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补钙当心补成“鬼脸”

时间
2005-01-06

最近,“巨能钙”风波引起很多消费者的特别关注。面对众多的钙产品,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钙制剂?“儿童钙片,一片顶三片”;“吸收率高达99%以上”;“高效、高能、活性钙更适合儿童”。这些频繁出现在各媒体上的广告词听起来都很有诱惑力,但广告中的承诺真实可信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冯国强教授提醒说,困惑的父母在孩子补钙方面存在诸多误区,过量补钙、重复补钙、大量服用维生素D等错误做法不仅影响宝宝胃口,甚至会使几个月大的宝宝患上便秘。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钙制剂时往往跟着广告走,有的生产厂家正是抓住年轻父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在推出自己的产品时夸大其作用,给消费者以误导。冯国强指出,宝宝补钙一定要讲科学,选择钙产品时一定要弄清产品的钙含量、吸收率、有无副作用等,不要轻信广告中的夸大宣传。

补充钙制剂 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

冯国强介绍说,钙对儿童的骨骼发育、大脑发育、牙齿发育和预防铅中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孩子必须补钙”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有些父母从众心理很强,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就乱补一气。其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补充钙制剂。缺钙的孩子多数为早产儿或巨大儿,如果通过微量元素检查,发现孩子缺钙,就要给孩子补充钙制剂,具体补多少,要根据孩子喝奶量、添加辅食和晒太阳的情况而定。

如果采用母乳喂养,只要妈妈不是严重缺钙,每100毫升母乳中便含钙30毫克,按每天摄入母乳900毫升计算,小宝宝就可以从母乳中得到比较充足的钙。

如果是人工喂养,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品牌配方奶粉都能够满足大部分孩子的钙需求。一般而言,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日需要300毫克的钙,6~12个月的婴儿每日需要400毫克的钙,1~3岁的孩子需要600毫克。而在配方奶粉里,每800毫克的奶粉已经有600毫克的钙含量,如果孩子喝足够的奶,就能够满足一个正常婴儿每日的钙需求量。小宝宝从5个月大时开始添加辅食,从添加的辅食中也可以得到一部分钙。对于不明显缺钙的孩子可以通过豆制品、奶制品、鱼、虾皮等辅食来补充。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

补钙 不等于多吃钙片

北京304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王陆军告诉记者,如今不少婴儿发生厌食和便秘,这可能与补钙过多有关系。少数孩子长期过量补钙,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征”:嘴大、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较远,相貌怪异。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症状。很多年轻妈妈在如何为孩子补钙的问题上,总有宁滥勿缺的思想,不少家长除了给孩子喝足够的奶粉,还添加两种以上的钙片,结果造成重复补钙。

冯国强认为,补钙虽然重要,但并非多多益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标准,要严格遵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的需求量适当补充。如果给孩子补钙过量,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影响孩子胃口,造成婴幼儿便秘。过多服用钙片,还会妨碍铁和锌的吸收,引起孩子贫血和食欲不振。

冯国强指出,补钙不等于多吃钙片。研究表明,人体对各种钙制品的吸收率只能达到40%,而有的广告宣称吸收率可高达99%,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钙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也有多种摄取途径,完全可以通过食物补充足够的钙质。如果孩子需要额外补钙,在正常的食物之外,每日补钙量不宜超过儿童需钙量的50%~60%。

很多年轻父母在给孩子服用钙片时,把钙片碾碎后混在牛奶或食物里喂孩子。这种方法虽然容易让小儿接受,但补钙效果不好。在一般情况下,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只能吸收20%。如果给小儿喂奶时喂钙片,奶和钙很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给孩子喂钙片。

维生素D不是营养品

很多家长都知道,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在给孩子补钙的同时补充维生素D。王陆军告诉记者,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即可转化为维生素D,因此,建议家长适当地带孩子晒太阳;或者选用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钙制剂来改变孩子缺钙的状况。但要注意的是,虽然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但服用过量也会中毒,引起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只要每天达到400国际单位即可。过量服用不但浪费,对孩子身体也无益。