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第九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李含光

唐代医家(683-769年)。原姓弘,后改为现名,以避唐高宗讳。号玄谷、玄静先生。广陵江都(今属江苏)人。尝为道士,玄宗赐号“玄静先生”。平生博览群书,且工书法,著述甚勤。因念本草与人命攸关,遂专心于本草之研究,着成《本草音义》二卷,未见行世。

李炅

明代医生。字三英,浙江杭州人。其先祖李信为宋代名医,精于医学,尤擅长小儿科,人称为“国手”,亦曰“小儿国士”。

李观民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知医,辑《集效方》一卷,未见行世。

李杲

金元间医学家。字明之,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少读四书五经,博闻强记。以母病而未获明医疗愈,终为庸医所误,竟莫知为何病。遂矢志学医。闻易州张元素医名震遐尔,遂以千金许拜为师。历数年尽得其传。时值战乱之际,人多病脾胃之疾,饮食劳伤,最为常见,遂着《脾胃论》及《内外伤辨惑论》,强调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乃万物之源,后天之本。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故治病重在调理脾胃,尝自制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诸汤方,并力倡“甘温除热”之法,以解虚人饮食劳倦外感发热之疾。后世尊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家代表人物。于伤寒治疗,亦有所阐释,推崇张仲景,有“三禁”之说,即经禁、食禁、病禁,并撰成《伤寒会要》。于用药制方,亦颇得其师张元素之真传,于补泻升降、归经法象、君臣佐使,颇有法度。其弟子罗天益传其学。所著尚有《兰宝秘藏》三卷、《用药法象》一卷、《东垣试效方》三卷等。后世托名李氏之作甚多。

李逢吉

唐代官吏(758-835年)。知医。字虚舟,陇西(今属甘肃)人。青年时以父有痼疾而亲自照料调治,多方阅览方书,终而知医,惟不以医为业。尝官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昉

五代北宋间医家(925-966年)。字明远,尝于五代之后晋,后汉、后周任官至翰林学士。曾奉敕与卢多逊、王佑、扈蒙等多人编《开宝复位本草》二十一卷,未见传世。

李铎

清代医家。字省斋,南丰(今属江西)人。精于医术,凡临证喜究本清源,故所治之病多能中的,并善治奇疾。着有《医案偶存》一书行世。

李洞玄

唐代医生。履贯欠详,尝为医博士,尤精于针术。据载其针刺长孙皇后而产高宗,以拯其难产,舍母救子。

李德元

清代医官。顺天(今北京)人,尝任太医院院判。精通医学各科,治病辄应手而愈,断人生死,皆应如所言,人称扁鹊和缓。

李德孝

明代医家。字时慕,号孩如,东阳(今属浙江)人。平生笃志于理学。并注重调息之术,常静坐养神,使百虑俱消。年八十余时仍有壮容。亦通医学、天文、地理。着《医学正蒙》,未见行世。

李德麟

明代医生。云南鹤庆县人。精通医术,常能治奇疾,就医者门庭若市。尝于洱河东,为人治疾,贫者皆不收酬,为世人所赞颂,

《李当之本草经》

药学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一卷,三国时李当之撰,已佚。

李当之

三国时期医家。一作李珰之,里籍欠详,为名医华佗之弟子,于药学尤有研究,尝着《李当之本草经》一书,早佚,后《说郛》中存有若干佚文。

李大绍

清代医家。字闻农,山东济宁人。于养生颇有深研,晚年着《卫生集》,未见行世。

李大参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着《伤寒指南论》一卷,未见行世。

李从泰

清代医家。字亨斋,山西人。具体履贯欠详。知医,尝着有《伤寒金镜录三十六舌法》,未见行世。

李淳风

唐代官吏。歧州雍(今陕西凤翔)人。幼习文,博览群书。于天文历法,阴阳星算之法,皆有深研。尝授以太史令。后于显庆四年(659年)奉敕与苏敬、长孙无忌等人领衔编修《本草》,并修《药图》、《图经》等,是为《新修本草》,颁行天下。淳风后又为太史令。

李春先

明代医生。山西云中县人。家为世医。春先自幼聪敏,精研脉理,医术高超,人呼“李仙”,活人甚众。医德高尚,对平民官家,一视同仁,皆一心赴救,不求报酬。

李崇庆

宋代(?)人。履贯欠详。《宋史·艺文志》载有着有《燕台集》,已佚。

李诚

清代医家。字师林,号静轩。黄岩(今属浙江)人。尝分发云南候补直隶州州判,并修《云南通志》,又旁通地理、医学。着有《医学指迷》一卷,多尊《内经》及张仲景,对张介宾之温补,则大加非议。

李柽

宋代医家。字与几,姑孰(今安徽当深)人。尝任尚书左侍郎,并精于医术,亦通易理。着有《伤寒要旨》一卷,后附《药方》一卷,系取《伤寒论》一○四方,以方立门,各证分别归入其门下。另又有《伤寒治法撮要》、《小儿保生方》等书,未见行世。

李辰拱

南宋医家。字正心,延平(今属福建)人。知医。早年与名医杨土瀛交善,杨甚器重之,示以《伤寒总括》,并教以伤寒法则,谓可触类旁通。后又精研杨氏之《活人治例》,历三十余年,编成《伤寒集成方法》、《胎产救急方》,国内均未见刊行。

李长科

清代医家。字小有,号广仁居士,淮南(今属安徽)人,知医,因其妻子产子时难产,母子几殒命,遂发愤攻读妇科,并旁搜博采。将其家传之《产要》加以发挥,撰《胎产获生篇》,现有刊本行世。

李梴

明代医家。字建斋,南丰(今属江西)人。少习儒,为邑痒生,负奇才。博览群书,常以儒理释医理,尝谓:“学者不深入易,则于死生之故不达,利济人物,终无把握。”遂立志于门经书之编纂,经四年之久,撰《医学入门》,内容论医学之基础理论、针灸、本草、各科证治,书中且搜集名医姓氏二百余人,简明实用,为读者所推崇,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蠡沟

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交仪。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络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和大隐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小便不利,睾丸卒痛,遗精,足胫酸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黧黑斑

病名。指面部等处皮肤的色素沉着性疾患。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面皯(黑曾)、黧黑(黑干)(黑曾)、面尘。该病因肾亏火旺,血虚不荣,火燥结滞或肝郁气结所致。多发于面部,以女性为多见。症见患处皮损呈黄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形状大小不一,色枯不泽,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肤表面。治宜滋阴清热养血,疏肝化瘀。可内服知柏地黄丸或加味逍遥散丸,外搽玉容散。

黧黑(黑干)(黑曾)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三。即黧黑斑。详见该条。

藜芦中毒

证名。指误服藜芦或药用过量而中毒。症见出汗,流涎,无力,胃部灼热疼痛,剧烈吐泻,甚至便血。严重者迅即抽搐,谵妄,昏迷,甚至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抢救。《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四载解藜芦毒药有雄黄、煮葱汁、温汤等,可作参考。

牦针

针具名。针身细长,针尖微钝,形如牛牦。《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牦针。”

离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即火廓。系据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予以命名。见《证治准绳·杂病》。

离睛

病证名。又名损翳、蟹睛。指由于肝经积热,上攻目睛,出现目痛睛疼,甚则出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之状。详参蟹睛条。

离经脉

脉学名词。即离其经常数之脉。《难经·十四难》:“脉有损、至,……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四夺精,……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此外,孕妇临产时,脉象突然一反常态,亦称。《脉诀汇辨》:“夫孕妇将产,亦得离经之脉,此又非七、八至得名,如昨浮今沉,昨大今细,昨迟今数,昨滑今涩,但离于平素经常之脉,即名为离经矣。”

离火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又名离廓、火廓。为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而命名。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详参火廓条。

离魂症

病名。神情不宁,感觉虚幻之证。肝藏魂,如因肝虚邪袭,神魂离散则可诱发引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有神气不宁,每卧则魂魄飞扬,觉身在床而神魂离体,惊悸多魇,通夕不寐者,此名离魂症。……宜前后服真珠母丸、独活汤。”《辨证录·离魂门》:“人有心肾两伤,一旦觉自己之身分而为两,他人未见而己独见之,人以为离魂之症也;谁知心肾不交乎。”治宜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用摄魂汤、合魂丹、舒魂丹、归魂饮等方。

《厘正按摩要术》

推拿专着。四卷。清·张振鋆辑。刊于1889年。本书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基础上,进一步校订补辑而成。由于作者广泛征引有关文献,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增补,编次也更为条理系统。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法,尤重小儿望诊。卷二立法,包括按摩、推、运、掐、揉、搓、摇等各种按摩手法及其他外治法在内的28种方法;卷三取穴,包括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及儿科推拿的各种取穴及手法图说29个;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症候及推拿法。本书内容丰富,详于辨证、立法、取穴,图文并茂,且以手法见长,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但书中将咒法、符录之类,列入外治法,是十分荒谬的。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冷针

针刺方法名。与温针相区别,指单纯的针刺方法。

冷瘴

病名。瘴病之属寒者。一名寒瘴。《瘴疟指南·冷瘴》:“其证恶寒,发震,发热,头或痛或不痛,或呕吐,或不呕吐,胸膈痞闷,身重腰痛,脚软,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寒时虽厚衣被不能温,热时虽卧冷地不能凉,或大渴饮水,或一日一发,发时多,退时少,或间日三日一发。”治宜温通或温下,选用来复丹、夺命散、真武汤、截疟丸、姜附汤、黑锡丹、感应丸、正气散、和解散等方。参见瘴气、瘴疟条。

冷翳

病证名。翳之薄白不赤痛者。出《银海精微》:“黑睛有些微云,薄薄带淡白色不能去,名曰冷翳。”属宿翳,证治详见该条。

冷罨(yǎn掩)

治疗学术语。系罨法之一。罨,掩覆;敷。冷罨,即冷敷。指用湿冷之物局部掩敷的方法,有降温、止血等作用。例如以冰块罨腋下额上,可以降温;以湿冷毛巾罨额上、耳背,止鼻出血。

冷心痛

病证名。因寒所致的心痛。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证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外寒治当温散,内寒治当温通,久寒必郁,治当疏解,总宜术附汤。虚寒当温补,宜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利下重,宜五积散。寒气客背俞之脉。相引而痛,宜桂枝四七汤、神效散(《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参见心痛、寒厥心痛、冷气心痛条。

冷泻

病证名。外受风寒或内伤生冷所致的暴泻。《医学传灯》:“冷泻者,鼻吸风寒之气,口食生冷之物,皆能作泻,此暴病也。”治宜温中止泻,用香砂理中汤。参见寒泄、寒泻条。

冷泄

病证名。伤于寒邪所致的泄泻。又称冷泻、寒泄、寒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冷泄,腹胀。”参见寒泄、冷泻条。

冷哮

病名。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证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粘痰,苔白滑,脉弦紧。治宜温肺以劫寒痰,用清肺汤、钟乳丸、冷哮丸等。或用灸法,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百丸等方。

冷痫

病证名。泛吐痰涎,遇冷即发的病症。又名冷涎呕吐。《证治要诀·诸嗽门》:“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发,俗谓之冷痫。”参见冷涎呕吐条。

冷涎呕吐

病证名。因痰饮伏于中脘所致的呕吐。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名冷涎泛、冷痫。证见胸闷恶心,泛吐痰涎,遇冷即发。治宜温化痰饮,用吴茱萸汤、旋覆花汤、新法半夏汤、挝脾汤等方。参见痰饮呕吐条。

冷涎泛

病证名。因胃有寒痰,遇冷即发的呕吐证。又名冷涎呕吐、冷痫。《医宗必读·呕吐哕》:“痰饮者,遇冷即发,俗名冷涎泛。”其治先以姜苏汤送灵砂丹,继以顺气之药。详冷涎呕吐条。

冷温

病名。

①又名春温伤寒、客寒包火。见《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所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病证。

②温热病伏邪兼寒者。其证初起一二日必有头痛、发热、身痛、恶寒诸表证,又有烦躁、口苦、口臭之内热证。若治寒遗热,必有斑、黄、狂、衄之变;治热遗寒,复有呕、利、厥之忧(见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证疗法》)。参见温病有关条。

冷痰

病证名。

①因气虚阳虚,脾胃虚弱,致痰水结聚胸膈,浸渍肠胃者。《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冷痰者,言胃气虚弱,不能宣行水谷,故使痰水结聚,停于胸膈之间,时令人吞酸气逆,四肢变青,不能食饮也。”治用半夏汤、二生汤等。

②风寒袭肺,脾寒内盛之痰证。其证必兼咳嗽。治宜散寒利肺,用华盖散、温肺汤等(《不居集》卷十七)。

③即寒痰。详该条。

冷嗽

病证名。因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谓其候呼吸气寒,口如饮冰雪,呕唾冷沫,胸中急痛,昼静夜甚,得温则止,遇寒即发。治宜温肺止咳,用干姜汤、橘皮汤、紫菀饮、胡椒理中汤等。参见五嗽、咳嗽条。

冷水嗽

病证名。饮冷伤肺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冷水嗽,有饮冷水太过,伤肺致嗽,俗谓之凑肺,宜紫苑饮。”参见凑肺咳嗽条。

冷痧

病证名。因伤于寒邪所致的痧证。《痧证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人当夏月乘凉于深堂广厦之中,消暑于冰雪瓜桃之类,遂致遏郁清阳,阴寒内冱,伤脾败胃,凝结成痧者有之;又或寒凉败脾,食痰内滞;或夜凉失被,触犯外邪;又如暑天行路,骤饮冰浆,酷日操劳,多啖生冷”均易发病。证见呕泻、腹痛,面白唇青,汗出肢冷,甚则畜血唾血,寒偪热溢,阴极似阳,或为盘肠、吊脚等痧症。治当温通脾胃,并用刮痧、放痧之法。参见阴痧条。

冷热泻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冷热利。详该条。

冷热嗽

病证名。兼感寒热之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冷热嗽,因增减衣裳,寒热俱感。遇乍寒亦嗽,乍热亦嗽,饮热亦嗽,饮冷亦嗽。宜金沸草散、消风散各一贴和煎,或应梦人参散,或款冬花散、二母散,仍以辰砂化痰丸、八风丹,或四和丸含化。”热重者,用葳蕤汤去川芎加香豉;失音者用《古今录验》续命汤,轻则消风散。参见咳嗽条。

冷热痢

病名。痢疾属寒热夹杂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夫冷热痢者,由肠胃虚弱,宿有寒,而为寒热所伤,冷热相乘,其痢乍黄乍白是也。若热搏于血,血渗肠间,则变为血痢也;而冷伏肠内,搏津液则变凝白,则成白滞,亦变赤白痢也。”参见痢疾、赤白痢等条。

冷热利

病证名。指冷热之邪相杂损伤胃肠而致的腹泻。《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先因饮食,有冷气在肠胃之间,而复为热气所伤,而肠胃宿虚,故受于热,冷热相交,而走下利,乍黄乍白,或水或谷,是为冷热利也。”治宜和胃止泻,用胃苓汤加减。

冷热疳

病证名。指热疳和冷疳。一般以疳之新久和证候表现偏于外(体表)、偏于热,或偏于内(脏腑)、偏于寒来区别。疳之新者为热疳,疳之久者为冷疳。《证治准绳·幼科》:“热疳病多在外。鼻下赤烂,头疮湿痒,五心烦热,掀衣气粗,渴引冷水,烦躁卧地,肚热脚冷,潮热往来,皆热疳也。冷疳病多在内。利色无常,其沫青白,肢体软弱,目肿面黧;又一证躁渴卧地,似有热饮,惟饮食不进,滑泄无已,亦冷疳也。……然热者,虚中之冷;冷者,虚中之冷。治热(疳)不可妄表过凉,治冷(疳)不可峻温骤补。”热疳,用黄连丸;冷疳,用益黄散加减。

冷谦

明代医家。字启敬,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尝官至太常协律郎、效庙乐章等职。于养生术颇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于调摄、养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所著《修龄要旨》,后辑入《颐身集》。

冷气心痛

病证名。出《外台秘要》卷七。因风邪宿冷伤及心之络脉所致的心痛。《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冷气心痛,……风邪冷气,伤于心之络脉,皆能致痛。若阳气偏虚,宿挟冷滞,又因饮食伤动,而致心痛,则其病喜温而恶寒,其气惨而不舒,甚者四肢厥冷,气攻心而发痛也。”治宜散寒止痛,用高良姜汤等方。参见心痛、冷心痛、寒厥心痛条。

冷气

病证名。脏腑之气与寒冷相搏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冷气候》:“夫藏气虚,则内生寒也。气常行府藏,府藏受寒冷,即气为寒冷所并,故为冷气。其状或腹胀,或腹痛,甚则气逆上而面青手足冷。”《圣济总录·诸气门》:“冷气者,因寒冷搏于气所为也。”证见呼吸少气,胁肋刺痛,皮肤拘急,恶寒战栗,百节酸疼,咳嗽声嘶,膈脘否塞。方用沉香丸等。参见气病条。

冷瘼

病名。丹毒病类之一种。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五,又名冷丹,多因火毒内蕴而未发于肌肤,或肌肤外受寒邪郁结使火毒未能宣泄所致,证见肤现白色丘疹斑块,或连成片如饼,无热无痒痛,游走无定处。治宜温经散寒,解毒补气之剂。内服可选乌药顺气散,人参养荣汤加味,外用生姜等辛温之剂涂擦患处。

冷秘

病证名。因阴寒凝结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又名阴结。《圣济总录·大小便门》:“下焦虚冷,窘迫后重,是谓冷秘。”《医述》:“冷秘者,冷气凝结,津液不通,如天寒地冻,水结成冰之义。”治宜八味丸、半硫丸,温而通之。”证见便秘、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寒。宜用温药而兼润燥之法,理中汤加归芍主之(《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参见大便秘结条。

《冷庐医话》

医话著作。五卷。清·陆以湉撰。刊于1897年。卷一论述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慎药和诊法、用药;卷二评述古今医学家及医书;卷三-五搜集历代名医治案,分门别类,论列是非得失。文笔生动,流畅,多有见地。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并将作者所著《冷庐杂识》中有关医学部分择要编入。现存四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冷漏

病名。痈疽形成漏管之一种。《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名冷瘘。《外科启玄》卷七:“孔内出白脓黄水不止者是也。”因诸种感染失治,缠绵不愈而无寒热所形成之漏证。证治参见冷疮、冷流注、漏等条。

冷流注

病名。流注之寒冷型者。见《仙传外科集验方》。多因流痰、附骨之证而致,证见流注冷证,多发附骨,漫肿不热,内硬不消,骨寒而痛,筋缩不伸,脓成难溃,溃后难敛,误用刀针或自溃者,则有瘀血腐脓流出。治宜温阳散寒,补益脾肾,方选阳和汤加味,外用可选回阳玉龙膏。或加肉桂之类以热酒调敷之。余可参见流注、流痰条。类似慢性骨髓炎,骨结核形成之寒性脓疡等证。

冷淋

病名。

①即寒淋。小便淋涩不畅而见寒证者。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圣济总录·诸淋门》:“其状先寒颤,然后便溺成淋,谓之冷淋也。”《医学心悟》:“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因肾虚冷气客于下焦所致。治以温肾散寒,兼予通利,选用肉苁蓉丸、沉香散、生附散、金匮肾气丸等方。

②淋证小便如米泔者。《华氏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参见膏淋条。

③血淋之属下元虚冷者。见《证治要诀·淋》。其证小便淋沥有血,服冷剂而病愈甚。用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或用生料鹿茸丸。参见淋、血淋条。

冷痢

病名。由肠虚寒客所致的痢疾。《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冷痢者,由肠胃虚弱,受于寒气,肠虚则泄,故为冷痢也。凡痢,色青色白色黑,并皆为冷痢。”《证治要诀》治冷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先服除湿汤加木香,吞感应丸,继服理中汤。《张氏医通》卷七治积久冷痢,少腹酸痛,结滞不爽,用千金温脾汤去甘草加桂心倍香附、人参。参见寒痢条。

冷泪

证名。系指冬季寒冷时多见迎风流泪之病证。出《银海精微》。本病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招引外风所致,也可由鼻部疾病引起泪道不畅而发。证见迎风泪出汪汪,拭之即生,冬季泪多,夏季泪少,或四季不分皆常泪下者,若肝肾两虚者治宜滋补肝肾,用左归丸加减。若因泪道阻塞者,可进行搽冲或手术治疗。

冷劳

病名。虚劳病之属虚寒者。《太平圣惠方·治冷劳诸方》:“夫冷劳之人,气血枯竭,表里俱虚,阴阳不和,精气散失,阳内生寒冷也。”证见宿食不消,脘腹痞满积聚,脐腹疼痛,面色萎黄,口舌生疮,大便泄痢,手足逆冷,骨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消瘦等。治宜温补,用补骨脂散、荜澄茄散、獭肝散等方。参见虚劳条。

冷烂

病证名。系指眼弦在秋冬时溃烂的病证。出《银海精微》。本病多因脾土衰不能化湿所致。治宜温阳健脾化湿。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眼睑厚者也可劆洗,或外用熏洗之法。

冷开泰

明代医家。字玄赞,四川云阳县人。尝着《天花谱史》,现有抄本。

冷厥

病证名。见《类证活人书·论阴阳寒热》。其证初得病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治宜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选用四逆汤、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方。参见寒厥、清厥、厥证条。

冷灸

针灸学名词。与热灸相对而言,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如药物发泡灸等。

冷汗

证名。又名柔汗。

①指多汗之属阴证者。见《类证活人书》卷四。又名阴汗。由阳气虚衰,阴寒相乘,以致汗冷肢冷,甚则身冷。《景岳全书·汗证》:“阴汗者,冷汗也。”“所谓寒者,非曰外寒,正以阳虚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故大惊大恐大惧,令人汗出,是皆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兆。又病后产后,或大吐大泻失血之后,亦必多汗出,以阳随气去之故。治宜益气温阳,用黄芪建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参附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参见阴汗条。

②指汗出而冷者。除阴证外,热极、痰证亦可见之。《医碥·汗》:“盖热聚于内,肌肤反冷,肤冷,故汗亦冷也。”因火邪亢极者,用如神白虎汤;相火旺盛者,用知柏地黄汤。《证治准绳·杂病》:“有痰证冷汗自出者,宜七气汤或理气降痰汤。”

冷服

中药学术语。指某些汤剂根据病情需要应冷却后服用。如治疗热盛的寒凉剂,冷服可增加清热效果。又如治疗寒盛的温热剂,冷有可防止寒热格拒,起到反佐作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饮之。”解毒药亦以冷服为宜。

冷风嗽

病证名。遇风冷即发喘嗽多痰之证。《万病回春》卷四:“冷见嗽者,遇风冷即发痰多喘嗽是也。”治宜散寒宣肺,用三拗汤、五拗汤等方。参见咳嗽条。

冷呃

病证名。吸入冷气即发呃逆之证。见《张氏医通·呃逆》。《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故人有寻常并无疾病,或一张口而寒气相袭,立时发呃者,俗名之曰冷呃。”参见呃逆条。

冷毒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治宜温中止痢之剂。

冷疔

病名。疔肿之一种。出《外科大成》卷二,多因寒湿凝结,郁滞不去而成。证见脚根部肿胀之处形如枣栗,初发时多有紫白色疱,痛痒彻骨,失治者溃烂而色紫黑,甚有腐肉败血,气秽而臭,经久难愈。治宜温经解毒,补益气血之剂。外用神灯照法治之。余按溃疡治疗。

冷疮

病名。疮疡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冷痿。“凡身体发疮,皆是风热所为,然血虚者,亦伤于邪,若重触风寒,则冷气入于疮,令血涩不行,其疮则顽,令不知痛痒,亦经久难差,名为冷疮。”多因气血素虚,加感风寒之邪,而伤肌肤所成。证见其疮成多顽滞而不知寒热,不知痛痒,形色多现寒象,破溃则甚难敛愈。治宜温经散寒,补养气血之剂,内服可用桂枝加当归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外用金黄散敷贴。

冷喘

病证名。阳气虚衰、内寒偏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卷四:“冷喘则遇寒而发。”可用止喘丸等方。参见寒喘等条。

冷齿

病名。系指因风冷而致齿痛的病证。《医学入门》第七卷:“温风起而冷齿易安。”治宜用温风散。参见牙痛条。

冷痹

病名。痹证偏于寒邪伤人者。其证脚膝酸疼,行履艰难,四肢(疒^帬)麻,身体俱痛,甚至一身不随。冷痹脚膝疼痛,行履艰难者,用巴戟天汤,脚膝疼痛无力者,用牛膝散(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参见寒痹条。

冷闭

病名。系指因受寒而致咽喉生疮失音的病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者,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也可以艾灸喉下咽管处。

累属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命门。参见该条。

累累

接连成串。形容脉象圆滑如串珠。《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又:“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

类中暑

病名。劳役血虚发热,证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类似中暑者。《六气感证要义·暑》:“有伤于劳役,以致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按之无力,此血虚发热,所谓类中暑也。东垣以当归补血汤治之。”参见中暑条。

类中风

病名。风从内生的中风病。简称类中。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因非外中风邪,故亦称非风。由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气虚血虚,或湿痰壅盛,化热生风所致。《类证治裁·中风》:“河间主火,谓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东垣主气,谓猝中乃本气自病;丹溪主痰,谓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皆辨明类中之由,与真中症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有火中、虚中、湿中、寒中、暑中、气中、食中、恶中之分,参见各条及中风条。

类中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类中风。详该条。

《类证治裁》

综合性医书。八卷。清·林佩琴撰于1839年。作者将内科杂病、妇科、外科等病证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详予辨析,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对各种病证提出具体治法及应用方剂。其中有不少病证,附述了个人治案,从实践的角度补充作者的论述。亦可供学医者借鉴。书中博采诸家之长,取材较为审慎,在临床参考书中颇有影响。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类证活人书》

伤寒著作。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朱肱撰于1108年。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全书分四部分,对伤寒各证和其他一些杂病予以详细的论述。卷一-十一,以问答体例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十五,释《伤寒论》113方;卷十六-十八,载各家伤寒方,计126首;卷十九-二十一,介绍妇人和小儿伤寒及治疗方药,并论小儿疮疹;卷二十二为伤寒十劝。全书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明,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伤寒论》较早的一部著作。原书复经宋·王作肃参考历代医籍予以增注,参入各条之下,改名《增释南阳活人书》。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类消

病证名。因中气虚寒,阴火浮游于上所致,渴欲求饮而饮水无多。类似消渴的疾病。《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又有类消证,其人渴欲求饮,饮一、二口即厌,不比消渴之无厌。此由中气虚寒,寒水泛上,逼出浮游之火于喉舌间,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故厌也。宜理中汤送八味丸。”

类胎痛

病证名。见《玉峰郑氏女科秘传》。指孕妇未及分娩期(怀胎八九个月)忽感腹痛,如欲产之状,但数日后,腹痛止而安静如常,称类胎痛。参见试胎条。

类伤寒

病名。类似伤寒的发热性疾患。《医学心悟·伤寒类伤寒辨》:“伤寒者,冬令感寒之正病也;类伤寒者,与伤寒相似而实不同也。”如冬温、湿温、中寒、时行寒疫、风温、暑病、痉病、伤食、脚气等均属类伤寒范畴。《伤寒绪论》卷上以杂证发热为类伤寒,“类伤寒者,诸凡杂证发热,皆发于里,夜甚于昼;惟伤寒为表邪,郁发于外,而昼夜俱热也。”参见伤寒、温病等有关各条。

类破伤风

病名。指因气血亏虚,筋脉失养而引起的痉病。《外科枢要》卷三有:“大凡痈疽溃后,筋微肉烂,脓血大泄,阳随阴散,或筋脉拘急,恶寒惕搦,甚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痰涎壅盛,便秘汗出,不时发热,此气血俱虚而传变,虽与破伤风相类,而主治之法,当大补气血。”治宜补气养血,平肝熄风,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天麻、钩藤等。

《类聚方》

医方著作。一卷。日本·吉益为则撰。刊于1762年。本书选录《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的方剂220余方,依类偏次。并集原书各篇中应用每方的辨证立法列于该方之后。后附作者的考证及扼要的按语。现有《皇汉医药丛书》本。

《类经纂要》

医经著作。三卷。清·虞庠辑,王庭俊增注。刊于1867年。本书节录《类经》的重要原文,并增以简要注释。虽然易于普及,但却不够系统。现存清刻本。

《类经图翼》

书名。十一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类经》注文之不足,故名“图翼”。主要包括运气(卷一-二)和针灸(卷三-十一)两部分。前者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共80余篇;阐释《内经》运气学说最为详彻,后者首论经络俞穴,次载针灸要穴歌及诸证灸法要穴。意在补充发挥《类经》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穴方面注释之未尽。书中(特别是针灸部分)广泛征引有关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并附刊张介宾《类经附翼》四卷。

《类经附翼》

医经著作。四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为作者所编撰《类经》的补充。卷一医易,即以《周易》来论述和解释医理;卷二律原,根据古音理论与医理相联系;卷三求正录,着重发挥了作者所倡导的养阳理论;卷四针灸赋,编集前贤多种针灸歌赋。现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的《类经图翼》(附刊)本。

《类经》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以类相从,故名《类经》。书中对《内经》作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内经》原文作了极为详尽的注释。在全面注释和分类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学习和研究《内经》的重要参考书。现存几种明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类方准绳》

医方著作。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八卷。明·王肯堂辑。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书中选集内科杂病,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2000余首,分为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30大类,予以汇编。现存初刻本、清刻本及日本翻刻本。1949年后有《证治准绳》影印本。

类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指伤暑疟痢等,迁延时日,抑遏邪气而致搐者。详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