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虚纳呆症的临床观察

出处:中医杂志 1981年8期34页

摘要:脾虚纳呆小儿是指以纳呆(食欲不良)为主诉,兼有“脾虚“表现的病儿。

诊断标准

主症:①纳呆(存在2周或2周以上);②便溏;③腹胀;④消瘦;⑤乏力。

次症:①面色少华,或苍白,或萎黄;②浮肿;③呕吐或呃逆;④困倦思睡;

⑤内脏下垂;疝气或脱肛;⑥舌淡苔白;⑦脉弱或缓。

凡患儿具备上述主症中①和其它四种任何一项,再加次症中任何二项者即可作

为脾虚纳呆证的观察对象。

二、辨证分型

1.脾气虚型:①气短;②倦怠;③眩晕;④多汗;⑤内脏下垂,或疝气,或脱

肛。

2.脾阳虚型:①肢冷;②喜热饮;③恶风或畏寒;④久泻;⑤口泛清水;⑥脉沉细无力。

3.脾胃阴虚型:①低热;②面颊潮红;③口渴;④大便干结;⑤舌干红,苔白或花剥少津;⑥脉平滑或细数。

4.脾虚湿阻型:①浮肿;②身重;③肢困;④脘腹胀闷;⑤苔白腻或黄腻;⑥脉濡。

三、治疗方法

脾气虚型予健脾益气基本方:党参9g 黄芪9g 白术9g 陈皮4.5g 炙甘草3g;脾阳虚型予补脾助阳基本方:党参9g 白术9g 制附片2g 干姜1.5g 茯苓9g。脾胃阴虚型予益胃养阴基本方:生地9g 石斛6g 甘草9g 乌梅9g 白扁豆9g。脾虚湿阻型予健脾利湿基本方:藿香5g 苍术9g 厚朴3g 黄芩3g 车前草9g。四种基本方都做成浓缩糖浆剂,每剂深缩成20ml(一日量)。服用时间,最少2周,大部分在4周内,个别稍长。

治疗结果:显效26例,占24%;有效36例,占33%;好转26例,占24%;无效20例,占19%。总有效率为81%。

实验室指标观察

1.尿液淀粉酶含量测定采用温氏(Winslow)法;2.24小时尿液中17-羟和17-酮含量的测定:采用Raddy和Kornel改进法;3.机体免疫功能测定,作了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玟瑰花环形成率的测定。

讨论

一、小儿脾虚纳呆症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纳呆是脾胃功能失常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后胃气受损,或余邪留于脾胃,未得适当治疗所致。脾虚纳呆症的治疗,重点在于健脾,但健脾首先必须开胃。常用的开胃法是芳香开胃法和养阴开胃法。前者可治寒湿秽浊之邪引起的胃气闭塞,后者则治胃津受灼,胃阴不足的胃气闭塞,脾气虚病儿较多表现有胃肠动力功能方面的障碍,而脾胃阴虚病儿较多表现为消化分泌功能方面的不足。

二、现代医学认为食欲不良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往往找不到病因,常用“神经性厌食”这一诊断名称。

三、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中医的脾,可能指的是现代医学的胰。测定淀粉酶含量作为确定“脾虚”存在与否的指标。提示了小儿“脾虚”时有胰腺分泌消化酶功能的降低现象。

四、24尿17-羟、17-酮含量的测定。结果似说明,部分脾虚纳呆病儿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甚趋活跃,且有亢盛倾向。

免疫功能方面,其淋巴细胞转化变和斑瑰花环形成率低于正常值。提示“脾虚”时机体的卫外功能是不足的,也证明了“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立论是有其客观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