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同络论——兼对吴以岭络病理论再质疑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01-27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5年前,笔者在《中国中医药报》对吴以岭先生“络病理论”把中医“脉络”概念与“中小血管、微血管”对号入座提出质疑,认为这非但不利于探讨“血”及“络”的多层次和多元的实质,也不利于探讨“气”的实质及气与血关系的实质。本文主要对其关于“气络”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说提出质疑。

《内经》本无“气络”之说,后世所提出的“气络”概念之实质,因其所指的“气”的内涵不同而不同,首先应当有所辨析。

在中医学关于人体气血理论中,“气”概念既可以指实际的气,如“呼吸之气”;又可以作为“动力”、“机能”、“属性”、“信息”、“基本元素”等的代名词,是古代医家借用古典哲学概念创造的一种广义的既有实际性又有虚拟性的、具有多元的和多层次本质的概念。如当“气”是狭义的仅指呼吸之气时,“气络”的实质显然与呼吸道有关,进一步可以说主要就是与呼吸道终端的微细结构及功能相关。而当“气”是广义的,并且是作为与广义的“血”相对应的概念时,人体内除了气血,无他。周身之气血阴阳互根,络中之气即为血气。《内经》言“血气者,人之神”,“血者,神气也”。故此时“气络”与“血络”名为二,实为一,即经络——“气血同络”,方为神机运转的重要途径。然《类经·四卷·藏象类》首言“血脉在中,气络在外”,这里“气络”显然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而非真实所见。后世医家以此为依据,提出的“络脉应有气络、血络之分”,以及所谓“血与气并行,络脉在运行气血上,应包括气络、血络。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共同成为气血运行的载体”等说法(见《中医杂志》2005年第8期第566页常业富等“络脉概念诠释”一文),或“经络之络(气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血络)运行血液”的说法(见吴以岭主编的《络病学》第43页),都仍然只能说是一种假说。

笔者认为这种“气络、血络相伴而行”的假说至少有两个缺陷。首先是把中医气血的阴阳互根关系变成了“相伴而行”的两套管网(所谓“三维立体网络”)关系,这必然会与中医基本理论相悖;第二是容易把古人带有虚拟性的“气血通道”概念作片面理解而狭义化;例如吴以岭先生等研究者把“血络”说成“微循环”,又说“气络”则与“NEI网络”相关联,这有可能使“络”的实质研究走上以偏赅全的死胡同。笔者认为,中医“气”概念不等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或“细胞因子”等概念;中医学“血”概念也不等于“血液”,“血络”更不等于“微血管”。中医学的“气血”皆分“有形”和“无形”两种。而无形之气血说是中医特有的理论,“无形之血气”当然走“无形之络”,这应是能维持阴阳互根关系的“气血同络”,而不是各行其络。尽管吴以岭先生把络说成“三维立体”,但也毫无意义。因为人体本来就不是一张二维的画片,更不是一条线。而且微血管与NEI网络无论在结构还是功能上都不是并列关系,微循环也可以视作构成NEI网络的部分结构基础。

经络、气血之有形、无形,其差异的本质不在于其是否“三维立体”,而在于其实际性与虚拟性。其虚拟性决定了人体内一切物质、能量、信息传递的途径(如细胞膜上的各种离子通道、糖通道等)都可能与“络”的本质相关,不能局限于一种已知的可见结构或功能。古人言“大象无形”,“大象”者,天地阴阳之象也。“无形之气血”亦应从其“大象”加以认识。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言及四物汤的适应症时说,“此方能补有形之血于平时,不能生无形之血于仓促。”有形之血为阴中之血;无形之血是血之大象,为阳中之血、真阴之本也;须阳中求阴,故要急补阳气以求之。“无形之血络”显然不等同于“小血管”。

总之,广义的“气”不仅行于“脉中”与血同络,而且广泛行达于全身内外,且与天地之气相通;所谓“与血络相伴而行”的“气络”系统不存在。“气络”概念似只能以狭义的实际的有形之气的通道为其内涵。《内经》中有19次提到“血络”,而无一次谈及“气络”,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尊重《内经》,而不能以《类经》之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