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三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五发疽

病名。痈疽生于脑、背、眉、髯、鬓者之总称。见《外科精义》卷上。齐氏认为五发疽大概论之可分为三等,一者疽也,二者痈也,三者疖也。三者之候,惟疽最重。其因皆曰滋味与厚衣,衣服厚暖则易招寒;滋味过多,则五脏生热,脏腑积热,则血脉不流,毒气凝滞,邪气伏留,热搏于血,血聚则肉溃成疮。浅则为疖,实则为痈,深则为疽。脓成宜服五香汤或当归托里散之类。脓水不快者,即用追蚀之药,或铤子纴之。外用鹿角散以醋熬为糊贴之,以纴引流,忌早生肌之药。其调理次第,尚需临时制宜,慎勿早敛而再发。

五发

病理学名词。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简称五发。《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五恶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恶。详该条。

五夺

病理学名词。夺,耗损。指气血津液严重耗损,元气不支,禁用泻法的五种情况。《灵枢·五禁》:“形肉已夺,是一夺也;大夺血之后,是二夺也;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大泄之后,是四夺也;新产及大血之后,是五夺也。此皆不可泻。”

五毒发背

病名。发背病之一种。出《本草纲目》卷二十,李时珍引《经验方》用金星草、生甘草为末温酒服之效。证治见发背条。

五疔

病名。五种疔之总称。历代外科学家或各有不同内容之五疔者。如《中藏经》所称之五疔,即白疔、赤疔、黄疔、黑疔、青疔。认为疔之根在肺者为白疔,其根在心者为赤疔,其根在脾者为黄疔,其根在肾者为黑疔,其根在肝者为青疔。其因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高粱厚味,甘肥毒鱼酢酱,或色欲过度之所致。蓄其毒邪,浸渍脏腑,始变为疔。《外科正宗》卷二则命名五疔为:火焰疔、紫燕疔、白刃疔、黑靥疔、黄鼓疔。亦皆与五脏相应。各详该条。

五癫

①阳癫、阴癫、风癫、湿癫、马癫。见《诸病源候论》卷二。

②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见《景岳全书》卷三十四。《外台秘要》卷十五:“五癫病者,脏腑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争,瘈疭吐沫,久而得苏。”治宜雄黄丸、铁精散等。

五疸

五种黄疸的合称。

①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②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③黄疸、谷疸、女疸、酒疸、劳疸。见《肘后备急方》卷四。

④指五种黄疸病因。见《本草纲目》卷三:“黄疸有五,皆属热湿,有瘀热、脾虚、食积、瘀血、癊黄。”

五大

人体部位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灸大成》卷二:“二陵、二蹻、二交,似续而交五大。”注:“五大者,五体也。”

五刺

刺法分类名。《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以针刺深浅部位不同,分别适应五脏病变,有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等五种。详见各该条。

五喘恶候

病证名。见《普济方》。即疮痘喘、惊风喘、虚肿喘、吐泻喘、下痢喘。为小儿正衰邪胜,元气将脱的危象。

五处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巨处。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不明,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五臭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五迟

病证名。小儿发育迟缓的总称。《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分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详各条。

五常

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五行。详该条。

五菜

指葵菜、韭菜、豆叶、野蒜、葱等五种蔬菜。《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菜为充。”

五裁

治疗学名词。指患病时对五味的节制。《灵枢·九针论》:“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等。

五部

人体部位名。《灵枢·寒热病》:“五脏,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端腨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项五。此五部有痈疽者死。”此五部位内连五脏,具有重要作用。

五步推运

运气术语。推算每年主运的方法。其法从年干的属太属少,逐步上推至角,因主运必始于木角音,终于水羽音,故推算出太角或少角即可确定主运。参见五音建运条。

五不足

病因病理学名词。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不足。神不足则悲,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不足则恐,形不足则四肢不用,志不足则四肢厥冷。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不足,实质是指五脏精气之不足。

五不女

病名。指螺、蚊、鼓、角、脉五种病症。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五种不宜:一曰螺,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二曰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三曰鼓花头,绷急似无孔;四曰角花头,尖削似角;五曰脉,或经脉未及十四而先来,或十五六岁始至,或不调,或全无。”前四种为先天生理缺陷而致无生育能力;后者若为月经不调,难于孕育,或可用中药治疗调整月经。详见各条。

五不男

五种男性生殖器官病证,见《岛居随笔》:“人有五不男:天、犍、漏、祛、变也。”天者,阳痿不用,又名天阉。犍者,割去外生殖器。漏者,精寒不固,常自精泄。怯者,举而不强。变者,体兼男女,俗名二形、阴阳人。

五病

病证名。脏腑之气失调所产生的病证。《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并

病证名。指五脏精气内虚,为邪气所兼并而出现的精神症状。《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变

①生理学名词。指与五脏相应的色、时、音、味、日等五种变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藏有五变,……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

②病因学名词,由于形体与岁运之间五行相克的关系,以致成为发病的因素。《灵枢·五变》:“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五变刺刺法分类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有二义:

①指四时变化和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即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②指五类疾病与五俞穴相配合进行针刺,即“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五痹

五种痹证的总称。出《素问·移精变气论》。

①骨痹、筋痹、脉痹、肌痹(或作肉痹)、皮痹。王冰:“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

②筋痹、骨痹、血痹、肉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

③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见《中藏经·论痹》。

五崩

病名。指阴道流出五种不同颜色分泌物的五种病。出《脉经》卷九:“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血丕)血也。”详参各条。

五般聤耳候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即聤耳、脓耳、缠耳、底耳和囊耳。均由风水入耳,内有积热上壅而成。若不早治,久则成聋。详各条。

五败症

证名。指麻风病出现这五种危重证候。出《外科正宗》卷四。该书认为大麻风之发,“心受之先损于目,肝受之面发紫泡,脾受之遍身如癣,肺受之眉毛先脱,肾受之脚底先穿,又为五败症也。”亦称五损症。

五败

病证名。

①虚劳五种坏证。手足肿无交纹为心败,唇反无纹为肺败,面黑有疮为肝败,阴肿囊缩为肾败,脐突肿满为脾败。又一说:谵妄失伦为心败,音哑气促为肺败,肌肉尽脱为脾败,筋骨痛甚为肝败,泄泻不止为肾败。

②麻风病五种重症。详五损条。

蜈蚣中毒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一。指受蜈蚣螫咬而致中毒者,宜从速处治。被螫咬处剧痛,红肿发热,并引及周围淋巴管炎及坏死;全身可有发热、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甚则昏迷。李时珍《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所载述的解蜈蚣毒的药物有:蜗牛、蛞蝓、五灵脂、独蒜、芸苔子油、蛇含、香附、苋菜、马齿苋、蚯蚓泥、食盐、鸡冠血等。

蜈蚣咬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症见蜈蚣咬伤后,局部肿痛,发痒,浑身麻木;小儿及体弱者,更应速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治用甘草、雄黄研末,菜油调敷;或鲜桑叶捣烂外敷,内服季德胜蛇药片。

蜈蚣漏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此病属瘰疬漏之类。

蜈蚣哽喉

多因饮食不慎,误食蜈蚣所致。可先取生猪血饮之,少倾以清油灌口中,蜈蚣滚在血中即吐出。或即行手术剔除。

蜈蚣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其形如蜈蚣,亦有头足,发寒热,因食物被蜈蚣所游之毒而生,宜雄黄定子涂之。”

吴州

唐代医家。生平里籍欠详。尝着《新修钟乳论》一卷,未见行世。另所辑《三家脚气论》虽佚,但其某些内容由《外台秘要》所引用,可略窥知一二。

吴之英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经脉分图》一书,现有刊本行世。

吴正伦

明代医家(?1529-1568年)。字子叔,号春岩子。安徽歙县人。幼年丧父,家贫而刻苦攻读。后游医至山东、北京等地,名噪一时。明神宗幼年病、穆宗贵妃病,均由其治愈。曾获穆宗嘉奖,太医院御医妒其术,而毒之致死。尝着《养生类要》、《脉证治方》、《治人心鉴》。除后一种,其他均有刻本行世。

吴云间

清代医家。字高梁,广东阳江县人。尝着有《都春堂熊罴梦》三卷,现有刻本行世。

吴越人

近代医家(?-1944年)。江苏东台人。因家贫且好学,矢志于医。早年从王珍卿学,后独立应诊,门庭若市。因忙于诊务而无暇著述,有医话、临证验录若干则存世。

吴源

南宋时医生。字德培,号南熏老人,休宁(安徽歙县)人。世医出身,源绍承家业,尤擅长于痨瘵一证,人称为“神医”。尝参加朝庭考试名列前茅,入内府任职,官至翰林医官。后隐退。

吴豫

南宋医生。号松萝居士。休宁(今安徽歙县)人。祖父吴谅为名医,豫得其传,子吴源亦为名医。

吴萸熨

外治疗法。见《保赤存真》。用吴茱萸,酒拌湿,纱布袋包蒸极热,互熨胸、腹部及两足心,候气透其痛即止。适宜于阴寒胸腹疼痛,四肢厥冷。

吴有性

明代医学家。字又可,江苏吴县人。居于太湖纲庭山。精医术,尤擅长温病。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疫,死者枕藉,人多以伤寒治法治之而不效。有性怀革新之思想,推究其病源,察其传变。认为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温非暑,而是由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或称疠气、杂气,与伤寒不同。其病系口鼻内,伏于膜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其戾气具有特适性、偏中性,乃指某种动物于某种戾气有亲和力,而其他动物则不病;对侵入的某一动物的一种器官有亲和力,则不侵犯其他器官。而戾气之侵入是否有发病之可能,则与机体之强弱相关。此论点于吴氏之著作《瘟疫论》中表达无遗。另又提出其特殊的“三消”、“达原”等疗法,以治疗瘟疫证。其学说为后世所推崇,亦是后代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现《瘟疫论》有多种版本行世。

吴应汤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慈幼痘疹说问》十八卷,未见行世。

吴燡

清代医家。字小珊,浙江山阴人(今绍兴),精通医学,尝汇集张石顽、程国彭等各家之医论,成《医学辑要》,现有刊本行世。

吴亦鼎

清代医家。字砚丞,安徽歙县人。平时留心医药,遂精于医理,又鉴于历代医家均重药疗、针疗而忽略灸治,乃收集王焘《外台秘要》及西方子之灸法,编撰《神灸经论》。另又撰有《麻疹备要方论》,现均有刊印本行世。

吴医汇讲

医学期刊。十一卷。清·唐大烈辑。刊于(1792-1801)年间。是我国早期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每年一卷,共发表了江浙地区四十多位医家的文章100篇左右。主要汇集了医学理论、专题讨论、验方交流、考据、笔记、书评等多方面的内容,既不分门类。也不拘体裁,更不限卷数。其中主要著作有叶桂的《温疟论洽》、薛生白的《日讲杂记》、顾雨田的《书方宜人共识论》等,对当时医学交流起了一定作用。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一九二三年成都铅印本。

吴延龄

明代医家。字介石,浙江归安县人。嗜医药,常广集药饵以疗人之疾,为人仗义,尝为贫者代付药疗费用。曾撰《经络腧穴》、《医学质疑》等书,惜未见传世。

吴秀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家藏有《医便》一书,另有朱济川等之《医便补遗》,甚珍重之。遂结合本人经验,辑成《增补医便续集》,未见行世。

吴显忠

明代医家。字用良,号雪窗,歙县(今属安徽)人。家中世代业儒,显忠亦业儒而兼好医药,精于医,认为张子和之汗、吐、下三法于治疗意犹未尽,尚需补以利、温、和三法,遂着成《医学权衡》一书,未见行世。

吴显

明代医生。福建同安人。其父吴容为邑中之名医,显继承其业,亦精于医。

吴锡璜

近代医家(1872-1950年)。字瑞甫,号黼堂。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光绪年间(1895-1908年)举人,后弃官就医。其七世先祖吴撝吉精于医,锡璜承其父吴筠谷之教。后悬壶于厦门,并创办“厦门国医学校”,学员遍海内外。日寇占领期间,拒为日寇服务,遂移居新加坡。生平著作甚多,有《中西温热串解》、《中西脉学讲义》、《删补中风论》、《评注陈无择三因方》、《校正圣济总录》等多种行于世。

吴希言

宋代(?)人。生平里贯欠详。尝着有《风论仙眺经》,或作《风论山兆经》,及《医门括源方》,惜均未见传世。

吴希舜

近代医家(1846-1912年)。字月槎,又字文八,浙江平阳县人。务农,暇时研读医书,亦通医术,常有神效,人呼为“八仙”,着有《医案》收藏,未曾传世。

吴文炳

明代医家。字绍轩,号光甫,盱江(今属江西)人。一说四川建武所人。尝参阅《内经》、《伤寒》等古典医着的内容,辑有《医家赤帜益辨全书》。另又辑家传有关食物方面之药物,着成《食物本草》四卷。尚有《神医秘诀遵经奥旨针灸大成》等,均有刻本行世。

吴惟贞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辑《药性赋大全》及《家抄济世良方》,刊本现存日本,国内未见刊本存世。

吴廷耀

清末医生。字焕臣,生平里贯未详。尝任太医院七品吏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吴廷绍

五代时南唐医生。精于医术,尝为太医令。时烈祖因服食而喉中有痒疾,群医进药无效,服廷绍药而愈,所进乃“楮实汤”。另又以“姜豆汤”治宰相冯延己之脑痛病,亦皆药到病除。

吴塘

清代医学家(1758-1836年)。字鞠通、配珩。江苏淮阴县人。初习儒,因哀其父及侄相继病故,而专心攻医。后至京师,参加《四库全书》之抄写与校检;又获见《温疫论》(吴又可),叹服其说,遂究心医术达十余年。后逢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师大疫,市医多以伤寒之法疗治失效。瑭以温病之法治疗,竟获全活达数十人,自是声名大震。后又总结其经验,复习古代医经及温病诸家包括叶天士之学着成《温病条辨》一书。书中提出分辨阴阳,别水火之理论,以三焦进行温病辨证,上焦心包络与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系指病之阶段。此说与叶桂之卫气营血辨证法,构成温病学说之核心。除三焦外,书中亦涉及六经辨证,互相发明,使其学说更臻完善。在治法上,鞠通注重清络、清营、养阴三法,并倡辛凉法疗温病初起,咸寒苦甘法清热养阴。又制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其辛凉剂如桑菊饮等为后世所倡用,影响深远。吴鞠通成为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温病条辨》中尚有《解产难》、《解儿难》,可见其对儿科、妇人科也有所研究,另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均有刻本行世。

吴恕

元代医家。字如心,号蒙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家道贫寒,售风药于市,因治愈采风使之风疾而医名大振,征至京师,授太医院御医。于《伤寒论》素有深研,乃着成《伤寒活人指掌图》(简称《伤寒指掌》),现存。其徒熊宗立又续编增补,更名《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

吴世昌

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生平欠详。尝辑《奇方类编》二卷,现有刻本行世。

吴时宰

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着《伤寒类证辨疑》,已佚。

吴省庵

清代医家。江西新城县人。生平欠详。尝着有《医阐》一书,未见传世。

吴甡

明代官吏。知医。江苏人。于明末时任邵武等知县,受魏仲贤迫害,至崇祯间复出,任河南、陕西等省巡抚,兵部左侍郎、右佥都御史、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辑有《脉学鉴蹄》行于世。

吴少怀

现代医家(1895-1970年)。字符鼎,浙江杭州人。早年就学于济南市大同医院,学习中医约五年,即悬壶问世。精于内科,尤对肝胆病、脾胃病等杂证有较丰富之经验。1949年后,任济南市中医院院长、山东省及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还当选过省、市历届人民代表。着有《脾胃证治》、《吴少怀医案》。

吴容

明代医生。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尝为僧,并习岐黄术,后以医术济世,医德高尚。其子吴显传其业。

吴人驹

清代医家。字灵雅,安徽休宁县人。生平欠详。尝着《医京承启》六卷,现有刊本行世。

吴球

明代医家。字茭山,括苍(今属浙江)人。博学慕古,少时即研究经书,精于医术。尝着《诸证辨疑》、或称《诸证辨疑录》。又有《用药玄机》、《活人心统》、《方脉生意》、《食疗便民》,均未见行世。

吴芹

清代医家。字瘦生,号古年,浙江归安人。初习儒,后改攻医学。精其术,名噪遐迩。诊病不计酬。尝着《本草分队发明》、《相鹤堂医案》,未见行世。

吴谦如

清代医家。河北宛平县人。生平欠详。尝撰有《伤寒神秘精萃录》,现有稿本存世。

吴谦

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1736-1793年)尝敕令编修医书。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及《订正金匮要略注》。另他主持编修《医宗金鉴》(一作《御纂医宗金鉴》)。此书内容丰富概括,尝作为太医院之教本。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吴其浚

清代植物学家(1789-1847年)。字瀹斋,又字季深、吉兰,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县人。先后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学政,兵部侍郎,并官至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总督或巡抚。宦游各地,酷爱植物,每至一处,必搜集标本,绘制图形,并于庭院中培植野生植物,历时七年,将其实地考察及经历所得之真知,写成《植物名实图考》一书,计三十八卷,其中所收之植物共一千七百一十四种,并有附图一千八百多幅。书中有甚多纠正前人舛误之处,于古代中药本草学之发展,亦具有重要之地位。此书着成之前,先已从其所阅览之各种有关书籍中辑录出植物草本,亦有绘成图形,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此二书在我国植物学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深受中外学者之重视。

《吴普本草》

药学著作。六卷。魏·吴普撰。见《隋书·经籍志》。原书已佚,但清·焦理堂有辑本,系从《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出。

吴普

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于医术,且专长于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吴普且辑有本草书《吴普本草》,原书早佚,为后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现代尚有人辑出铅印本。另又编集《华佗方》,一作《华佗药方》,已佚。

吴蓬莱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有《仲景存真集》,现有刻本行于世。

吴佩衡

现代医家(1886-1971年)。原名钟权。四川合理县人。其师彭思溥,为邑中名医,吴氏尽得其传。1929年,尝为中医界代表出席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抗议政府取缔中医之提案。曾创办《国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云南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也是省政协常委。著述甚多,计有《中医病理学》、《伤寒论条解》、《麻疹发微》、《伤寒论新注》、《吴佩衡医案》等。

吴敏修

南宋医家。生平及里籍未详。于仁宗时医名大振,有“国医”之称。尝撰有《伤寒辨疑论》,未见行世。

《吴门治验录》

医案著作。四卷。清·顾金寿撰于1822年。本书所收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顾氏医案的特点有三,其一:每案记载从发病至病愈的全过程。其二:治法比较灵活,能随证而变。其三:案末以问难形式,详析病因、病理和方治。现存四种清刻本,及上海千顷堂石印本。

吴谅

宋代医生。休宁(今安徽歙县)人。先业儒,后因愚异人,传授秘藏之医书,研之遂通医理,精于医。其子吴豫、孙吴源,均以医名。

吴良

明代(?)医家。履贯未详,着有《原病集》一书,现收入《习医钤法》中行于世。

吴立法

清代医生。浙江遂昌人。精于内科,尤擅长肝病,能断人生死,名闻遐迩。据云邻近龙泉县人为便于病家求医。特修石路一条,其声名可见一斑。

吴昆

明代医家(1552-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参黄子。歙县(今属安徽)人。自幼聪颖,善属文。家藏医书甚多,昆好慕医术。后因举子业不售,专而攻岐黄术。以同邑名医余午亭习医,尽得其术。后又到各地游学。对《内经》尤感兴趣。尝注《素问》。有影响的注家之一。另着《医方考》内有方七百多首,考方药之名义、见证、方药组成及其变通。另又有《脉语》、《吴注黄帝内经素问》、《针方六集》、《参黄论》、《砭焫考》、《药纂》等。后三种已不存。

《吴鞠通医案》

医案著作。四卷(或作五卷)。清·吴瑭撰。刊于1916年。收载了作者治疗温病、伤寒、杂病、妇儿科医案。作者尤其擅长于温病,能从医案的辨证治疗中示读者以规矩。书中颇多连续治疗较完整的病案,记录详明,有利于读者领会病理发展过程和治法的终始变迁。现有初刊本、铅印本、石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吴九言

清代医家。字去疾,广东番禺人。其生平欠详。着有《瘰疬秘传》、《白喉证治歌诀》,现有印本行世。

文彦博(1006-1097)

宋代官吏,兼通医学。字宽夫,汾州(今属山西)人,先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因与王安石交恶而去职,后又出任将相前后达五十年。平时留心医药,撷取《外台秘要》、《千金方》诸家验方,集成《节要本草》及《药准》等书。

《文堂集验方》

验方著作。四卷。清·何英辑。刊于1775年。本书辑录方书中备用成方与单验方。分为中风、风痫、感冒伤风、伤寒等39类临床各科病症。其中有一部分单方验方属于民间效方。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文台

①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即眉梢外侧端凹陷处稍上方。《奇效良方》:“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

②推拿部位名。即龙角。见该条。

文身

民俗名。即于肌肤刺字等之习俗。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人们以于身体一定部位之皮肤,用墨或其他色绘图写字,乘墨迹未开,即以针刺其上,墨汁即从针刺之孔波及肤下。愈后,洗去皮表之墨迹,所绘图形字迹即呈现于皮下,永不消失。称之为文身。

文火

①中药学名词。指熬药时的火小而缓。药物煎沸后,一般用慢火、微火煎煮。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

②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练功中用意轻柔缓行之谓。与武火相对而言。《金仙证论》:“微缓谓之文火。”《海琼传道集》以“专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为文火之要。《性命圭旨》:“得丹时藉文火养之。”此时须意随气转,微微观照。用文火温养,称为文烹。

瘟疫舌疔

病名。系指舌上生疔,或红或紫,如樱桃大,疼痛,破溃后流脓出血的病证。本病多由瘟疫邪毒中于心经而上炎于舌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清瘟败毒散加减。也可外用紫雪散。参见舌疔条。

瘟疫青喉

病名。系指喉色纯青,似有黄疱并起,细看即隐,肩背疼痛的病证。《喉科种福》卷三载:“相传此为不治,故未立方。”

《瘟疫霍乱答问》

瘟疫著作。一卷。清·陈虬撰。1902年东瓯霍乱流行,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颇有效验,遂编此书。作者辨析瘟疫霍乱,对其病因、治法等多所答辨。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实践,对读者颇多补裨益。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瘟疫黄喉

病名。系指初起微有寒热、咽痛头疼,喉间略有阻碍或现黄条、黄块的病证。系疫喉的一种类型。治宜结合全身情况选方用药。

瘟疫红喉

病名。系指由瘟疫所致的项肿咽痛,口内喉中皆红,甚则面目俱赤的病证。类今之腮腺炎。本病之病因多为感触天行温疫之邪,湿热壅盛所致。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俗称虾蟆瘟。治宜清泻诸经之火。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瘟毒喉痹条。

胃热胎疸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小儿生下百日或半岁内出现黄疸。症见身黄壮热,腹胀口渴,大便秘小便赤涩。由阳明胃热,湿邪留滞,湿热郁蒸而发。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热重,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胃热呕吐

证名。见《金匮翼·呕吐统论》。又称胃火呕吐、热呕。详见热呕、胃火呕吐条。

胃热渴

证名。因脾胃实热灼津所致口渴之证。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证见胸膈烦闷,口渴引饮。治宜清胃生津,用猪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胃热喉疳

病证名。指喉疳的一种,因胃内蕴热上蒸所致。详参喉疳条。

胃热恶阻

病名。恶阻证型之一。妇女平素胃热较甚,孕后脉冲气甚,胃气夹热上逆所致。症见呕吐心烦,颜面潮红,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或便秘,尿黄赤。治宜清胃热,降逆止呕。用苏叶黄连汤(紫苏叶、黄连)加半夏、竹茹、陈皮,或加味温胆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