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固脬止小儿白天尿频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0-12-15

范铁兵 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六味地黄丸出于宋代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泽泻、白茯苓、牡丹皮、干山药组成。该方具有滋补肾阴之功,主治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等症。白天尿频综合征又称为神经性尿频,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醒时尿频,次数较多,甚者数分钟1次,点滴淋沥,但入寐消失,反复发作,无明显其他不适。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培养无阳性发现。笔者应用六味地黄丸辨证治疗小儿白天尿频综合征,收效较好。

病案举例

周某,男,3岁,身高0.8米,体重15千克。患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有光泽,形体中等,手足不温,小便短赤,白天尿频,日20余次,常尿于裤中,大约每天7~8次,甚则20分钟左右即发生一次,入睡后喜动,夜间偶有遗尿,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查肾、膀胱未见异常。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热内扰,膀胱失约而尿频,治宜补肾固脬。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同仁堂),早晚各6粒,温水送服。服药第2天,每次尿量增加,次数减少,故嘱家长继续给患儿应用。服药至第6天时患儿尿量与次数已基本正常,为预防复发,继续服用5天,现已完全治愈。

按: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气化不宣所致。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此外小儿玩耍时间过长可致疲劳过度,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六味地黄丸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要剂,诚如《医方论》所说:“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之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因患儿小便短赤、脉细弱、入睡后喜动,辨证为肾阴不足,虚热内扰,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可谓药证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