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第十二篇(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医林

医界的别称。古代称文士所荟萃的士界为士林,由此衍生,而将医生组成的医界称为医林。

《医理真传》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探《内经》“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之旨,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平衡、制约等辨证关系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一医理医论;卷二-四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的证治。方解颇详。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医理元枢》

医学丛书。十二卷,附余二卷。清·朱青恬辑。刊于1753年。共七种:《运气要略》、《脉法心参》、《医方捷径》、《伤寒论述》、《金匮要略注》、《妇科辑要》、《幼科辑要》。各详其专条。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清刻本。

《医理发明》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理不求人》。八卷。清·黄元吉撰于1833年。本书集作者医学理论研究之心得和十余年周游各地行医的经验。卷一-二脉法、医理及多种内科杂病;卷三-四内科医案;卷五眼科、外科及医案;卷六药性论;卷七经验杂方;卷八伤科穴道图及伤科治疗方剂。作者结合临床经验于医学理论、药性理论和辨证论治法则等方面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三种。

《医垒元戎》

伤寒著作。十二卷。元·王好古撰。作者初撰于1291年,后原稿佚失,经追忆“十得七八”,复刊于1297年。此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证。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参酌补充张元素、李东垣等名家论述及证治之法。选方采用《和剂局方》者亦颇多。王氏治病主张“随脉察病,逐脉定方”,书中记述自己的经验方亦复不少。现存四种明刻本等。此书有后人节录整理的一卷本,刊于《济生拔萃》、《东垣十书》、《医统正脉》等丛书中。

《医镜》

综合性医书。四卷。明·王肯堂撰,蒋仪校订。刊于1641年。王氏此书“指其大要,令一披览而晓然,于辨症用药,真昭彻如镜,遂以《医镜》名编”(见蒋氏“凡例”)。全书分述内、外、妇、儿等各科病证甚详。卷一-三以内科病证为主,兼述眼疾、喉痹、齿痛、口舌及疮疡诸证;卷四为妇人、小儿病证。内容较《证治准绳》简要。现存有三种清刻本。

《医经正本书》

医论著作。一卷。宋·程逈撰于1176年。作者结合临床实践,论述医经中某些学术问题,其中确有独到见解和可取之处,但也由于作者受时代影响,有较浓厚的理学观点,甚至提出疫疠、伤寒没有传染性。须予批判地对待。现存明初刻本,几种清刻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医经允中》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清·李熙和撰于1693年。本书纂辑《内经》、《脉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分医理、脉理、诊治、药物等专题分别予以阐述。所选内容较为精当,分类亦明确。名曰“医经允中”,寓有对经典医学著作公允、持平论述之意。现存三种清刻本。

《医经原旨》

医经著作。六卷。清·薛雪撰注。刊于1754年。本书选录《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故主要参酌《类经》中的注释,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书中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和疾病等类,共14篇。注文简要,但全书略于针灸的记述。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及石印本。

《医经小学》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刘纯撰。刊于1388年。作者参阅上自《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下迄刘河间、张洁古、朱震亨等诸家医论,集其精要,并以韵语等形式编纂成帙。全书分述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和运气。卷首列医学指南总诀,以刘氏为朱震亨再传弟子,故书中反映朱氏学术经验尤多。现有四种明刻本,二种日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医经溯洄集》

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履撰于1368年。全书共23篇,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之义,故名《医经溯洄集》。内容主要有研究《内经》、《伤寒论》等医着心得,对于温病与伤寒的辨析和对李东垣学说的探讨等。他根据《内经》“亢则害,承乃制”的观点,阐发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论述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系统的相互制约协调和统一,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所起的作用。并以这一原则广泛地讨论病理与治疗法则,对温病与伤寒的研究颇有心得。王氏从理论上分析了温病的病理机制、传变过程及治法。从而把温病与伤寒区分开来,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949年后有影印本。

医经

指中医古典著作。

①《汉书·艺文志》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二百一十六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难经》为医经者;有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等为医经者;也有把以上统称为医经者。

《医阶辨证》

诊断学著作。一卷。清·汪必昌撰。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有的则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于《三三医书》中。

《医家心法》

综合性医书。清·高鼓峰撰于1725年。作者据临证经验,阐述诊法,二十五法方论及内、妇、儿科等常见疾病诊断和辨证论治等共20余篇。作者于上述专题,颇有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入《医林指月》时,附入胡珏所写的评论百余条。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医家四要》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程曦、江诚、雷大震同纂。成书于1884年。本书以“脉、病、方、药”四要为纲,辑录历代医书,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卷一脉诀入门,论四诊及人体生理功能;卷二病机约论,分72论,论述外感病、内科杂病、妇科各病的病因、病理和治则。卷三方歌别类、按病分类、选择效方300余味药的性能功用。为中医入门读物。现存三种光绪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医寄伏阴论》

温病著作。二卷。清·田宗汉撰。刊于1888年。田氏认为时行伏阴有似霍乱而实非霍乱。遂详论此病,辨析伏阴与霍乱之区别,列述其原病、变症、死候、禁令、瘥后等情况,说理明晰,有独到见解,可以启迪后人。书中还摘取《伤寒杂病论》中与伏阴症同属一派的阴病条文作为此类并观,末附舌鉴图25帧。现有初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医级》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级宝鉴》。十二卷。清·董西园纂。成书于1777年。本书摘录历代医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卷十脉诀。卷末题《无问录》,内容总论阴阳、脏腑、四诊八纲、治则等医理和治法。现存清刻本。

医缓

春秋时代秦国名医。晋景公有疾,求医于秦,秦恒公使医缓治之。缓为之治,谓:疾不可为也。其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是早期对病情的理解,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医缓成为当时著名医家的代表。后世常把和缓并称,作为当时名医之代表。

医话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作称为医话。如《冷庐医话》、《对山医话》等。

医和

春秋时期秦国名医。适晋候有疾,秦国使医和诊之,医和谓秦候之疾不可为,认为是由于近女色,惑而丧志,其疾如蛊,非鬼神或饮食所致。晋何又问其故,医和进一步阐释:“天有六气,淫生六疾,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未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这是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六淫致病的论述,也反映当时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水平。

《医贯砭》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采用引录或节录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对该书重用温补和忌用攻下的理论、治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作者指出当时医界中或有拘泥于一、二温补成方治病之弊,力主辨证论治,颇具一定影响,故此书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他对赵氏学说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亦失之于片面和武断。现存十余种清刻本。

《医贯》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内容分述中风、伤寒、温病、血症等病的证治,治法以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为主要方剂。赵氏用太极图说解释肾与命门,他的理论被称之为肾命学说。对后世研究肾与命门的影响十分巨大。本书对水火阴阳的辨析至为细致,是研究命门学说的重要参考书。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大量清刻本。

《医故》

医史著作。又名《医诂》。二卷清·郑文焯撰。刊于1891年。本书从史学的观点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并辑录历代文献中若干药佚文。现存光绪平江梓文阁刻书带草堂丛书本。

医工长

古代医官名。系指王宫中负责医药事务的人员。见《汉书·武五子传第33》。师古曰:“……医工长,王宫主医者也。”两汉时期,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故医工长系各皇子宫中负责医疗保健事务者。

医工

①古代对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西汉始设医工长,是主管医药的长官。东汉相沿不改。《百官志》曰:“王国官有礼乐长,主乐人;……医工长,主医药;……皆比四百石。”医工长之下还设有侍医、太医、尚方等医官。

②隋唐太医署中医者名称。署内设有医工、针工等,职位在医师、针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之上。医工参与指导医生的医疗工作。

《医纲提要》

医论著作。八卷。清·李宗源撰。刊于1830年。作者以“阴阳内外,表里寒热,虚实燥湿,升降通塞”为医学大纲,全书按此纲要选辑历代医书有关论述,结合个人经验,根据上述大纲,分阴阳、内外等8部阐述。各部有总论、病证辨析及治法,介绍治疗方剂,并附医案。论述内容广泛,治法多宗张仲景《伤寒论》。现存多种清刻本。

《医方易简新编》

医方著作。六卷。清·黄统、龚自璋合辑。刊于1851年。卷一治身体各症;卷二治妇女各症;卷三治小儿各症;卷四治痧、疫、时症等;卷五治外科及跌打损伤;卷六补遗。书中共列病症(或药方)子目2600余条,载方1800余首。选方以简易单方、验方为主,辅以成方,是搜罗较广的验方著作。现存初刻本等十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医方易简集》

医方著作。九卷。清·王晋夫辑(其子王鹏寿续增)。刊于1852年。本书为单验方汇编的一种,分上部、中部、下部、四肢、杂症、伤损、疮毒、妇女、小儿共9类,载方2400余首。并附外科大症图一卷,及《遂生福幼》一卷。现存初刻本。

《医方一盘珠》

综合性医书。一名《增补医方一盘珠》。十卷。清·洪金鼎纂。刊于1749年。卷一总论运气、经络、脏腑、脏象及外淫诸病;卷二-四内科杂病;卷五外科;卷六-七女科;卷八-九小儿科;卷十眼科。每种疾病首载医论,概述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证状和治疗原则等。次记治例,末记诸方及验案。所选方剂多简要实用。现存初刻本等20余种清刻本、石印本等。

《医方选要》

医方著作。十卷。明·周文采撰。刊于1495年。作者将其平日常用及见闻有效之方加以类编。分诸风、诸寒、中暑、中湿、伤寒、疟、痢等共45类。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主要验方。每类均先论后方,选方颇精,切于实用。现存四种明刻本等。

《医方全书》

医方著作。

①清·何梦瑶撰。包括《神效脚气秘方》、《追痨仙方》、《妇科良方》、《幼科良方》、《痘疹良方》、《医碥》。作者长期行医粤东,大多根据南方地势、环境,结合患者体质、病症的特点处方用药,其中《追痨仙方》系据所谓宋刻本辑录,对痨瘵病因与治法包含一些臆测的内容。现存1918年石印本。

②清·黄花馆辑。计有《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濒湖脉学》、《本草备要》、《医方集解》五种。

《医方论》

医方著作。四卷。清·费伯雄撰。刊于1865年。本书系根据汪昂《医方集解》中的方剂次序,删去原书各方的主治与注文,然后逐方予以评述。作者评述诸方大多能评得其纲纪,具有较强说服力,除临床上肯定的方剂外,对原书中一些选用不当的方剂明确地阐述了个人看法,颇多可取之处。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等。

《医方类聚》

医方著作。三百六十五卷。朝鲜·金礼蒙等撰于1443年。初刊于1465年。原书已佚,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二百六十六卷本。本书分类整理了约150余种中、朝各代医书。卷一-三医学总论;卷四-十二脏诸论;卷十三-六十三风寒暑湿及伤寒的证治;卷六十四-八十二眼、齿、咽喉、口舌、耳、鼻、头面疾患证治;卷八十三-一百六十八为身形、脏腑、内科杂病证治及中恶、解毒、虫兽伤等;卷一百六十九-二百○五为皮肤、外科诸病及急救、养生等;卷二百○六-二百三十八为妇产诸病证治;卷二百三十九-二百六十六为小儿诸病证治。全书分类较细,资料丰富,并且大多辑录原文,保存了不少我国明以前失传医书,是一部大型的医学类书,有较高的学术文献和临床参考价值。现存1861年日人铅印本,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医方考》

医方著作。四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选录历代常用医方700余首。按疾病分为中风、伤寒、感冒、暑、湿、瘟疫、大头瘟等44类。每类前有短论,略述选方范畴;方剂后均附方义解说,在明代的方剂学著作中较为著名。现存多种明刻本、日刻本。

《医方经验汇编》

医论著作。清末余奉仙撰。全书分51章。1-5章阐述四诊、用药等说,其余分述风痫、风寒、时气、瘟疫,各种异型疫病证治经验200余条,各症论述病因、证候,并列治疗方药及经治医案,对疫病证治有独到之处,案语较简要。1955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

《医方捷径指南全集》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

《医方捷径》

医方著作。

①明太医院原本,罗必炜参订。本书基本上是《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卷六-卷七部分,其中小儿类病少方剂4首。参见医门初学万金统一要诀条。

②《医方捷径指南全集》(原题清·王宗显辑)的简称。

《医方简义》

医方著作。六卷。清·王清源撰于1883年。本书采集各家医论方书,结合作者临证经验编辑而成。卷一四诊、经脉;卷二-六为时病、杂病、妇产科疾病证治,阐述病因、病症及治法,较为细致全面。现有初刻本等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医方集解》

医方著作。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2年。本书选录古今医籍中常用方剂约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药性质分为补养、发丧、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方剂。除列述每个方剂的方名、主治及处方外,并引录历代名医各家学说,阐明方义。由于选方切于实用,流传很广。现有康熙年间初刻本、清刻本、多种近代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医方大成》

医方著作。又名《新编医方大成》、《类编经验医方大成》。十卷。元·孙允贤辑。刊于1321年。本书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全书共分72门,包括风、寒、暑、湿、伤寒、疟、痢等。均首先扼要论述病候,次选医方并注明出处。全书约2000余方。方论比较简要,当时流传颇广。此后明代及日本医家又有若干种增补和选编本。

《医方丛活》

医话著作。八卷。清·徐士銮辑。刊于1886年。本书杂录诸子百家著作中有关本草、单方及医论,内容不加分类,共收医话约800余条。每条立小标题,附记出处,间有简短按语。其卷六之末另辑附钞一卷,系据其家藏的宋本药方摘编而成。本书虽较杂乱,但却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现存清刻本。

《医方便览》

医论著作。四卷。又卷首一卷。明·殷之屏撰。刊于1582年。本书根据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医论歌括重加修订补注,共编为100首,将医学理论与各科病症编成歌括,使初学者便于记诵。每首之后分列治疗方剂(无方歌)。此外卷首辑有运气,经络、病机、歌赋和医论。本书为一本学医门径书。现存康熙刻本。

《医法征验录》

诊断学专着。二卷。清·李文庭撰。初刊于1818年。上卷专论脉诊,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沉、迟、数四种脉象为大纲统领诸脉,结合其兼脉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下卷以察舌为主,在《敖氏伤寒金镜录》36舌的基础上,推阐为75舌,论证立方,并绘简图。本书于1849年重刊时,由王名声另加按语,内容有所增补,并附部分医案。现存二种清刻本。

《医法圆通》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郑寿全撰于1874年。全书对内科杂症、伤寒、时病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证的证治予以阐论。郑氏主要示人以圆机活法,故只以医论为主却不载方剂,取古人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之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几种清刻本及重庆中西书屋铅印本。

《医法心传》

医论著作。清·程芝田撰。刊于1885年。全书共有医论十二篇,包括五行、伤寒、温疫、痢疾、痘科及损伤等病证辨治要旨,以作者学验俱丰,而又有革新思想,故论述多有新意,又强调“医宜通变”,随证处方,但又认为诸家之方多为化裁而来,总不出古方范围。现存几种清刻本及上海三星书屋石印本等。

《医灯续焰》

脉学著作。二十一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并能结合潘氏业师王绍隆所传授的脉学见解,联系各科病症,阐述脉理、治法。内容比较详备。1928年上海中华新教育社重印此书时,删去原书最后二卷(“医范”和“病则”),全书改为十二卷,并将原书各卷所述方药予以集中,另编附方一卷,书名改为《崔真人脉诀详解》。现存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灯集焰》

医论著作。二卷。清·严燮撰于1864年。本书集诸医家之言,取“照医之灯”、“光明显耀”之意而题名。卷上为医论,阐述阴阳、五行、治法、望闻问诊;卷下为察舌辨症、脉诀。大多用韵文、歌诀记述,并加注释。内容较简略。现存光绪刻本等。

医待诏

古代医官名。一般属于医散官,当宫中医疗需要时,应诏进宫服务。见《汉书·佞幸传·董贤传第63》。

《医彻》

综合性医书。四卷。清·怀远撰。刊于1808年。卷一为伤寒,自两感证至夹证、坏证、遗毒;卷二-三分述中风、虚劳等多种内科杂病、外科痈证以及五官、口齿的一些病证;卷四为女科经、带、胎、产诸病。怀氏注重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强调察色、审声、持脉、辨证的重要性,强调使用四诊所得辨析施治,并主张治病宜结合具体病情灵活变通。书中所列论、治、方、案较为简要,颇多临床心得。1949年后有排印本。

《医钞类编》

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清·翁藻编。刊于1830年。全书摘录清以前医学文献及各家学说,分门别类汇编而成。卷一为运气要诀、经穴图考、奇经八脉;卷二脉要、名医杂着、名医方论、医门八法、穴位定法、伤寒总论等;卷三-二十二临证各科证治;卷二十三-二十四本草。书中选辑资料较多,包罗颇广。现存初刻本及光绪刻本。

医博士

古代医学教师职称名。北魏太医署中始置太医博士。隋唐时在太医署中设有医博士。负责掌管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的教学工作。其官阶为正八品上。唐代在地方还设有医学博士,或称医药博士,官阶为从八品或以下,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及医药普及等,与医博士有区别。

《医便》

医方著作。二卷(又有五卷本、六卷本,内容相同)。明·王三才辑。刊于1587年。卷首为全书提纲,总述此书大要。全书共选常用效方226首。其后经明·张受孔、姚学颜等重订刊行,并仿此书体例,另辑428方,名《医便二集》(附《敖氏伤寒金镜录》一卷。)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现存七种明刻本。

《医碥》

综合性医书。七卷。清·何梦瑶撰。刊于1751年。碥,是上马上车的踏脚石。何氏借碥石喻为习医之阶梯,故以《医碥》为书名。本书是一部基础临床结合的医学门径书。卷一为基础理论部分,略述脏腑、经络、阴阳、水火、寒热、补泻等概说;卷二-四分述内科杂病证治,其主论能综合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学说,对病证的分析,说理明白晓畅,颇多个人见解;卷五为四诊;卷六-七成方辑录。所选方剂切合临床实用。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石印本及《医方全书》本。

医案

医生诊治病人的记录。又称病案,其内容包括症状、辩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史记》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二十五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料。后世医家有将自己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的;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的,如《名医类案》等。

①古代对医生的称谓,“医”字,《说文》解释为“治病工”。并提到“古者巫彭初作医”。《后汉书·郭玉传》中也提到“医”。“医”字从酒,说明古代治病时多以酒为使。“医”字从巫。说明巫和医曾在相当长时间内混同。后世多把“医”作为医生的简称。

②泛指医药界。见《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

伊尹

商代相官。一名挚,号阿衡,莘(今属山东)人。以其高超之烹调术游说于汤,汤王礼聘之,后为相。伊尹甚明本草药性,古代传说其为汤液之祖,着有《汤液本草》云。

伊精阿

清代医家。满族,生平履贯欠详,精于妇人病。尝着《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一名《坤中之要》),未见行世。

一周

①指卫气在人身运行一个周次。《灵枢·卫气行》谓卫气在人身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

②指营卫之气在人体运行一周。《难经·一难》:“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五运六气计年单位。《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一指定三关

小儿脉象诊察方法。用一指切诊小儿寸口三关脉息。出《医宗金鉴》卷五十。一般诊三岁以下小儿用指纹法,诊三岁以上用切脉法,但小儿寸口脉位短,不能用三指切诊,而用食指或拇指竖直按定小儿腕关节后桡动脉搏动处,分寸、关、尺三部以定脉息。

一指禅推拿

推拿方法之一。施术者先将意气集定于拇指,然后用拇指在经络穴位上施用手法以治疗疾病。常见的是一指禅推法,此外还有(扌衮)、拿、按、摩、揉、捻、缠、搓、抹、摇、抖等方法。

一指禅推法

推拿手法名。为推法的一种。施术时医者沉肩、垂肘、屈腕,集定意气,以拇指指腹或指端贴附于施术部位,通过腕部的摆动和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将力持续地作用于经络穴位。有行气活血、止痛消瘀等作用。

一月经再行

病证名。指月经一月来二次以上。多因血热、气虚所致。《叶氏女科证治》:“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宜服九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兼服滋阴丸(知母、黄柏)。如误服辛热药物致经再行,宜用九味四物汤,更服三补丸(黄芩、黄连、黄柏)。气虚则可服补中益气汤。”

一阴一阳

脉学名。

①指脉沉兼滑。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

②指厥阴与少阳。《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王冰注:“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也。”

一阴三阳

脉学名。指脉浮滑而长,有时又带一沉象。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

一阴二阳

脉学名。指脉沉滑而长。为脉的阴阳兼象之一。《难经·四难》:“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

一阴

①指厥阴。《素问·经脉别论》:“一阴至,厥阴之治也。”

②指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一体。《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沉,名曰一阴。”

一意规中

气功内丹术术语。规中为丹田异名。即意守丹田。又称一意归中。《悟真篇》:“橐天龠地徐停息,一息规中随后及。”

一阳一阴

脉学名。指脉浮兼涩。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

一阳三阴

脉学名。指脉沉涩而短,有时又现浮象。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一阳二阴

脉学名。指脉长而沉涩。为阴阳相兼的一种脉象。《难经·四难》“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

一阳

①指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一阳者,少阳也。”

②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阳一体。《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抟而勿浮,命曰一阳。”

一窝风

推拿穴位名。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腕背横纹中点,与中指直对。从穴处掐向中指尖,可治肚痛,急慢惊风。

一水

人体器官名。

①独一的水脏,指肾。《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

②指目睛。《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肓。”

一数

二十八脉在全身运行一周的总数。《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以古代铜壶滴漏计时,一数指刻度为一百之数。

一手脉

脉学名。指一手有脉,一手无脉。正常人天生此脉,不作病脉。病中见之者,多为心脏血管疾患,或骨折、肿瘤等异物压迫所致。

一身悉肿

证名。即全身水肿。因水湿潴留皮肤所致。多见于风水。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此为风水挟热,用越婢汤宣肺清热。湿重加白术,恶风加附子。今人治此证,多采用宣解祛风利水法,方用麻黄、苏叶、防风、防己、云苓、猪苓、泽泻、木通、大腹皮、炙桑皮、丹皮等药。多用于急性肾炎。参见风水条。

一扇门

经外穴名。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一扇门、二扇门,在中指两旁侠界下半寸是穴。”其中一扇门位于食指与中指之间指蹼缘,当赤白肉际下0.5寸处,掐此可出汗退热。又说,灸五至七壮,主治疥疾、目疾。

一片霞

证名。指某些咽喉疾病喉间出现片状紫红色症候。《延龄堂喉科》“满喉俱紫,似胭脂红,不肿不烂,难治。”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一逆

治疗过程中的一次失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一进三退

针刺手法名。见《针灸大成》。指一次进针至预定的深部,然后按深、中、浅次序分次退至皮下的针刺方法。操作时不论进退,每层均应根据需要作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需继续刺激,可以重复操作。

《一见知医》

综合性医书。六卷。清·陈鄂辑于同治七年(1868年)。本书以临床多科疾病证治为主,摘录历代医书有关论述整理而成。卷一为医理总论;卷二以生理部位分类论述体外所见病症;卷三论脏腑所主疾病;卷四论六淫七情病、妇科;卷五论儿科;卷六论痘疹、麻疹。每证列述病情,并附简易方。现存多种清刻本。

一纪

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30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百二十气为一纪。”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七百二十个节气为30年,称为一纪。

一候

①脉学名。指九候中的任何一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参见九候条。

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是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

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一合

经脉表里关系的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相合而言。

一夫法

针灸取穴比量法之一。亦称手夫。使患者食、中、环(无名指)、小四指相并,以其中节横纹宽度作三寸,称为一夫。《千金要方》:“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适用于下肢、下腹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又说:并舒三指,亦称一夫法。

《一得集》

医论医案著作。三卷。清·心禅僧撰。刊于1890年。卷一有医论十七条,历数庸医误人之过,立论明确而言之有据,文笔犀利而少夸诞。主张治病当先熟悉正常生理状态,知常达变才能正确诊断。强调病各不同,治法方药亦应随之而变;后二卷大多为内科杂病医案,治法灵活,常常是内外合治,针药并施。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一草亭目科全书》

眼科专书。一卷。明·邓苑撰。撰年未详。书中将目瘴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首为议论叙述生理病理;次为治法,备载眼病方药。并附小儿眼病治法。叙述简要,方剂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与《异授眼科》合刊)。

靥(yè,音夜)

面颊上微窝,俗称酒窝或笑靥。

腋肿

病证名。腋下肿起,属手厥阴心包络病变。《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

腋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腋部者。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其病多因肝脾两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症见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治疗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可服透脓散加银花、桔梗、甘草,并切开引流。余治疗可参见外痈、溃疡条。

腋下穴

经外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噫哕膈中气闭塞,灸腋下聚毛下附肋宛宛中五十壮。”《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腋下穴。定位在腋中线上,腋窝直下1.5寸处。主治噫哕,胸膈满闷,狐臭,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腋下毛

即腋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

腋下动脉

经穴名。指手太阴经的天府穴,在腋下三寸处。《灵枢·寒热病》:“脉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腋下

人体部位名。指胳肢窝及其下面的部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

腋窝

人体部位名。又称腋积,俗称胳肢窝。其皮下有丰富的汗腺、脂肪组织,底部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还有淋巴结群。为手三阴及足少阳经脉所过之处。

腋痛

证名。以腋部疼痛为主证。《症因脉治》卷一谓:“腋痛者,在两胁之上,奶旁外侧,痛连缺盆,肺经症也。若在腋之下,原是胁痛,而非腋痛。”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多因风寒、燥热等邪侵肺所致;内伤多因郁怒伤肝、积热熏肺或肾火上冲引起。因风寒者,可见恶寒发热,喘急咳嗽,多痰,腋痛时牵引锁骨上窝部。治以疏散肃散法,用麻黄杏子汤、加味泻白散等方;如因于燥热,除腋痛外,兼见口渴、面红、咯痰干涸,小便短赤等症,治宜清燥泻火,兼以育阴化痰。燥热伤气,方用加味泻白散;燥热伤血,用青金泻白散;肝肺火盛,用知石泻白散加柴胡、黄芩等味。内伤者,因于郁怒伤肝,可见腋痛,烦躁多怒,胸膈痞塞等;若木火刑金或积热熏肺,可兼有咳逆上气等症,治宜疏肝清肺,选用加味泻白散,严氏推气散、加味清胃汤等方加减。因于房劳,肾火上冲则精伤损肺,常见腋胁部隐隐作痛,方用左归丸、家秘天地煎合黄芩泻白散等方。张璐认为:湿热亦可致腋痛、腋肿,由少阳湿热所致(见《张氏医通》卷五)。治宜小柴胡汤加抚芎、枳壳;实人去参加草龙胆;体肥痰盛加白芥子;有痰饮搏聚而痛者,加味导痰汤加柴胡。参见内伤腋痛、外感腋痛条。

腋气

病名。腋部分泌物奇臭之病证。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狐臭。详见该条。

腋内动

穴位名。即腋下动脉。指腋下三寸的天府穴。《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

腋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掖门,《医心方》作液门。即大巨。见该条。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以渊液别名腋门。参见渊液条。

腋漏

病名。系指腋下、手足心、腿弯鼠蹊部、阴囊等处出汗。《古今医统》卷七:“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