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再上层楼

时间
2005-02-07

全球约有4亿多人因感染乙肝病毒而罹患慢性乙肝。这些患者中约有1/4~1/3的个体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专家指出,乙肝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近来开展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和数据回顾分析表明,乙肝药物治疗研究、肝移植等领域有了新的进展。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

近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39届欧洲肝脏学会年会上,希腊专家报告了一项有关乙肝e抗原(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144周的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44周的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复制显著减少,且谷丙转氨酶(ALT)指标持续正常化。在治疗期间,阿德福韦酯可持续抵抗病毒变异,因此患者病情复发较为少见。

据估计,在北美和欧洲地区,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约占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14%~24%,而在地中海和东南亚国家,此比例约为30%~80%。

阿德福韦酯是第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核苷类药物,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DNA的聚合酶作用,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每日一次、每次10毫克即可。在迄今为止各国开展的35项临床试验中,约24000例患者接受了阿德福韦酯的治疗。

希腊科学家StephanosHadziyannis博士介绍说,控制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发展必须长期施以抗病毒治疗,由于病毒较高的耐药性,使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极为受限。然而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连续地观察到阿德福韦酯所具有的抗病毒的持久性能、患者较好的耐受性,以及病毒较低的耐药性。它对于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研究人员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为期96周的临床试验,以评估阿德福韦酯临床治疗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随后对继续治疗的受试者继续给予近1年的药物治疗。该研究分别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地行。这是迄今对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达144周的乙肝患者中,79%的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浓度低于检出水平(DNA浓度<1000拷贝/毫升),而用药96周时低于该浓度的患者比例为69%。阿德福韦酯可使患者的肝功能得以持续改善,88%的乙肝患者通过此疗程的治疗,其ALT接近正常水平,并且阿德福韦酯的安全性在144周时与48周时相一致,近似于安慰剂对照组。

据ShellyXiong博士介绍,研究人员发现病毒聚合酶中有两个突变(rtN2361和rtA181V)与耐药相关。在48周和96周时,只有1.6%的乙肝患者发生耐药。144周后日渐累计的抗药性仍然很低(3.9%)。

为评估疗效的持久性,研究人员对终止治疗的患者开展了为期55周的随访调查。通过对66例患者的阶段性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中断阿德福韦酯治疗后,91%的乙肝患者效果持久。

在最初48周的治疗中,3%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身体无力、头痛、腹痛、恶心、气涨、腹泻和消化不良。

研究人员指出,施以阿德福韦酯治疗时应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当患者病情加重时有可能出现肾功能损伤。合并感染HIV的患者接受治疗时则可能出现与核苷类药物有关的乳酸中毒以及严重的肝肿大。

HBIG、拉米夫定改善肝移植效果

据最近出版的《肝移植》杂志报道,由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拉米夫定(lamivudine)用于临床治疗,使乙肝相关疾病患者肝移植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在1990年前,由于乙肝患者经肝移植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限制了肝移植在乙肝治疗领域的应用。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治疗药物投用于临床,使乙肝不再是肝移植的禁区。

美国研究人员W.RayKim博士及其同事应用器官共享数据库,将1987~1991年间美国乙肝相关疾病经肝移植治疗后的结果与移植后采用HBIG(1992~1996)或拉米夫定(1997~2002)治疗之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发现。在应用HBIG或拉米夫定治疗后,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研究人员还发现,导致肝移植后病人生存期较短的因素包括较早的移植年代、病人高龄、种族、肝细胞癌和延长的缺血时间。

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肝移植治疗效果已有显著改善,这与在此阶段采用新的药物治疗方法有关。研究人员支持将正位肝移植作为乙肝相关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