氏先写成《流注指微论》,后又改写为《流注指微赋》。这是一篇关于子午流注法的早期著作。《子午流注针经》刊于窦桂芳所辑《针灸四书》中,后《针灸聚英》等书转载此赋时,误作“窦桂芳撰次”。

流注疬

病名。亦名千岁疮。即瘰疬生于遍身者。因其发生如同流注,具有此处未愈它处又起之特点,故而得名。《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疬。”详见瘰疬条。

流注八穴

即八脉交会穴。出《针经指南》。见八脉交会穴条。

流注

①病名。指肢体深部组织多发性化脓性疾病。由于毒邪内侵,气血虚弱,致使邪毒流窜,出现多发生脓肿,往往有此愈彼发的特征。临床中常见有暑湿流注、瘀血流注、湿痰流注等,宜辨而治之。

②指人身气血,流动不息,灌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③针灸取穴的一种方法,如:子午流注。

流珠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指纹只一点红色见于风关,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

流饮

病名。指狭义的痰饮。《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流饮者,由饮水多,水流走于肠胃之间,漉漉有声,谓之流饮。”参见痰饮条。又指痰饮遍体流注无定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流饮,饮水流行,遍体俱注无定处是也。宜三花神佑丸。”

流衍

水运太过之纪的名称。指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年分,也称“流衍之纪”。《素问·五常政大论》:“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流泄

病证名。指泻下稀便如水流,即泄泻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流涎

病证名。多因脾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

流痰

病名。指骨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兼有脓肿者。见清·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卷三。该病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因其脓形成后可以流窜,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属于无头疽之一种。流痰好发于儿童和少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为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根据患病部位不同,又有龟背痰、鹤膝痰、穿踝痰、穿拐痰、鸡胸痰、附骨痰、肾俞虚痰、环跳流痰等多个名称。其病因多为先天不足,骨骼柔嫩,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或有所损伤以致气血失和,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留于骨骼,发为本病,症见初起局部酸胀微肿,隐隐作痛,不红不热;久则患处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由于阴亏火旺,可伴见午后潮热,盗汗,身困无力,食少等全身症状。溃后疮口可流出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疮口可呈凹陷,周围色紫,形成窦道,不易收口。治疗初应以补肝肾,温经化痰为主,可用阳和汤、小金丹之类;中期则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难以收口,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荣汤;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之类。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七仙条或千金散粘附药线插入管内。亦可采用手术疗法治疗。

流泪证

病证名。指非情绪激动而致目常流泪的一种病证。如遇受风寒刺激而致泪出不止,为冷泪。泪液排泄不畅或受阻所致的,无时泪溢。热性眼疾及异物入目所致泪流不止的热泪。

流金凌木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指色白而薄的翼状胬肉从白眼向黑睛攀蚀的病证。类似今之假性翼状胬肉。

流火

病名。指发于小腿部之丹毒。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多发于小腿肚之下。初起即有全身不适,恶寒发热等症状。随之患处皮肤出现红肿发亮,热痛如烧,色如涂丹,不溃不烂。内治应清热凉血解毒,可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外治可用矿石灰化于缸内,次日水面上结一层如薄冰者取起,以桐油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二三次;或以马前子磨水敷之,一日数次,止痛佳;或用鲜凤仙花、鲜紫苏二味洗净,连根叶捣烂,开水冲之熏洗患处,此方对小腿部反复发作之丹毒尤效。

流红

病证名。指怀孕期间阴道流血的现象。陈无咎《女科难题》:“怀胎而月经忽来者,名曰流红。”

刘遵道

明代医生。江苏吴县人,与其族兄刘溥同为邑中名医。尝记有其以蜡系绳取出误吞鱼钩者,其术颇精巧,其治疗皆类此。

刘钟衡

清代医生。字时育,湖南湘乡县人。生平欠详,所著有《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现有刊本行世。

刘正宇

近代医家(1879-1946年)。字伯松,号野樵,陕西镇安人。幼聪颖,曾从军参加武昌起义,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授。所著有《四因病理学》、《六经指南》、《奇经直指》等。

刘云博

清代医家。字百一,江苏丹徒人。其生平欠详。尝取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加以整理,撰为《温病条辨歌诀》,今存有其稿本。

刘元宾

宋代医学家。字子仪,号通真子,庐陵(今属江西)人,尝任潭州司理等职。于医药颇有研究,亦通术数、阴阳之学。尝着《脉诀机要》,并有《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等,惜均佚。其《伤寒脉辨类诀要》,今存有抄本行世。

刘渊然

明代医家。赣县(今属江西)人。幼年即出家,明太祖、仁宗均闻其名并召见,先后赐号高道、大真人、长春真人,尝着《济急仙方》一卷。

刘毓

明代医生。字德美,号益斋,江苏金陵(今南京)人。幼时由其外家徐氏抚养,徐氏业医,毓除继承其学,且就名医盛寅学医,并尽得其传,后征为御医。

刘浴德

明代医家。字肖斋、子新,号壶隐子,江苏淮阴县人,着有《壶隐子应手录》、《壶隐子医谭一得》、《内经拾遗方论》,《脉赋训解》、《脉诀正伪》等多种,并有刻本行世。

刘禹锡

唐代文人(772-842年),知医。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尝任连州、和州刺史、太子宾客,故有刘宾客之称。最后官至礼部尚书。其诗文并有名,格调清新流畅、通俗近人。哲学上有“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学说,其在医学上主张用简单验方治病防病。尝将其所集之方剂撰成《传信方》两卷,颇为流传,后佚。

刘应泰

明代医家。其履贯不详。尝于鲁王府任侍医,故辑其秘传方剂,成《鲁府秘方》一书行世。

刘以仁

清代医家。其生平里贯均欠详,尝着《活人心法》一书,又名《敦论仁寿续集》;另有《脉法条辨》、《活人心法诊舌镜》,均有刻本行世。

刘乙然

清代医生。字星阶,其生平及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候补医士。

刘一明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其著作有《经验奇方》、《经验杂方》、《杂疫症治》及《眼科启蒙》,现有刻本行世。

刘休

南北朝时期南齐医家。字弘明,沛郡(今属安徽)人。尝为附马都尉,并袭南乡侯之称,平生于食疗颇多研究,尝着《食方》,现已佚。

刘信甫

南宋时期医家,自号桃溪居士,桃溪(今福建龙岩)人。先习儒,后改攻医学。以其技游医四方,尝将其平日积累抄录之效方辑成《活人事证方》二十卷,后又有后集撰成。现有日本刊本。

刘锡

明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世代为儿科医,锡幼承家学,强调人生除后天养形之外,应注意生前胎教,孕母保健等,以防病于未然。着有《活幼便览》二卷行世。

刘文英

清代医生。字翰臣,生平履贯欠详,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东药房值宿供奉官,兼库掌吏目之职。

刘文泰

明代医官。江西人,尝任太医院院使,后因参与宫庭倾轧,降为御医。弘治年间,明孝宗命官修本草,并以文泰为总裁与太监张瑜等二十多人合修本草,书成题为《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计收药1815种,以24项目分别论述,并附图一千三百五十八幅,甚可珍贵。后刘文泰因治孝宗病不效,孝宗崩,其《本草品汇精要》则一直存于内府,未能较早公诸于世,明以后始有较大学术影响。

刘文华

清代医家。字云樵,神泉(今属四川)人。尝汇集古书中有关妇产方面资料,辑成《保产金丹》一书,均为胎前产后之摄生法。现有刊本行世。

刘温舒

宋代医家。尝官至朝散大夫,于《内经素问》之运气学说,最有研究,以为此乃治病之要义,但书中词义深奥古朴,难于理解,遂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一名《素问论奥》),另有《素问遗篇》,均有刊本行世。

刘完素

金代医学家(约1120-1200年)。字守真,号河间居士、通玄处士。河间(今河北)人。幼聪颖,酷嗜医书,二十五岁时即研习《黄帝内经》,刻意攻读,终有所悟,对《内经》有其独到体会,提出人身之气皆随五运六气而有所兴衰变化,指出运气常变,应当掌握其规律,又阐发《内经》之病机十九条,认为人体致病皆为火热,治病需从寒凉法入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他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局方》燥热之剂。因其善用寒凉,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代表人物之一。其著述甚丰,《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简称《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均为其代表作。尚有《伤寒直格》、《三消论》、《运气要旨论》、《治病心印》等多种,有些著作尚待进一步探究其是否真为刘氏本人之作品。其弟子甚多,荆山浮屠、马宗素、穆子昭均传其学。

刘廷桢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不详,尝对人体骨骼、骨度进行研究,以《素问》、《灵枢》及《甲乙经》之内容均有出入,遂以西医之有关著作进行印证,着《中西骨格辨证》,另有《中西骨格图说》,均有刊本行世。

刘廷爵

明代医家。原名锡,以字行。生平履贯欠详,着有《活幼便览》二卷行世。

刘天锡

清代医家。字九畴,号炯泉,江苏吴县人。其生平欠详,曾着有短文在《吴医汇讲》上陆续发表,其中有《夏日忌枳说》等。

刘天和

明代医家(?-1545年)。字养和,号松石。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官至兵部尚书,后告老归里。平时留心医药,尝辑有《保寿堂经验方》四卷,其中共25门,140余首方剂,此书现有明刻本,题《松篁冈刘氏保寿堂经验方》,李时珍《本草纲目》也多引用。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

刘松岩

清代医学家。广川(今山东枣强)人,其生平欠详。尝着有《目经捷径》三卷,后附《绛雪丹》(一作《绛雪丹全书》),现有刊本行世。

刘泗桥

近代医家(?-1930年)。浙江镇海人。幼聪颖,后攻研医学,学成于沪上悬壶,技艺精娴。后任教于国医学院,并参与编辑《皇汉医学》,于近代医学发展有所贡献。

刘祀

宋代医家。字茂先,号固穷山叟,衡阳(今河南衡阳)人。颇精幼科,名扬朝野。

刘思通

宋代医生。字直甫。衡阳(今湖南衡阳)人。其先辈刘祀为儿科名医。刘氏继承家学,有所发展,颇有医名。

刘叔渊

元代医生。字桔泉,吴陵(今属江苏)人。受业于名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医术高超,其子刘纯继其业,亦为名医。

《刘寿山正骨经验》

骨伤科著作。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编。本书根据老中医刘寿山对骨伤科疾病的治疗经验整理而成。上篇总论正常人体的筋、骨解剖及手法、诊断、用具、用药等;下篇分别介绍全身各部位的骨折、脱位、伤筋及内伤四类疾病的整复手法、按摩、方药等。这些内容主要来自其师之口传心授,以及刘氏几十年医疗实践。全书有插图274帧,附方30首。196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刘仕廉

清代医家(1809-?年)。字清臣,四川双流人,因自身患病,久治五载,未获痊愈,遂决心自习攻医。历十余载学成,终成名医。着有《医学集成》,又校李培郁《医理汇精》二卷,均有刊本行世。

刘世桢

近代医家(1867-1943年)。字昆湘,湖南浏阳人,少时从同邑蔺斗杓学医,云得有古本《伤寒杂病论》,遂潜心研究,并与刘瑞瀜合着成《伤寒杂病论义疏》16卷;后又着《医理探源》,均行于世。

刘士材

清代医家。号梃生,江西瑞昌县人。出身世医家庭,专研医理,医术清深,且医德高尚,凡病家延请者,必自往复诊,不待再请,人咸敬之。尝着《伤寒纪效书》,未见梓行。

刘若金

明末官吏、医家(1585-1665年)。字云密,号蠡园逸叟,湖北潜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尝官至刑部尚书。明亡后隐居不仕。平时留心医药,尤于本草颇感兴趣,撰《本草述》32卷,主要节取《本草纲目》的内容。其书后由节录成《本草述录》及杨时泰复编而成《本草述钩玄》,现均有多种刻本行世。

刘闰芳

宋代医生。字仲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据载其治病每以舍取悦病家,使病者喜而疾去其半,后以药疗之无不愈,其医术有如此者。

刘清海

唐代医家。其生平履贯欠详,尝着《五脏类合赋》五卷,未见传世。

刘溥

明代医生。字符博,号草窗。长洲(今属江苏)人,其父刘观为太医院御医,溥以医术精明,其治病宗李东垣,故亦以医名,并被选入太医院。

刘璞

明清间医家,字石友,号尔琢。河南沈丘人。明亡后,闭门读书,精研医书,其医术且甚高明,医德亦高尚。常施药于贫者,着有《医学集要》一书行世。

刘沛生

清代医家。字雨亭,号外秾。江苏仪征人。家中世代为儿科医,其于痘疹一证,颇有专长。尝有语云“顺者勿庸治,逆者无可治,所待治者险证耳。”其治痘证几百无一失。

刘难经

宋代医学家。其原名不可考,行医于东郡(今山东兖州)一带,精通《黄帝八十一难经》,故人称“刘难经”,其医术精湛,每自携药袋,随方附药,方便病家。

刘沫

宋代医家。字道源,彭城(今江苏)人。其生平欠详,所著有《刘沫疮疹诀》,未见传世。

刘名

明代医家。生平及履贯欠详,着《医学拾遗》,未见流传。

刘奎

①清代医家。字文甫,号松峰,诸城(今属山东)人。家中世医,奎自幼受庭训熏陶,常自习医着,又受业于名医郭右陶、黄元御诸家,日久学成。对治瘟疫症颇多见长。其论本诸《内经》、《伤寒论》等,着成《松峰说疫》6卷、《瘟疫论类编》。另着《松峰医话》、《四大家医粹》等,未见传世。

②明代医生,江西永新县人。长于幼科,其父刘引岚亦精医,有名于时。

《刘涓子鬼遗方》

外科专着。十卷。晋末·刘涓子撰,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五卷本,流传较广,系南齐·龚庆宣重新整理而成者。即宋刻五卷本,至今犹存。其卷一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卷二述金疮外伤治法;卷三为痈疽、发背及妇人妒乳、乳结肿等病的治法;卷四为黄父痈疽论及痈疽治方;卷五除痈疽方外,尚有疥癣、面(疒^查)、发颓、妇人乳肿、瘭疽、小儿头疮、热毒,以及竹木刺伤,火伤……等药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两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刘涓子鬼遗方》的佚文。其二为题《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的一卷本,内容主要是痈疽证治。此外,190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刘涓子方》残叶二纸,是本书的一种早期传本内容。本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外科专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晋以前的外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49年后有影印本五卷本。

刘涓子

晋末医家(约370-450年)。京口(今江苏镇江)人,精医术,尤擅长外科,据云得异人授以《痈疽方》及药物,随宋武帝刘裕北征以之治人伤,验甚,后遂将其书衍为《鬼遗方》十卷,后由龚庆宣于永元元年(499)所得,重加编次成《刘涓子鬼遗方》,现传本五卷,内分痈疽病因、痈疽发背及妒乳、治疗、疥癣、秃发等,其中关于以波动感判断脓肿之成熟与否及其部位,以及灸法、薄贴法、引流法等,均为我国古代外科学之成就。

刘嘉孙

明代医生。字应泉,江苏吴县人。其父刘维祥亦名医,嘉孙继承家学,亦为当代名医。

刘吉人

清代医家。原名刘恒瑞,号丙生。生平履贯欠详。有较多医着留世,其中《察舌验症新法》、《六淫直经》、《伏邪新书》、《外科学讲义》、《经历杂论》。此外,还选录校勘《丹溪脉诀指掌》。均有刊本行世。

刘会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供职于云阳等地。着有《伤寒集要》一书,国内未见流传;另辑有《脉法正宗》,系集历代各经典著作及医家之有关论述而成,共三卷,现日本尚有钞本收藏。

《刘河间医学六书》

医学丛书。金·刘完素等撰。明·吴勉学等编校。刊于1601年。包括刘完素所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及元·马宗素撰《伤寒医鉴》。并附镏洪撰《伤寒心要》、常德撰《张子和心镜别录》二种。现存明、清刻本。

《刘河间伤寒三书》

医学丛书。金·刘完素撰。又名《河间全书》。刊于1186年。包括《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各详本条。现存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刘皓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着有《疗小儿眼论》一卷,《眼论准的歌》一卷,未见传世。

刘翰

①宋代医官(919-990年),仓州临津(今属湖北)人,尝于周显德二年(955年)献出《经用方书》三十卷、《论候》十卷及《今体治世集》二十卷,以翰林医官嘉之。宋太祖北征,翰尝随行,后更加朝散大夫、鸿胪寺丞。于诸翰林医官应试中,翰成绩优异;并尝与马志等治宋太宗之病,得迁尚药奉御。开宝六年,与马志、翟煦、张素、陈昭遇等多人,合编《开宝新详定本草》20卷,后又与李昉、王佑等重加审定,改名《开宝重订本草》二十卷,其中新增135种,合930种药。后于雍熙二年(985年)因治滑州之刘遇有误,遭贬谪为和州团体副使。不久仍擢尚药奉御。

②清代医生,字鹤锦,号鹿场。安徽桐城人,精文学、明《内经》之旨,医术颇精,活人甚众,名噪一方。

刘汉基

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着《药性通考》八卷,书中介绍415种药物之性味,书后并附有单、验方及其适应症。此书现有刻本行世。

刘哈喇八都鲁

元代医生(?-1295年)。原姓刘,河东(今属山西)人,因得元世祖赏识,留侍于左右,并先后赐名哈刺斡脱克赤及哈刺八都鲁,任太医院管勾,医术高明,疗宫中王妃等疾,无不愈。

刘贵珍

现代医家(1902-1983年)。河北威县人,因患溃疡病及肺结核住院疗养,以气功锻炼而治愈,因而钻研气功,并提倡以气功强身治病,筹建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唐山气功疗养院等。长年开展气功疗法,整理内养功、强壮功、保健功等功种,并着《气功疗法实践》一书行世。

刘甫

宋代或宋以前医生。生平履贯欠详,著作有《十全博救方》一卷,未见传世。

刘福庆

清代医生。字莘田,四川三台人,平时以教馆为生,余暇则兼顾医药,经数十年之钻研,着成《医录便览》,未竟而卒。

刘奉五

现代医家(1911-1977年)。北京人,早年从名医韩一斋学医,究心钻研妇人病,并长年悬壶实践,颇多创见。主张妇人病应责诸肝、肾、脾三经及冲任二脉,治病颇有效验。尝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着有《刘奉五妇科经验》。

刘昉

宋代官吏,知医。字方明,后改名刘旦。生年不详,卒于1150年。宣和六年(1124年)进士,后官至直龙图阁,知潭州。因见小儿疾苦甚深,而世又无儿科全书以救济之。因录取前贤关于儿科之论述,命干办公事王历及乡贡进士王湜共同编集,汇成巨帙,名《幼幼新书》,凡四十卷,因病其最后二卷由门生李庚代其作序。此书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着或其他文献,故具有一定文献学价值,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

刘鼎

宋代(?)医家。其生平履贯未详,尝着《四气摄生图》一卷,未见行世。

刘纯

明代医家。字宗厚,淮南吴陵(今属江苏)人,后移居陕西关中。父刘叔渊受业于名医朱丹溪,纯继承家业,颇有医名。尝编《医经小学》,系以韵体文将医经之要旨加以编辑,便于记诵。全书分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及运气等部分叙述。另又辑成《伤寒治例》、《杂病治例》等。又将徐用诚之《医学折衷》加以补益,成《玉机微义》五卷,亦颇有发挥。

刘伯桓

宋代医生。崇安(今属福建)人。为人忠厚,资质聪颖,尝遇异人传授歧黄之术,为人治病无不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