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头颈部隐形骨折螺旋CT一枝独秀

时间
2007-03-02

众所周知,骨折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X线平片。然而,对于头颈部这一由不规则骨和多骨组成的解剖结构复杂的区域,发生的骨折主要为轻微撕脱骨折、纵行骨折、裂隙骨折及不规则形骨折,在X线平片上常不能显示骨折线,成为隐形骨折,因此,头颈部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率较高。即使常规CT也难以全面、立体地显示骨折的整体情况。近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图像为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提供了很多轴位CT不能显示的征象,对隐形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螺旋CT快速连续扫描和容积数据的采集,加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获得高质量轴位、MPR及3D图像。临床医师只要对轴位、MPR及三维图像对比观察、综合分析,就能获得头颈部隐形骨折的完整信息,做出准确的CT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

常规X线检查漏诊率较高

头颈部不规则骨主要包括颧骨、上颌骨、下颌骨、鼻骨、眼眶及颈椎,这些骨形态不规则,骨性突起多,解剖结构复杂,各骨之间相互重叠,是隐形骨折的多发部位,但外伤后骨折不易在常规X线平片上显示。采用一些特殊体位、特殊方法投照,虽然可以使骨折诊断率略有提高,但检查技术复杂,对被检查者要求高,难以获得满意效果。

有关文献报道显示,不规则骨骨折X线平片阳性诊断率仅41.3%,可疑、假阳性、假阴性率高达58.7%。对骨折后并发的眼球、眼外肌、脑组织损伤及鼻窦积液,常规X线平片也难以显示。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对19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的螺旋CT扫描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颌骨骨折3例(15.8%)9处骨折,颧弓骨折4例(21.1%)8处骨折,眼眶骨折6例(31.6%)9处骨折,颈椎骨折5例(26.3%),鼻骨骨折1例(5.2%),然而常规X线平片均未发现隐形骨折线;并发的关节脱位5例,椎管变窄2例,鼻窦积液6例,眼外肌损伤2例,眼球损伤1例,X线平片也没有显示。

常规CT对整体形态反映不足

常规CT克服了图像相互重叠的缺点,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水平较X线平片明显提高,轴位图像能在二维平面内良好地显示头颈部隐形骨折的骨折线、碎骨片、骨折后移位等基本情况和并发性损伤,在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是,常规CT扫描获得的是二维信息,轴位图像对骨折的观察缺乏整体连续性和立体效应,不能直观、逼真地显示骨折的整体形态,不易为临床医师所掌握。

另外,常规CT重建图像存在“阶梯效应”,图像边缘呈锯齿状,不能满足诊断需要。同时,轴位图像对观察水平走行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不理想,所以单纯轴位图像对水平方向骨折线易漏诊。湖南怀化第二人民医院对19例头颈部隐形骨折患者开展的研究表明,18例轴位图像显示骨折线,阳性率为94.7%。为了提高诊断率,全面观察骨折情况,常需加扫冠状位或采用特殊体位、特殊方法扫描,方能发现较多的影像信息,获得确切的诊断。

螺旋CT诊断优势明显

螺旋CT扫描获得的是三维容积数据,不需特殊体位扫描和多体位重复扫描,即可获得高质量的轴位、MPR和3D图像。与常规CT相比,螺旋CT在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螺旋CT扫描获得的是3D容积数据,可进行任意层厚、任意间隔的图像重建,减少了图像部分容积效应,有利于提高隐形骨折的诊断率。第二,螺旋CT容积数据重建的MPR图像清晰,没有阶梯效应,可以从冠、矢状面和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情况。MPR能直接显示单纯轴位图像不能显示的水平方向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和颈椎椎体前后移位及碎骨片向椎管内移位程度,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轴位CT的不足,对头颈部隐形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为提高诊断率和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影像信息。第三,头颈部不规则骨骨折线有时很难在同一平面上完整显示,螺旋CT能利用曲面重建功能,将弯曲结构拉直,使不同平面弯曲结构内的隐形骨折在同一平面内完整展示,有利于观察骨折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在横断面或冠、矢状面重建图像上任意画线,获得该平面的二维重建图像,能很好地显示组成关节各骨的对应关系,对判断轻微关节脱位有很大帮助。第五,3D图像不但直观、逼真,而且可任意旋转,从最佳角度显示骨折线和骨结构的变形及骨折块与整体骨的关系,为诊疗提供逼真的立体影像,容易为临床医师所掌握,对复位手术有重要指导作用。第六,头颈部不规则骨重叠较多,深部骨折线较难显示。螺旋CT可充分利用3D重建、2D及3D切割技术对3D图像进行切割,从而清晰地显示深部骨折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