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拉定致腮腺肿痛、高热一例

时间
2004-12-01

近日,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报道,一患者使用头孢拉定后出现腮腺肿痛和高热,提醒临床医生在使用该药时注意。

头孢菌素类药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以及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稳定性等优点,可作为青霉素的替代药。头孢菌素类药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仅为皮疹或药热,偶见过敏性休克。第一代中的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噻啶在大剂量使用时可出现肾毒性,表现为尿素氮增高,第二代肾毒性较少,第三代基本上无肾毒性。第三代中的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可致低凝血酶原血症。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的钠盐含量高达2.0~3.5毫摩尔/克,故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出现高钠血症。但头孢拉定引起的以腮腺肿痛、高热为主伴皮疹的过敏反应少见报道。

该例患者为女性,26岁,因咽喉疼痛4天、低热1天而于前不久来该院急诊科就诊。患者4天前因熬夜后出现咽喉疼痛;无发热,无流涕,无咳嗽。患者曾使用青霉素、病毒唑注射液以及其它口服药(具体不详)未见效。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4摄氏度,咽峡部充血,可见少量痰液,双侧腭扁桃体Ⅱ度大,未见脓点。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0.9×109/升,中性粒细胞0.78,淋巴细胞0.30。医生诊断为急性咽峡炎,考虑为耐青霉素细菌感染或厌氧菌感染,所以给予头孢拉定、鱼腥草、替硝唑静脉点滴。约两小时后,患者静滴完毕回家,自觉咽喉部疼痛明显缓解,但渐渐出现双侧耳下面部肿胀、发热,伴全身散在性皮疹,自觉瘙痒,遂来本院要求复诊。查体:体温39.6摄氏度;全身皮肤可见少量散在性斑丘疹;咽充血较初诊时减轻,痰液亦较初诊时减少;双侧耳下面部呈对称性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下、后蔓延,触痛,腮腺管开口未见红肿,挤压无分泌物溢出。医生给予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复方氨基比林等抗过敏、降温治疗。1小时后患者热退,皮疹瘙痒消失,腮腺肿痛明显减轻;第2天复诊时腮腺肿痛完全消失。停用头孢拉定,改用5﹪氧氟沙星注射液静点,其余用药同前,上述症状未再出现。

本例患者患的是急性咽峡炎,在外院使用青霉素和病毒唑疗效不佳,来诊后查血常规示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数正常,故初步考虑为耐青霉素菌感染或厌氧菌感染。患者使用头孢拉定后出现腮腺肿痛、高热伴皮疹,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消失,第二天停用头孢拉定后症状未再出现,故可肯定为头孢拉定引起的过敏反应。头孢拉定引起以腮腺肿痛、高热为主伴皮疹的过敏反应比较罕见,尤其是出现腮腺肿痛的机理不详,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