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致癌还是防癌

时间
2004-10-09

女教授现身说法:牛奶致癌

最近,一位名叫简·普朗特的英国女教授声称经研究调查发现,乳制品可能是人体癌变的催化剂——让女性罹患乳腺癌、男性遭遇前列腺癌的比例大大上升。普朗特说:“我的建议就是,人们不要吃任何乳制品。将它们彻底从食谱中删除才是明智之举。”

60岁的普朗特在最近的10多年里,发作过5次乳腺癌。自身的遭遇让她开始关注乳腺癌。她发现,在世界上一些地区,人们几乎不吃乳制品,那里乳腺癌的发病率很低。普朗特开始猜测这两者是否有其联系。她尝试不吃任何乳制品,5周以后,颈部的肿瘤开始发痒、变软直至最后病灶完全消失。由此她得出了乳制品是高致癌物质的结论。

IGF-1真是致癌物质?

1994年,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rBGH(重组牛生长激素),可以用于促进奶牛产奶,最高可增产15%-20%。可是增加了牛奶产量以后就发现,在这种牛奶里面IGF-1的含量也随之增高。喝了这样的牛奶,人们摄入的IFG-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研究人员对喝了此类牛奶的女性进一步跟踪研究发现,她们患乳腺癌的概率确实高了一些。但是现在还没有准确的数据说明牛奶和乳腺癌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谓致癌物质,是由世界上众多知名科学家一致同意做出决定,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WHO设在里昂的国际性学术机构)出版的权威性著作里列入的物质。这本著作将致癌物质(包括人和动物的致癌物质)分成五个等级,来说明它们的致癌性,比如黄曲霉毒素是被认定的对人致癌物质。但是IGF-1从来没有“荣登”这一名单。

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经历不能证实“牛奶致癌”的理论,一定要做大量而严谨的对照实验来证明,包括临床的和动物的。如果说不吃牛奶癌症就会消失,其作用比放化疗和手术还要好,确实神乎其神了。

牛奶防癌确有其事

事实上,医学界早已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常服牛奶有健身防癌作用。上海市营养学会的专家指出:牛奶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素,而且在预防疾病和防癌抗癌方面是人体的天然屏障。

20世纪40年代,日本的研究机构在做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日本人的胃癌发病率较高,同时又发现,常饮牛奶的人群胃癌发病率最低。

美国科学家最近的实验表明:牛奶中所含的钙素,能破坏大肠内的致癌物质,使其分解为非致癌物而排出体外。每天喝两到三杯牛奶的人,其钙和维生素D摄入量较之不喝者要高出三倍以上,可使患癌的危险性减少1/3。这是美国圣地亚哥医学院对2000多人进行了20年跟踪研究得出的结论。

芬兰研究人员在对10000名15岁以上女性进行24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饮用牛奶最多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最小,因为有一类乳糖能促进抑制癌症的有益细胞生长。

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从牛奶中提取、分离并纯化得到了IM-94。经过大量实验,证明这种小分子蛋白具有阻断肿瘤细胞中特有的脂质成分合成的作用,从而可阻遏癌细胞的生长和发展。

另据研究证明,牛奶脂肪中富含抗癌物质CLA,因此多喝全脂奶的人不容易得癌症。研究还发现,如果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一直摄入CLA,可以终生起到保护作用;而在已经接触了致癌剂之后再摄入CLA,就需要终生不间断地补充,才能发挥预防癌症的作用。所以,应当从小养成喝全脂奶的好习惯。

此外,牛奶中所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2等对胃癌和结肠癌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而且牛奶中含有多种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也有防癌作用。

防癌,我们该吃什么?

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癌症死亡率各地的差异很大,同一地区某些癌症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变化也很大。特别在移民研究中,日本人移民美国夏威夷后,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癌的死亡率在第二代明显下降,与当地的白人相似,而结肠癌死亡率明显上升。细胞及分子生物学资料表明,某些营养素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基因的表达等,说明营养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

科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类致癌的因素很多,不是单一的食物就会发生的;相对地,也不是靠单一的食物就可全面预防的,需要日常均衡摄取营养,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与机能。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营养均衡,确实可以降低罹患癌症的几率。例如,红肉、多脂肪食品及油炸快餐品(如炸马铃薯)等尽量少吃,并少抽烟、喝酒等,均可以降低15%-20%的致癌几率。(作者系:上海友谊仁爱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