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第五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乌龙摆尾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乌龙双摆尾。以左手托肘,右手拿儿小指并摇动,如摆尾之状。能开闭结。

乌癞

病名。诸种麻风病不同证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凡癞病,皆是恶风及犯触忌害所得。初觉皮毛变异,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中或如桃李子,隐疹赤黑,手足顽痹,针刺不痛,脚下不得踏地。凡食之时,开口而鸣,语亦如是,身体疮痛,两肘如绳缚,此名乌(黑)丹。”因其初起,皮肤多黑而得名。治宜祛风解毒之剂,临证多选用猬皮丸,或苦参酒内服,外用可敷贴大黑神膏。《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初觉皮毛变黑,或淫淫苦痒如虫行,或眼前见物如垂丝,言语无定,心常惊恐,皮肉之中,或如桃李,瘾疹赤黑,手足顽痹,针刺不觉痛,脚下痛顽,不得蹈地,凡食之时,开口取气而鸣,语亦如是,身体生疮,痛痒而时如虫行,或两肘如绳搏,此名乌癞。”治以猬皮丸、硫黄散、大黑神膏等方。

乌风障症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乌风内障。详该条。

乌风内障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乌风障症、乌风。为五风变内障之一。本病罕见,多由风痰之人或阴虚火旺之人所致。类绿风内障,头时痛而不眩晕,眼前常见乌花,瞳神色昏浊晕滞气,如暮雨中之浓烟重雾。养阴清热,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祛风涤痰,一般多用白附子汤加减,参见绿风内障条。

乌风

病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此眼虽痒痛,而头不旋,但渐渐昏暗,如物遮定。全无翳障,或时生花。此肝有实热,宜服泻肝散。”此病在初患时与绿风之证相似。参见乌风内障条。

《握灵本草》

药学著作。一名《东皋握灵本草》。十卷,又补遗一卷。清·王翃撰于1683年。据作者自序提到,喻嘉言曾见本书,并有“君其手握灵珠以烛照千古乎”一语,遂名其书为《握灵本草》。卷首载《神农本草经·序例》及注文。卷一——十共收药物400余种,每种药分主治、发明及选方三项,内容集自《神农本草经》及以后各家本草文献。其发明与选方项下除辑录前贤论述外,尚有作者的创见与发挥。其分类次序大致以《本草纲目》为依据。附补遗一卷,补录药品约190余种。现有康熙刻本、乾隆刻本。

握固

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出《老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方法为以余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仿胎儿之状,男左女右。《道枢·众妙篇》“握固者何也?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这种手式有促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

握法

推拿手法名。用一手或两手握持治疗部位,一松一握,反复进行。多用于四肢部。

偓伦

传说中帝尧时期人。常于槐山采集药物,嗜食松果。曾献松果于尧,尧无暇服之,世人受服,皆长寿。

卧针

①针刺时将针体横卧进针。《难经·七十一难》:“针阳者,卧针而刺之。”

②留针。《针灸大全·梓歧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进气之诀,……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

卧胎

病名。即胎不长。《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一名卧胎。”参见胎不长条。

卧蓐

名词。即临产。出《卫生家宝产科备要》。详临产条。

卧虎扑食

导引功法名。方法为:取弓箭步,弯腰向前,两手撑地,昂头前视,胸向前俯,如虎扑食。《易筋经》:“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卧产

产科学名词。是一种分娩体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卧产者,亦待卧定,背平着席,体不倦曲,则儿不失其道。”

卧蚕疽

病名。系指天柱骨上端生有头疽,名为卧蚕疽。出《外科大成》卷二。其证治同脑疽。

卧不安

证名。

①睡眠不安之症。《医学心悟》卷二:“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

②指不能平卧之症。《素问·逆调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详见不寐条。见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溃疡病等疾患并发的失眠症。

翁仲仁

明代儿科医家。字嘉德。信州路(今江西上饶)人。擅医痘疹,曾撰《痘疹金镜录》(又作《痘疹全婴金镜录》,《幼科痘疹金镜录》)三卷(1519年)。现存者均为增补本或改订本。此书内容简要,选方实用平稳,故流传较广。

翁藻

清代医家。字稼江。江西武宁人。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共二十四卷。该书收集历代著名医家论述,内容涉及广泛,便于初学者诵读检阅。

翁应祥

明代医家。乐清(今属浙江)人。通晓医学,精于脉理,临证多验。着有《内经直指》一书。

翁寿承

清代医家。一字寿纯,名介寿,号南轩。江苏吴县人。曾任县医学训科。撰有《五行相胜解》一书,以日常所见之情志变化,来印证医籍中所言七情制胜之理。其文散见于《吴医汇讲》中。

翁晋

明代医家。字自昭。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后迁居嘉定(今属上海)。长于医理,崇祯(1628-1643)年间任太医院院判,撰《医宗指要》,已佚。

璺(wèn,音问)启

运气术语。运气中六气变化之一。喻万物萌芽。微裂未破为璺;拆开为启。《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厥阴所至为风府,为璺启。”

问诊

诊断学名词。为四诊之一。通过问诊了解患者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目前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

问饮食口味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饮食口味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脾胃功能,判断疾病性质及预后。《景岳全书》:“病由外感而饮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可知;病因内伤而饮食变常者,须辨其味有喜恶,而爱冷爱热可知。”饮食喜热多属寒,饮食喜寒多属热。病仍能食,胃气尚存,预后较好;病不能食,胃气虚弱,预后欠佳。食后痞胀,为胃气不降,脾气不运。厌食而频作嗳气,为胃肠积滞;食多而易胀,为胃强脾弱。多食易饥,形反消瘦,为胃火内炽,属中消病。嗜食生米异物,多属虫积。久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危重。口苦多属热;口咸多属寒,或肾虚火上乘;口淡多属虚;口酸为伤食;口甜多属脾湿热;口臭多属胃火过盛,或消化不良。

问胸腹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胸腹主要辨别脏腑病证。胸膈脘腹满闷或胀痛走窜,噫气不舒,多属气滞;疼痛固定一处,痛如锥刺,多为血瘀。钝痛气寒,咳吐痰涎,多属痰壅。胸胁痛,气促不能平卧,多属饮证、积水。胸膈痞闷,少气太息,怔忡易汗或痛处喜按,多属虚证;痛处拒按,多属实证。痛处遇冷减轻为热证;遇热减轻为寒证。疼痛部位在胸部多属心肺;在上腹多属胃;痛在两胁多属肝胆;痛在脐周多属脾、大肠、小肠,或有虫积;痛在脐下小腹多属膀胱、子宫;痛在少腹或控引睾丸多属肝经。

问小儿

诊断学术语。系指小儿问诊。困难较多,多需询问其家属。除一般问诊内容外。还应根据小儿特点,了解其孕育期及父母兄弟情况,是否患过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及预防接种情况,以及小儿的喂养情况,是否受惊、着凉,有无吐泻、惊叫、发热喘咳、抽搐等。

问头身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头身疼痛是常见证候。头痛、全身酸痛伴有发热恶寒,多为外感病,头痛重胀,时发时止,或伴眩晕,多为内伤病,头重痛如裹,多为湿盛。突然头痛较重多属实证。经常性头痛多属虚证。痛在前额连及眉棱骨,多属阳明经;痛在头两侧或偏头痛,多属少阳经;头痛连及项背,多属太阳经;痛在头顶连及头角,多属厥阴肝经。暴发眩晕,多属实证,可因肝火上升或痰气上逆所致;久患眩晕,多属虚证,可因气血不足或肾气亏损所致。身痛无定处,伴有外感证见,多为表邪;痛有定处或游走不定,主要在关节部位,无外感证见,多属风湿痹证。头身困重,多为湿邪所致。此外,闪挫扭伤、阴虚血亏、瘀血内停,均可引起身痛,应结合病史及其他脉证综合辨证。

问睡眠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睡眠与阴阳盛衰关系密切。《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失眠(不寐)多因阳不入阴,见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脾耗损,肝肾阴亏,或阳热亢盛,痰火扰心,食滞等。嗜睡(多寐)多因阳虚阴盛,或痰湿困阻。昏睡而伴有高热,为邪犯神明;神倦肢怠而多卧,为气弱阴盛。病后身热喜眠,为余邪未清;无热喜眠,为正气未复。

问起病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询问起病的时间、原因、经过、治疗情况以及主要症状的特点和变化,对掌握疾病的性质及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辨证施治,具有重要意义。《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

问口渴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口渴主要了解饮多饮少,喜热喜冷,口渴程度等。口渴喜冷饮属热证;口渴多饮,饮后复渴,甚者饮一溲一,属下消证。口渴欲漱不欲咽,为瘀血阻滞。口渴不欲饮或不多饮,可见湿热。口渴喜热饮多属虚寒。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多为水湿痰浊停于中焦。《景岳全书》:“渴与不渴,可以察里证之寒热,而虚实之辨亦从以见。”

问汗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了解病人出汗情况,对辨别疾病的正邪虚实、表里阴阳有重要意义。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有汗为表虚;热不因汗减,为邪已入里,或为暑热、湿温等证。内伤病,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多属阳虚;睡时汗出,醒即汗止的为盗汗,多属阴虚;夜间盗汗,日间自汗,多属阴阳两虚。疾病危重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者,为绝汗;额上汗出如珠,兼见喘促,为亡阳之汗,均为阳气将脱之候。先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乃邪正相争之象。若汗出热退,脉静,为邪去正安;汗后身凉,脉躁,为正不胜邪,急当扶正。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半身汗出,属患侧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周所致。

问寒热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寒热情况可以辨别疾病阴阳属性,表里气血虚实。外感发热伴有恶寒,属表证;不恶寒而高热,或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定时发作,隔日或三日一发,多为疟疾。内伤发热,早热暮凉或暮稍轻,多属气虚;午后发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多属阴虚血虚、骨蒸劳热。平时怕冷,四肢发凉,气短自汗,多属阳虚。身热不扬,虽发热而皮肤不灼手,汗出不解,多属湿温。但寒不热,多为里寒;但热不寒,多为里热。长期低热,多见于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问妇女

诊断学术语。问诊内容之一。妇人有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问诊时应了解这些方面的情况。问月经要注意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经期提前,月经量多,多属血热或气虚;经期错后,月经量少,多属寒凝、血虚或血瘀;月经时前时后无定期,痛经并挟有血块者,多属气滞或血瘀。月经色淡,其质清稀,多属气虚或气血两虚;月经色深红,质稠,多为实证热证。问带下要注意色、量、质及气味。带下色黄或赤,绵绵不断,质粘稠,有臭味,多为湿热;带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味小,多为寒湿脾虚。生育年龄的妇女,还应询问妊娠、胎产情况。妊娠妇女,用药宜慎。产后妇女多虚,治疗应有所考虑。

问二便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了解大、小二便的情况,可以判断有关脏腑的病变,以及疾病的寒热虚实。问大便要了解排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排便前后的感觉等。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舌红脉数,多属里实热证。大便秘结,畏寒喜暖,舌淡,多属阳气不运之冷秘证。久病或老年人便秘,身无所苦,多属气血不足,津液枯涸。大便秘结,继而下利清水无粪便,腹痛拒按,口干舌红少津,为胃肠热结,即所谓热结旁流。大便次数多,有脓血,里急后重,暴注下迫,肛门灼热,便后稍舒,为大肠湿热之痢疾。大便有粘液不爽,一日数解,多为湿热积滞肠道。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色淡白,有腥气,食少纳呆,脉弱舌淡,多属脾虚。黎明时泻泄,泻后痛减,称之为五更泻或鸡鸣泻,属肾阳虚衰。大便色黑如柏油样,多属胃肠内出血、瘀血;紫色如酱,多属湿热。大便先干后溏,多因中气不足。问小便要了解其次数、尿量、颜色及排尿时有无异常感觉。尿黄赤短少属热或湿热。清白而长属寒。尿清次数增多,或排尿失禁、或淋漓不尽,或老年体弱夜尿多,属肾气虚。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多因湿热或淋证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问耳目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耳主要了解有无耳鸣、耳聋、耳痛、重听等变化。凡突然耳鸣声大,按之鸣声更大,属实,多因少阳经风火上冲所致;逐渐耳鸣声细,按之减轻或停止,属虚,多因肝肾不足所致。初病突然耳聋,属实,可因少阳风热,肝胆火气上逆,或湿热蒙蔽清窍而致。久病渐觉耳聋,或由耳鸣转成耳聋,属虚,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而致。耳痛有因风热上壅,或耳内有脓而致。重听为听觉不清楚,多因下元虚,精气不足所致,也有因风邪引起者。问目主要了解视觉、痛痒等情况。红肿而痛多为实热。干涩多因肝血不足或肾亏。羞明而不痛不痒不热,多为血虚或肾阴不足。视物昏蒙多为肝肾不足或气血大虚。视物如双为肝肾两虚。雀盲,即黄昏后视力明显减退,为肝阴虚。

①询问。《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

②论,分辨。《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稳婆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指接生婆。

人体解剖名称。

①指口之角。《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

②《说文解字》:“口也。”泛指口唇。

闻诊

诊断学名词。系四诊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呻吟、肠鸣等声音变化。嗅气味是指嗅病人身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闻诊有助于判断寒热虚实和病变部位。

闻人耆年

南宋医生。檇李(今浙江嘉兴)人。自幼习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心讲求其要,居乡四、五十年,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学术上推崇名医张涣《鸡峰普济方》,其方虽简单易行,但皆缓急有赖之列。遂将己四十年之经验撰成《备急灸法》一卷(1266年)。尝谓: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第一。故于灸法论述颇详,并附己试之方药。

闻人规

宋代儿科医生,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本业儒,久不得志,攻举子业20年,仅得待补国学进士。遂锐意于岐黄之术,尤精儿科。谓:“小儿之疾苦,惟疮疹皆不可免,而治疗之间,毫发一差,生死随异。”因广求古人之议论,证以己所闻见,撰《小儿痘疹论》三卷(又名《痘疹论》)。

纹滞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郁滞,推之不畅。主病邪稽留,阻遏营卫运行,多因痰湿、食滞、邪热郁结所致。属实证。参见诊指纹条。

纹向外弯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小儿食指络脉弯向大指旁。主痰热。参诊指纹条。

纹向内弯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小儿食指络脉弯向中指旁。主外感风寒类病证。参见诊指纹条。

纹色

指小儿虎口脉纹的颜色。见《四诊抉微》。又名手筋色、虎口脉色。《幼科全书》:“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黑时因中恶,黄即困脾端。”脉纹的颜色一般能反映病情的寒热虚实。纹色红赤,多属火;淡红者为虚寒;纹见深红紫黯,为热极邪郁,或为血瘀内阻;纹色青紫,多见于肝热生风,或伤食痰阻,亦主惊、主痛、主抽搐,多实证;指纹色淡,多见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虚证。参见小儿指纹条。

纹入掌中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向掌中延伸。主病进,多为腹痛。参见诊指纹条。

纹如水形

见《四诊抉微》。即小儿食指络脉如水字形状。多为脾肺阴伤。参见诊指纹条。

纹浮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浮现。主病在表,多见于外感表证。参诊指纹条。

纹淡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浅淡。主虚证,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参见诊指纹条。

纹沉

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深沉。主病在里,多为外感之邪入里或内伤里证。参诊指纹条。

病因病理学名词。五不女之一。纹同文,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导致不孕。又名石女。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箸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文挚

战国时期宋国医生。深明心理治疗之作用。齐闵王有疾,文挚视疾后,云需以怒激之始有可为,遂不解履床,衣王(月反)问疾,王怒不与言,文挚又以言激之,其疾果愈。终免受闵王之烹。

瘟疫黑喉

病名。系指患瘟疫之病人喉间黑紫的病证。《喉科种福》卷三:“满喉皆黑疱,色淡黑,舌苔黑有刺,二便不通。”治宜清泻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消斑青黛饮。

《瘟疫合璧》

瘟疫专着。二卷。明·吴有性原撰。清·王嘉谟补辑。刊于1822年。王氏认为吴氏“《瘟疫论》一书,独阐杂气,创瘟疫之法门”,但“未免醇疵互见”,遂予删订重编,并汇集诸家有关瘟疫的学术研究与临床经验为补充,便于读者参阅。现存几种清刻本。

《瘟疫传症汇编》

瘟疫专着。二十卷。清·熊立品编次。所谓“传症”,指传染性病症。此书系《治疫全书》、《痢疟纂要》和《痘麻绀珠》三种著作的合刊本。刊于乾隆年间。《治疫全书》(六卷)系熊氏取《温疫论》详予考订,兼采喻嘉言有关春温、疫病的论述以及其他有关瘟疫著作编成。《痢疟纂要》(八卷),系搜集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作者个人经验体会编纂而成。书中阐析诸疟诸痢,并附泄泻。对于疟病治法,总结了发表、和中、攻逐、堵截、升提、温补等法。《痘麻绀珠》(六卷),系选集前人有关麻、痘的论述和治疗,参以个人闻见编撰而成。内容介绍痘、麻诸证及合并症的证治颇详。现存乾隆刻本。

瘟疫白喉

病名。系指因疬气引起的白喉病证。《喉科种福》卷三认为“疬气从口鼻入手太阴肺,肺属金,其色白,故其现于喉亦白,或白如豆渣……或在喉两旁,或在小舌尖上,或二、三日始现,或随病随现,其现也或白点,或白条,或白块,或白垢,渐渐长至满喉。”治疗时应结合全身情况。参见白喉条。

瘟疫

病名。又名时行、天行时疫、疫疠、疫。指感疫疠之气造成的一时一地大流行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素问·本病论》称温疫。《丹溪心法·瘟疫五》:“瘟疫,众人一般病者是,又谓之天行时疫。”其发病急剧,证情险恶。若疠气疫毒伏于募原者,初起可见憎寒壮热,旋即但热不寒,头痛身疼,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脉数等。治以疏利透达为主,用达原饮、三消饮等方。若暑热疫毒,邪伏于胃或热灼营血者,可见壮热烦躁,头痛如劈,腹痛泄泻,或见衄血、发斑、神志皆乱、舌绛苔焦等。治宜清瘟解毒,用清瘟败毒饮、白虎合犀角升麻汤等方。参见疫、天行、时行、温疫发斑等条。

瘟痧

痧证之一。见《痧胀玉衡·瘟痧》。郭志邃曰:“寒气郁伏于肌肤血肉之间,至春而发,变为瘟症,是名瘟痧;又暑热伤感凝滞于肌肤血肉之中,至秋而发,亦名瘟痧。但春瘟痧毒受病者少,不相传染,时或有之;秋瘟痧毒受病者多,老幼相传,甚至一家数人犯痧,或一方数人犯痧。其发也必恶寒发热,或腹痛,或不腹痛,似疟非疟,或气急发喘,头面肿胀,胸腹饱闷,或变下痢脓血,轻者常连岁月,重者危急一时。治宜放痧消食积为主。俟痧毒已泄,然后和解清理,除其寒热,健脾养血,补其中虚。”治法方药宜先放血泄痧毒,继以沉香阿魏丸,或和脾宣化饮加生大黄以消食积(上方均见《痧胀玉衡》)。参见痧条。

瘟黄

病名。指触感疫疠之气所致的黄疸。明·王纶曰:“若时气发热,变为黄病,所谓瘟黄也。”(《明医杂着》卷二)清·沈金鳌曰:“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瘟黄症见高热神昏,身目呈浑黄色,小便赤如浓茶,腹胀,胁痛,甚至吐衄,便血或发斑,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洪数。治宜清热化湿,凉营解毒、芳香开窍等法,如茵陈蒿汤合清瘟败毒饮、甘露消毒丹、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等。危重者,急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杂病广要·黄瘅》称本病为急黄。参见急黄条。

瘟毒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红肿疼痛,肿痛连及腮项头面的病证。《景岳全书》卷二八:“瘟毒喉痹……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本病多由感受天行瘟疫之气,湿热壅盛所致。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方和普济消毒饮加减。本病类今之流行性腮腺炎。

瘟疫。感受疫疬之气而发生的多种流行性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温中祛寒

治疗学术语。系温法之一。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症见腹中冷痛、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口淡不渴、呕吐清水、或呕吐下利、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常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温症癍疹辨证》

温病著作。一卷。清·许汝辑撰。刊于1888年。本书专论温病癍疹的辨证与治疗。作者认识到在温病过程中癍、疹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指出:“癍毒发于阳、承于阴;疹毒发于阴、承于阳。”并介绍了一些自拟的经验效方。末附治霍乱吐泻方。现存初刻本等。

《温证指归》

温病著作。清·周杓元约撰于1799年。三卷。作者推崇戴麟郊《广温疫论》,认为此书“分汗吐等法为六门及诸杂症,条分缕晰,开后人无数法门”,故据戴氏原书的意旨,“略附以温疫所受之原,及诸名家所论,与夫似温症而实非温症等法,汇为一册”(见本书自序)。书中以《广温疫论》为宗。对温病若干问题的论述,多种病证和治法的辨析,治疗方剂的选辑等均能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并发挥个人的心得体会。末附温病危重证和羊毛瘟症等治案。现有《三三医书》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温疹

病名。《医学衷中参西录》卷四:“温疹之证,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即烂喉(疒丹)痧。详见该条。

温针灸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

温针

针法的一种。指针刺后以艾绒裹于针尾,点燃加温。《针灸大成》介绍温针的方法为针上套上药饼再加艾灸。为针与灸的结合应用。

温者清之

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偏于温热的病证,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

温燥

病名。指在秋季感受燥热之邪。《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睛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证见身热头痛,鼻唇觉干,干咳无痰(或咳痰少许而粘滞不爽)咽喉干痛,心烦口渴,亦有咳逆兼见上气、微喘者,脉微数,苔薄白,舌面少津或无津,舌质偏于红绛。宜辛凉解表,兼以润肺生津,用桑杏汤。燥热甚而劫津者,宜甘凉濡润,用沙参麦冬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燥劫胃阴,用五汁饮。胃液干燥,外邪已尽,用牛乳饮。燥甚引发气血两燔者,用玉女煎。久病燥伤肝肾之阴,易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脉弦细,舌光绛,甚则痉厥。治宜育阴潜阳为主,用三甲复脉汤、专翕大生膏等方(见《温病条辨·秋燥》)。参见秋燥、凉燥等条。

温淫

形容温病炽盛的热象。《灵枢·经脉》:“温淫汗出。”《类经》卷十四:“温气淫泆(通“溢”)则汗出。”

《温疫析疑》

温病著作。四卷。清·唐毓厚撰。刊于1878年。作者认为“温、疫本属两途,只因习俗并称,以致疑义不明”(见本书凡例),遂广集诸家学说,参以己见撰成本书。唐氏将温、疫病证大致分为伏气、岁气、时疫、疫毒四门;予以详细辨证、确立治疗原则和方药,兼论妇女温热、热入血室等证。选方按治疗大法分为十类,并附治验。现存稿本、初刻本。

《温疫论类编》

温病著作。五卷。清·刘奎评释。刊于1787年。刘氏于温疫专着中推崇吴有性《温疫论》,“但嫌其序次乱杂,前后倒置,不便观览。且行文详略未能合宜,字句多所疵颣”(见自序)。遂命其子刘秉锦将《温疫论》予以分类,析为诸论、统治、杂症、撮要、正误共五卷。刘奎结合个人学术经验详予评释,并对类分后的温疫论原著按照己意予以增删,于某些深有体会处则给予补充和发明。后人将此编入《说疫全书》中。

《温疫论辨义》

温病著作。四卷。清·杨尧章编撰。刊于1856年。本书为阐发吴有性《温疫论》蕴义之作。杨氏于《温疫论》原文后逐条予以辨析,或阐发吴氏立论的精义,或参证个人的学术经验,着重辨明是非疑似之处。对《温疫论》有颇多的注释和发明。卷末另撰胃气论、寒疫论各一篇,前者申明胃气升清降浊,治胃在补偏救弊中的重要性;后者辨明寒疫与温疫受气与主治的不同,并各附方案于后。现存清刻本。

《温疫论》

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温病论着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温疫论补注》略异;下卷并集喻嘉言、林起龙、刘宏璧等有关疫病的论述,并附名方及前人疫症治案等。现有数十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温疫发斑

病证名。即温毒发斑、时疫发斑、时气发斑。《温疫论补注·发斑》:“温疫发斑,寒热虚实皆有之,重者二三日便见,轻者五六日方出,淡红稀小者吉,稠密紫赤者凶。必察元气虚实,脉之有力无力。欲出不出,升麻葛根汤;斑已出,不宜再发,烦渴热甚,脉洪数者,白虎汤,脉虚者,加人参。”参见温毒发斑、时疫发斑等条。

温养

治疗学术语。系补法之一。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

温阳利湿

治法之一。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阻遏,症见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欲饮,或水入则吐、小便不利,或水肿泄泻,或痰饮咳喘,苔白腻,脉浮等,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湿利水。

温阳

治疗学术语,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详各条。

温血

治疗方法之一。是治疗血分有寒的方法。

①温补血分。如妇女崩漏、男子吐血,舌质淡,脉虚无力,唇爪不红润,用十全大补汤。

②温化祛瘀。如妇女因虚寒而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来量少色暗,舌有紫瘀点,脉沉或涩,用当归、芍药、桂枝、牡丹皮、川芎、生姜等。

温邪上受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感温热病感受病邪的途径是由口鼻而入。肺居上焦而开窍于鼻,温邪的发病规律多从肺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恶风寒、汗出、口渴、或咳嗽,脉浮数等症状。《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温邪犯肺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口鼻为肺之门户,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侵袭人体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证候。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治宜轻宣肺气,泄卫透热。

温邪

病因学名词。系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包括温病中的春温、风温、暑温、伏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病的病因。《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温下

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适用于脏腑间寒冷积滞之疾。如寒实内结,气机不通,滞阻肠胃,症见腹满而实、大便秘结,或胸胁疼痛、手足逆冷、口噤暴厥、苔白腻,脉沉弦或沉迟等。选用温性泻下药,如巴豆霜;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用,如附子、细辛配大黄。代表方剂有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等。

温胃建中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温法。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虚烦不宁、吐清水、面色无华、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等,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温水脏

即温肾。详该条。

《温氏医案》

医案著作。清·温载之撰于1886年。本书将作者多年临证所得治案按病分类辑录。作者擅治温病,故此类验案尤多。治案辨证较细致,其中治气肿及疯狗咬伤方为其他医案著作所罕见。但也杂有一些不切实际的论述。现存初刻本。

温肾利水

治法之一。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症见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代表方剂为济生肾气丸。

温肾

又名温水脏、暖水脏。属补阳法之一。即用温性药物补肾助阳。适用于肾阴虚损,命门火衰。症见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自汗怕冷、虚喘耳鸣等。参补阳条。

《温热赘言》

温病著作。一卷。原题清·寄瓢子述。初附于《三家医案合刻》之后,刊于1831年。此书内容与《温热病指南集》大致相同。内容详参温热病指南集条。现存初刻本等。

《温热暑疫全书》

温病著作。四卷。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温疫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的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温热论笺正》

温病著作。陈光淞撰于1915年。陈氏推崇叶天士《温热论》,但认为前人的一些注释不够理想,遂逐条加以笺正。作者的本意是“笺叶氏之旨,正诸家之失”(见序例)。全书分析比较精细,确有一得之见。但在某些问题上也存在局限和片面的观点。现有1916年石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温热论》

温病著作。一卷。清·叶天士述,相传系叶氏门人顾景文记录整理而成。传本不一,其一传于叶氏门人华岫云,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外感温热篇》的原文即据于此;又本见于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一,名为《温症论治》,内容与华氏大同小异,次序略有不同,章虚谷注本即本于此,名为《叶天士温热论》,收入《医门棒喝》中。《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白(疒咅)的诊法等内容。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吴鞠通接受了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才有可能产生《温病条辨》,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此外尚有清·周学海等多种注本,较近的一本为杨达夫所撰《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系杨氏汇集诸家注释结合个人经验体会编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的治疗发展情况。现存清刻本、丛书本等。又本书于1962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温热痉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小儿痉病之一。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而致的痉证。多见于小儿。症见壮热,烦渴,汗出,神昏,四肢痉挛,甚或角弓反张,口齿无津,脉洪数。治宜辛凉解热,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若齿龈、口鼻出血,为热入营血,迫血上行,宜凉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饮。

《温热经纬》

温病著作。五卷。清·王孟英撰于1852年。卷一-二选辑《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并引录前人的注文以阐明一些温热病病原、证候辨证及治法;卷三-四采辑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等研究温热病、湿热病、疫病的心得,将温热病的辨证按叶天士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用以具体说明热性病的发展规律,末卷为温热病分论共选113方。全书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见本书自序),参考各家有关著述,并有较多的个人见解,是一部较有影响的温热病专着。本书现有初刻本等三十多种刊本。

《温热逢源》

温病著作。三卷。清·柳宝诒撰。上卷详注《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伏气温病,并附注《伤寒论》暴感暑热、兼感湿温各条;中卷辨正《温热暑疫全书》、《伏邪篇》、《伤寒绪论》、《温疫论》中有关温热病的一些条文;下卷重点论述伏气温病,对其发病原因、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等颇多个人发挥。此书原系未刊稿,后收编于《三三医书》中。1949年后有排印本。

《温热病指南集》

温病著作。一卷。原题清·陈平伯撰。刊于1809年。本书首述温热病大意,次为风温证条例,论述风温诸证证治,介绍其立法及具体方药。论说十分详细具体,能逐条予以考辨分析,在温病学派中有一定的影响。后列湿温证条例,内容与《湿热条辨》大致相同。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温热病

病名。包括各种温病、热病。或根据感受热邪的轻重、类别和季令的不同,而分别称之为温病、热病者。《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名,直以热之多少为义。”也有将温病之偏于热甚者,称之为温热病者。《温病条辨·上焦篇》:“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热

①病因。同温邪或热邪。亦有以邪轻为温,邪重为热;渐感为温,速发为热;冬春为温,夏暑为热者。

②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以此作为外感热病的总称。

③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温、湿温等。

温气

①指阳气。《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

②指邪热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

温脐法

间接灸的一种。《医学入门》载温脐种子方:“五灵脂、白芷、青盐各二钱,麝香一分为末,另有荞麦粉水和成条圈放脐上,以前药实于脐中,用艾灸之。妇人尤宜。但觉脐中温暖即止,过数日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