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第四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蓬莱火

药捻灸之一。《本草纲目拾遗》:“蓬莱火,以西黄、雄黄、乳香、没药、丁香、麝香、火硝各等分,去西草加硼砂、草乌皆可。用紫绵纸裹药末,捻作条,如宫香粗,以紧实为要。治病,剪二、三分长一段,以粽粘粘肉上,点着。”“治风痹、瘰疬,俱按患处灸;水胀、膈气、胃气,按穴灸。”

彭祖摄生养性论

养生专篇。阐述了神气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及养生方法。全篇宗旨在清静养神,摄精爱气。收入《道藏》第572册。

彭祖

传说中的养生家。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彭祖精于养生,《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不过,一人享寿竟至八百余岁,显然是不可能的。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可见,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个氏族,《史记》还记载了这个彭姓氏族被封国于大彭等地。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之句时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情况。但对于彭祖善于养生的种种传说历代并无异议,可以推想,由于彭祖这个氏族精于养生,族中长寿之人辈出,并以此而名闻于世,于是逐渐产出彭祖享寿八百这类的传说并流布于后世。故彭祖这个氏族可以说是上古时代一个有代表性的著名长寿家族。

彭用光

明代医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医术闻名于当地,后旅游并行医于河北、河南、江浙和广东等地,疗效卓著。喜言太素脉,着有《体仁汇编》五卷(1549年)。此书摘录王叔和、李东垣脉诀药性等书及治验方药,及同县赵铨《太素钞》之精萃等。另着有《潜溪续编伤寒蕴要》(又作《续伤寒蕴要全书》)、《简易普济良方》六卷、《简易便览眼目方》四卷、《原幼心法》三卷等。

彭医妇

明代女医生。精于医理,亦善临证,万历年间以医名于时。时皇太后患目疾,屡治屡发,已近失明,彭氏处以方药,大有起色,乃留之宫内有年。

彭晓

五代后蜀道士。字秀川,自号真一子。浙江永康人。仕孟昶,初为朝散郎,迁升祠部员外郎。精炼丹术,撰有《周易参同契真义》三卷,九十章,附《明镜图诀》于卷末。此书为《周易参同契》之最早注本。

彭浩

明代医家。字养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初在杭州行医,后为张尹昆延请至京师治病,医名大振。着有《伤寒秘用》、《杂病正传》、《医性》等,发明性理,传诵于当时,今已佚。

盆腔炎

现代医学病名。系指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旁组织及盆腔腹膜等部位炎症的总称。盆腔炎以输卵管炎为较多见。若炎症局限于输卵管及卵巢,通常称附件炎。根据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有急、慢性之分。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少腹疼痛,带下多,月经不调等。这些证候分别归属于带下、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症瘕、产后发热、热入血室等范围。急性期以发热、恶寒为主,兼有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口干喜饮,苔黄脉数等,治宜清热利湿,化瘀解毒,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若热入血室,症见寒热往来,心烦喜呕等症,治宜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加减。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及不孕等。如带下量多质稀,为湿从寒化,治以完带汤;若带下色黄、尿频或痛,为湿从热化,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若以痛经或癥瘕为主症者,当以活血止痛,化瘀散结为治则,用桂枝茯苓丸加减,亦可用千年健、追地风、川断、归尾、防风、乳香、没药、红花、血竭、透骨草、五加皮作腹部热敷法(上药制成粗末,装纱布袋内蒸30分钟,乘热敷下腹部,一日一次),或用红藤汤(红藤、败酱草、桃仁、赤芍、蒲公英)作煎剂保留灌肠。并可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配穴法

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常用的有:前后配穴法、俞募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原络配穴法、远近配穴法、子母配穴法等。详各条。

①匹配,相当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

②相并。《素问·至真要大论》:“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③配合;合于。《灵枢·玉版》:“夫子言针甚骏,以配天地。”

《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

药学著作。又名《广群芳谱·药谱》。八卷。清·刘灏着。刊于1708年。本书为《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九十三-一百,共收药物720余种,系在《二如亭群芳谱·药谱》的基础上增补而成。每种药物标记的“原”字下,均为《群芳谱》原文,“增”字下,为新增加的内容,特别是新增的“汇考”及“集藻”二项,补充各种文史资料尤为丰富。此外还新增补了一些新药。但却删去了原书中种植、修治、服食、疗治等内容。现存三种清刻本,及商务印局馆铅印本。

裴宗元

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裴瑾怀

近代医生。江苏常熟人,出身世医家。父裴锡堂为儿科名医。谨深得家传,尤善疗温病,推崇叶天士,用药以轻灵取胜。

培土抑木

即健脾疏肝。用健脾疏肝药以治疗肝旺脾虚的方法。症见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代表方剂如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培土生金

即补脾益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

培土

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健脾条。

衃血

凝结的死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腑之气……赤如衃血者死。”王冰注:“衃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即“衃血”。《灵枢·水胀》:“寒气客于子门……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

妇产科名词。指妊娠一月内的胎儿。《千金翼方》卷十一:“凡儿在胎,一月胚,二月胎,……。”

泡水

名词。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泡舌

病名。系指舌卒然肿胀满口,软如尿泡,不痛而妨碍言语的病证。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本病多因火上冲,痰随火上注所致。治宜清热泻火祛痰,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泡络突睛

病证名。系指胞肿睛突的病证。《眼科百问》:“泡肿者脾湿也,当消其湿。丝络红者心热也,当清其热。突睛者肝实也,宜疏其肝。”参见突起睛高条。

泡服

煎服法之一。指用开水或煮好的药液趁热浸泡某些药物,不经煎煮,直接服用药液。需泡服的药物多含有挥发油或有效成分容易释出,如果煎煮则导致药效降低,例如西红花、番泻叶等。浸泡时容器应加盖,以减少有效成分散失。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水浸泡药物。作用有二:一是便于加工,如枳壳、芍药等浸泡后,使之柔软,便于切片;桃仁、杏仁等沸汤浸泡后易于去皮尖。二是降低某些药材毒副作用,如清水浸泡生半夏、生南星、生附子等。

《炮炙大法》

炮炙专书。一卷。明·缪希雍撰,庄继光整理。刊于1622年。本书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经验、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虫角等14类,记述了439种药物的炮炙方法。末附用药凡例,系制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存明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炮制

中药学术语。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指原药材(包括植物、动物、矿物药材)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而进行的加工处理过程。早期医药学著作《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药物炮制内容。雷斅《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炮制专着。炮制的主要目的:⑴清除杂质,易于保存。

㈡便于制剂和服用。如代赭石、磁石、牡蛎、鳖甲等,煅制后,质地酥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⑶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大戟、甘遂醋制后可降低毒性,柏子仁去油可不致滑肠等。

㈣改变药物性能。如生地清热凉血,熟地则滋阴补血;蒲黄生用行血破瘀,炒炭后可以止血。⑸增强药物疗效。如延胡索醋制后增强止痛使用。⑹矫除不良嗅味。如酒制蛇蜕,酒制胎盘等。炮制法可分为整洁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整洁修制有挑、筛、簸、刷、刮、挖、捣、碾、研、镑、磨、切等;水制有洗、漂、泡、浸、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共制有蒸、煮、淬等。详该条。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炮制法。将药物置于火上,焦黄爆裂为度。《雷公炮炙论》载有此法。药物炮后可降低毒性或烈性。如附子、干姜、马钱子等。

脬转

病名。即转胞。《太平圣惠方·治脬转诸方》:“夫脬转者,是脬屈辟,小便不通。”详转胞条。

脬舌

病名。系指舌头卒然肿胀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舌卒肿起,如吹脬满口塞喉。”本病成因为痰火侵犯心经而致。又名泡舌,详见该条。

脬气不固

病证名。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症见小便淋沥不断,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治宜补肾固脬。

脬痹

病名。即胞痹。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脬(pāo,音抛)

即膀胱。详该条。

胖舌

病状名。舌体肿胖。舌体胖大,色淡而嫩,舌边缘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旁廷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旁廷在腋下四肋间,高下正与乳相当,乳后二寸陷中。俗名注市,举腋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壮。主卒中恶,飞尸遁注,胸胁满。”即在胸部第四肋间隙,乳头外开2寸,适与足太阴脾经天溪穴同位。

《旁篇》

医经著作。见《汉书·艺文志》。二十五卷。原列于《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之后,书已佚。原书作者、著作年代及书的具体内容,均已无法稽考。

庞润田

清代医家。字作云。以采药治病为生。撰《证治集解》(1891年),今存其中《伤寒捷解》两卷,另有《运气要略》已佚。

庞铭本

清代医家。字警庵。河南内乡人。幼习儒,长而弃儒学医,研究外科。能创立新方,凡遇奇疮异症、无名肿毒,经细心调治多能见效。着《随身录》、《有定集》等,子孙、戚友世传为用。

庞鹿门

明代医家。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幼从师李时珍,参与编写《本草纲目》。凡虫鱼鸟兽草木,考核详究。得濒湖之学,精于理脉。不肯轻以试人,至老乃出,治疗常获良效。曾治耳聋数十日者,不从肾治而清其胃家火,一匕而愈。

庞安时(约1043-1100年)

宋代医学家。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幼颖敏,过目不忘。世医,其父以《脉诀》教授,嫌浅近不足取。复钻研黄帝、扁鹊脉书,及《甲乙经》、《太素》诸书,汇通百家,尤尚《难经》。好学,善向贤能者求学。后耳聋,惟笔谈可也。诊脉重视人迎、寸口并用,擅治伤寒。遇不可疗救者,必告以实情,活人无数。著作甚丰,仅存《伤寒总病论》六卷。书中提出温病不能全用伤寒汗下法治疗的新观点,对后世温病学派有所启迪。另着《难经解义》、《主对集》、《本草拾遗》、《庞氏家藏秘宝方》、《验方书》等,均佚。门人甚众,弟子六十人中,以张扩、李百全等最为优秀。

滂溢

象大小涌流横溢。《素问·着至教论》:“病起疾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

泮衍

扩散蔓延。见《灵枢·病传》。

蟠蛇疬

病名。指瘰疬绕项串生,如蛇盘绕者。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亦名蛇盘疬。参见瘰疬条。

蟠肠生

病名。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编》卷三:“问蟠肠生是何缘故,是用力过度耳,产母平日气虚,临产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又复如此,若能等到瓜熟蒂落,焉有此怪异?”即盘肠生。详该条。

蟠肠气

病名。疝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卷四七。详疝条。

《盘珠集胎产证治》

产科著作。卷三。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上列胎前共34证;卷中列产后共61证;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所论胎前产后等证治皆本妇女的生理特点和发病规律,因此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所收方剂亦切于实用,现有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盘舌痈

病名。系指舌体肿胀疼痛、饮食难咽、语言不利的疾病。属舌痈的一种。《医门补要》卷中:“满舌肿硬,难于语言进食为盘舌痈。”本病多因心火上炎所致,治宜清心泻火,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盘疝

病名。指疼痛发生于脐旁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痧。”其病多因感寒气滞所致。治宜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可用芍药甘草汤加肉桂、香附。

盘脐痧

病名。痧证症见脐上悠悠作痛者。《七十二种痧证治救治法·盘脏痧》:“此系肾经受邪,脐上盘旋,悠悠作痛。外治用香油刮膻中、中庭、中脘,再刺中魁、小骨空穴。内服药用砂仁、槟榔、芦粟梗、藿香、木通、灯心等。

盘根牙痈

病名,系指盘根牙痛、牙根破烂,甚至骨、牙通身脱落的病证。即骨槽风。详见该条。

盘肛痈

病名。指肛痈且患处有数处溃脓者。《医门补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每易成漏,有数处溃开者盘肛痈。”即肛门周围脓肿。证治参见肛痈条。

盘法

①刺法名。指入针后医生手持针柄并作圆环形轻盘摇转的方法。《针经指南》:“盘者,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转而已。”《针灸问对》又规定了每次盘转的次数,并以左右区分补泻,谓:“其盘法如循环之状,每次盘时,各须运转五次,左盘按针为补,右盘提针为泻,故曰盘以和气。”本法多用于腹部或肌肉丰满处的穴位,有促使针下得气的作用。

②推拿手法名。即活动幅度较大的摇法。详见该条。

盘肠痔

病名。指痔疮盘肠而生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系由气血虚损,湿热侵入大肠所致。表现为直肠脱出二三寸,其痔核如棉子大,环聚而生,周围肿痛溃脓,甚或整个阴部亦肿,过劳易发,治疗内宜清热利湿凉血排脓,服金蚣丸、中九丸。外可用麻凉膏消肿止痛。余可参见痔条。

盘肠痈

病名。

①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见《张氏医通》卷七。相当于脐肠漏,宜手术治疗。

②见清抄本《外科或问》。抄本指出:“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余可参见外痈条。

盘肠似内钓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盘肠气痛,表现为干啼,额上汗出。由于小儿肠府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钓子散加减。

盘肠生

产科学名词。见《张氏医通》卷十。又名推肠生、蟠肠生、盘肠献花、盘肠产、盘肠生、催肠生。古人认为产母平日气虚,临产时怒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儿娩出后肠仍不收。相当于临产时产妇直肠脱出。宋·陈选《妇科秘兰》:“临产肚肠先出,然后产子,产子之后,其肠不收,甚是苦楚,以蓖麻子十四粒去壳研如膏,贴产母头顶,肠收即忙拭去,又名推肠生。”

盘肠痧

痧证之一。

①痧毒盘转肠胃,虽无疼痛,而苦楚万状者。即紧痧。《痧胀玉衡·盘肠痧》:“痧毒肆行,盘转肠胃,虽不痛不疼,苦楚万状,命在须臾,此紧痧之症也。”

②痧证以心腹绞痛为主证。即绞肠痧。《痧证汇要·绞肠痧(盘肠痧)》:“心腹绞痛,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触,或如刀割,痛极难忍。”参见紧痧、绞肠痧条。

盘肠气痛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又名盘肠痛、肠痛。症见腹痛曲腰,叫哭不已,不乳,面色青白,两眉蹙锁,大便泻青,额上汗出等。多由小儿脾气不足,感受寒邪风冷,搏于肠间所致。治宜温运脾阳,行气止痛。用金铃子散或沉香降气汤之类。

盘肠气钓啼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盘肠气痛。详该条。

盘肠产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盘肠生。详该条。

攀索叠砖

正骨方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八七。方法为:用绳横结挂于高处,下左右各叠砖三块,使患者立于砖上,双手攀绳,医者按扶患部,助手抽患者足下一砖,令患者直身挺胸,少顷再各抽一砖,如法三次,最后其足着地,之后,外加竹帘围裹固定,仰卧,腰以下以枕垫之,勿左右移动,该法可使气舒瘀散,椎骨陷者能起,曲者复直。适用于胸、腰椎骨折、错位而致陷下或侧弯者。亦可用于治疗闪腰岔气等症。

攀睛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潘宗元

清代医家。里籍生平均未详,尝着《分经药性赋》,现有抄本及刊本行世。

潘志裘

清代医家。履籍欠详,尝着《不药良方》一书,刊行于世。

潘曾沂

清代医家。江苏吴县人,生平欠详,尝辑《半豫庄便农药方》一书行于世。

潘阳坡

元代医家。履贯欠详,其学宗刘完素,尝学于刘之再传弟子刘吉甫,吉甫之师刘荣甫即为刘之亲传。着《加减方》一书,未见传世。

潘文舫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有《新增刑案汇览》一书行于世。

潘蔚(1816-1894年)

清代医家。字伟如,号韡园居士,江苏吴县人。初习儒,因科场失意而改习医,后因尝治愈咸丰孝成后之疾而名噪一时,门庭若市,并官至贵州巡抚,曾辑有《韡园医学六种》,系辑录葛可久、陈念祖、吴尚先等名家之作而成,稍有发明。

潘为缙

清代医家。字云师,天都(今安徽歙县)人,其生平欠详,尝撰《血症良方》一卷,又名《血病经验良方》,现有刻本行世。

潘世良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虚劳秘韫方解》一卷行于世,现有刻本。

潘名熊

清代医家。字兰坪,番禺(今属广东省)人。生平欠详,着有《评琴书屋医略》一书,刊行世。

潘楫

明代医家。字硕甫,号邓林,江苏仁和人。尝因兄病而从母命而习医,得名师传授,并精研医经,遂精于医,治病多效,人咸称之。尝着《医灯续焰》一书行于世,另尚有《伤寒大旨》,未见梓行。

潘采昭

清代医生。字汉成,江苏上海人,其师为儿科名医王永丰,潘氏得其亲传,亦精于医。

排针

①针刺手法名。即出针。排是排除的意思。《素问·八正神明论》:“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类经》注:“排,除去也。即候吸引针之谓。”

②指较为密集而排列成行的多针刺法。

排阳

针灸学术语。指用针体推运摇动排开体表,使邪气随之外泄的刺法。一说作“推扬”解。孙鼎宜曰:“排阳犹推扬,谓转针也。转针得法,邪自随出。”《灵枢·九针十二原》:“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排托

排脓托毒之简称。详内托条。

排脓托毒

简称排托。即内托中的托毒透脓法。详内托条。

拍打法

推拿手法名。用虚掌或手指,有节律地平稳拍打体表的一定部位。具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肌肉疲劳以及解痉止痛等作用。拍打背部还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名医类案》卷十:“游让溪翁云:被廷杖时,太医用粗纸以烧酒贴患处,手拍血消,复易之。”

怕日羞明

证名。系指畏光,或见目疼赤肿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本病可分虚实二证,实证多由气滞经络,火炽脾燥所致,畏光多兼有目赤肿痛,治宜清热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多由肝虚血少所致。治宜补肝养血,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钋(pǔ)

刀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系指用钢铁制造,形若金针的器械。用以治疗粟疮等。见佚名《广勤轩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