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崇尚“脾气内虚,百病由生”学说(当前章节内容组合)

1.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微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唐师秉承前人学说,认为保护脾胃,饮食有节是防病的重要一环。顾护脾胃在外科疾病的防治中尤有重要意义。内经中云:“高梁厚味,足生大丁”,虽主要阐述了甘甜油腻之品多食可以生病,但也反应了脾胃内伤与外科病的关系。唐师认为,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脾气的胜衰关系密切。外科疾病多发人体肌表,而脾主肉;外科疾病多发于人体四肢,而脾主四肢。脾为后天之本,主全身气血之化生,主后天正气之盛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脾运失常,则百病由生。唐师常嘱病人及家属:起居有节,饮食有度,勿太过,勿不及,方可祛病延年。

2.治病顾脾:

人体发生疾病,不外乎阴阳盛衰,气血失调,五脏六腑失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阴阳盛衰易于纠正;李东垣曾说:“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调脾胃以治五脏”,可见调理脾胃,有助于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唐师认为,脾属阴土,而位居中央,具坤静之德,干健之运,既能运化水谷精微,又主人身气机升降,若脾气旺盛,则健运斡旋,交通上下,灌溉四旁而生气不竭。故人体之气血阴阳充盛,五脏六腑之功能协调,皆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只有脾气健运,谷气输布,生机才能活跃。近代周慎斋总结到:“诸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唐师治病重视脾胃的另外一层含义是,药物入口,全赖脾胃运化转输,脾胃功能健全,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使药到病所,发挥疗效。唐师顾护脾胃的第三层含义是,推崇“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认为痰为百病之源。五脏皆可有痰病,痰瘀每易互结,痰之所生亦责之脾胃,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亦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故治痰也应以调脾胃为大法。

唐师临证处方,喜以六君子汤为底方,加用针对不同病证辨证论治所得之处方,每以此法收到满意疗效。如治疗乳腺癌术后,在健脾益气基础上,加入调摄冲任,解毒化浊之品,使人体气血充足,正气内存,则内外之邪无由再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在健脾益气基础上,加入补肾活血之品,盖取其“脾主身之肌肉”,“清阳实四肢”之意。治疗甲减,在健脾益气药物中,加入温肾利水、理气活血之品,使脾气健痰湿化,肿满之证自消;同时,脾主升清,清气升则头目昏蒙、嗜睡等证渐祛。

3.

人体全身气血盛衰对外科疾病的愈后有重要意义,脾运健行,方能化生气血,气血盛方能使外科疾病朝顺证转变,以利外科疾病的治疗好转。若脾运失常,气血行化不足,正气虚弱,则可致疮毒内陷,或疔疮走黄,使外科疾病向逆证转变而不利治疗。《难经·七十七难》中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唐师秉承这一原则,主张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尤其在治疗外科病初起时,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要注意顾护脾胃,以防过用寒凉药而使脾胃运化失常,不能使正气托毒外出,增加治疗的难度。故在疾病初起时,急时扶正健脾,使正气来复,截断疮毒传变入里的进程,以凑扶正祛邪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