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早诊治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时间
2007-08-21

据中国医药报北京讯 记者徐述湘报道 尽管到目前为止对类风湿关节炎还没有根治办法,但早诊断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8月2日,在京举行的一场关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诊疗进展的媒体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奉春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告诉记者,媒体应该将这种治疗信心尽快地准确传递给患者及其家属。

两位专家均强调,类风湿关节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终身残疾,甚至失去劳动能力。早期和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完全缓解,如消除疼痛,使关节肿胀和结节等病变减缓或停止。

人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遇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这个病虽然叫类风湿关节炎,但现在医学界已经认识到,它是一个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对全身各个器官都会有影响。应该说它叫关节炎不太合适”。张奉春教授一番话,立即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他进而解释说,免疫系统不仅仅对抗外界病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反过来对自身组织产生一些破坏,因此而得的病叫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主要破坏的是关节的滑膜、软骨以及骨组织,以后可以影响到整个关节。这种疾病可影响全身所有的可动关节,但它影响小关节(如手的关节)的情况比影响大关节的(膝或髋关节等)要多;手的关节受影响时,多数都表现为对称性的;在手背的侧面、肘后面长结节,关节出现肿疼、功能障碍、畸有晨僵(即早晨醒来时关节是僵硬的,缓解很困难)。它在病理上的表现就是持续的炎性改变,而这种炎性改变并不是通常认为的细菌感染所致,而是病理性的改变。栗占国教授表示,在他们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90%被误诊过,其中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而被诊断为该疾病的情况尤为突出;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后没有得到正确有效治疗的比例也非常高。

医生对类风湿关节炎是直到最近几年才认识的比较清楚。尽管还不是很清楚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但已经认定它至少与三种因素相关:一个是免疫系统过度活跃,而产生自身免疫;二是和遗传有关系;另外,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大量分泌,可增加患病。

值得注意的是,有5%~15%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自愈;另外还有5%~20%的患者进展比较慢,即使不做干预,在短期内关节也不会出现变形。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进展快速,如果不用有效的方法控制,关节就会不断变化,最终都会出现关节的残疾,导致生活严重受限,有些人可能终身在轮椅中度过。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减少关节炎的症状,如关节的肿疼,另外应减少关节外的表现,如晨僵或脏器受影响。远期治疗目标是控制关节炎的发展,防止关节的破坏,不让它出现关节功能的障碍。专家指出,在当前应用的四大类治疗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和生物制剂)中,很多非风湿病专科的大夫以及风湿免疫专科的部分大夫,片面地强调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来减轻患者的关节肿痛及其他症状,而忽视了尽早给予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最终出现残疾。因此,临床应该充分认识到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意义。根据在国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来治疗的情况,新的生物制剂通过结合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同时配合应用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可以抑制骨头的破坏,具有非常明显的病情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