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巧心才灵

时间
2003-11-19

不少家长常常埋怨孩子:笨手笨脚的,什么也不会做。这不能全怪孩子,家长也有责任。拿我来说吧,你说怪不,我明明是个男子汉,却长了一双姑娘般的“绣花手”。

其实,我这双灵巧的手不是天生的,纯粹是妈妈“给”我的。

我很小就死了父亲,跟着妈妈煎熬苦日子。妈妈有一个原则:一切都让我自己动手。

我刚刚记事时,可能只有3岁,就帮妈妈和姐姐糊火柴盒。开始不会糊,浆糊不是涂得不匀,就是抹得到处都是,有时还把材料给弄坏了。一次姐姐打了我,不让我动手了。可妈妈说:“让他学会干,不然将来谁养活他!”妈妈手把手一遍遍地教我,直到我学会。5岁那年,我跟姐姐比赛,同样的时间,我糊了100个,她才糊82个,我的质量比她的还好。从那起,我对自己有了信心。

妈妈是纺线能手,三天准纺一斤棉花。我也想学。又是姐姐挡道,说“男孩子学纺线有啥出息”。可妈妈说:“让他学,手巧了干什么都有用!”纺线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一手摇纺车,一手拉线,摇几圈儿倒一倒,把拉出来的线缠在穗子上,两只手配合不好是绝对不行的。开始我不是把线纺得老粗,就是把线拉断,棉花浪费了不老少。可妈妈并不责备我,还是指点我继续干。结果,我纺得又快又匀。后来,学校搞勤工俭学,我成了纺线组的老师兼组长,我们挣出了全班的书费和学杂费。

念小学时,妈妈就让我学着缝被子,补袜子。上初中后住了校,这些活儿都是我自己干,比女同学干得还好。

小时候看姐姐绣花,我的手真痒痒。姐姐出门去了,我就偷偷绣了个花瓣。姐姐气得要打我,非逼着我拆掉不可。妈妈看了看说:“手艺不错嘛!”她又补绣了几针,花瓣就像真的一样了。后来,我真学会绣花了。

妈妈常对姐姐说:“要让弟弟动手,只有亲手做,才能学会,只有手巧了,心才能灵!学得心灵手巧,一辈子都有用。”妈妈说对了,我这双“绣花手”后来真的派上了用场!

在医科大学学了5年,毕业时,外科和妇产科老师都一再嘱咐我,将来一定要当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因为他们发现,我这双手太适合做手术了。我听了老师的话,当了外科大夫,一干就是40多年,大大小小的手术做了成千上万,从来没有一次操作失误。如今我年过花甲,两只手还是不抖不颤,操纵自如。周围的人都羡慕我这双“绣花手”,我总是感谢妈妈的馈赠。

也正因为自己是医生,才知道了“手巧心灵”的含义。原来,支配双手运动的中枢神经细胞在整个大脑皮层中,几乎占了运动区的一多半,而且与全脑,特别是与综合分析中枢有着广泛的联系。人的脑结构相当于电脑的硬件,人与人之间没什么差别,而人的技能是软件,是后天输进去的,双手的操作、训练,无疑是在给大脑“装软件”。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训练手的技巧,就会使大脑的“操作系统”发育更完善,人就会更聪明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