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吉米沙星

时间
2005-03-07

吉米沙星(gemifloxacin)是在氟喹诺酮的第7位引入肟一吡咯烷基获得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最突出之处是显着增强了与靶部位——拓扑异构酶Ⅳ的亲和力,从而大大改善了抗菌谱,对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较其他氟喹诺酮类活性更高。

作用机制与抗菌活性

吉米沙星为合成广谱氟喹诺酮类口服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广的抗菌谱,在2~4倍MIC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呼吸道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化脓性链球菌均具有杀菌作用,对环丙沙星耐药肺炎链球菌杀菌作用优于莫西沙星,在4倍MIC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普通变形杆菌的抗菌药物后效应为0.1~6小时。

与其他氟喹诺酮类相似,吉米沙星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和DNA拓扑异构酶Ⅳ,其对拓扑异构酶Ⅳ的IC50值为DNA旋转酶的1/10,提示拓扑异构酶Ⅳ为其主要靶位。某些氟喹诺酮类在高浓度时可刺激真核细胞的基因DNA分裂并使DNA旋转酶转变为细胞毒素,但本品即使浓度超过10000毫克/升亦不能使DNA旋转酶相关的DNA裂解。

吉米沙星的选择性也很高,对细菌DNA旋转酶的选择性为人的909.1倍,而环丙沙星的选择性仅为7.7倍。本品对肺炎链球菌拓扑异构酶Ⅳ的IC50值为环丙沙星的1/5,显著高于环丙沙星与该酶的亲和力。

药物动力学特性

吉米沙星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可快速吸收,在0.5~2小时后达血浆峰值,320毫克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71%,食物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在健康志愿者试验中,吉米沙星Cmax和AUC与口服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药物可在体内广泛分布,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6.9%~59.6%,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在肺组织和肺液中的渗透也很好。吉米沙星经肝脏部分代谢。服药4小时后约65%的原药即可在血浆中检测到。代谢成分中,能完全代谢的部分低于总口服剂量的10%,其余生成N-乙酰吉米沙星等不完全代谢产物。

吉米沙星清除呈非剂量依赖型,消除半衰期约为6.65小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320毫克后,其血浆清除半衰期约为(7±2)小时,肾清除率为151毫升/分,24小时约25%~40%以原形从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评价

吉米沙星临床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和社区获得性肺炎。3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用于评价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的疗效,分别以克拉霉素(500毫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盐(500毫克/125毫克)、左氧氟沙星(500毫克)为对照。研究以服药后13~24天内的临床治愈率作为评价参数。结果表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恶化,吉米沙星每日320毫克连续服用5天后,其临床治愈率好于连续7天服用其他药品的相应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6.0%对84.8%,93.6%对93.2%,88.2%对85.1%)。1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和两项非对照研究评价了吉米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研究均以固定服用吉米沙星7天后的临床治愈率作为评价参数,3项研究测得治愈率分别为88.7%、91.7%和89.8%。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临床试验资料表明,患者对吉米沙星有良好的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痛、腹泻、头痛、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吉米沙星的光毒性很小,与环丙沙星相似。对本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或本品其他任何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对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的安全性未见报道,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观察证实,铝、镁制剂可使本品的AUC降低85%,如在服本品3小时前给予铝、镁制剂仅降低15%,但给药后两小时应用铝、镁制则几无影响。同时给予奥美拉唑每日40毫克时,吉米沙星(320毫克)的AUC和Cmax有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