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小议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
2011-06-09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古代医家对痰饮多有论述,《内经》有“水饮”、“溢饮”、“积饮”之说,《脉经》、《千金翼方》称痰饮为“淡饮”。《金匮要略》首见“痰饮”之名,然未对其作明显区分。《仁斋直指方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之论提出了痰饮之别。明代张景岳又指出:“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澈,而痰稠浊。”《医宗金鉴》说:“阴盛为阴,阳盛为痰”,进一步明确了“痰与饮”的本质区别。尤在泾言:“谷入而胃不能散其精,则化而为痰,水入而脾不能输其气,则凝而为饮,其平素饮食所化之津液,凝而不布则为痰饮。”从来源上说明了痰与饮的区别。

《金匮要略》按发病部位的不同,将痰饮分为四种“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谓之溢饮”,“饮后水留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朱丹溪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为其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有。”故医家有“痰为百病之母”之论,又有“奇病异病多属痰”之说。

在治疗上,中医始终认为“饮为阴邪,系水液之属,水得寒则聚,得温则行。”故仲景治痰饮立法“当以温药和之”,或“温阳利小便”。脾胃居于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古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故健脾去湿也是治痰饮之大法。古人云:“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治痰者不治痰而重在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顺矣。”故治痰饮之法温、清、化、消、涤、逐等法皆可灵活运用,常用方如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六君子汤,甚则礞石滚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